收藏 分享(赏)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185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1届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0 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能力训练1020世纪现代化模式的探索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专题能力训练第20页一、选择题1.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A.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B.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C.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D.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在“四月提纲”中,列宁认为革命要向第二阶段过渡,7月又进一步明确不能通过“自行消亡”、而要采用武力的方式用无产阶级国

2、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故C项正确。武装起义的条件成熟是在7月以后,故A项错误。题干仅仅代表列宁的看法,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月流血事件后,和平过渡的可能已经消失,故D项错误。2.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A.斯大林模式实施初期成效显著B.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C.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增产下降D.新经济政策的弊端日益显露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

3、1年增至518亿千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苏联开始实施工业化建设,由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而出口增多,这表明苏联人民支持国家出口粮食来换取外汇,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故选B项。3.孙中山在评价苏俄(联)新经济政策时说:“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孙中山说“不谋而合”是基于二者()A.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B.都主张以经济手段改善民生C.都符合各自民主革命的国情D.都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孙中山评价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故选B项。4

4、.“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基础上正确和安心地经营,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其生产率,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担负的国家义务”该材料描述的俄国的经济政策是()A.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C.建立集体农庄D.实行义务交售制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反映了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余的粮食农民可以自由支配,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5.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图中的

5、数据显示当时苏联的个体农户数量大幅度减少,集体农庄农户、工人数量大幅度增加,资产阶级和地主消失,这符合斯大林模式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特征,故C项正确。6.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经济危机的根源。题干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说明在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很少,社会购买

6、力低,孕育了严重的危机,故A项正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发挥了作用,故B项错误;1929年以前,美国经济中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了矛盾,故C项错误;美国当时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故D项错误。7.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有两种社会职能另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A.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B.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D.整顿财政金融,重建公信答案:C解析:本

7、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影响。材料阐释了“牧师”的职能,即“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苦难和牺牲的前景”。与罗斯福新政中直接解决被压迫者即工人阶级“痛苦”相符的是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故C项符合题意。8.下表是19131938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与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的变化(单位:%)时间世界贸易年均增长率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19131929年0.72.719291938年-1.22.0表中数据变化表明()A.自由主义政策已经失灵B.法西斯主义肆虐全球C.世界市场体系遭到破坏D.凯恩斯主义收效甚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从图表数据看,19131938年世

8、界贸易年均增长率在工业生产仍然增长的背景下,从正值变为负值,说明世界贸易倒退,世界市场体系遭到破坏,故C项正确;材料数据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而自由主义政策是国内经济政策,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数据反映了经济危机,无法反映法西斯主义的肆虐,故B项错误;当时凯恩斯主义只在美国有体现,由材料数据无法判断其效果,故D项错误。9.1935年5月27日被罗斯福等人称为“黑色星期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上演帽子戏法,一连将罗斯福的三部新政立法斩落马下。到了年底,报纸将“最高法院下达判决,怒怼新政”选为1935年的年度新闻。这反映了()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受到挑战B.最高法院的权力高于总统C.新政危害了资本主

9、义民主制度D.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发展。材料强调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否决罗斯福的新政立法,说明罗斯福新政之路艰难曲折,故D项正确;材料中最高法院与总统的矛盾正是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的体现,也是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体现,故A、B、C三项错误。10.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

10、查美国应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措施。美国政府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没有涉及国际市场,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故B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故C项错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扩大,故D项正确。11.(2020课标全国,34)右图为西方绘画作品第一步, 其代表的绘画流派()第一步A.注重内心的“自我感受”B.强化了直观印象的作用C.强调素描的准确性D.追求画面严整和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根据题干中的

11、绘画作品,可看出其采用了抽象、夸张、变形的手法,这是现代主义美术的特征。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故A项正确;强化直观印象的作用是印象画派的特点,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绘画作品运用了夸张、变形、抽象的手法,没有强调素描的准确性,故C项错误;追求画面严整和谐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故D项错误。12.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曾被评为捕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下列作品与该作者创作艺术风格相似的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现实主义作品的特点。本题题眼是“普通人”,该作家的文学作品描述的是现实普通人的生活

12、,故B项符合题意。A项是浪漫主义绘画作品,C项是印象派绘画作品,D项是现代派绘画作品。二、非选择题13.世界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现代化途径。在苏联的现代化进程中,斯大林模式所起的作用也颇有争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模式的新型现代化途径是,在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以苏维埃政权为杠杆,采用非常手段从本国农业积累工业化资金,用行政办法对资源、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式快速地推进现代化。摘编自米艳斯大林模式:落后国家现代化的一种途径材料二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成了6000多个大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部门。法国时报在1932年1月

13、发表评论说:“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19411945年,苏联在任何武器门类方面的产量都多于德国。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1935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200亿卢布以上的收入。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到1953年,粮食产量为8250万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13年为8600万吨。最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由高速转为低速、停滞和衰落。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材料三这里就我所知的关

14、于现代化含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可以说,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欠发达或开发不足的国家都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材料四在衡量一种现代化方式是否成功时,不能只看几项指标和集中力量办的几件大事,更应该看这些措施是否惠及百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在推动社会向自由王国前进。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1)材料一中苏联采用的“非常手段”是什么?“用行政办法”形成了怎样的经济体制?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型现代化途径”的“

15、新”还表现在何处。(2)运用相关史实,以“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现代化”为题,论述材料三、材料四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250字左右。)参考答案:(1)非常手段:农业集体化;义务交售制。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优先发展重工业;高速度。(2)材料三材料四观点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论据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现代化的新型途径;在短期内推动苏联的现代化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现代化具有片面性,不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损害农民

16、的利益;忽视商品货币关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现代化的进程论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理由归纳完整;能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从辩证的视角讨论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联系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特点等知识回答“非常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行政办法”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新型现代化途径”的“新”还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中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等方针。第(2)问,分析材料三和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材料三认为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材料四认为现代化发展关键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分析这些

17、观点的合理性和不足,联系相关史实回答。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让胡佛始料未及的是,这次“萧条”居然发展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胡佛似乎显得不知所措,但还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1)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2)成立谷类稳定公司,力图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来制止价格的下滑。(3)会见市长和州长,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的建设。(4)设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5)支持通过减税议案,降低个人和私人企业的所得税。(6)成立复兴金融公司,为银行、保险公司、农场抵押公司以及铁路公司提供贷款。(

18、7)建立住宅贷款银行,对有房产抵押的建筑与贷款公司、储备银行和保险公司给予贴现。(8)扩大信贷资金,保证商业实体和个人享用更多的贷款。摘编自美加里纳什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材料二(美国在)“新政”第一阶段,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1935年全国就业工人虽比1933年多了400万,但失业者仍达900万之多。从1933年起,工人依靠罢工手段,以进一步捍卫自己的切身利益。1934年,全美各地罢工持续不断,并以要求承认工会为主要目的。罢工打破了行业的界限,深入到过去很少发生罢工的诸如汽车工业、纺织工业等大批量生产的工业部门。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材料三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

19、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1933年,罗斯福上台时的失业率是24.9%,至1940年失业率仍旧是14.6%(大萧条之前是3%左右),直到1941年美国全面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失业率才下降到10%以下,并逐步达到大萧条前的水平。再看一下国防支出在战时经济中的巨额比重,1940年不过是17.9%,很快从1941年的46%跃升到1945年的89.5%,整个美国成为一个兵工厂,GDP自然增长了。至于失业率下降的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人们都参军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军队有1200万人。摘编自彭斯达美国经济周期研究:历史、趋势及中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胡佛

20、的反危机措施。(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简要分析罗斯福新政在“第一阶段”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如何促进美国解决这些问题的?参考答案:(1)胡佛采取的反危机措施说明他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并不是一味坚持自由放任政策;这些措施虽然无法应对空前严重的危机,但还是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2)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劳工问题,失业问题依旧严重,各地罢工持续并不断扩大。促进:在战争需求的刺激下,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大量工厂的开设,加之参军人数急剧增加,使得失业率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工问题。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胡佛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但只是杯水车薪,无法摆脱危机;但还是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中“劳工的真正困难远未得到解决”的信息说明罗斯福新政没有真正解决劳工问题,材料三中“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但是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却收效甚微”说明失业问题依旧严重;第二小问从战争需求的角度思考,战争使大量工厂开设以及参军人数急剧增加,从而使失业率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劳工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