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82.50KB ,
资源ID:1231232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3123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同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同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1、同州中学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本试卷共 21 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针一线皆关情蔡勋建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

2、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

3、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

4、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

5、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

6、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选自人民日报2019 年 5 月 1 日第 8 版,有删改)注:襻(p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绗(h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1.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段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7、。在内容上,它是全文作者叙事的线索和总纲,使文章叙事清晰,主旨鲜明突出。B. 文章通过写父亲做衣服的“两不记”体现了父亲性格上的粗犷和率性。C. “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这句使用比喻修辞,把父亲的裁剪比作农夫的耕地,既贴切生动,又充满乡村的泥土气息。同时也是对两种劳动美的赞美和歌颂。D. 这篇文章围绕着父亲所从事的裁缝事业,回忆了父亲做衣服的绝活,最后还写了父亲从事这项职业的不同做法,文章表现了作者对父亲从职的认真、负责、不贪财等高贵品质的赞美。2. 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

8、。3. 文章的标题“一针一线皆关情”,如果换为“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是否可以?请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由。【答案】1. B 2. 画粉画线的绝活;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的绝活;“两不记”的绝活;裁剪与案板结合的绝活。 3. 不可以。原题充满诗情画意,又照应和突出了文章主题。作者不光记叙父亲“一针一线”的绝活,更通过父亲的手艺表达了父亲不仅技艺高超,更人格高尚。他的劳动不仅是劳动,更关乎亲情、乡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解析】【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B项,“体现了父亲性格上的粗犷和率性”错误。结合“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

9、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分析,通过写父亲做衣服的“两不记”体现了父亲技艺的高超、娴熟等。故选B。【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根据“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分析可知,画粉画线的绝活。根据“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分析可知,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的绝活。结合“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10、分析,“两不记”的绝活。结合“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让我长久思索”分析可知,裁剪与案板结合的绝活。【3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赏析文本标题及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需要明确观点。如不可以,“一针一线皆关情”富有诗意,“一针一线”点明了父亲的裁缝绝活;“总关情”,则突出了文章主旨。结合“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

11、主的新衣荷包里”等分析,父亲给他人做衣,从来不“贪墨”,也不懈怠,只是埋头干活,并且不吃东家的烟酒,只吃些茶饭。从这些细节里,可以看出父亲人格的高尚。他不仅对自己的职业有着足够的尊重,而且在乎亲情、乡情,渴望着通过自己的手艺过上幸福的生活。“一位行走乡间的裁缝”只是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并无以上表达效果,所以不能调换。(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材料一: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7点45分,广场上灯火

12、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

13、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材料二: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划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雨并没有造成太大影响。这位最后的香港总督离开总督府时,现场弥漫着情绪。这一刻他准备已久。当降旗的最后岗位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勉力维持住情绪。这位总督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这首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他必须离开代表这座城市的住所,但象征这位最后

14、总督的国旗将随他回国。他的女儿们专注地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一刻。总督离开时,他遵循传统,座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英国占领香港,是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之时。今晚,她的后代将把香港交还。夜空紧接着被点亮,伴随着隆隆的烟花声。帝国主义的最后一程在节庆般的烟花中划下句点。午夜来到,历史将香港从英国的怀抱中移开。英国国旗降下,一个半世纪的大英帝国统治随之结束。登上不列颠尼亚号,他给女儿温柔的碰触。看着今晚在我身后航行的不列颠尼亚号,很难想象英国人靠着木造船航行过半个世纪的时代。那时候,香港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英国人的帝国主义冒险最不可能发生于此。当时香港还没有成为大英帝国

15、最有价值的战利品。材料三: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香港剪贴簿上此时此刻展示的英国人结束、中国人开始的种种镜头,显示殖民主义逐渐衰落的图像,以其规模和速度使人眼花缭乱。英国查尔斯王储的游艇驶离香港。红旗取代了蓝旗。当大英帝国的太阳最终沉落时,天上下雨了。对英国来说,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的这个简单仪式给19世纪的殖民主义

16、以致命的一击,并洗刷了中国一贯认为是根本的耻辱。对香港630万人民来说,这是未来的黎明。这一天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纪元的诞生。4.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用对比和双关的手法暗示了英国帝国主义的没落。B. 他们在回荡珠江两岸的号角声中离开,用挥手划下悠长告别的句点。这是不列颠尼亚号的最后一次航行,大英帝国的最终章。“他们”是指彭定康和查尔斯王子。C. 总督彭定康是苏格兰风笛的爱好者,高地教堂是他最喜欢的曲调,当降旗的号角声最后一次响起时,他没有把悲伤表现出来。D

17、. 全世界通过电视观看到了红旗取代了蓝旗,虽然查尔斯王储和彭定康设法把他们的撤退变成尊严和克制的英国爱国主义场面,但是,这个事件充分显示了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正在缩小。5.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材料一按照空间顺序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视角体现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B. 材料二认为香港曾是个荒凉寂寞的地方,其能有现在的繁荣富足和大英帝国的统治是密不可分的。C. 彭定康离开时座车绕行总督府三圈,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代表着承诺“我会回来”。彭定康也将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D. 材料三从第三方的角度客观真实地报道了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语言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和评

18、论。6. 这三则材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答案】4. D 5. B 6. 报道者的身份不同。材料一是中国政府的报道,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侧重历史回顾,展现了民族自豪感。材料二是英国政府的报道,从港督彭定康的角度表现他们经历的这一历史时刻,并表明了英国对香港的贡献。材料三是美国政府的报道,从第三方的角度幸灾乐祸地报道了这一历史时刻,语带嘲讽地揭示了英国的没落。【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19、一项”。D项,“这个事件充分显示了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正在缩小”错误,材料三原文是“这个事件已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英国:英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已缩小。”,可知这个事件是“通过使英国感到沮丧的方式提醒”,而不是“充分显示了”。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A项,“空间顺序”错误,材料一按照时间顺序报道,并非空间顺序。C项,“彭定康也将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

20、责”于文无据,材料没有提到“彭定康也将再次回到香港履行他的使命和职责”。D项,“语言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和评论”错误,材料三原文“随着午夜国旗的交换,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今天摆脱了156年的殖民时代,并开始了在欢欣鼓舞的共产党中国主权下捉摸不定的新时代”,带有嘲讽的语气,特别是“焦虑不安和兴奋的香港”“欢欣鼓舞”“捉摸不定”等。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实用类文本的分析能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目,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

21、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

22、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这三则材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这实际上是对文本写作视角的考查。写作视角也叫叙述视角,是指文本写作中对写作对象和写作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同样的事件,从不同角度看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解答本题,需要把握材料中的关键性信息。根据材料一“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可知材料一是中国政府的报道。根据材料二“BBC香港1997年7月1日报道”,可知材料二是英国政府的报道。根据材料三“美联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电”,可知材料三是美国政府的报道。综合分析,这三则材

23、料报道者的身份不同。考生可以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二、古诗文阅读(40分)(一)(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

24、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

25、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7.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诸将或言诛秦王 或:有的人B. 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飨:犒劳C. 无内诸侯军 内:进入D. 会项伯欲活张良 活:使活8.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 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 若属皆且为所虏B.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失其所与,不知C. 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D.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使

26、工以药淬之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B.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C.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D. 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宽待秦王。到霸上接受秦王投降后,他没有听从将领杀死秦王的意见,而是让秦王带着他的官吏进入咸阳。B. 沛公得到百姓的拥护。沛公还军霸上后,与父老们约法三章并承诺不与侵害,没有收受秦人送来的牛羊酒食,深得民心。C. 沛公打算守关称王。沛公听从他人意见,派军队

27、驻守函谷关,不让诸侯军队进关,打算称王关中,此举激怒了项羽。D. 沛公亲赴鸿门宴。沛公得知项羽要发兵攻打他,亲自到鸿门向他道歉,脱身返回后立刻杀掉告密者曹无伤。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2)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答案】7. C 8. C 9. D 10. A 11. (1)秦王子婴乘着白色的车马,用丝带系着脖子(表示臣服)。(2)况且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

28、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择“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C项,“无内诸侯军”的意思是“不要让诸侯军队进来”,所以“内”同“纳”,意思是“接纳,让进来”。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一项”,A项,且:再说/且:将要。B项,与:连词,和/与:动词,结交,亲附。C项,两个

29、“之”都是动词,到。D项,以:因为/以:介词,用。故选C。【9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词“怀王”“我”“人”,虚词“以”“且”“之”,“我”作“遣”的宾语,“怀王”为主语,意思是“怀王派我(攻关中)”,意思独立,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C两项。“服降”意思是“屈服投降”,作“人”的谓语,意思是“人家已经投降了”,意思完整,结构独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再结合本大概句意思

30、: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句子可以断开为: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而是让秦王带着他的官吏进入咸阳”说法错误,原文是“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意思是“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

31、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让部队退回来驻扎到霸上。”是把秦王交给了主管的官吏,自己带着官吏向西进入咸阳宫,并不是“让秦王带着他的官吏进入咸阳”。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素车白马”,名词作动词,乘着白色的车马;“组”,指丝带;“系颈以组”,状语后置,“以组系颈”,用丝带系着脖子(表示臣服)。(2)中“且”,况且;“所

32、以”,的原因;“还”,撤回;“还军霸上”,把军队撤回霸上;“待”,等待;“至”,到;“而”连词,表承接;“定”,制定;“约束”,规约、法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判断句,是想等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33、参考译文: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玉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让部队退回来驻扎到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被灭族,相聚谈话的要被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

34、以我应当当关中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县镇乡村去巡视,向民众讲明情况。秦地的百姓都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慰劳士兵。沛公推让不肯接受,说:“仓库里的粮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人们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在关中做秦王。有人游说沛公说:“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区的十倍,地理形势又好。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给他

35、的封号是雍王,在关中称王。如今要是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可以赶快派军队驻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队进来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加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十一月中旬,项羽果然率领诸侯军队西进,想要进入函谷关,可是关门闭着。项羽听说沛公已经平定了关中,非常恼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关。十二月中旬,到达戏水。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宫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曹无伤想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就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的

36、兵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的兵力有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抵不过项羽。恰巧项伯要救张良(使他不至于与沛公一起送死),趁夜来沛公军营见张良,沛公趁机让项伯向项羽说了一番道理,项羽这才作罢。次日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骑兵驱马来到鸿门见项羽,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沛公因为是带着樊哙、张良去的,才得以脱身返回。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二)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 完成下列小题。南歌子吕本中【注】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注】吕本中(1084-1145),

37、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宋廷南渡后,诗人流寓江南。12.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小令抒写了旅途风物和诗人感受,词情凄清伤感,但格调清新流利,读来凄伤却不压抑。B. 词作开头两句写早行情景,意境与晚唐诗人温庭筠诗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很接近。C. 词中由“晓霜”写到“残菊”,由“残菊”想到“重阳”,又由“重阳”联想到眼前处境,思绪曲折。D. 下片“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写出诗人正是因旅途艰辛渴望好梦不得而倍感春夜漫漫的痛苦,凄然之意卓然。13. 本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答案】12. D 13. 答题要点:(1)羁旅行役,寂寞无眠。(2)

38、佳节独处,思亲感伤。(3)家国沦亡,归而不得,忧时伤乱,痛苦深沉。【解析】【12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正是因旅途艰辛渴望好梦不得而倍感春夜漫漫的痛苦”错误。由前面“晓霜”“残菊”“重阳”“寒更”等

39、词判断,时间不应是“春夜”,而是“秋夜”,诗中表现的应是深秋时节。故选D。【13题详解】2)本题考查对诗词的思想情感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整体理解诗歌,对作者、写作背景、诗歌的主要意象、手法都要考虑,分析时不能笼统地答表达了作者或感伤或愉悦的感情,要说具体,再结合相关词句详细分析。词人写南歌子一词时正值重阳佳节,从注解中可知,此时作于北宋灭亡后,词人南渡,流落江南,中原被占、故乡难归,寂寞的旅途中,词人思乡之情不禁更加强烈,忧国的凄凉情绪也更加深沉。“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展现的是羁旅的愁苦,难以入眠。“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正逢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思亲之情更胜。“只言江左

40、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此句说,江左再好的风光,一想起故国中原,仍然挡不住诗人内心的凄凉。【点睛】这是一首描写旅途风光景物与感受小令。词人作此词时不但有一个时令背景(重阳佳节),而且有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北宋灭亡后词人南渡,流落江南)。正是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使这首词具有和一般的羁旅之作不同的特点。译文:将近黎明时分,穿过山间驿路,踏过溪上板桥,只见斜月西隐,寒霜满地。行过乱山深处,只见在那野人篱落旁,一枝盛开的金菊,赫然点缀在残菊丛中,耀人眼目,好像在提醒人们重阳佳节已至。夜投旅舍,孤寂难眠,寒夜的更声阵阵传来,让人更感长夜难捱。平时总听说江南山水奇绝,风光秀美,今日踏上了江南的土地,

41、却丝毫唤不起心中的激情,心里所想的却是那正被金人铁蹄蹂躏的故乡,有家难归的满腔悲凉油然而生。(三)、默写(9分)14.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惨象,_;流言,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2)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3)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4)在荆轲刺秦王的“易水送别”一幕中,众宾客听到荆轲高吟后的反应是“_,_”。(5)鸿门宴中樊哙用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力劝刘邦逃离项羽军营的比喻句子是“_,_”。【答案】 (1).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2). 尤使我耳不忍闻 (3). 到了颓圮的篱墙 (4). 携来百

42、伴侣曾游 (5).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 士皆瞋目 (7). 发尽上指冠 (8). 如今人方为刀俎 (9). 我为鱼肉【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尤”“颓”“篱”“曾”“稠”“瞋”“俎”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现代诗歌鉴赏(3分):15. 对柏桦家居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家居柏桦三日细雨,二日晴朗门前停云寂寞院里飘满微凉秋深了家居的日子又临了祖父的像挂在壁上帘子很旧,但干干净净屋里屋外都已打扫几把竹椅还摆在老地方仿佛去年

43、回家时的模样父亲,家居的日子多快乐再让我遨二三知己酒约黄昏纳着晚凉闲话好时光A. 从全诗看,诗人的家在乡间,这首诗写了诗人离开家乡一年后回到乡间居住的一段日子的生活和心境。B. 诗歌第一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寂寞”“微凉”等词表达了诗人不敢回家的悲凉心境。C. 诗歌第二节直接写回家后的所见。“古朴”两字,既是对自己的家的描绘,也打通了诗人笔下的故里与中国农耕社会的田园和家庭在时空上的阻隔。D. 诗歌第三节写出家居的恬淡,用一个“闲”字串起家居所有温馨的日子,寄至味于淡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尽显无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题干要求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

44、项”,B项,“用寂寞微凉等词表达了诗人不敢回家的悲凉心境”赏析错误,“寂寞”“微凉”等词并不是表达了诗人不敢回家的悲凉心境。故选B。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 ,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 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

45、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 的路上!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 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16.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B. 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C. 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D. 快马加鞭 屈指可

46、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17.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B.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家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C. 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家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D. 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

47、恰当的一项是( )A.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B. 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C.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D. 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答案】16. A 17. B 18. C【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快马加鞭:对快跑的马再打几鞭子,使它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根据语境说的是部分家长热衷于“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的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显然

48、选“揠苗助长”。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凤毛麟角:比喻极其难得而宝贵的东西。也比喻罕见的人才。语境是说“很少”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故填“屈指可数”。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语境是讲家长的做法就是“行动和目的相反”,应选“南辕北辙”。璀璨夺目:光辉灿烂耀人眼睛。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语境是修饰什么样“的星”,显然填“璀璨夺目”,从而排除“光彩照人”。故选A【17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原句病因之一:句式杂糅。“根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句式杂糅,这

49、里包含两个句子结构,即“根据”和“显示”,应改为“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A项,还有句式杂糅的毛病,应排除。原句的病因之二:成分赘余或语义重复。“超过七成多”应改为“超过七成”或“七成多”。D项,语义重复未修改,应排除。C项,在修改中,又造成一个成分残缺,应在“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之前加“以”。故选B。【1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所补写的语句是全文的总结句,作者是从反面来说的,用了一个表假设的关联词“如果”,后面是“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这说明“如果”后的内容是错误的做法。从文章第一自然段,讲家长们“沉醉于童星制造”,第二自然段,讲想要“早成名”,而且“早成名”是“童

50、星制造”的目的,所以语序上先说“童星制造”,再说“成名”。可排除A项、D项。第三段讲的是“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即把孩子的童年当作“快消品”。总结句其实是对前面几个段落要点的归纳,所以补写的句子要按照段落的顺序来排列,“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放在最后。排除B项。故选C。19. 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推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大学招生办:兹有我校高三(7)班李明同学,拟参加你校自主招生考试。该生学习成绩显著,综合素质突出,担任校刊空间主编,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希望该生能得到你

51、校文学院的垂爱。特此推荐。中学2019年10月15日将“_”改为“_”;将“_”改为“_”;将“_”改为“_”;将“_”改为“_”;将“_”改为“_”。【答案】 (1). “你校” (2). “贵校” (3). “显著” (4). “优异” (5). “大作” (6). “作品” (7). “垂爱” (8). “垂青” (9). “你校” (10). “贵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不得体处主要是谦敬语使用不当,解答时逐词分析,仔细考虑不得体的常见设误点,如不合语境、对象

52、使用错误、谦敬误用等。“你校”语气生硬,应改为“贵校”(对别的学校的尊称)。成绩“显著”用在学生身上不恰当,改为“优异”。“大作”是敬辞,改为“作品”。“垂爱”指上对下的赏识、爱护。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时,谓以青眼相看,表示重视或见爱,应用“垂青”。最后的“你校”语气生硬,对别的学校的尊称应用“贵校”。【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解答时据得体要求分析判断即可。得体的具体要求是:(1)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2)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3)要考虑目的。目的不

53、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少用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4)要考虑语体。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20. 春联以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请根据横批,利用所给材料组成三幅春联,要求符合对联体式,且用完材料。横批:辞旧迎新 新年大吉 四季常安材料:山川 春来 桃李 冬去 人增寿 齐秀丽 几个喜 共芬芳一层楼 福满楼 新年更上 天增岁月 春

54、满乾坤 旧岁又添(1)辞旧迎新 _ _(2)新年大吉 _ _(3)四季常安 _ _【答案】(1)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旧岁又添几个喜 下联:新年更上一层楼(2)横批:新年大吉 上联:冬去山川齐秀丽 下联:春来桃李共芬芳(3)横批:四季常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运用对联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横批,利用所给材料组成三幅春联,要求符合对联体式,且用完材料”,然后根据“横批”挑选出与之相关的词语,再按照对联的特点拟写对联。对联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位置相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辞旧迎新”重

55、点在“旧”“新”,由此可以找到“新年更上”“旧岁又添”,“更上”自然连接“一层楼”,“一层”是数量词,“楼”是名词,“一层楼”是偏正结构,可以找到“几个喜”,“楼”是平声,“喜”是仄声,根据仄起平收的原则可以确定“旧岁又添几个喜”是上联,“新年更上一层楼”是下联。“四季长安”重点在“安”,由此可以找到“天增岁月”这一短语,“天增岁月”是主谓宾结构,“春满乾坤”与之结构一致,由“天增岁月”可以想到“人增寿”,这还是主谓宾的结构,“福满楼”与之结构一致,“寿”是仄声,“楼”是平声,以此可以确定上下联。因为题干要求“用完材料”,可见剩下的词语都应用到“新年大吉”这一对联中,“东去”是主谓结构,与“春

56、来”结构一致,“山川齐秀丽”是主谓结构,“桃李共芬芳”与之结构一致,“丽”是仄声,“芳”是平声,可以确定上下联。21. 作文:日月如梭,流年似水。毛泽东追忆往昔峥嵘岁月,豪情满怀;巴金反思对包弟的残忍,潸然泪下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也像一场没有彩排的演出,一天又一天,我们感知世界的美好,享受成长的快乐,也体验深深浅浅的忧伤。几个月前还在中考考场上奋笔疾书的你,此刻已经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走进同州中学的校园,步入自己的高中生活。面对着高中生活,你可能充满了很多复杂的情绪:欢喜、惊讶、兴奋、不安、迷惘甚至苦闷蓦然回首,是否有某个时刻某些人让你念念不忘?是否有某些情景某些事情萦绕你的心间?请用你的

57、笔记录下自己在高中的点滴生活,表达对青春、对学业、对未来等的感悟或理解。要求:选取典型事件,描写要有细节,抒发真情实感,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高中的点滴当你迈着轻盈的脚步跨进高中学校时,你是否感到了一股力量,一股很强大的力量正推动着你,前进再前进呢?这就是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学校的感觉。这种感觉使我不由地爱上了这个学校,慢慢地融进了这个校园,融进了校园的生活。高中生活就像一幅神秘的画卷,让人猜不透,看不清,只能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认清方向,明确目的,不断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既然选择了高中,便义无返顾、风雨兼程。高中是我们进入大学的阶梯,是我们走进社会的一道门槛,但

58、前行的道路可能荆棘丛生,我们只要有风的精神,就能穿过这些荆棘和困难。我爱校园的朝霞,我爱校园的夕阳。当东方映着鱼肚白,那一片红遮掩着出来了。当教工宿舍这条面纱再也遮不住她红彤彤的脸的时候,她索性不再遮掩,不再害羞,整个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朝霞下的教学楼,一幢接一幢,鳞次栉比,给美丽的校园的早晨增添了一抹红色。夕阳西下时的校园,有着不可抗拒的美丽。那是一种详和安静,那是一种蓬勃生机。绯红的夕阳照在湖面上,静得没有声息,绿色的水草点缀着、摆动着,偶有微风,就激起了阵阵涟漪。鱼儿们在水中尽情畅游,是否也为这校园喝彩?从两幢挺立的教学楼里传来阵阵朗朗书声,那是贝多芬钢琴上和谐的乐曲,那是一天的开始。偶尔

59、随微风传来阵阵甜美的笑声,那是在整天埋头苦读时的一段插曲,那是欢乐愉悦的见证。当同学们迎着朝霞,大步走在校园美丽的小径上的时候,那是何种的生机!当同学们踏着夕阳互相挽着谈笑风生的时候,那又是何种的惬意!还有我们可爱可敬的老师,当你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老师就成了你的引路人;当你心里有话却无处诉说时,老师就成了你的倾听者;当你拥有喜悦与快乐时,老师就成了你的分享者。这样的老师,难道不能让你由衷地喜爱吗?高中生活就是那么短暂的三年,只要认真、踏实,相信我们一定回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谁说高中校园生活百般枯燥,谁说校园的一切充满无奈。看我的校园:高中校园生活时时处处充满色彩,时时处处充满欢笑。因此,我要

60、说:“我的高中校园生活多姿多彩!”【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为材料作文。【审题】作文的材料中一般都有关键词需要仔细咀嚼。材料有如下几个关键词要注意:首先是“高中”和“成长”,这两个关键词其实定下了作文的主题随着时光流逝,抒写对“成长”的回味和感悟。生命是奇妙的旅行,而“成长”又是人生旅途中的收获,引导写作人要“表达对青春、对学业、对未来等等的感悟或理解”。其次是“欢喜、惊讶、兴奋、不安、迷惘甚至苦闷”,这些词语其实就是写作人的“感受、体验”。当然这些词语只是列举,是对写作人的启发和引导,除了这些词语,我们还应该延伸出更多的感受和体验,如痛苦、愤怒、惊叹这几个词语解读好了,就可以为

61、后面的立意和选材打下良好基础。再次是“某个时刻”“某些情景”,这可以说是提示语中最具有限制性的语言。是人生经历中发生过的“某个时刻”或“某些情景”,也是对课程标准中“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这一要求的回应。参考立意:珍惜高中追梦生活;高中,怀揣梦想,奋斗前进;品味高中生活;高中的点滴等。【素材】(1)岁月如歌,年华似水。转眼间,又是三年过去了,我告别了初中三年的成与败,满怀期待的踏进了高中的校园。曾经的欢笑与泪水已经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崭新的生活。踏入高中的校园,我们已经是一名高中生了。进入自己的教室,浮在眼前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坐在自己的桌子前面,开始了自己的高中生活。(2)我对高中有无限的憧憬

62、,我想象的高中生活是紧张充实的生活,我们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合作中创造奇迹,在风雨中共同成长。老师说过高中是战火纷飞的三年,是浴血奋战的三年,是成就理想的三年,刚踏进高中的我们,并没有感觉到如此紧张的氛围,我们还沉浸在假期欢乐的海洋。可是战火就是这样悄然降临,不给我们缓冲的时间,在我们偷懒之时,我们就已经输给了别人。高中的生活是艰苦的,是痛苦的。(3)高中生活充满着酸、甜、苦、辣,都要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对于刚刚结束初中生活的我们,对初中的生活依然有着留恋。但是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必须打起精神,告别初中,迎接高中,迎接战火纷飞的三年。去享受高中的酸甜苦辣,去高中明媚的阳光。(4)高中的我,已经长

63、大了,待人处事更加三思而后行,合理的支配着自己课余的生活,改掉了许多不好的习惯,我知道,往日的快乐已经成为了回忆,而我不能回到过去。在这个大家庭里,经历着千奇百怪的事,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当大家一起畅谈心事时,那便是一天中最愉悦的事,大家一起分享着属于我们的酸甜苦辣。每个夜晚,我都做着同一个梦,在梦里旋转着,溶在梦里,是落英缤纷的最后一幅画面,未来的三年,是幻想的,是希望的,是拼搏的,雨后的蓝天载者我的梦想飘向远方,而我在我的云端里漫步着。行文结构:开头可以写进入高中时的感受,如“不由地爱上了这个学校”。然后从不同的方面写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如高中生活就像一幅神秘的画卷,引领我们奋斗;爱校园的朝

64、霞、夕阳、读书声、老师等等。最后可以总结或抒发自己的感慨,如“高中校园生活时时处处充满色彩,时时处处充满欢笑”“我的高中校园生活多姿多彩”等。【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