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课时作业学业达标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爆发时间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所以材料中的“世界大势”主要是指西方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与中国保守封闭的农业文明相对,两种文明必然会发生冲突和碰撞,故B项正确。船坚炮利是英国取胜的原因,不是必然要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原因,排除A项;“闭关锁国”并不必然招致外来侵略,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列强就在世界各地扩张,排除D项。21838年,林则徐奉召进京期间受到不
2、寻常的礼遇,他以私人身份被道光帝召见竟达十九次,随后不久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鸦片走私已引起清廷重视B道光帝坚决捍卫大国颜面C鸦片输入威胁到清朝统治D禁烟主张得到了朝廷认可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鸦片输入威胁到了清朝统治,道光帝接受了林则徐的建议,并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故选C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材料中“本质问题”的要求,排除A、B、D三项。3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A要求中
3、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B要求中国大幅度降低关税C打开中国的市场D把中国变成英国的殖民地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故C项正确。A、B两项均从属于C项,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4“英国商民既在各口通商,难保无与内地居民人(等)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理,他国夷商,仍不得援以为例。”材料反映了()A英国取得片面最惠国待遇B门户开放政策C英国商人的利益受到保护D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交涉狱讼之事,英商归英国自
4、理”可知,材料中的主张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特权是指领事裁判权,是在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附件中取得的,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最惠国待遇,故排除A项;B项是1899年美国提出的,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英国商人利益的保护,故排除C项。5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A协定关税 B勒索大量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 D割占香港岛答案A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基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英国迫切需要广阔的商品倾销地和
5、原料产地。协定关税指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从此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它有利于英国压迫中国降低税率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故选A项。勒索大量赔款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反而导致国内市场相对狭小,不利于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排除B项;通商口岸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若关税不降低,列强依然难以扩大商品输出,排除C项;割占香港岛,损害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与列强扩大对华商品输出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
6、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A华夷观念正在转变 B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 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答案D解析清政府部分官员认为“公使驻京”比“全免关税”更能危及统治根本,这说明这些官员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故D项正确。材料正是华夷观念的体现,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是清政府缺乏国际法的表现,故C项错误。7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的两年内,先是俄国拒绝与理藩院继续往来,将理藩院致俄国的照会原封退还,接着美、英、法三国公使中止与管理通商事务的地方总督兼钦差大臣的关系,都将其照会直接送到军机处。这一做法()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在着明显的歧视B使中国在外交上
7、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力C反映出天津条约是一个屈辱的条约D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因为清政府原有的外事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不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日益不满,西方列强的这些行为使清朝政府不得不对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的外事管理体制与国际惯例不符,没有体现出中英之间的关系和天津条约的内容,故排除A、B、C三项。8右图昭示世人:中华民族曾经遭受战争的劫难。它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俄、美军队所为D南京下关场面答案B解析图片为圆明园遗址,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英法联军毁坏。故
8、B项正确。9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述言论反映出作者()A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 B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C主张主动进攻西方国家 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答案B解析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的序言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抗外国的侵略,而非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作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他不可能提出改变社会制度,故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信息主张学习西方技术以抵抗外国侵略,无法体现与外国礼尚往来、主动进攻西方国家,排除A、C两项。10海国图志问世16年后,兵部侍郎王茂荫上书咸丰皇帝,要求“亲王大臣、八旗子弟”学习
9、海国图志,但这个建议如石沉大海,波澜不惊。这主要是因为()A海国图志并非官方编修B满汉贵族的极力反对C清政府固守“天朝上国”思想D清政府固守锁国政策答案C解析海国图志向国人介绍西方历史地理等知识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这与当时统治者固守的“天朝上国”思想相悖,因此,王茂荫的主张石沉大海,故C项正确。清廷是否采纳王茂荫的建议与海国图志是否为官修无关,故A项错误;B项表述太绝对;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锁国政策已经破产,D项错误。等级提升11造成下图所示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百姓普遍贫困 B对外贸易萧条C农业严重歉收 D鸦片大量走私答案D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因为鸦片贸易,白银外流,导
10、致银贵钱贱,故D项正确。百姓普遍贫困,与银贵钱贱现象无关,排除A项;对外贸易萧条不会导致白银外流、银贵钱贱,排除B项;农业严重歉收,与银贵钱贱现象无关,排除C项。12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 B居住及租地权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C解析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材料中所述正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C项。A项是司法方面的权利,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中国法律无权管制;B
11、项与材料无关;D项是指在整个中国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13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清政府开始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这反映了()A中国近代外交半殖民地化进程加速B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C传统朝贡体系外交退出历史舞台D清廷外交受制于西方列强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清政府外交事务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运作流程均初步向国际惯例看齐,这一过程体现的是外交的近代化,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出的是外交的近代化,不是外交半殖民地化,故A项错误;传统的朝贡体系外交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故C
12、项错误;清廷外交并不是完全受制于西方列强,故D项错误。14下图是签订南京条约的情景,这一事件及此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B道光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予批准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鸦片贸易合法化举杯祝贺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领事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答案D解析南京条约中有关于协定关税的内容,故选D项。A项中“普遍”、B项中的“一直”,均不符合事实,排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侵略者获得的权益,故排除C项。15姚莹在康輶纪行中,阐述了英法历史、英印关系、英俄关系,以及印度、尼泊尔、锡金入藏交通要道等,并建议清政府提防英国侵略西
13、藏的野心。这部著述与海国图志瀛寰志略相似的是()A推动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B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C面对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路D促使人们普遍面对现实答案C解析“建议清政府提防英国侵略西藏的野心”与海国图志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及瀛寰志略介绍西方政治、军事、地理、风俗的目的基本一致,都是为探索救国之路,故C项正确。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程度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
14、进。”材料二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市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材料三两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请回答:(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放通商口岸的特点。这反映了什么实质?(3)根据材料,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答案(1)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原因:为了进一
15、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2)特点:列强获得对中国的侵略已经扩大到整个东部沿海,并开始深入到长江沿岸和清朝统治的心脏地带。实质:列强获得更多侵略权益,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3)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实质相同,都是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因此,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等信息,可知是南京条约。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因我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许多失望”概括。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城”“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和材料三图中内容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即可。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找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再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