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考题演练跟踪检测【高考题组】1.(2012浙江文综T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墨家学派的诉求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智者学派的主张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A.B.C.D.【解析】选A。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带有明显的追求实际功利的含义,因此可选;王阳明的心学讲求“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认为如果没有“人的心”,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无,因此不可选;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其言论完
2、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因此可选;百科全书派是一个群体,其中每位思想家的思想并不完全相同,而备选项表述为“共同追求”,过于绝对,因此不可选。2.(2011北京文综T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解析】选B。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说明这位哲学家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
3、”这个概念的认识,而“善”包括健康、财富、地位、荣誉以及正义、勇敢等美德。A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C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赋而来。D亚里士多德的贡献是创立逻辑学。【拓展延伸】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1)苏格拉底认为放弃对人自身的探讨而去研究自然是愚蠢的行为,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2)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的思想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预测题组】1.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D.两者对知识认
4、识不同【解析】选B。由材料看不出普罗泰格拉与苏格拉底的文化素质孰高孰低,故A错误;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他很谦虚,自知自己无知,兼顾知识与道德,故B正确;由材料看不出普罗泰格拉与苏格拉底的受教育程度,故C错误;由材料看不出普罗泰格拉对知识的认识,故D错误。【拓展延伸】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不同苏格拉底智者学派哲学思想重视伦理道德,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唯我主义怀疑主义政治主张有知识、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民主民主政治,所有人都平等;人是万物的尺度2.针对智者学派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这表明他()A.完全否定智者学派的主张B.强调人类
5、的理性,突出人的价值C.研究的重点是社会D.强调知行合一【解析】选B。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研究对象,都肯定人的价值,故A错误;“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知识(理性)的作用,突出了人的价值,故B正确;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C错误;苏格拉底强调知德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故D错误。3.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
6、隶主阶级利益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弟子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解析】选D。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其行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恢复“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孔子试图利用周礼来重新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而柏拉图则通过理想国一书表达自己重新构建有序理想社会的国家,所以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力图构建新的和谐社会,故D正确。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与雅典学园的创办几乎同时,在遥远的东方,也有一个类似的学术机构,叫稷下学宫。稷下是齐国都城一座城门的名字,究竟是南门还是西南门,有待继续考证。稷下学宫和雅典学园虽然相隔万里,却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以地名命
7、名,创办时间接近,运行方式也相差无几。”综合图文材料信息提炼主题,概括两幅作品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说明图片中学习机制的特点和功能。(要求:主题明确;层次清晰,表述完整)【解析】该题设问较多,要分清问题的层次。主题结合图文材料,得出学术和思想发展的认识;背景则要注意答题的角度,从政治、思想等角度分析,注意语言的概括性,总结东西方的共同点;分析特点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思想和学术发展状况;功能分析注意其直接、间接和深远影响,对文化、思想和文明的不同作用分开叙述即可。答案:主题:古代东西方学术发展,思想异彩纷呈。历史背景:旧的社会权力结构逐渐松动,新的政治力量正在上升(雅典民主政治;中国诸侯七雄等
8、);思想界挣脱蒙昧束缚、权力的压抑;用理性自由地重新思考自然、社会、自身。特点:交流思想文化的场所;学派林立;开放,言论自由;多元思想交流辩论;思想独立;人格平等;尊重学术等。功能:既是智库,又是学堂,还是一个交流思想文化的场所;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推动了智慧型学者的涌现;思想的对抗或平衡,为时代的变革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支柱;多元思维方式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推动了东西方思想文明的进步。【备选习题】1.色诺芬在回忆苏格拉底中说:“当有人承认统治者的职责在于发号施令而被统治者的职责在于服从的时候,他(苏格拉底)就向他们说明,在一只船上,懂得(业务)的人是统治者,而船主和所
9、有其他在船上的人都听命于这个懂得的人。”据此,色诺芬认为苏格拉底()A.继承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B.强调知识和理性的重要C.反对统治阶级实行专制统治D.要求统治者量才使用【解析】选B。由“懂得(业务)的人是统治者,而船主和所有其他在船上的人都听命于这个懂得的人”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掌握管理国家知识和才能的人为统治者,其他人应为被统治者。这不仅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也肯定了理性分工的合理性。据此可知,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和理性的重要,B为正确答案。2.苏格拉底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A.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B.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C.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D.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解析】选D。材料无法体现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故A错误;苏格拉底死后,人们认同其学说,正说明人文主义得到传播,不是泛滥,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故C错误;材料反映苏格拉底学说得到许多人认同,说明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故D正确。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