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学国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第一章夯基础一、作者名片简历: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192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并在上海与叶圣陶、夏衍、丰子恺等创办立达学园,筹办开明书店和一般杂志(后改名为中学生)。所举例子证明的观点举郭沫若炼字改台词的例子说明不同的句式有不同的意味举王若虚对史记“李广射虎”的改写的例子说明文字的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举“推敲”的典故说明用字不同,意境也不同举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句的例子说明善用字的联想意义,可使诗的意旨丰富蕴藉举有关“套板反应”的例子说明字的联想意义最易误用而生流弊,呼吁文学创作者要用富有创造力的语言,写出上乘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