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30013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课时作业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A级学考达标练1.2022烟台市高一期末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2022汕头市高一期末20世纪70年代末,一些人认为,责任制只是包干到户一种形式,包干到户就是“土地还家”、平分集体财产、分田单干。这一看法()A肯定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 B主张恢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C否定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必要性 D忽视了土地所有制并未改变的事实31984年11月,邓小平会见

2、外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A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性质 B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C奠定了城市改革的基础 D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4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992年中国()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B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形成了全面立体的开放格局 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2022绍兴市高一期末据下表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党的会议观点或论断十二

3、大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十二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十三大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四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政府宏观调控不断强化D.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完善62022池州市高一期末邓小平曾指出,香港问题能够谈成,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据此可知,香港回归主要得益于()A.中国政府的正义立场 B.外交人员的谈判努力C.一国两制的成功实施 D.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72022湖南长沙市期末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978年,安徽省发生特大旱灾,山南区干部群众商议的办法是“借地”给村民,每人借三分,谁种谁收,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在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拉开之时,邓小平也在不断思考:城市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哪里?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但是直到90年代初,改革并没有从体制层面触动“计划”二字。 摘编自顾亚奇等伟大的历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材料二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

5、。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对农村改革的影响,邓小平是如何设想“为改革开放探路”的?(6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是什么?(6分)B级选考高分练8.“它不仅从理论上肯定了实践标准而不是别的标准来检验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辨明是否为真理。这样就在思想上解除了对毛泽东的迷信和盲从,而这正是后毛泽东时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声”。这里的“它”是指()A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6、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D“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91984年至1991年,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的工业产品产值比重由40%下降到了11.7%,国家统配物资由64种减少到了19种,国家定价的生产资料比重由60%下降到了18.7%,国家定价的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比重由50%降低到了5.9%。这一变化说明()A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 B企业经营自主权有所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D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102022烟台市高一期末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1952年11月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1950年11月

7、,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关于填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指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关于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规定。材料二材料三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1)作为实物史料,材料一印证了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事件的历史意义。(6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事件分别使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展了怎样的变化?(4分)(3)材料三中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指的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其有何“变”与“不变”

8、?(6分)课时作业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1解析:“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此会上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故选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的具体表现,是在改革开放的国策下进行的一个举措,排除B项;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具体表现,是改革开放国策的具体表现,是对外开放的核心内容,排除C项;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表现,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就,不是材料中的“开启”了,排除D项。答案:A2解析:据材料“包干到户就是土地还家、平分集体财产、分田单干”,可知这种观点认为责任制实行了土地平均分配和个体劳动,忽视了责任

9、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农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权,故选D项;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刚开始推行,改革的成效还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排除A项;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的,排除B项;据材料“责任制只是包干到户一种形式”,可知这一看法是赞成农村经济改革的,只是反对包干到户这一种方式,排除C项。答案:D3解析:据材料“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使我们对进行全面改革增加了信心,也给我们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接下来的改革提供了经验,结合时间为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年,故选C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并未改变所有制性质,排除A项;材料

10、提到的是为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并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说的是对内改革,并不是对外开放,排除D项。答案:C4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解决了我国改革的方向和目标问题,所以等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故选B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是在1984年,与题干中的“1992年”不符,排除A项;中国形成全面立体的开放格局是在20世纪末,且与题目主旨“中国改革”不符,排除C项;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与题干时间“1992年”不符,排除D项。答案:B5解析:从表格中的会议观点来看,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

11、体制转轨,说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故选A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发挥市场的作用,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而非政治上的民主,排除D项。答案:A6解析:据材料“主要是国家发展起来了兴旺发达有力量值得信任的国家”可知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为中英进行有关香港问题的谈判提供了坚强的后盾,使得香港问题能够谈成,故选D项;中国政府始终坚持正义立场,但不是决定香港回归的因素,排除A项;外交人员的谈判努力是香港回归的原因之一,排除B项;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成功实施的标志,排除C项。答案:D7解析:第(1)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徽“包干到户”的

12、做法,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设想:根据材料“他想划出一块不大的地方为改革开放探路”和所学知识可知,该设想是建立经济特区。第(2)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答案:(1)影响:揭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设想:建立经济特区。(6分)(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6分)8解析:据材料“肯定了实践标准”“解除了对毛泽东的迷信和盲从”可知,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3、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故选A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排除B项;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排除C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排除D项。答案:A9解析:1984年1991年,国家对经济的指令性计划大幅减少,说明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发生变化,给予了企业更大的经营自主权,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家指令性计划的减少,与国家经济出现了阶段性的困难无关,排除A项;21世纪初,社会主

14、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初步建立,排除C项;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而材料反映的是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无关,排除D项。答案:B10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历史事件,据材料一“1952年11月25日青海省颁发的土地房屋所有证”说明农民分到了土地,由此判断这件事可能是建国后的土地改革。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建国后的土改是为了进一步消除农村的封建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则意义可表述为: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障碍;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等。第(2)问,据材料二“图中为

15、加入农业合作社”可以判断此事为三大改造中的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由农民个体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图二是人民公社化运动,比合作社的公有程度有更大的提高。第(3)问第一小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根据所学,“80年代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即农村里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事件。第二小问“变”与“不变”,据材料三“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可以得出不变的是所有权,即土地的公有性质,而变的是经营权,把原来的集体经营变成个体经营,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答案:(1)事件:土地改革。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障碍;有利于新生政权的巩固。(6分)(2)变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确立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公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4分)(3)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变:坚持公有制性质;变: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