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973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1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课时1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讲义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课时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课标要求1.了解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2.识别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责任。素养目标1.法治意识:通过对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的探究,使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科学精神:正确认识民法的含义,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要素,民法基本原则的目的、含义、内容。探究点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1)含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想一想:恩格斯说:民法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准则。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提示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各类法律的总称。民法在

2、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2)我国的主要民事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 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2民事法律关系(1)含义:民事法律关系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包含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想一想:我国民法规定的享有民事权利的主体有哪些?提示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

3、义务;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想一想:我们常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提示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二者通常是对等的。3法治与德治(1)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想一想:在法治

4、社会,是不是只有法律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提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3)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1)个体工商户、合伙组织、政府机关不能成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改错: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

5、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自然人自出生时起就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改错: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都具备的;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则因人的年龄、智力状态而有所不同,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3)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改错: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议题1:透视民法和民事法律关系材料一民法跟每个人的一生都密切相关。一个人从出生时起就有了人格权,并且与父母形成亲子关系;在他未成年时,监护人保护其人身、财产权

6、利,以使其顺利地生活、学习和成长;成年之后,他具备了独立处理自己事务的能力,自主地从事各种民事活动,如购置财产、签订合同、劳动就业,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财产关系、合同关系和劳动关系;他要结婚、生育,从而形成婚姻家庭关系;在他去世之后,还会发生财产继承关系。材料二2020年7月,王某等一伙人邀李某到宾馆打麻将赌博,在打麻将过程中,李某因多次输钱欠下王某10万元的赌债。事后,王某找李某讨要,李某无力偿还,王某便要求李某写下10万元的借款合同,同时约定3个月还款期限。1个月后,王某凭借款合同多次向李某讨债未果,便于同年11月,以李某向其借款到期未偿还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李某偿还借款和利息。(1)

7、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民法跟其他法律有什么不同?(2)指出材料二中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答案(1)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2)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王某和李某。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李某须还钱给王某的给付行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王某与李某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要素含义具体内容主体民事主体是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8、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客体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二者通常是对等的典例1王某与张某达成专利使用协议,王某一次性支付10万元获得张某一项专利2年的使用权。上述民事法律关系中

9、的客体是()A10万元专利使用费B该项专利成果 C专利使用和给付费用行为 D双方对对方人格的尊重答案B解析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B正确。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类型我国法律将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指达到一定年龄、智力正常的公民享有的、以自己的独立行为从事民事活动的能力。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和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未成年人和精神不健全而不能完全辨认其行为的成年人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能力

10、。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第三,无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指完全不具有以自己的独立行为从事民事活动的能力。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其民事活动。典例2寒假期间,12岁的刘某将积攒的3 000多元压岁钱取了出来,瞒着父母到商场买了一部手机。父母知道后很生气,带着他到商场要求退货。按照相关法律规定()A刘某属于完全民事行

11、为能力人,不能退货B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退货C刘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退货D刘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该退货答案C解析按照我国法律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从事的重大行为由监护人负责行使。在本材料中12岁的刘某明显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行为是无效的,应由其监护人代为行使,所以商场应该退货。正确答案选C。探究点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1目的:民法规定一系列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2含义: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3内容:民法典确立了平等、自愿、

12、公平、诚信、守法和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公平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 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4)诚信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5)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想一想:遵循公序良俗是否违背自愿原则?提示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公共秩序是指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善良风俗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

13、风俗。公序良俗原则是对自愿原则的限制。虽然民法允许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当事人自愿实施的行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6)绿色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类型违反了民法的平等原则。改错:平等原则是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都平等地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法律根据自然人不同的年龄和智力状态规定了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并没有违背民法的平等原则。(2)自愿原则指民事主体可以不受限制地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改错:自愿原则可以要求

14、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当事人自愿实施的行为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即民事主体还应该遵循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等其他的民法基本原则。议题2:如何正确认识民法基本原则李某在二手商品交易平台看中一双限量款球鞋,卖家标明该款球鞋为商场专柜购入。因鞋码刚好适合自己且价钱比全新球鞋便宜不少,李某便心动购入。后来商品到货,李某发现鞋子质量很差,于是质问卖家是否从专柜购入,卖家承认该限量款球鞋是他从别人手中购买的,并非从商场专柜购入。李某感觉上当受骗要求退货,而卖家却以购买行为是李某自愿为由,拒绝退货。结合民法基本原则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答案民事主体

15、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卖家的商品不是从商场专柜购入,却不告知,违背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诚信原则。卖家以李某自愿购买为由,拒绝退货,这是对自愿原则的曲解。全面认识民法基本原则(1)民法基本原则,是指其效力贯穿于民法始终(包括立法、守法、执法各环节)的民法根本规则。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 (2)民法基本原则既是民事法律的立法准则,也是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的审判准则。(3)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信原则、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绿色原则。(4)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典例3民法典在开篇就

16、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绿色原则”。民法典确立绿色原则,意味着()为民事主体的各种民事活动设立了普遍性的限制民事主体应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民事主体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一定可以弥合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的各种利益冲突A B C D答案A解析民法典确立的基本原则对各类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具有普遍性的限制,正确;绿色原则意味着民事主体应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义务,正确;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这与绿色原则并不冲突,错误;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旨在确

17、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但不一定可以弥合社会成员之间可能形成的各种利益冲突,错误。一、选择题题组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1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下列属于民法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在村委会选举中,张某的选举资格被取消张某在申请营业执照时因条件不合格被有关部门拒绝张某因购买的商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了损失张某发现某广告公司未经自己同意使用了自己的肖像A B C D答案D解析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民主选举,参与政治生活,不选;体现的是公民要接受政

18、府的管理,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不选;符合题意。答案选D。2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民法典对原先的民法内容作出了不少修改,涉及高空抛物、增加离婚冷静期、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民法典的通过表明我国()致力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在不断扩大维护民事主体权益的法律日益完善民事主体权益的保护有了法律依据A B C D答案B解析民法典的通过表明我国致力于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民事主体权益的法律日益完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符合题意;民法典并没有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错误;在民法典通过之前,我国民事主体权益的保护已经有了宪法和民法总则等法律,错误。答

19、案选B。3老张是小王的上级主管,二人因公入住酒店相邻房间。入住期间,小王无意间听到老张在跟公司经理通电话,内容涉及对小王工作上的不满。小王感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就跑到老张房门外偷偷录音,并将录音发给了公司的有关领导和同事。因调解不成,老张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本案中()民事法律关系是人身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财产关系小王没有侵犯老张的权利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A B C D答案B解析本案中,小王侵犯了老张的权利,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是人身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符合题意,排除;题目没有涉及财产关系,排除。故选B。4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

20、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不应由民法调整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D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的表述可以得知,政府向银行贷款属于借贷合同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政府机关与银行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因此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故D项表述正确,入选。A、B、C三项表述均错误,排除。5关于民事主体,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均具有的B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自然人都具有的C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所有成年人都具有完全民事

21、行为能力D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答案C解析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并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能力是所有自然人均具有的,但是民事行为能力不是所有自然人都具有的,A、B、D三项表述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6某商场搞有奖销售活动,15岁的小张中了一等奖,并在母亲陪同下领取了8 000元奖金。回家后小张偷偷拿走7 800元买了心仪已久的电脑,其母想拿这笔钱买化妆品的时候发现钱被小张花了,便去找商家要求退货还钱。此案中()8 000元奖金归小张个人支配小张用奖金购买电脑应征得父母同意

22、电脑商家应当退货还钱小张母亲拿奖金买化妆品应征得小张同意A B C D答案C解析题目中小张是未成年人,其监护人有监管该奖金的权利,他中奖得到的奖金自己不能完全进行支配,如果需要购买电脑,则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错误,正确;本案例中小张偷偷拿走7 800元买了一台电脑,该行为是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的民事活动,故其母去找商家要求退货还钱,此时商家应当退货还钱,正确;本案例中小张还没有成年,监护人对孩子的财产是享有一定的支配权的,故其母拿奖金买化妆品不需要征得小张同意,错误。7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下列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对应正确的是()

23、所有权关系物债权关系人身利益知识产权关系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行为A B C D答案B解析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所以对应错误,对应正确。8民事活动首先必须要()A遵守法律 B遵守国家政策C尊重社会公德 D尊重集体公约 答案A解析题干的关键词为“首先”, B、C、D均不符合要求。答案为A。92019年2月12日,河北省某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特殊”案件:朱某追赶交通肇事逃逸者张某,致使张某被火车撞击身亡,随后遭其家属索赔60余万元。法院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张某家属的所有诉求,认定朱某的追赶行为与死者撞火车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朱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是属于见义勇为行为。

24、对此,以下说法合理的有()我国民法优先保护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民法体现道德理念,有利于弘扬公序良俗我国民法强调公民的独立人格、平等地位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A B C D答案B解析我国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朱某的行为不具有违法性,而是属于见义勇为行为”,体现了法律与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有利于弘扬公序良俗,当选;材料强调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未涉及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不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独立人格和平等地位,不选。答案为B。题组二:解析民法基本原则10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双方都有过错时,双方应依自己的过错承担民事责任。这体现了民法典的()A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 B公平原则C诚信原则 D平等原

25、则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表述合理确定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公平原则,B当选;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突出社会秩序和道德风俗,A不选;题干未涉及诚信,C不选;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D不选。11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民法规定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规定这些基本原则旨在()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确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标准A B C D答案A12在民事活动中,只有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也只对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的民事行为负责。不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当事人可不认可其效力

26、,可不受其拘束。并且,当事人对于在意志不自由的情况下造成的损害,原则上也不承担责任。上述论述体现的民法基本原则是()A平等原则 B自愿原则C公平原则 D诚信原则答案B13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这一规定从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确立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的支持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法律保障A B C D答案C解析材料中这一规定体现了道德为法律提供价值基础,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用法律

27、来保证道德的实施,而强调法律的实施依赖道德的支持,不选;本题没有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法律保障,不符合题意。故选C。14某公司强迫员工签不平等合同,不签就走人,而且走人不发工资。该公司的做法违反了民法基本原则中的()平等原则 公平原则诚信原则 绿色原则A B C D答案A解析公司强迫员工签不平等合同,对员工是不平等的,也是不公平的,因此符合题意;诚信原则和绿色原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故选A。15民法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民法要求民事主体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应当遵循相应的基本原则。以下关于日常生活中违反民法基本原则的行为的判断,错误的是()A李某在服装市场中询问一件衣服的价格之后,摊主强迫其购

28、买违反了自愿原则B张某知道他手中的一幅名画是假货,但是当作真迹卖给王某违反了诚信原则C王某经常在住宅中和朋友聚会至深夜,大声播放音乐违反了守法和公序良俗原则D陈某在市场卖菜,有缺斤短两的行为违反了绿色原则答案D解析陈某卖菜缺斤短两,违反了诚信原则,D判断错误,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6陈先生11岁的女儿独自在商场购买了一款电话手表,价格为3 000元。由于女儿是用压岁钱购买的电话手表,故陈先生在过了一周多时间后才发现该情况。陈先生带着女儿找到商家要求退货还钱,商家却不予理睬,称这是一起公平买卖,童叟无欺,且陈先生的女儿已经使用该电话手表一周多时间。协商不成,陈先生向法院提起诉讼。请分析法院会如

29、何处理该案,并说明理由。答案法院会支持陈先生的诉讼请求。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是:行为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必须真实;行为的内容和形式必须合法。本案中陈先生的女儿11岁,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她的民事活动(例如购买贵重物品)应由其法定代理人(如她的父母)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追认。由于缺乏这一有效条件,她购买3 000元的电话手表这一行为未得到其父母的追认,因此,法院会支持陈先生的诉讼请求,但陈先生应支付一定的电话手表折旧费。17中国人大网开设的专题关注民法典立法于2020年1月20日正式推出上线。2019年12月,由民法总则和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合并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30、法典(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立即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国人大网特别开设关注民法典立法专题,开辟“最新动态”“媒体聚焦”“图片视频”“相关文件”等栏目,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聚焦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以来历次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时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详细地向读者展示了民法典草案的立法历程,积极回应社会的重大关切。结合材料,说明全社会为什么高度关注民法典的编纂工作。答案(1)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无论是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还是就业创业,无一不需要民法的规范。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2)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会秩序。它为我们迈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