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册 人生的境界一、基础部分(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累赘 连累 累积 果实累累 B.休憩 收讫 栖身 锲而不舍C.骏马 竣工 险峻 怙恶不悛 D.内疚 马厩 僦屋 既往不咎答案:D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与时具进 狭隘 振聋发聩 精悍 B.两全齐美 奇跡 安常处顺 伺候C.闲情逸致 蒙昧 引疚自责 蹋实 D.枉费心机 匡正 夙兴夜寐 妨碍答案:D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_,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
2、_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_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_他这种觉解。A.理解 遵守 习惯 给以 B.了解 遵循 习惯 给予C.了解 遵守 习性 给以 D.理解 遵循 习性 给予答案:B4.(2001年高考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们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B.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C.会议期间,农科院等单位在会场外摆出了鲜花盆景销售摊。休息时,摊前车水马龙,产品供不应求。D.你刚刚乔迁
3、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嫌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答案:B(A.“安步当车”是慢慢地步行,就当是坐车的意思,用在此处与语境不合。C.“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来往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与“摊前”搭配不当。D.“蓬荜生辉”是谦辞,表示别人的造访或别人为自己的居室题赠字画使自己觉得光荣,此处用错了对象。)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的时候,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B.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C.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对其某些方面的喜
4、爱,某些方面的憎厌,正是他形成自己的风格。D.哲学的任务是什么?据我的愚见,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答案:B6.阅读下面的文字,文中(甲)(乙)(丙)(丁)(戊)处应依次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 这种倾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主要就表现在商品标记和文字上(甲)明明是中国厂商自己制造的内销产品,购买者也都是中国人,但他们却喜欢仿造国外厂家的商标,冒充洋货(乙)或者在商标上(丙)包装上(丁)说明的图片文字中印上些外文(戊)甚至连一个中国字也没有。A.冒号 句号 逗号 逗号 顿号 B.句号 逗号 顿号 顿号 逗号C.逗号 分号 顿号 顿号 顿号 D.感叹号 句号 顿号
5、 顿号 顿号答案:B二、阅读部分(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设立了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1年公布了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入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过程,同样付出了时间的代价。三十年前(1972年),形成了最早的世界遗产公约,当时主要指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简称物质遗产或有形遗产。 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逐渐形成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当经济迅猛发展到每个地域后,相应而来的是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导致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人
6、们开始关注人类文化不同的精神存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存在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开始把保护口传的民间文化遗产提到了议事日程。人类口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报规定指出:“列入名录的必须是代表性的传统杰出工艺,有代表性的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突出代表民族文化认同、又因种种原因濒于失传或正在失传的文化表现形式。” 围绕着口头文化传承下来的习俗生活,我们能列举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像陕北春节习俗中的民间艺术,如古老的社火、民间剪纸、民间秧歌、皮影戏、面花等,还有南方的傩戏、苗族刺绣、藏族口传史诗格萨尔、蒙古长调,都蕴含着古老深厚的文化底蕴,充满了鲜活野性的生命风采。 口头文化传承是一个充
7、满人性活力、有着独特思维的传统,是一个具有真正文化时空含量的传统。文化的大树总是在民间的土壤里埋藏着根系,埋藏着生命的古老基因,正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的那样:“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 活态的非物质文化,一旦消失,是不可再生的。我们不仅要提倡生态环保,同时也应大力提倡文化环保。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在民间,许多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了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我们应当去打破地下考古和地上活态文化、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之间的隔阂,打通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深层关联。7.下列对“
8、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面临失传和正在失传的各种传统文化的总称。B.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民族独特的传统杰出工艺及非文字形式的艺术、文学等文化表现形式。C.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有固定空间形式的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遗产、活态文化、民间文化。D.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民间有着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形态血脉相连。答案:A8.下列对“对于许多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本民族基本的识别标志,是维系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发展的源泉”一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着一个民族古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基因,具有鲜活的生命风采。B.处于
9、弱势边缘文化的民族,如果不设法保护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面临被强势文化侵蚀的危险。C.每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突出代表该民族的文化认同,体现该民族独特思维传统,所以是该民族的基本标志。D.对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实际上就是对该民族独特的精神存在的重视,是该民族发展进步的前提。答案:C9.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得到全世界关注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取得全球一致的认识,需要付出时间的代价。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之根,也是一种无法再生的文化资源。C.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了人类物质消费方式和生存观念的急剧改变。D.许多民族的无形文化迅速消亡流变,影响了
10、人类文化的多元存在和持续发展。答案:D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全球工业现代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必将导致全球文化一元化的趋势。B.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交流往往是前者强势文化对后者弱势文化的侵蚀。C.加强各民族多元文化的沟通交融,应是中国搞好文化环保的重要方面。D.已公布的世界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下定能免于失传。答案:C(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在一定条件下,朦胧比清晰更富美感。古人云:“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据天文学家称,即使是满月十五的月亮,其亮度也只相当于阳光的五十万分之一。 长江三峡的神女峰,终
11、年云雾缭绕,其险峻奇诡尽在半遮半掩之中,故有“半入仙境半人间”的飘渺意境。这种“飘渺”亦即朦胧。常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叫做“浮想联翩”。倘若有人走近去,实地考察一番,想那如仙似幻的景色必然减半,所得不过一片残山瘦水古树怪石而已。 所以,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明察秋毫”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 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有一门课叫做“行为科学”,它用社会心理学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种种行为的原因,认为: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倘欲望完全被行为实现而满足了,欲望立即消失,产生索然之感,这时候就需要另一种新的欲望来发动新的行为。而“朦胧”总是使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12、赏美心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也就不会兴味索然。美感最强烈之点是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这一瞬间就产生“临界点美感”,朦胧的美学功能就包括使人总是保持在兴趣盎然而不是索然的“临界点美感”上。 为满足人类这一固有的审美心理,作家为文则必须含蓄,状物抒情也必须蕴藉,即所谓“意贵透彻,语忌直率”。诚然,朦胧不是晦涩,不是让谁也看不懂,更不是一团漆黑。一言以蔽之:朦胧使美感纯化,使美感丰厚,使美感不衰。11.对文中概念“临界点美感”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产生于刚刚触到迫切欲赏的美物而又没有完全得到的那一瞬间。B.“临界点美感”所构成的心理基础是对美的事物的一种满足。C.从
13、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临界点美感”是最强烈的美的感受。D.使人保持在兴趣盎然的“临界点美感”上,是朦胧的美学功能之一。答案:B12.下列能作为“朦胧使美感纯化”这个观点的依据的一项是( )A.朦胧导致人们产生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即“浮想联翩”。B.朦胧可以使一些事物得以藏拙遮丑而趋于尽美。C.朦胧不仅可以使美感丰厚,并且还能使之长久不衰。D.明察秋毫(不朦胧)则很难获得持久的美感享受。答案:B13.对“人的欲望(或称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发动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把行为比作发动器,是说行为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B.用发动器代指人的行为,来探究行为发生的原因。C.将欲望比成发动器,表明人的欲望永远
14、不能满足。D.把欲望比作发动器,是说人的行为是由欲望支配的。答案:D14.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引用“马上看壮士,月下观美人”,是要说明不清晰而产生出朦胧的美感。B.第段作者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朦胧能使人产生强烈而持久的美感的原因。C.最段通过朦胧与晦涩的比较,使人们对朦胧有全面的认识,避免了片面性。D.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朦胧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只有朦胧才能使美感经久不衰。答案:D(三)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14分)人体干细胞 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为囊胚腔,腔内侧有内
15、细胞群。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内胚层分化形成肝、肺和肠等,中胚层分化形成骨胳、血液和肌肉等,外胚层分化形成皮肤、眼睛和神经系统等。由于内细胞群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因而这些细胞被认为具有全能性。 成人身上也有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比如骨髓和血液中就有造血干细胞。但是,这些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它们的作用基本上是确定的,例如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环境下的使命就是分化成各种血液细胞。虽然近年来发现成年干细胞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例如在体外培养时,可通过改变条件让骨髓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但是目前还未发现成年干细胞能像胚胎干细胞那样具有分化出
16、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同时,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而胚胎干细胞可以在体外扩增达三四百代。因此生物学家们普遍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美国生物学家戴利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21世纪则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目前,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一个重点是用来产生神经细胞,以修复受损伤的神经系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个实验室用病毒感染老鼠的脊髓神经,使之瘫痪,然后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注射到瘫痪老鼠的脊髓中。三个月后经过治疗的老鼠能蹒跚走路,而未经治疗的老鼠依然故我。解剖结果显示,这些来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已经布满了老鼠的脊髓,并具有成熟的神经细胞的特征。 胚胎干细胞另一
17、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胚胎干细胞分化的组织是否会在人体内无限度地增殖,甚至形成肿瘤,科学家必须小心提防,以免未得其利,先受其害。而分离干细胞必须“杀死”胚胎,这是否属于谋杀,也正在成为媒体和饭桌上争吵不休的话题。15.下列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人类胚胎干细胞即人类
18、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和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B.人类胚胎干细胞就是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腔内侧的内细胞群。C.人类胚胎干细胞是人类囊胚中可发育成胎盘、肝、肺、骨胳、皮肤等的全能性细胞。D.人类胚胎干细胞不仅指人类囊胚中未分化的细胞,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答案:B16.文中生物学家认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更有价值”,下列不属于生物学家判断依据的一项是(3分)( )A.成年干细胞主要分布于骨髓、血液、大脑、胰腺等处。 B.成年干细胞非常稀少,较难分离和纯化。C.成年干细胞并不具有分化出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D.成年干细胞在体外难以扩增到三四百代。答案:A1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9、(4分)( )A.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都属于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B.成年干细胞在体内的分化方向是确定的,在体外培养时其分化方向则是不确定的。C.所谓“细胞治疗的时代”,主要是指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疾病的时代。D.利用胚胎干细胞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以治疗糖尿病,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答案:B1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B.从人的胚胎组织分离出来的干细胞可以培养成为其他动物的多种组织细胞。C.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度增殖的危险,所以目前还没有条件在人体上进行移植。D.胚胎干细胞研究在医学上有令人鼓舞的前景,但在社会伦理上却遇到了很大麻烦。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