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二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一、“奶牛”的愤怒德国宗教改革1.背景:整个德国与天主教会的矛盾非常尖锐。2.序幕: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反对推销赎罪券。3.内容:(1)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每个人都可以凭借信仰得救。个人信仰不是尊崇教皇和教会组织。圣经地位至高无上。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特权地位。(2)主张建立廉俭教会。(3)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德国教会由德国总主教管理,由世俗当局主持召开宗教会议。4.影响:点燃了德国人民反对教会的烈焰,德皇签订奥格斯堡和约,标志着路德
2、教取得合法地位。二、日内瓦的“教皇”瑞士卡尔文宗教改革1.原因:(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2)文艺复兴的影响。3.影响:(1)1541年,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日内瓦成了“新教的罗马”,卡尔文被称为“新教的教皇”。(2)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和国家。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1.背景:(1)15世纪后期,英国国王依靠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不断强化王权。(2)到亨利八世时期,王权已经比较强大,但英国教会仍然从属于罗马教廷。2.内容:(1)1534年,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2)成立专门
3、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3.结果:(1)英国民族教会产生,又称“安立甘教”或英国国教。改革不彻底,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基本保持不变。(2)出现更激进的清教运动,几十年后,清教徒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力量。四、带来民族独立的尼德兰宗教改革1.背景:(将三大因素与具体表现进行连线)2.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3.过程:(1)1566年4月爱国贵族发动请愿活动。(2)1566年8月尼德兰人民起义,发动破坏圣像运动。(3)此后全境爆发反对西班牙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4.结果:北部赢得独立,建立荷兰共和国,很快成为欧洲经济
4、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五、天主教会的改革1.原因:(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2)天主教会内部的有识之士严厉抨击教会内部的腐败,纷纷倡议改革。 2.内容:(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2)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加强思想控制;(3)网罗狂热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如耶稣会,破坏宗教改革。3.结果:通过内部改革,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六、改革冲击波宗教改革的影响1.性质: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影响:(2)消极性:带有宗教的局限性,如宗教迫害、宗教纷争不断。【微点拨】【概念阐释】1.因行称义:是指
5、一个基督徒,靠其行事修为而成为符合上帝意愿的义人,灵魂得以升入天堂。因此必须绝色弃欲、积功行善,诸如持斋、守贞、安贫、乞食、忍让、施舍、服从教会、遵守教规、购买赎罪券等,而入修道院修道是最佳途径。2.因信称义: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特别提醒】1.从11世纪开始,由于教会权势的膨胀和世俗权力的软弱涣散,王权和教权冲突时起,这在德意志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13世纪末,教权开始走下坡路。2.卡尔文比马丁路德更激进,“先定论”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
6、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卡尔文宗教改革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主题一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宗教改革【情境探究】1.马丁路德改革。史料一“教皇的奶牛”思考:(1)据史料一,为什么会在此地(德国)首先爆发宗教改革?(历史解释)【点拨】由标题“奶牛”可体现剥削,由奶牛身体的变化可体现剥削的程度。提示:政治上四分五裂、王权薄弱使得天主教对德国政治控制和经济压榨严重。史料二“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祈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
7、,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九十五条论纲(2)概括史料二的主要观点。(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从九十五条论纲可知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据画线处信息概括即可。提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提倡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史料三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3)史料三中马丁路德的论述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历史解释)【点拨】结合画线信息,从史料论述的对象角度
8、可提炼出两对关系;政治影响可从天主教会、世俗政权和国家发展角度进行提炼。提示:关系:教权与王权(教会与国家);罗马教廷与德意志教会。影响: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促使政教分离;有利于民族教会和民族国家的建立。2.卡尔文改革。史料一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恩赐。财富本身决不像某些蠢人所想的应予斥责,财富是蒙上帝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 卡尔文思考:(1)据史料一,卡尔文认为“个人之所以发家致富”的原因是什么?卡尔文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唯物史观、历史解释)【点拨】由画线处可归纳原因。意义可从卡尔文所代表的阶级利益角度进行思考。提示:原因:上帝的恩赐。
9、意义: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了辩护,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史料二卡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卡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恩格斯 (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路德和卡尔文对上帝的共同态度。卡尔文教比路德教进步的表现是什么?(历史解释)【点拨】由处可看出二者对上帝的态度。由可以看出卡尔文更强调民主、共和。提示:共同态度:都不反对上帝(都信仰上帝)。 表现:提出了“先定论”和建立民主教会。【史论阐释】比较卡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相同点(1)都否定罗马天主教皇的权威,主张“
10、因信称义”(2)认为圣经是基督教教徒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会的中介(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不同点(1)卡尔文的基本思想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了先定论的神学学说,鼓励发财致富(2)卡尔文主张建立民主教会【深化点拨】马丁路德和卡尔文的主张都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主张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否定了天主教会所宣扬的人若要得救,必须以教会为中介,履行圣礼,做“善功”“赎罪”的说教。主题二欧洲宗教改革的特点、影响【情境探究】1.特点。史料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即从1
11、3世纪起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据恩格斯的评论思考:依据史料,指出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采取的形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点拨】由画线处关键信息“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进行提炼。提示: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形式。2.影响。史料一一般的更正教(指新教)传统认为,宗教改革是使“基督教信仰回复它原来的单纯与直接的状态,将人与上帝之间由宗教所造成的一切隔阂除去”。梁家麟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思考:(1)试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料一观点的理解。(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点拨】反映了对圣经的认识;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据此可回答本题。提示: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每个人都可以阅读
12、圣经并做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个人可以通过圣经与上帝直接联系,不需要教会的中介。这就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思想。史料二马克斯韦伯评价新教“对于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生活态度的扩张肯定发挥过无比巨大的杠杆作用”“它哺育了近代经济人”。新教伦理认为研究自然现象是促进赞颂上帝的一种有效手段,只要能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在上帝眼中就是善行。 十六世纪西欧宗教改革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历史解释)【点拨】依据画线处信息从精神动力和科学研究两个角度分析概括即可。提示:为资本主义经济提供了精神动力;使科学研究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为提高
13、生产技术创造了条件。【史论阐释】宗教改革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欧洲宗教改革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2)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 2.作用: (1)政治上: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2)经济上:宗教改革运动中,资产阶级获得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很大一部分财产,卡尔文派又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这些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上。 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卡尔
14、文派成为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深化点拨】欧洲宗教改革不仅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也是各阶层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矛头直指作为欧洲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基础性达标】1.(2021长沙高二检测)马丁路德认为,人若想理解与坚守上帝之道,须首先清除自己愚蠢荒唐的思想,把自己变成“无知的小孩子”。对于圣经中所述的故事“完全信以为真,毫不怀疑”。马丁路德认为理解圣经的要旨在于()A.坚定信仰的引导B.像孩子般的天真C.排除教会的解读D.承认自己的无知【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要将认知归于对圣经最本质的理解,将自己当作毫无思想储备的孩子,只有这
15、样才能真正达到马丁路德宣扬的“因信称义”,即只要依靠对圣经的信仰就可以得救,故A正确。2.卡尔文学说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了宗教改革一个重要的国际中心,被称为“新教的罗马”。卡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够在西欧广泛传播,主要是因为()A.他宣传信仰得救,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B.他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C.他的先定论将上帝摆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D.他的学说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解析】选D。卡尔文改革的核心主张是“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的观念。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所以他的学说在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的西欧得以广泛传播,D正确。【补偿训练】
16、1536年,卡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他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对卡尔文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再现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面C.否定对教皇的盲从D.肯定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解析】选D。卡尔文思想就是要打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这在客观上适应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A、B、C都正确,D说法错误,故选D。3.16世纪30年代,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与之前相比,英国国教内部变动不大,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英王意在()A.加强专制王权B.与意大利争夺殖民霸权C.打击教会神权D.缓和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解析】
17、选A。据材料“英王亨利八世宣布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大致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王此举有利于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专制王权,故选A;材料主要说明英王与罗马教皇的关系,不是意大利,排除B;材料“英国国教保留了天主教的教阶礼仪”说明没有打击天主教会,排除C;材料“独立于罗马教廷之外,自立为英国国教之首”说明激化了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排除 D。【拓展延伸】正确认识英国宗教改革的特性(1)宗教改革由国家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教会第一位最高首脑。(2)英国教会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改革没有触
18、动天主教的基本教义、主教制度和宗教仪式,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4.(2021郑州高二检测)马丁路德说:“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这种主张()A.否认了罗马教会存在的合法性 B.否定了罗马教会的精神权威C.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可知,马丁路德认为世俗的权力应高于教皇,这一思想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能力性提升】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是16世纪具有德国或荷兰风格的讽刺画灵魂的运输车。它用极富想象力的夸张形式讽
19、刺了教皇制度。画中恶魔抡着木槌,将人的灵魂塞入大桶中,装在牛车上向地狱驶去。车身是教皇的身体,车轮辐条分别由主教、枢机主教和修士构成。材料二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1)材料一中的漫画如此讽刺教皇制度的原因是什么?为此,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改革主张?(2)结合材料二,谈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双重性。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卡尔文宗教改革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在促进欧洲近代化过程中取得的最大历史成果分别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结合材料一的文字介绍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回答。第(2)题,要结合材料二中的有
20、关信息及马丁路德、卡尔文、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归纳概括。答案:(1)原因:教会声称教徒必须得到神职人员帮助,灵魂才能升入天堂;基督教成为教皇维护权势、控制人们思想的工具。主张:马丁路德指出人的灵魂只要依靠个人虔诚的信仰就可得救,无须教会神职人员的干预。(或“因信称义”“信仰即可得救”)(2)双重性: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或用内在的精神取代了外在的权威,或个人和上帝在精神信仰中进行直接交往);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宗教锁链。成果: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在思想领域中开创了精神自由的局面,卡尔文宗教改革在经济领域中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合理性依据,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在政治领域中确立了国家至上的原则。【备选
21、习题】15、16世纪东西方文化同时出现推陈出新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36条: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第86条: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拉苏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呢?约束滥发特许,为死者举行弥撒、朝圣等;废除野外小教堂;减少教会节日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材料二盖人心之本体即是明德。私欲障碍则本体丧失。圣贤庸愚,
22、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贤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王阳明传习录学者在比较王阳明和马丁路德时,主要有以下观点:王阳明的学说,突出人的地位与主观能动作用,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确有一定的道理;就王阳明学说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度广度而言,远远不及同时期马丁路德及其引发的宗教改革。据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指出诱发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并结合所学,概括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主张。(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哪种观点?若同意,请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进
23、行论证。若同意,请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解析】第(1)题第一问导火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皇借修建教堂为名,大量出售赎罪券敛财。第二问主要主张,据材料一“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罪罚的权利”得出信仰得救;据材料一“约束滥发特许,为死者举行弥撒、朝圣等;废除野外小教堂;减少教会节日”得出减少教堂,简化教会礼仪;据材料一“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得出世俗统治者的权力高于教权。结合所学知识,他还主张因信称义,人人有权阅读、理解圣经,人人可与上帝直接对话。第(2)题同意,比较二人思想的相同点,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肯定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重视个体的主体作用,挑战了程
24、朱理学的地位,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推动思想解放。同意,比较二人思想的不同点,王阳明的思想维护专制统治,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冲击了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转型。答案:(1)教皇以修建教堂为名,大量出售赎罪券。主张:信仰得救;人人有权阅读、理解圣经,人人可与上帝直接对话;减少教堂,简化教会礼仪;世俗统治者的权力高于教权。(2)同意:王阳明主张人人皆有良知;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人应该独立思考判断。重视个体的主体作用;挑战正统思想;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具有一定的平等观念等,与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同意:王阳明的思想本质从属儒家思想范畴,注重社会秩序,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马丁路德思想本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要求,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王阳明思想在当时影响有限,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马丁路德的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实现了信仰自由,推动了近代西方社会转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