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8 游褒禅山记名师导航内容感知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他的散文议论透辟,词锋尖锐,语言洗练,善于分析问题。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他34岁,正在舒州任通判。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文记游,并抒发自己的感想。 全文五段,前两段是记游,记叙褒禅山的来历和登山游赏的过程。中间两段是借游赏经历抒发一番有关治学的议论。最后一段,补叙同游者的情况。但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
2、川风物的描绘,而以记游为载体,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了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至高境界的学人治学的道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 本篇行文严谨,前后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用墨极为简省,语言精要得当,以至文字难以增删改换。文中的一些句子,如“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都是平实而深刻、言简而意丰的警句。学习时要特别注意加以体会。咬文嚼字1.字音华山(hu) 庐冢()
3、 窈然() 怠(di) 咎(ji)何可胜道(shng) 无物以相之(xing) 王回深父() 谬(mi)2.多音字3.形近字4.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读“”,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5.古今异义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古代分数的表示法。今义:数词,指十一这个数目。 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文中是“对这件事”的意思。今义:连词。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出 所以:古义,相当于“的缘故”。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至于幽暗昏惑
4、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到达,达到地步。今义:表示另提起一事的连词。6.一词多义名道文得常然观谬7.词类活用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用作动词,筑舍定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侧,名词用作状语,从旁边) 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用作动词,尽情享受)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往往有得(得,动词用作名词,收获) 后世之谬其
5、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弄错。传,动词用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用作动词,指名,识其本名)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剖析:这里不仅回应开头一句,证明褒禅山本名“华山”亦即“花山”,也为后文的议论伏笔。写作者认为应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2.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剖析:这里介绍前洞和后洞的方位,略述前洞后洞的概况,突出前洞和后洞迥然不同的环境特征以
6、及游前洞之易和游后洞之难,揭示游人就易避难的心理。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伏笔。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剖析:这里详写游后洞的经过,“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点明了与四人同游,这才有入洞以后诸人的不同反应。写经过时,对所见景象只简单地记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用连锁句说明入“深”、进“难”、见“奇”的递进因果关系,为后文借景喻理提供依据。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剖析:本句深刻揭示了作者的心得体会。“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要看到这种奇景异观,“非有志者不能至
7、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又“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即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因此它具有十分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剖析:这里是因仆碑生发出来的又一层意思。由山名读音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触目伤怀,产生无限感慨,“何可胜道也哉!”作者从个别问题提升到对普遍现象的认识,因而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
8、思而慎取之也”这个观点,概括出研究事物必须去伪存真的道理。“深思而慎取”,如此立论,正是倡导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二、重点语段1.“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 剖析:本段主要是议论游山所得。先由“叹”字承上文的“悔”,领起全段,很自然地转入议论。作者先借托古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然后再写自己游褒禅山之所得。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有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 游山如此,个
9、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改革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由此,同学们可以谈志向,谈毅力,谈机遇,也可以谈志、力与客观条件的联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观点,评论王安石变法的成败、教训等。2.“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剖析:此段主要是写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而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的真理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
10、深思而慎取”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而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结构严谨,逻辑严密。3.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剖析: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把同游者的姓名写在文章的结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审美鉴赏偏重说理
11、 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但这篇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它是在记游的基础上偏重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 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平平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这里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显得自然巧妙。接下来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 文章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的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斗争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的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