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550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2022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 欧洲宗教改革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专题练习(含解析)人民版选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形成性评价(五)(专题五、六)(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教皇英诺森三世说:“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这反映了()A.封建君主的权力是从教皇的权力中分化出来的B.天主教迫使各国统治者听命于教皇,取得政治上的神权统治C.罗马教会在思想上统治一切,影响世俗社会的每一个方面D.人们既是国家的臣民,也是教会的子民 【解析】选B。材料论述的是教皇与国王之间的关系,“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言外之意是王权要依附于教皇的权力,故选B。【补偿训练】从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

2、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A.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解析】选A。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样世俗君主的权力就有了神圣的性质,但是,王权也必须依附于教权,受到教皇的制约,故A与题意相符。2.1517年,为反对教皇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九十五条论纲点燃了德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这说明()A.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B.罗马教皇是欧洲封建主C.当时社会矛盾相当尖锐D.九十五条论纲充分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解析】选C。本题考查欧洲宗

3、教改革。由材料可知,路德发布九十五条论纲的目的是反对教皇发行赎罪券。由于德国社会矛盾尖锐而引起社会共鸣,进而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火焰。3.西方学者马克斯韦伯提出,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材料表明()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新教伦理认为禁欲苦行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宗教改革推动了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D.新教提倡的克制享乐违背了人文主义思想【解析】选A。根据题干中“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

4、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可知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故选A。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克制享乐”只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条件之一,B的表达方式过于绝对,排除B;题干内容没有提及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问题,排除C;通过题干内容可知,“克制享乐”是为了积累财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这并没有违背人文主义思想,排除D。4.(2021洛阳高二检测)1518年,神学家艾克与路德展开辩论后,宣称路德教为异端。德意志皇帝宣布不再保护路德,而邦国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利用假绑架保护路德。这表明()A.邦国选帝侯支持废除神学主张B

5、.路德改革有助于激发德国的民族意识C.宗教改革主要影响上层社会D.邦国选帝侯对抗德意志皇帝【解析】选B。邦国选帝侯保护路德既不等于其支持废除神学主张,也不等于邦国选帝侯与德意志皇帝之间存在对抗,故A、D错误;由“邦国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利用假绑架保护路德”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得到本国上层分子的支持,这有助于激发德国的民族意识,故B正确;C不符合史实,排除。【补偿训练】“对于宗教,路德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而卡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建造者”。与路德相比,卡尔文在宗教上的“建造”实践主要表现在()A.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B.推动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C.建立政教合一的共和式政权D.确立了“

6、教随国定”的原则【解析】选C。 A是两人思想的相同点,B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之一,D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结果,答案为C。5.英国学者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解析】选A。材料信息反映的观点是“因信称义”,即只要内心信仰,即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所以A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

7、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该学者强调()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C.两者斗争的目标大相径庭D.后者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解析】选D。根据材料“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只限于社会上层,宗教改革深入社会下层,故宗教改革比文艺复兴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D。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没有摆脱宗教束缚,排除A;两者都反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都是

8、人文主义的表现,材料未体现谁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排除B;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目标都指向天主教会神权统治,排除C。【拓展延伸】对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的理解(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7.下图是关于埃及19世纪初社会状况的示意图,示意图最能说明的是()A.马木鲁克掌握埃及社会的统治权力B.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了埃及C.新生阿里政权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D.埃及是奥斯曼帝国

9、的一个行省【解析】选C。示意图包含的信息量很大,A、B、D都只是从一个方面反映图中信息,而C概述全面、准确。故选C。8.下列不属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目的的是()A.维护统治,抵御外来侵略B.消灭马木鲁克,夺取其包税领地C.富国强兵D.从根本上变革生产关系【解析】选D。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可知,当时面临英、法两个西方大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国内则处于马木鲁克集团封建割据中,所以A、B、C都是其改革的目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所以不会对生产关系进行根本性调整。9.在工业革命大潮直接有力的冲击之下,穆罕默德阿里对埃及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彻底改造,能体现这一改造的措施是()A

10、.大力加强中央集权 B.消灭盗匪C.坚决打击马木鲁克割据势力 D.创办第一批近代工厂【解析】选D。阿里改革中创办近代工厂,引进机器生产,改变了传统的、落后的手工生产,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补偿训练】穆罕默德阿里在改革中注重民族工业的发展,他从西欧国家引进工业生产的技术、设备,重点发展()A.重工业 B.轻工业 C.军事工业 D.民用工业【解析】选C。穆罕默德阿里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建了许多兵工厂和造船厂。10.在埃及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局限性体现在()A.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B.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C.加强了封建专

11、制的中央集权D.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选C。A、B、D都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进步性;C是局限性,因为加强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深化点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希望通过向西方学习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在军事工业方面积极仿效西方,而在推进民主制度、鼓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做得很少。这种片面的改革无法使埃及成为真正的近代化国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1题10分,第12题14分,第13题13分,第14题10分,第15题10分,第16题13分,共70分)11.(2021太原高二检测)以下是路德教和卡尔文教在社会领域方面的主要观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领域马丁路德卡尔文个

12、人与社会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地追求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经济方面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政治方面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据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整理(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

13、4分)(2)对比路德,卡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卡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6分)【解析】第(1)题所谓摧毁者,指的是对于天主教的传统观念。马丁路德公布九十五条论纲,宣扬“因信称义”、政教分离等,确实对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构成摧毁作用。第(2)题所谓构建者,指的是重新阐释宗教理论,使得它能够更好地为资本主义发展服务。从“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地追求艰苦创业精神”“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可归纳出。答案:(1)说明:公布九十五条论纲,宣扬“因信称义”、主张政教分离等,否定了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

14、(2)精神:忍耐、勤劳、艰苦创业品质;合理合法地追逐财富;建立法律法治秩序,宗教信仰服务于现实政治等。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海涅说:“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有人说他是“人文主义的巨人”;也有人说他是“日耳曼史上的奇峰”材料二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会、世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

15、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6分)(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信息“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材料二信息“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之一是都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一信息“人文主义的巨人”、材料二信息“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可知德意志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之二是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结合两次改革的时间及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来分析,可

16、以得出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之三是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2)题两次改革的不同点可以从改革的背景、方式、本质等方面分析。答案:(1)作用: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本质上,德意志是追求个人信仰自由,思想自由,反映各阶层民众的需要;英国是追求国家自由,反映的是王权的需要。矛盾上,德意志体现民族主义与教权主义的矛盾;英国体现王权与教权的矛盾。方式上,德意志自下而上从民间开始;英国自上而下从官方开始。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拉斯谟认为,“为了避免圣经的被掩盖、曲解

17、或僵化成教条,就必须追根溯源,以圣经的原本(如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和希腊语圣经新约)为终极标准应该尊重的是真理,而不是权威”。他还主张在翻译中讲求风格,而风格取决于读者的要求,也就是要满足普通大众的语言风格要求。 王崧珍从多雷到伊拉斯谟 材料二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认为,宗教的精义是个人与上帝的交流,宗教与其说是教义的堆砌,毋宁说是一种道德追求。他把自己的宗教称为“基督哲学”,认为基督教应该教导信徒如何在平时过充满善行的生活,而不应该成为单纯出于救赎目的的信仰教条。对他来说,中世纪宗教生活中一些外在的形式(比如朝拜、斋戒、赎罪券等)并不是很重要,真正的信徒应该效仿基督,拥有发自个人内心的信仰。在他15

18、09年完成的名著愚人颂中,对教会人士的讽刺体现了他希望教会改革的强烈愿望。 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拉斯谟的翻译思想。(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伊拉斯谟宗教主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的历史影响。(9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为了避免圣经的被掩盖、曲解或僵化成教条,就必须追根溯源,以圣经的原本(如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和希腊语圣经新约)为终极标准”得出重视早期圣经中的基本教义和教规等。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中“宗教的精义是个人与上帝的交流,宗教与其说是教义的堆砌,毋宁说是一种道德追求”得出突出个体意识,强调内在的宗教感情与道德追求,根据材料二中“真正的

19、信徒应该效仿基督,拥有发自个人内心的信仰”得出突出人的作用,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第二问,结合材料中对宗教的态度得出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答案:(1)思想:重视原文文本的纯正性(早期圣经中的基本教义和教规);反对迷信教会权威;讲求风格,采用民众的语言翻译。(2)特点:突出个体意识;强调内在的宗教感情与道德追求;具有人文主义色彩。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方近代思想解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4.(2021兰州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带领埃及人民抵御了英、法的殖民主义侵略,但是他也

20、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他审时度势,认识到“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而尽可能地减少进口。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1837年)(1)根据材料一,指出阿里改革的措施。体现出怎样的改革思想?(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阿里改革的动机。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里改革对埃及的积极影响。(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阿里改革的目的、内容和影响。第(1)题“措施”应抓住工业(经济)、军事两个方面,

21、并结合所学内容来回答;“改革思想”根据材料一“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可概括得出。第(2)题,“动机”要注意“富”字,也就是要使埃及独立富强;“积极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措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选派留学生出国;采用西方训练方法,建立近代化军队。思想:学习西方,发展军事。(2)动机:增强埃及的经济、军事实力,实现真正的独立富强。积极影响:埃及的民族工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整顿了社会秩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统一局面;国家军事实力强大,逐渐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殖民统治;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15.阅读下列

22、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穆罕默德阿里统治之前,埃及的教育十分落后,全都是宗教性的,缺乏世俗教育穆罕默德阿里执政后,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各地新建许多专科学校,如工程学校、炮兵学校农学院等,用来培养各种专门的人才他还创办了世俗小学和中学实行免费教育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阿里还开办了一所语言学校,培养埃及本国的翻译人员,把大批军事和科技书籍翻译成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材料二穆罕默德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

23、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的弱点,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根据材料一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教育改革的措施。(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6分)【解析】第(1)题材料一是埃及在向近代化迈进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改革,正是穆罕默德阿里在文化领域的改革,为埃及培养了各种人才,从而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具体结合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第(2)题材料二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这些弊端的存在是导致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

24、重要因素,出现这些弊端的原因应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目的和他的阶级属性来考虑。答案:(1)建立各类专业学校,为改革和建设培养人才;创办世俗学校;派遣留学生;开办语言学校,培养翻译人才。(2)问题:工业生产资金缺乏,管理不善,腐败盛行,外国商人挟技居奇。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没有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这是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的职能。科学研究在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是副业而已。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

25、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兰伊春论19世纪前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材料二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作“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

26、的激励和发扬。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德国社会发展的影响。(7分)【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得出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据“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得出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据“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得出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 第(2

27、)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二中“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得出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据“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得出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等。第二问,结合材料二中“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作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可以看出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其创新热情,推动了德国19世纪晚期经济腾飞,从而成为世界强国。答案:(1)原因:大学教育与时代发展脱节,不利于德国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大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陈旧,科研不受重视,衰败之迹明显。(2)成就:强制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大学允许科学独立发展;科学发展创新了许多新形式;引领各国大学发展的新方向。影响:提升了德意志民族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激发了其创新热情,推动了德国19世纪晚期经济腾飞,从而成为世界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