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15福建福州一模17)清末,西方传教士观察到福州家庭“如有客人,男女不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注意到福州“夫妇及子与外来的男女席位混坐”。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传统伦理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西式社交礼仪普及 C福州引领全国风气变革 D男女身份地位完全平等【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妇女解放 【解析】清末“如有客人,男女不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到20世纪20年代“夫妇及子与外来的男女席位混坐”的变化,反映女子地位有所提高,传统伦理观念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福州家庭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不是西式社交礼仪,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只是福州
2、家庭风俗变化,不能说明引领全国风气变革,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女子地位提高,不能说明“地位完全平等”,故D项错误。【答案】A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1(2015福建漳州一模13)沈葆桢曾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 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 B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 C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 D相对宽松的国际氛围【考点】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进步电报 【解析】从材料“必须依照民情”、“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可以看出,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
3、设与台湾民情有关,即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2(2015福建莆田一模27)(14分)通电就是面向广大范围公开拍发的电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代通电发展大事年表时间事件1906年12月3日广州绅商易学清等11人联名通电提出,勿将广九路权许外人。1907年11月11日安徽铁路公司通电,力请自办浦口至信阳铁路。1909年11月湖北铁路协会等团体通电军机处、外务部等,申求该省境内铁路准予商办。1911年10月12日湖北军政府即发出10道通电,宣告武昌光复,并呼吁各省响应。1912年1月2日孙中山在南京发表临时大总统改历改元通电。1912年4月29日南京留守黄兴通电,倡
4、导“劝募国民捐,以减少外债之输入”。1919年2月北京等地社会团体即纷纷通电,要求公布并废除中日间所定各项密约。1919年5月22日成都高等师范全体学生通电,要求释放被捕学生,慰留辞职校长,惩办卖国贼。1919年8月2日少年贵州会通电称:“敝会虽地处僻隅”,但“责无旁贷”,各项行动“务期达到目的”。1935年3月2日蒋介石通电倡导发展体育运动:“查运动为锻炼国民体魄,以达成强种救国重要工作之一。实应极力提倡,普遍发展。”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通电,提出改组政府、停止内战等主张。1936年12月19日中共发表对西安事变通电,呼吁各党各派,共赴国难。摘编自夏维奇“政治之利器:通电与近
5、代中国政治生态的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通电产生发展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电发展的方向。(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通电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4分)【考点】近代中国通讯工具的进步电报【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近代通电产生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的推动;经济上,民族工业的发展;思想上,西学东渐;科技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加之以重大事件的推动,如题目里面提到的武昌起义、西安事变。(2)主要根据材料回答,仔细读每个大事件可以看出每条里面都提到了地点、内容等信息,就可以提取每条事件里面的类似信息,然后归纳总结。(3)此问主要根据所学知识,时代背景、报刊业的作用和材料里面在重大的历史事件中的影响来回答。【答案】(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西学东渐;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危机加深;有识之士的倡导;重大事件的推动。(4分。任答4点即可)(2)方向:从过程看,由民间开始到政府推广;从地域看,由中东部向西部地区发展;从内容看,由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领域延伸。(6分)(3)作用:挽救民族危机(救亡图存);拓展国人参政议政的机会;布告决策,传播政见;促进经济与体育文化发展;推动民主观念的勃兴和社会群体意识的形成。(4分。任答4点即可)报刊、影视事业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