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泉州市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其中选择题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非选择题4题,共52分。2、考试时间为90分钟。3、试题答案(含选择题、非选择题的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相应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奥羽山脉(图1)原为日本海海底火山,后成为陆地山脉。图2示意丙地三维地貌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甲乙两地相对高差为( )A. 700-1100米B. 800-1200米C. 90
2、0-1300米D. 1000-1400米2. 奥羽山脉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变质作用岩浆活动地壳运动流水作用A. B. C. D. 3. 丙地地貌形成的主要过程是( )山前地势趋缓,河道开阔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山区地势陡,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携带大量泥沙A. B. C. D. 青岛附近夏季海雾多由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海面上形成,使大气能见度下降。2018年6月7-8日,青岛及其附近海域出现多场海雾,使大气能见度下降,影响船舶进出港。下图示意该时段青岛海域能见度和风速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下列时段中,青岛港船舶进出港因天气延误最严重的是( )A. 7日8时15时B. 7日17时24时C8
3、日2时9时D. 8日11时18时5. 推测此次海雾天气形成时青岛附近海域( )A. 近海面大气有逆温B. 水汽蒸发吸收热量C. 近海面盛行偏北风D. 海水温度异常升高6. 青岛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沿岸寒流降温作用强B. 海气间温差较大C. 附近陆地的气温较高D. 西北风降温作用印度低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其生成和强度的变化影响着亚洲的降水。下图示意7月印度低压控制区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推测正常年份印度低压的生成时间是( )A. 1月份B. 4月份C. 7月份D. 10月份8. 图示时期,恒河( )A. 含沙量小B. 出现结冰现象C. 处于汛期D. 河道淤积严重9. 图
4、示时期影响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大洋环流A. B. C. D. 福建漳州东山岛上有一奇石(图1),通体为花岗岩,与基座接触面仅十余平方厘米。风力强劲时,巨石会轻晃,故名“风动石”。图2示意某处地质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风动石的岩石类型与图2一致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11. 丁处岩石( )A. 经高温高压形成B. 由外力沉积而成C. 由岩浆冷凝而成D. 其中可能含化石12. 风动石形成的地质过程为( )A. 地壳抬升岩浆侵入风化侵蚀B. 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C. 岩浆侵入风化侵蚀地壳抬升D.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
5、蚀勒拿河发源于西伯利亚中南部,注入北冰洋,流域在53N-73N,105E-130E之间。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勒拿河流域气温、降水量和径流量呈现出明显变化趋势。下图为勒拿河河口附近某水文站多年观测数据的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指出勒拿河河口附近区域气温、降水量变化的共同特点( )A. 年际变化大;夏季多,冬季少B. 年际变化大;夏季少,冬季多C. 季节变化大;夏季多,冬季少D. 季节变化大;夏季少,冬季多14. 推断勒拿河主要补给类型( )A. 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B. 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地下水C. 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D. 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15. 勒拿河河口附近区域6月多年平均径流增量
6、呈负值的原因是( )6月多年月均降水增量为负值,降水补给量少6月前多年月均气温增量为正值,融化量增大6月多年月均气温增量为正值,流域蒸发增强6月积雪量与多年平均相比减少,融化量增大A. B. C. D. 研究表明洋流是海洋浮游生物分布格局的决定因素,全球海洋浮游生物地理分布与大洋环流的格局基本吻合,图中示意海洋浮游生物地理分布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注:EQ:赤道条带;CN:中心区条带:SA:亚极区条带;TR:过渡区条带;A:极区条带;EQ(ETP):赤道区的热带东太平洋亚区16. 北半球印度洋缺失中心区条带(CN)是因为( )A. 海陆分布B. 季风影响C. 营养盐分布D. 地转偏向力17.
7、 赤道区的热带东太平洋亚区(EP)受洋流影响,推测该海区较同纬度西侧海区( )A. 水温较高太阳辐射较强B. 水温较高太阳辐射较弱C. 水温较低太阳辐射较弱D. 水温较低太阳辐射较强金钟山北坡,水分和热量因地形重新分配,垂直自然带呈现特殊规律。左图示意红水河流域局部地形,右图示意金钟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红水河水能丰富,修建了多座水电站后,库区及周边地区( )A. 气温日较差减小B. 地下水位下降C. 土壤沙化严重D. 大气湿度减小19. 金钟山北坡山麓植被的成因( )A. 地处金钟山阴坡,光热较差B. 海拔较低,热量充足C. 暖湿气流下沉处,高温干燥D. 河谷地区,水分充足2
8、0. 推断金钟山A处植被最可能是( )A. 针叶林B. 高山草甸C. 高寒荒漠D. 常绿阔叶林北京某中学摄影社成员与詹老师一同外出采风。图1示意某同学拍摄的北京长安街西延线新首钢大桥景观,此时太阳恰好穿过大桥钢架结构,温暖的阳光洒满长安街,也照耀着西山定都峰顶的定都阁。采风归来,詹老师于北京时间20:30在朋友圈分享了该照片,詹老师在罗马(1230E,42N)的同学即刻点赞。图2示意新首钢大桥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推测此照片的拍摄日期可能是( )A. 8月18日B. 9月19日C10月20日D. 11月21日22. 拍摄照片后,太阳可能出现在( )A. B. C. D. 23. 詹
9、老师的同学点赞时,当地区时为( )A. 13:20B. 13:30C. 次日3:30D. 次日3:40二、非选择题(共4题,52分)24.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高山峡谷地貌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主体从该县境内穿过。墨脱公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选线规划,直到2013年才建成并全线通车。墨脱公路的贯通,让喜马拉雅山脉不再成为阻隔,有利于促进我国藏南地区的发展。图1为墨脱县及周边地形图,图2为墨脱县城卫星图。(1)简述墨脱地区高山峡谷地貌的成因。(2)指出墨脱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克服的主要自然障碍。(3)分析墨脱县城建在雅鲁藏布江边缓坡上的原因。25. 阅读图文资料,
10、完成下列要求。萨赫勒地区地处热带草原与热带沙漠气候的过渡带,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干湿季变化明显。每年撒哈拉沙漠会扬起大量富含营养物质的沙尘,并在盛行风的作用下跨过大西洋进入南美洲的热带雨林。通过对大气灰尘进行监测,发现萨赫勒地区的降水量与大西洋上空的输沙量存在相关性。下图示意北非沙尘远程传输路径。(1)指出萨赫勒地区降水量较多季节并解释成因。(2)从气压带和风带的角度,解释萨赫勒地区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的原因。(3)研究表明萨赫勒地区降水量多的年份大西洋上空输沙量就会减少,推测原因。(4)简述沙尘输送对南美洲热带雨林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世界气象组织(WMO)
11、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通报指出,一次较弱的拉尼娜事件可能在2021年晚些时候开始形成,并延续到第二年。这是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并影响世界诸多地区的温度和降水。下图示意正常年份热带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1)用箭头绘制拉尼娜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形成环流圈,并指出此时赤道太平洋附近的东南亚和南美洲沿岸地区可能出现的气候异常现象。(2)简析有些拉尼娜年份秘鲁附近海区渔业可能增产的原因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树袋熊,分布在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北部,主要以桉树叶为食。树袋熊集中分布区也是人类喜欢的定居之地。因受人类活动的干扰,树袋熊面临很大的生态威胁。当地居民认为,人类集中居住干
12、扰了树袋熊的生活,于是把房屋分散修建于桉树林中。可事与愿违,人类分散居住反而对树袋熊造成更大的威胁。图1为树袋熊景观图,图2示意澳大利亚地形分布。(1)分析澳大利亚东北部气候的成因。(2)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人类分散居住对树袋熊造成更大威胁的原因。(3)为了保护树袋熊,有专家提出应将当地居民迁移出树袋熊集聚地。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答案】1. D2. C3. D【答案】4. B5. A6. B【答案】7. B8. C9. A【答案】10. C11. A12. D【答案】13. C14. A15. B【答案】16. A17. D【答案】18. A19. C20. D【答案】21. B22. D
13、23. B24【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挤压抬升;河流落差大,流水下切侵蚀。(2)山高谷深,地形起伏大(地形崎岖);板块交界处,地质复杂(多地质灾害);降水集中、多暴雨。(3)地势高,距河较远,避开洪水威胁(必答);地形较平坦,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靠近江边,水源充足,方便取水。25【答案】(1)湿季(夏季)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带来降水。(2)萨赫勒地区受赤道低气压与东北信风控制,自南向北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的时间缩短,所以降水减少。(3)降水量多的年份可增加地表湿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抑制扬沙(物质条件);降水多的年份东北信风较弱,输送沙尘能力减弱(动力条件)(4)富含营养物质的沙尘增加土壤
14、的肥力,并促进雨林植被的生长。26【答案】(1)绘图 (要求垂直与水平气流方向皆有并形成环流圈,若只有水平气流或垂直气流)南美洲沿岸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东南亚气温更高、降水更多,可能出现暴雨。(2)离岸风增强,深层冷海水上泛势力(上升流)增强,带来更加丰富的营养盐类,为鱼类提供更丰富的饵料。27【答案】(1)地处热带(低纬),全年高温;受山脉阻挡,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流经,增温增湿。(2)人类分散居住会加大植被破坏,导致栖息地缩小,栖息地出现碎片化;分散居住缩小树袋熊觅食区域,造成食物短缺,食物链破坏。(3)赞同:当地居民迁出后,利于树袋熊栖息地的生态修复与连通;澳大利亚经济发达,人口迁移赔偿支付能力强;不赞同:可采取适当措施,进行树袋熊栖息地生态修复;澳大利亚经济发达,人口迁移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