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350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语文: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诗(4).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1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诗(4)1.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东 溪梅尧臣来源:K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1)这首诗的第二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2)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是名句,元代方回赞为“当世名句”,清代纪昀赞为“名下无虚”。它的妙处在哪里呢?请你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第二句流露出诗人悠闲与留连山水之情(从“发船迟”可看出)。(2分)(2)三四两句,写“看水”时所见岸

2、旁之景,作者不仅抓住最有特征的景物,而且写出新意。(或:每句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边写边议,景中有意,意中有情)第三句“凫眠”是水乡人所共见的,而“闲意”则由作者的想象与感觉来。第四句写岸边老树,春深着花。这也是乡村常见之景,但说它“无丑枝”,是作者的新意(或:有双关的含意)。(4分)2.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7分)来源:K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3分)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清”。( 1分)一个“清”字,不但晶莹澄澈,而且还带着泠泠清韵,呈现出

3、清幽澄明的境界。(2分)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晴天突然听到雨声,意外转折引起悬念。(1分)诗人却把晴日雨声的谜底在第三句直接挑明,然后又在这基础上,回过头去将“霜水”声与一般的“雨声”作比较,逗出第四句来。(2分)这就使诗意多了一层曲折,诗境也显得更为深邃。(1分)3.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的问题。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青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注】辋川庄:王维在终南山中隐居之地。.饷东菑: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本指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朝槿:即木槿,落叶灌木

4、,夏季开花,朝开暮落,故又称朝槿。.野老:自称。.争席:争座位,表示彼此融洽无间,不拘礼节。 (1) 清人沈德潜说: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二字,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怎样领会他说的“妙”与“死句”的含义? (4分) (2) 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4分)答案:(1) 清人沈德潜说: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二字,去上二字,乃死句也。怎样领会他说的“妙”与“死句”的含义?(4分)答:“漠漠”、“阴阴”写出“水田”与“夏木”的情状。“漠漠”形容水田薄雾蒙蒙,在这样的氛围里“飞白鹭”景色才美;“阴阴”形容夏天树林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黄鹂的色彩才显得悦目,声音才显得动听

5、。(2)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4分)答:在这首诗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和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合、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分)孤 雁 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1这首诗描写了失群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试以第二、四联中任意一联为例,分析其表现手法与艺术效果。(3分)答: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 答案:1颔联用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

6、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着与勇敢。(也可以说,作者以一片影自喻。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各一方。这孤零零的雁儿,就是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借此寄托了惶急、焦虑、迷茫的心情。) 尾联用对比(反衬)手法,以野鸦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陪衬的写法。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却全然不懂不顾,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现了杜甫对亲朋知己的思念,对一些俗客庸夫的厌恶。)2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7、。(答出两点即可)来源:高&考%资(源#网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夏日三首(其一) (北宋 ) 张耒 来源:高&考%资(源#网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1具体说明一下这首诗突出运用了哪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5分) 答: 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作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5分) 来源:高&考%资(源#网答: 答案:8、反衬手法。(衬托手法)(2分)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

8、,反衬夜晚的清静。(3分)(三种情况答出两种则可)9、“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字展开想象,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每一点给3分)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2分)(意思对则可)6.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咏史其二 西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籍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注释:自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度以后,逐渐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门阀制度,西晋时期,出现了世族大族独占

9、仕进之路的现象。金张籍旧业:指汉代金日磾和张汤家的子孙,自武帝时起,到平帝止,七代为内侍。珥汉貂:汉代凡侍中、常侍等官冠旁都插貂尾为饰。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2.全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6分)答案:1.答:这首诗表达出作者对“唯门第是举”的政治时弊(西晋门阀制度)的抨击。(2分)抒发了对门阀制度下庸碌世族子弟窃踞高位而出身寒微的贤才埋没屈沉这一社会不公的愤懑不平和悲叹。(3分)2.答:全诗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2分)先以涧底之松对比山上之苗,后以世家庸碌子弟对比屈沉下僚的寒门才俊,再以世代显赫的金张子弟对比壮志

10、难酬、白首浩叹的冯唐,引贤才以自况。(2分)三层对比环环相扣、层递深入,情感也自沉郁而至悲愤,从而鲜明地揭示出主题,抒写出怀抱。7.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别 滁 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注: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1、这两首诗都用了“常日醉”三个字,但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同的。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分)来源:高&考%资(源#网_2、两首诗的结句都有特色,你更

11、喜欢哪一句?请说明理由。(4分)_答案:1. 欧诗中的“常日醉”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诗人矛盾、激动的心情,饯行时当地民众所表现出来的真挚友好之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黄诗中的“常日醉”是说我只是像往常那样喝醉了酒,下文景物的多愁善感与自身的浑然沉醉构成对比,因而他的醉是借酒浇愁的外在表现。(4分)2. 答案有两种。喜欢欧诗的结句。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饯别宴会上作为助兴的音乐,因离别在即,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结句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4分)喜欢黄诗的结句。结句是说弥漫在水天之间的风月在替人悲愁。以景物的凄凉衬托人的愁绪。拟物为人,以景传情,

12、点明景替人愁,意味深长。(4分)8.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听 筝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勘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6分)答:答案:1.(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

13、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2. “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来源:高&考%资(源#网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 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王濬: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1)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实,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4分) (2

14、)这首诗结尾一句写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4分) 答案:(1)(4分)运用了对比手法,“下”“收”,“沉”“出”,写出了吴国的“金陵王气”,在王濬大军摧枯拉朽般的攻势下不堪一击的这段历史。诗人借用典故,怀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统、四海一家是历史的必然这样的主题思想。 (2)(4分)诗人以景衬情,感慨不尽之意寄于言外。往日的军事堡垒西塞山,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荻之中,破败荒凉的西塞山恰似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最终逃脱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正辞严。10.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10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1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王昌龄的“明月何曾是两乡”是“反说”。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反说”的理解。(5分)_来源:高&考%资(源#网2为什么说本诗的关键字是“同”字?(5分)_答案:1.“反说”是指表面上说自己没有离别之苦,但实际上恰恰从反面道出了异地相思之情。(5分。答出表面意义得2分,答出实际意义得3分)2.因为“同”字表面是指与朋友风雨同行,实则凸显了内心对朋友远离的牵挂。(6分。能指出字面意义得2分,说明深层含义得4分)jb1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