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主题复习课: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依据高中历史课程要求和高考大纲,探究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结合高三学生一轮复习的实际情况,本节课主要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和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活动中,更好地把握重大历史事件,提高学生阅读解读材料、归纳有效信息、调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对比,追踪时政热点:大国的崛起和“一带一路”战略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实现伟大的复兴梦。适当拓展延伸相关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中重视历史兴趣的培养、对比中掌握重大的
2、历史事件和多元史观的运用,教会学生探索归纳规律性的认识,从而达到知识升华高度。加大训练力度,结合近年来的高考题,巩固所学知识又把学生拉近高考,把握高考的动向,为高考做准备。2.教学目标分析 一、 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大致经过,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3、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以及整个世界造成的影响,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4、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5、正确认识殖民扩张的影响,深层次思考英国能够
3、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条件,感悟和认识大国的崛起。6、掌握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和影响,整体认识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三者之间的联系。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进行问题探究,学会论从史出;2、通过情景再现感受历史,讨论探究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会理性思考和辩证思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比较中西航海史上的壮举,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的人文精神;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体会开辟新航路使人类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的历史进步性,而过程与结果的非正义性。2、从新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的意义,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3、联系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
4、的影响,结合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如何参与国际竞争,实现伟大的复兴梦,形成竞争与合作意识。3. 教材分析(包括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5单元第14-15课。新航路开辟和早期的殖民扩张,使得人类从分散孤立的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西欧工业文明开始崛起,人类的现代化进程由此起步。本节课在教学中处于提纲挈领的位置,尤为重要。本专题复习的内容的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影响;殖民扩张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难点:用多种史观认识新航
5、路开辟的影响和殖民扩张;感悟和认识大国崛起的原因;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一带一路”战略。4. 学情分析 学生对世界历史中的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复习中要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深入理解。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低。所以本节课通过图片和文字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置身于历史情境中,参与课堂活动合作探究,总结规律形成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5.教学过程设计步骤1:导入:阅读图一,回忆重大的历史事件。郑和是最早的洲际航海家,是人类征服海洋的先驱。中国古
6、代很早重视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进行海外贸易,如海上丝绸之路。图一 郑和下西洋图二和图三分别是欧洲人15世纪和16世纪绘制的世界地图。仔细观察,图片说明了欧洲人对世界范围的认识有了重大变化,原因何在?(新航路开辟)图二(15世纪)图二(16世纪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历史上海洋开发的重大事件和分析欧洲人绘制地图发生变化的原因,直观地把新航路开辟拉到现实的学习中来。步骤2:复习过程:一、新航路的开辟1、原因、条件探究一:结合下面的材料,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材料一 “15世纪以后,西欧各国的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对铸造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社会上层用于奢华的生
7、活享受” 恩格斯材料二 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要的一切。有了黄金,要灵魂送到天堂,也是可以做到的。 哥伦布材料三 迪亚士说:(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材料四 15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甚至劫掠过境商旅。因此,很多西欧人都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前往东方的新航路。 材料五 达芬奇指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自然界现象服从客观的必然规律,而不是服从神的意志,他谴责经院哲学家凭神的启示就能通晓一切秘密的信条是邪说。人文主义者提倡理性和冒
8、险精神,主张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追求深广渊博的知识,充分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有了开辟新航路的强烈动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使开辟新航路成为可能。那么当时欧洲具备了哪些条件呢?设计意图:阅读材料,学生自主探究,获取关键信息,分析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教师引导并指导,培养学生分析和概括能力。2、经过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地图,掌握新航路开辟的经过,然后规律点拨,运用数字法掌握(1)两个国家(2)三条航线(3)四个人物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按时间顺序从走新航路路线,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掌握新航路的航线、航海家、方向。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探究二 用史观尝试一下给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进行命名,(如:“-之
9、路”)并加以说明。设计意图:要求学生运用多种史观多角度分析并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答案展示】(1)殖民掠夺之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开始,导致东西方国家日益贫困落后。(2)世界发现之路:发现了许多不知道的地方,地理大发现。(3)世界文明交流与市场联系之路: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状态。各地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4)商业发展之路:推动欧洲商业发展,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到大西洋沿岸(英法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5)思想震撼之路:证实地圆学说,冲击了神学理论(6)社会进步之路:加速了西欧封建
10、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新航路开辟与同一时期的中国探究三 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扩张对中国影响、中国的反映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给同一时期的中国带来的影响,更深入地运用整体史观分析和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知识层面。【答案展示】(1)影响: 经济:原产于美洲的甘薯、玉米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并得到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外交: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东南沿海。一方面我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斗争,捍卫国家主权;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的
11、骚扰,清政府设置广州十三行,开始实行闭关政策,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逐渐落后的根源之一。 文化:西学东渐开始,传播了一些先进文化,一部分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水利工具。(2)中国的反应: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二、早期的殖民扩张探究四 英国能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条件有哪些?对英国的崛起谈谈你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掌握英国崛起的条件深入挖掘其实质并从中总结经验,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展示】条件:国内
12、政治制度优势: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为英国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依仗雄厚的经济实力:英国通过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扩大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强大的军事优势:17世纪下半叶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确立了海上霸权。地理位置的优势:地处大西洋沿岸,位于世界贸易中心,便于经济贸易和海外冒险;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和海上优势。意识形态的变化:宗教改革后,英国新教徒强烈的个人奋斗进取精神和思想文化的进步与解放,也是取胜的重要原因。政府的支持:政府推行重商主义,一贯支持本国的海外殖民活动。探究五 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早期的殖民扩张设计意图:通
13、过学生探究如何正确看待殖民扩张,养成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习惯和能力。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要求学生总结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阶段、推动因素、主要特征、重大作用。2、形成规律性认识:一个实质:资本主义初步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二重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了深 重的民族灾难,但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其社会进步。三个动力:根本动力是工业革命;政治动力是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确立了 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为开拓世界市场提供了政治条件;直接动力是殖民扩张。设计意图: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构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知识
14、框架,总结规律认识,加深认识和理解,认清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步骤3: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思考: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为什么?谈谈你的认识。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进一步掌握比较异同点的方法,更好地掌握重大的历史事件。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总结方法技巧。步骤4:【热点追踪】“一带一路”战略设计意图:学生阅读图片,概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方向;联系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进行比较掌握。思考: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谈谈其提出
15、的背景和意义。设计意图:通过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的联系,更好把握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当今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步骤5:小结,系统梳理和总结本课复习的重难点。步骤6:联系高考,把握高考考点和考向【高考真题】1、(2013安徽文综,20)“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图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C、罗马帝国的扩张 D、“日不落帝国”形成2、(2013福建文综,22)下图是关于纽约得名后英荷关系的漫画。其突出反映了()。A、英荷争当世界霸主B、英国想方设法压制荷兰C、荷兰不满英国制裁D、荷兰想独霸贸易市场3、(2011大纲全
16、国,18)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步骤7:【课堂练习】巩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提高做题能力1、下图是万国宇宙志中的一幅14世纪欧洲人对遥远国度的想象图。当时欧洲人产生这种想象的客观原因是()。A对遥远国度的畸形人的恐惧 B对东方异教徒的想象与揣测C新航路开辟后对东方人的丑化 D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2、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
17、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B、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教会势力日益衰落D、货币贬值,物价上涨3、布罗代尔在15到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一文中指出:“由于15世纪地理大发现,欧洲一鼓作气地(或几乎如此)挪动了自己的疆界,从而创造了奇迹。”作者所指的“奇迹”主要是指()。A欧洲人对地理概念认识逐渐清晰 B美洲新大陆的发现C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 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4、“500年前,非洲人手里拿着象牙,欧洲人手里拿着圣经;500年后,欧洲人手里拿着象牙,非洲人手里拿着圣经。”这句话突出了近代以来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过程中的( )A、经济的冲突
18、和文化的融合 B、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冲突C、经济的融合和文化的融合 D、经济的冲突和文化的冲突5、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消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把非洲变成商业性的掠夺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材料说明了()。A、殖民扩张传播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B、黑奴贸易促进美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C、殖民扩张为殖民地造成了沉重灾难 D、殖民扩张与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6、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这四个关键词一“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6.教学设计特色教学立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历史图片和
19、材料,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学情和高考的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进一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历史意义;正确看待早期的殖民扩张、深入分析英国确立殖民霸权的原因、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和当今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措施做法,提高复习课的课效。在复习主干知识过程中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联系有关的重大事件进行对比掌握,结合当今热点时政,紧跟高考,同时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构思: 出示材料,要求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探究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条件、意义。同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深入理解其本质。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主干构建知识结构体系,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
20、力。总结规律形成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7.教学反思一、本节课的生成之处和存在问题:1、教学时间安排过于紧凑,有些内容详略处理不够恰当。2、多媒体教学不能应用于教学课堂中,导致主观性生动性欠缺。 3、在学生主体性方面发挥得还不够,学习兴趣不够高。4、学生课外知识欠缺,没能形成知识体系。二、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 1、对学生的学情预测不够具体深入,没能很好做到有效教学。2、对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进行有效整合的切入点和契合点仍须深入探讨,这样才能做到更合理有效地安排教学进程。3、应创设更好地发挥网络优势和课外知识拓展,尤其涉及本节课知识的一些资料。4、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积极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引导组织的作用。三、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而可行的措施及办法1、调查研究学生的学情,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合零散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使内容丰富不乏味,新颖不老套,又能紧跟高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进行有效的教学,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和教学内容。3、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效。4、让学生养成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