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3.15MB ,
资源ID:1222942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2294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生命活动的调节 微专题09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5 生命活动的调节 微专题09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含解析).docx

1、09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三看法”判别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判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根据切断实验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3.动作电位分析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5.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1)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单向传

2、递。原因如下:递质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中。递质释放: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递质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糖蛋白)识别,其作用效果有两种:兴奋或抑制。(3)递质的去向:神经递质产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或被移走而迅速停止作用。(4)在完成一个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以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数量的多少决定着该反射活动所需时间的长短。(5)正常情况: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6)异常情况: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

3、的相应酶变性失活,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若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则神经递质不能与之结合,突触后膜不会产生电位变化,信息传导被阻断。(7)种类:常见的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如谷氨酸、-氨基丁酸和甘氨酸,这些都不是蛋白质。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比较比较项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结构基础神经元(神经纤维)突触信号形式(或变化)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速度快慢方向可以双向单向传递7.电流计指针偏转的判断(1)指针偏转原理图下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右侧”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变化细化

4、图:(2)例析电流偏转问题在神经纤维上.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在神经元之间.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流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8.辨析激素、神经递质、抗体和酶信息分子或酶来源作用激素内分泌腺细胞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改变靶细胞的代谢状况神经递质突触小体(与高尔基体有关)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兴奋或抑制抗体浆细胞特异性地与抗原结

5、合,使之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酶几乎所有活细胞唯一功能为催化,即降低反应分子的活化能9.反馈调节由模式图可知,(1)为正反馈调节,(2)为负反馈调节。10.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综述(1)若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则a、b、c、d、e分别表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a、b、c、d、e分别表示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3)若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则a表示下丘脑,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可促使c(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通过d(体液)运输后,作用于靶器官e(肾

6、小管和集合管)。(4)若该图表示血糖的神经体液调节途径,则a表示下丘脑,b、c、d、e分别表示有关神经、胰岛、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靶器官或靶细胞。(5)若该图表示炎热条件下的体温调节,则e为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皮肤和汗腺等)。11.体温调节的注意事项(1)体温恒定的原理:机体产热量=散热量(2)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几个误区在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体温感

7、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是感受温度变化的感觉神经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肤,还广泛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12.关于水盐平衡调节的几个注意点(1)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2)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3)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4)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所示。13.下丘脑的生理功能(1)感受:下丘

8、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可感受机体渗透压升降,维持水分代谢平衡。(2)传导:下丘脑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使人产生渴感。(3)分泌:在水盐调节中,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在体温调节中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4)调节:下丘脑中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等。考能1反射与反射弧1.(2019年南宁月考)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反射活动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由神经末梢直接构成的C.膝跳反射是由人体低级中枢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非条件反射不一定需要解析反射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反

9、射弧的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反应,但不属于反射,A错误;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的,B错误;膝跳反射是由人体低级中枢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C正确;条件反射是在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非条件反射需要低级神经中枢脊髓的参与,D错误。答案C2.(2019年湖州月考)下图中AF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或传递的可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A.A处B.B处C.C处D.E 处解析由题意可知,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这表明神经冲动能传到大脑皮层,即A、B、C处的兴奋传导没有被阻断,但兴奋不能传到效应器(手),所以,麻醉剂阻断的位置可能是D

10、、E、F中的某点,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答案D反射弧各部分结构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图示兴奋传导结构特点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感觉神经元树突末梢的特殊结构既无感觉又无效应感觉神经元的突起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运动神经元的突起只有感觉无效应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考能2静息电位与膜电位的变化3.(2019年岳阳检测)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若适当增加溶液中KCl浓

11、度,则图2中a将向上移动B.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有关C.b点时,细胞膜侧电位比侧高D.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侧到侧解析适当增加溶液中KCl浓度,膜内外K+浓度差减少,则K+外流减少,因此静息电位的峰值减小,则图2中a将向上移动,A正确;静息时,K+通道打开,膜内的K+外流,形成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K+通道属于通道蛋白,因此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有关,B正确;b点时电位差为0,细胞膜两侧的电位相等,C错误;bc过程为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Na+通道打开,Na+大量内流,即大量Na+从细胞膜侧到侧,D正确。答案C4.(2019年德阳一诊)下图表示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流计的电极

12、均连接于神经纤维外表面,A、B、C为可以选择的刺激位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A点,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到B点B.若要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最好刺激C点C.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D.刺激B点,观察指针的偏转次数,可以判断X处有无突触解析AB之间有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刺激A点,兴奋不能传到B点,A错误;刺激C点,只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从C点传到B点,不能说明其传导的双向性,B错误;未受刺激时,神经元细胞膜是静息电位,由K+外流引起,C错误;当刺激B点时,指针若偏转两次,则说明X处无突触,若只偏转一次说明X处有突触,D正确。答案D“二看法

13、”判断电流计指针偏转考能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5.(2019年江苏卷)下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解析是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的一部分,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因此二者均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A正确;为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需要消耗能量,B正确;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一次性”的,作用后会被快速清除,否则会持续作用,C正确;神经递质分为两类,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兴奋性递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而抑制性神经递质可引起阴

14、离子内流,使下一个神经元内外的电势差进一步加大,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由于不知道神经递质的类型,因此无法判断的膜电位的情况,D错误。答案D6.(2019年北京期末)已知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形成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脑啡肽(有镇痛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A.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a释放乙酰胆碱B.神经元c兴奋会释放脑啡肽从而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C.a上与脑啡肽结合的受体和b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结构不同D.乙酰胆碱能使b膜电位发生改变,而脑啡肽却不能引起a膜电位改变解析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a释放乙酰胆碱,A正确;神经元c兴奋会释放脑啡肽作用于a,抑制a的活动,从而

15、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B正确;a上与脑啡肽结合的受体和b上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受体具有特异性,与其结构不同有关,C正确;乙酰胆碱能使b膜电位发生改变,而脑啡肽起抑制作用,会使a膜静息电位加强,都会改变膜电位,D错误。答案D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1)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或被运走。(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使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其受体位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

16、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占据,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考能4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7.(2019年安庆期末)下列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C.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憋尿,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D.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却不会说,则此人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H区解析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

17、听懂别人谈话,却不会说,这是运动性失语症,则受损伤的部位是言语区的S区,D错误。答案D大脑皮层在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中的作用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神经中枢,是人体形成感觉和意识的部位,其中包括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和语言中枢等。大脑皮层中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中的低级中枢,例如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但是,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控制也是相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失去对低级中枢的控制。考能5激素的分级和反馈调节8.(2019年嘉兴期末下)下图表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其中代表相关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结构X、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

18、若结构Y受损,则激素浓度升高,激素浓度降低C.激素的作用只是刺激甲状腺形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D.研究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采用饲喂法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结构X、Y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A正确;若结构Y受损,则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则含量升高,B正确;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的形态发育和维持其正常功能,而且还刺激甲状腺形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C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因此可用饲喂法研究其作用,D正确。答案C9.(2019年无锡模拟)下图为母牛发情周期机理示意图(“+”表示促进,“-”表示抑制),其中黄体是决定发情周期的重要结构。相关叙述

19、错误的是()。A.垂体促卵泡素卵巢黄体的调节过程属于反馈调节B.若黄体萎缩,孕酮减少,会引发新的一次发情周期C.人为注射孕酮,可延长部分母牛的发情周期,实现同期发情D.人为注射前列腺素,可提前引发部分母牛新一次发情周期,实现同期发情解析垂体促卵泡素卵巢黄体的调节过程属于分级调节,A错误;据图可知,孕酮对垂体起抑制作用,当黄体萎缩,孕酮减少时,孕酮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进垂体促卵泡素卵巢发情行为,B正确;人为注射孕酮,孕酮增多抑制垂体促卵泡素卵巢发情行为,可延长部分母牛的发情周期,实现同期发情,C正确;人为注射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增多,对黄体的抑制作用加强,孕酮分泌减少,进而促进垂体促卵泡素卵巢

20、发情行为,D正确。答案A考能6血糖调节10.(2019年石家庄冲刺)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在全球呈逐年上升趋势。下图表示糖尿病患者(甲)和健康人(乙)体内血糖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血糖含量高于160 mg/dL时会出现尿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甲是因胰岛素受体异常而患糖尿病的,则在同一时间甲体内胰岛素浓度大于乙B.用斐林试剂对B、E点时的尿液进行检测,正常情况下,水浴加热后均出现砖红色沉淀C.乙曲线FG段血糖浓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血糖转化为糖原和非糖物质D.乙曲线EF段中血糖可以转化为20种氨基酸解析若甲是因胰岛素受体异常而患糖尿病的,则其体内分泌的胰岛素量正

21、常,且甲体内血糖含量高会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故甲体内胰岛素浓度大于乙,A正确;用斐林试剂对B、E点时的尿液进行检测,正常情况下,健康人乙不会出现尿糖,故水浴加热后只有B点的尿液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错误;FG段血糖浓度下降的直接原因是运动开始后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即大量血糖参与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导致血糖浓度降低,C错误;乙曲线EF段中,血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20种氨基酸中有必需氨基酸,而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从外界食物中获得的,D错误。答案A11.(2019年上海期末)下图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胰岛素起信号分子的作用,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

22、糖浓度B.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合成蛋白质、脂肪和糖原C.若用药物抑制细胞内ATP的合成,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增大D.若体内出现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可能高于正常人解析由图可知,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以增加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A正确;由图可知,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合成蛋白质、脂肪和糖原,使血糖浓度降低,B正确;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若用药物抑制细胞内ATP的合成,会降低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率,C错误;若体内出现胰岛素受体的抗体,则会导致胰岛素不能与受体结合,从而出现血糖升高,导致胰岛素含量升高,D正确。答案C

23、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分析(1)图1表示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浓度变化曲线。判断的依据是胰岛素含量和变化波动幅度,含量多且波动幅度大的A为正常人,B为糖尿病患者。(2)图2表示正常人和血糖异常患者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根据初始浓度和波动范围判断,波动范围在0.81.2g/L,且起点也在该范围中的b为正常人,a为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c为低血糖患者。考能7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12.(2019年太原一模)人体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指出:调定点相当于恒温箱的调定器。正常人此点温度定为37 。人体感染细菌导致发热,长时间处于高烧不退的状态,使温敏和冷敏两类神经元活动改变,调定点上移(如38 ),调定点上移后

24、,产热与散热过程将在较高的水平(如38 )上达到平衡。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人高烧不退时,调定点上移,会使体内适应于正常体温的酶活性减弱B.当体温上升时,机体散热的途径可能有汗腺分泌,皮肤血管舒张C.正常情况下,流经下丘脑血液的温度超过37 时,产热过程持续加强D.如果利用此原理制备药物使调定点下降,可以使高烧患者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解析依题意可知,正常人体温的“调定点”为37,是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当人高烧不退时,调定点上移,体温高于37,会使体内适应于正常体温的酶活性减弱,A正确;当体温上升时,机体的散热增强,主要的散热途径有汗腺分泌汗液,皮肤血管舒张,B正确;正常情况下流

25、经下丘脑血液的温度超过37时,温敏神经元活动增强,引起散热过程加强,产热过程减弱,C错误;如果利用此原理制备药物使调定点下降,可以使高烧患者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D正确。答案C13.(2019年海口调研)高渗性脱水是指机体中水和钠同时丢失,且失水多于失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后,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B.由垂体释放到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增多,使尿量减少D.若机体继续失水,细胞外的水向细胞内流动解析高渗性脱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渴觉,A正确;失水多于失钠,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

26、尿激素增多,B正确;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尿量减少,C正确;若机体继续失水,细胞外的渗透压大于细胞内的渗透压,故细胞内的水分向外流出多些,D错误。答案D考能8生命活动调节方式14.(2019年柳州期中)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以完成H过程B.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可以通过“DF”来实现,属于体液调节C.人在寒冷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F”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内外刺激AB”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解析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

27、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可以完成图中H过程,A正确;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肝脏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进而提高血糖浓度,是通过图中“DF”来实现的,B正确;人在寒冷的条件下的体温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可以通过“内外刺激ACDF”来实现,C错误;司机见红灯停车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内外刺激AB”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D正确。答案C15.(2019年平遥月考)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三种方式。下列关于调节方式的判断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属于B.单细胞和低等多细胞动物具有的调节方式是C.血液中CO2含量上升会引起下丘脑呼吸中枢兴

28、奋属于D.遇到紧急情况时,人的呼吸、心跳会加快,血糖上升,这属于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机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单细胞和低等多细胞动物由于没有神经系统,故具有的调节方式是体液调节,B正确;血液中CO2含量上升会刺激人体呼吸中枢兴奋而导致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C错误;遇到紧急情况时,人的呼吸、心跳会加快,血糖上升,该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故属于神经体液调节过程,D正确。答案C生命活动调节方式的判断方法(1)完全依赖反射弧完成,仅涉及“神经递质”这种信号分子神经调节模型:举例: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2)仅涉及“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体液调节模型:举例:人进食后血糖升高

29、,引起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对血糖进行调节的过程。(3)既有神经系统调节,又有相关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参与,涉及“神经递质”与“激素”两类信号分子神经体液调节模型举例:血糖降低,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升高。模型举例:日照长短变化刺激鸟类的神经系统,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增加,促使鸟类产卵。A组基础过关1.(2019年合肥二模)神经调节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一个个条件反射的建立B.脊髓从胸部折断的病人无法完成排尿C.人脑对外界的感知和控制机体的反射是同

30、一区域D.人体的生命活动最终都要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的控制解析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性神经联系,是在后天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有一个个条件反射的建立,A正确;排尿中枢位于脊髓中的骶髓,脊髓从胸部折断的病人的排尿反射弧没有被破坏,可以完成排尿,B错误;人脑对外界的感知是感觉中枢,而控制机体的反射是运动中枢,不是同一区域,C错误;人体大多数的生命活动由脊髓中的低级中枢就可以控制,不是都要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的控制,D错误。答案A2.(2019年呼和浩特调研)右图所示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

31、经末梢a相连。下列有关叙述最可能成立的是()。A.若a、c不释放递质,则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B.若a释放递质,则N内会检测到a释放的神经递质C.若c释放递质,则b处可记录到膜内外电位的反转D.若a、c同时释放递质,N的膜电位会变为外负内正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时,其膜电位将发生改变。若a、c不释放递质,说明此时N的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因而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A正确。若a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表面的受体能够识别到a释放的递质,并引起电位改变,释放的递质产生作用后被分解,不会进入N细胞内,B错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因此c释放递质,在b

32、末梢处不可能记录到膜电位反转,C错误。若b释放的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作用于a后,这种作用不会传到N,此时c若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则会引起N的膜电位变化,若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则会引起N的内外电势差进一步加大;若b释放的是兴奋性的神经递质,这种作用会传到N,此时c若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可能不会引起N的膜电位变化,若释放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则一定会引起N电位的变化,D错误。答案A3.(2019年绍兴模拟)在蛙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b、c),并且将这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流计上,在a处给予适宜刺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后可观察到指针先向右偏转B.刺激a处后电流计指针发生的两次偏转幅度明显不同C.

33、刺激前坐骨神经bc段表面各处电位相等D.受刺激后,a处膜外一直为负电位解析在a处给予刺激,a处会兴奋产生动作电位,膜外会变为负电位,可观察到指针先向左偏转,A错误;刺激a处产生的兴奋先传到b然后再传到c,电流计指针发生的两次偏转幅度相同,但方向相反,B错误;刺激a处产生的兴奋未传到b或已经传过c之后,bc段都处于静息状态,此时bc段的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C正确;在a处给予刺激后,a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随后又恢复为静息电位(内负外正),D错误。答案C4.(2019年咸阳模拟)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

34、正确的是()。A.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可表示记忆细胞B.若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则c可以表示甲状腺C.若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物质D.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则过程e发生于细胞核中解析在二次免疫中,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A正确;根据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可知,如果a表示下丘脑,b表示垂体,则c可表示甲状腺,B正确;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对下丘脑渗透压

35、感受器的刺激增强,导致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均为抗利尿激素,C正确;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则过程d可表示转录,过程e可表示翻译,而翻译过程发生于细胞质中,D错误。答案D5.(2019年丹东联考)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c、d激素分泌增多,可使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下丘脑是感觉体温变化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

36、分泌e激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图中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为效应器A.B.C.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b、c、d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正确;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均能使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使产热量增加,正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大脑皮层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错误;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e激素,即抗利尿激素,正确;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

37、状腺激素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错误;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的,题图所示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皮肤、骨骼肌均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错误。综上分析,D正确。答案D6.(2019年昆明检测)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唾液腺细胞不能合成激素的原因是缺乏相关基因B.TRH弥散在体液中,因此对全身细胞起作用C.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因此需不断产生D.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化反应解析唾液腺细胞不能合成激素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A错误;TRH弥散在体液中,但只作用于垂体,B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后立即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不断产生,C正确;激素不能直接参

38、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只起调节作用,D错误。答案C7.(2019年重庆月考)关于脊椎动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母鸡出现“牝鸡司晨”现象,与性激素的调控有关B.家兔大量摄入碘盐以后,垂体的分泌活动显著增强C.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完成高难度动作与激素调节无关D.人体胰腺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解析母鸡出现“牝鸡司晨”现象,是由母鸡体内的雄性激素分泌过多,而雌性激素分泌较少引起的现象,A正确;家兔大量摄入碘盐以后,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多,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因此会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使垂体的分泌活动减弱,B错误;长期训练的运动员完成高难度动作与神

39、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有关,C错误;人体小肠黏膜细胞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D错误。答案A8.(2019年荆州调研)加拿大诺贝尔奖获得者班廷在发现胰岛素初期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狗分成两组,甲组摘除胰腺,改造成糖尿病狗;乙组先结扎胰腺导管,待伤口恢复、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从中制备粗提液。随后,将粗提液注射到糖尿病狗的体内,结果降低了这些狗的血糖水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胰岛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B.胰岛素不是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而是由胰岛A细胞产生的C.乙组之所以待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D.可以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取液来达

40、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解析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A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的,B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胰腺腺泡细胞产生的消化酶中包含胰蛋白酶,胰蛋白酶可催化蛋白质水解,可见,乙组之所以待胰腺腺泡凋亡后取狗的胰,是因为胰腺腺泡细胞可以产生消化酶水解胰岛素,对实验结果有干扰,C正确;乙组的粗提取液中含有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若进行饲喂,则胰岛素会因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分解而失去降低血糖的作用,因此不能给糖尿病狗饲喂乙组的粗提取液来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而应进行注射,D错误。答案C9.(2019年昆明月考)尝过梅子的人看到或想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41、A.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C.调节唾液分泌的过程中有局部电流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D.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解析尝过梅子的人看到或想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A错误;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B正确;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调节唾液分泌的过程中有局部电流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C正确;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正确。答案AB组能力提升10.(2019年温州选考)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下图是解释感染后机体体温上升的一种假说,其中体温调定

42、点是下丘脑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状态下为3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仅有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参与B.体温持续维持在39 期间,机体主要依靠排汗散热C.体温持续维持在39 期间,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寒冷刺激也会引起正常机体出现如图所示的反应过程解析由于涉及病毒感染,肯定存在免疫调节,因此这个过程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A错误;体温持续维持在39期间,由于外界温度一般不会到达这个值,所以人体在高烧不退的情况下会感觉发冷,在这期间,机体出汗会减少,散热主要通过皮肤的辐射、传导、对流和排尿等途径进行,B错误;由于体温持续维持在39,说明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C正确;正常机体体

43、温调节的结果是使体温维持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发热现象,所以寒冷刺激不会引起正常机体出现题图所示的反应过程,D错误。答案C11.(2019年济宁一模)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只刺激a神经元,只刺激b神经元,先刺激a立即再刺激b。结果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线甲、乙、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属于反射B.由图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抑制作用C.给予b神经元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不会产生电位变化D.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则c为垂体解析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由于没有完整的反射弧

44、,因此不是反射,A错误;由图可知,只刺激b神经元时,c不兴奋,可推测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抑制作用,B正确;给予b神经元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兴奋,会产生电位变化,C错误;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能够分泌促激素,则c为垂体,D错误。答案B12.(2019年郑州测评)下图为一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和肌肉通过突触连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感受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B.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其中3个位于神经中枢C.刺激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D.可以接受来自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解析图中为感受器,和表示传入神经,表示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中间神经元,表

45、示传出神经,A正确;分析图中肌肉处的情况并结合题意可知,只有与肌肉的连接部位可看作突触,表示感受器,不以突触的形式与肌肉相连,除此之外神经中枢中含有3个突触,故图中共有4个突触,B错误;刺激能引起肌肉收缩,但刺激时,需考虑来自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以及为抑制性神经元时的情况,因此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可以接受来自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D正确。答案B13.(2019年吉林调研)下图表示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光暗信号调节褪黑素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B.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直接与受体结合发挥作用,则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C.光暗信号可以周

46、期性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D.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解析在光暗信号的刺激下,视网膜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有关的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再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松果体,进而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A正确;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后,通过扩散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因此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神经递质,B错误;光暗信号的刺激,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褪黑素的分泌,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影响雄性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该动物的生殖周期,C正确;HPG轴发挥调节作用的过程是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

47、性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睾丸增加雄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当血液中雄性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相应激素减少,HPG轴发挥调节作用,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D正确。答案B14.(2019年双鸭山期末)下面三幅图为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图2、图3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B.图1与图3所示调节的作用途径分别是体液和组织液C.图3中X所示的神经受损,刺激a处机体没有感觉D.图3比图1所示调节的作用范围准确、局限解析据图分析可知,图1、图2、图3依次代表体液调节、神经体液调节、神经调节,A正确;图

48、1所示调节的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图3所示调节的作用途径是反射弧,B错误;图3中X所示的神经受损,由于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所以刺激a处兴奋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机体不会有感觉产生,C正确;图3所示的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图1所示调节作用范围较广,D正确。答案BC组冲刺一流15.(2019年北京期末)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脊髓的SG区发生功能障碍所致,科研人员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1)据图1可知,患者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兴奋沿传导,传至位于SG区的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内的谷氨酸(一种兴奋性递质)释放。谷氨酸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电位发生的改变是。突触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经一系列神经传递过程

49、,最终在产生痛觉。(2)SG区神经纤维末梢上分布有离子通道N(见图1),该通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利用通道N抑制剂处理SG区神经元,给予突触前神经元一定的电刺激,测定突触后膜的电信号变化,得到图2所示结果。据图2可知,抑制剂处理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信号幅度无明显变化,但,推测通道N开放,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导致SG区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痛觉敏感。(3)SG区的神经元包括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两大类。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酸所作用的神经元类型,科研人员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抑制性神经元,用通道N激活剂处理小鼠的SG区神经元,在突触前神经元施加刺激,分别检测有绿色荧光和无荧光的神

50、经元细胞膜的电信号变化。若,则可判断谷氨酸作用对象为兴奋性神经元。(4)依据本研究,开发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思路是。解析(1)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产生兴奋,兴奋沿着传入神经以电信号形式传导,传至位于SG区的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突触小泡内的谷氨酸(一种兴奋性递质)释放,作用到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膜电位变化,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保持静息状态,其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发生变化表现为外负内正。谷氨酸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电位发生的改变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感觉的形成是在大脑皮层,因此当突触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经一系列神经传递过程,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2)

51、由图2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可知,两者的相同点是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信号幅度无明显变化,不同点是对照组的突触后膜的电信号频率较高,细胞兴奋性较高,而实验组的突触后膜的电信号频率降低,细胞兴奋性较低,说明通道N开放,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谷氨酸释放量增加,导致SG区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痛觉敏感。由于实验组进行的是N通道抑制剂处理,说明N通道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突触前膜的功能,使之释放的神经递质的量减少。(3)由于SG区的神经元包括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两大类。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酸作用的神经元类型,可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抑制性神经元,用通道N激活剂处理小鼠的SG区神经元,在突触前神经元施加刺激,分别检

52、测有绿色荧光和无荧光的神经元细胞膜的电信号变化。如果谷氨酸作用对象为兴奋性神经元,那么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和幅度会均无明显变化,不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和幅度显著增加。如果谷氨酸的作用对象为抑制性神经元,那么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和幅度均有明显增加,不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均无显著变化。(4)通过(2)的研究可知,痛觉的产生与脊髓的SG区的突触前膜中的离子通道N有关,抑制离子通道N则痛觉减弱,因此要开发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其思路应该是开发抑制通道N活性的药剂。答案(1)传入神经突触小泡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大脑皮层(2)突触后膜的电信号频率降低谷氨酸释放量增加(3)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和幅度均无明显变化,不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显著增加(4)开发抑制通道N活性的药剂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