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2207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金版学案》2015-2016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习题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十七课 解放战争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背景。(1)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民主。(2)蒋介石迫于压力,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2重大史实。(1)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开始)。成果:国共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意义:蒋介石陷于政治被动。(2)政治协商会议。概况: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成果: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3结果: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温馨提示: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主要是迫于人民渴望和平与准备内战的需要。【问题导思1】抗战胜利后,国共斗争的实质是什么?中共怎样与国民

2、党进行政治斗争的?提示:国共斗争实质是民主和平与专制内战的斗争。斗争:重庆谈判,确定和平建国的方针,赢得政治上的主动;在政协会议上坚持斗争,推动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的通过。【预习检测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A)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事件与重庆谈判有关。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目的在于顺应民声,争取和平、民主

3、,故选A项。二、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1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2战略防御:1947年春,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3战略反攻。(1)揭开序幕: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2)结果: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4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1)重要保障:1947年开始进行的土地改革调动了人民的革命积极性。(2)主要战役:先后发动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解放)、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和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3)结果: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5渡江战役(1949年4月)。(1)背景:1949年4月国共两党

4、举行的北平谈判破裂。(2)成果: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覆灭。6追歼余敌: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温馨提示:战略反攻不仅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问题导思2】战略反攻为什么从中原地区突破?提示:原因:由于国民党兵力集中在陕西、山东进行重点进攻,中原地区国民党兵力相对空虚。中原地区战略位置重要,以此地区作为反攻突破口可以威胁国民党中心城市南京和武汉。 【预习检测2】1948年底,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B)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根据信息“

5、1948年底”“故宫、颐和园”等信息可知该战役应为平津战役,故选B项。【预习检测3】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A)A强渡长江,推翻国民政府B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C瓦解敌军,和平解放北平D挥师南下,基本歼灭残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关键信息“1949年4月”“大江”和“金陵”。故选A项。1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与此相关的重大事件是(D)A北平和谈 B西安事变C国共合作 D重庆谈判解析:从材料中“倭寇投降”“惠临陪

6、都”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史实,故选D项。2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其主要内容中得以真正实施的是(D)A国共坚决避免内战B贯彻和平建国纲领C保障人民民主权利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分析能力。1946年6月内战爆发,故A、B两项错误;国民党建立的是一党专政、独裁的政府,故C项错误;1946年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故D项正确。3(2015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A

7、)A挺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由题目中信息“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可知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掀起战略反攻序幕,故A项正确。4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了根白头发。毛泽东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C)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国民党政权所在地南京5(2015北京会考)下图是南京总统府办公桌上的台历,上面写着“中华民国卅(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它可以佐证的历史事件是(D) A战略决战的开始B全国

8、大陆基本解放C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D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统治崩溃6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A彻底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C揭开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序幕D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未彻底完成,故选A项。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我作为和平谈判代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46年那一次,陈嘉庚先生对我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我们还是满怀诚意地和他谈了,因为人民需要和平,广大人民还不了解蒋介石的假和

9、平骗局。现在我们又和他谈了,但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今天可以说,无论打也好,和也好,我们有信心有力量使它一定能实现材料二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壮大了,由原先的120万人发展到400万人以上,并且蒋介石做了很好的运输大队长,我们的战士有很大一部分是俘虏过来的,后来成为解放军战士。材料三这次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渡江,这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持。今天的革命绝不能再如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由反动派最后胜利。历史经验证明,革命不能进行到底,则一定失败。以上材料均引自北平和谈期间周恩来的演讲问题:(1)陈嘉庚为什么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2)周恩来为

10、什么说“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3)和平协定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是“接受改编和渡江”?(4)北平和谈失败后,中共是怎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答案:(1)因为当时陈嘉庚看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原因: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力量空前壮大,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的胜利。(3)因为只有渡江和国民党接受改编,才能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4)做法: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1(2015济宁一模)1945年10月,在重庆召开的民盟临时全国代表大会认为当时是“中国建立民主国家千载一时的机会”。所谓“

11、千载一时的机会”是指当时(C)A国民政府基本放弃反共的立场B共产党已表明和平民主的决心C抗战胜利后和平民主呼声高涨D国共两党的政治立场基本一致解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各族人民渴望休养生息,重建家园,各界人士要求停止内战和平建国,故C项正确。2(2015汕头一模)蒋介石日记:“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这则日记可能写于(C)A国民革命时期 B西安事变时期C重庆谈判时期 D北平会谈时期解析:据材料“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和“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应为重庆谈判时期,故C项正确。

12、3(2015合肥三模)与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一致的是(C)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解放战争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A BC D解析:从图片刘邓等信息可以判断是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是解放战争从“内线作战”到“外线作战”、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故正确。4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称为“奇迹”的是(B)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B淮海战役的胜利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时间“1949年1月中

13、旬”可知“奇迹”指的是淮海战役的胜利,A项在1947年,C、D两项在1949年4月,故选B项。51945年8月和1949年4月,国共两党分别在重庆和北平举行了和谈。其共同之处是(A)A国民党实行“假和平、真内战”策略B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发挥了作用C共产党在军事方面作了较大让步D两党达成的协定完全没有实施解析:两次谈判国民党均使用“假和平”做幌子,实质上是搞内战,故A项正确。6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D)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

14、役最先获胜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信息。人民解放军于1949年4月进行渡江作战。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7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实际上,不仅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是在战争年代,中共也始终不忘追求民主政治的建设。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为追求民主政治做了哪些努力和斗争?(2)指出这些努力和斗争的最终结果。(3)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案:(1)努力和斗争:1945年8月,为争取和平与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

15、,与国民党达成双十协定;1946年初,在中共努力下,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协议;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被迫以人民战争的方式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并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1949年4月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2)最终结果: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3)说明:中共是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者,是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其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中国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第二条战线1947年5月4日至18日,上海、南京、北平等城市学生举行五四纪念会,并组织了“反饥饿、反内战”罢课游行,遭到国民党军警的镇压。为反抗当局的镇压,南方与北方大中城市各学校学生于20日同时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是为“五二”运动,它标志着第二条战线的形成。30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为新华社所写的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的评论中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蒋介石进犯军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这是第一条战线。现在又出现了第二条战线,这就是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和蒋介石反动政府之间的尖锐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军事战场的斗争,对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