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这个世界的音乐人,往往如此,得到的东西不懂珍惜,一旦失去才知珍贵。于是,漫漫人生,有多少人这样喟叹:覆水难收,后悔莫及。阳光雨露,鸟语花香,对每一个人都公平给予;欢乐喜悦,烦恼忧伤,却属每个人私有。生命,总是美丽的。不是苦恼太多,只是我们不懂生活;不是幸福太少,而是我们不懂把握。人,并不是非要得到很多很多,一束鲜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一路淡淡的柔情,一声同情的惋惜,一滴真诚的泪水对于一个人,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拥有并懂得珍惜,这样,在爱与恨、喜与悲、得与失之间,就有了一条宽敞的路。无言的微笑告诉我:美好的情操,对生活执着的追求,不会因为风雨的侵袭而凋零,不会因为时光的流逝而淡
2、漠!春去春会来,花谢花会再开。然而,拥有的东西不懂珍惜,一旦失去,才知去后悔、喟叹、惋惜,毕竟已经太迟了。当生活的源泉再也流淌不出那种充满灵性的生命意绪,一颗受伤的心才带着遗憾回到自己营造已久的孤独心屋,开启思念之门,于无言的沉寂中省察自己,像荒野里一只受伤的山羊,躲在悬崖深处的巢穴里独自舔着渗血的伤口。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自己是我们生活的主角,只有自己能推动自己,改变自己,创造自己。人们可以从潮水所留下的痕迹中对洪流猜测几分,但毕竟没有看到那留下的痕迹所暗示的汹涌澎湃啊!时光稍纵即逝,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去为这平凡的世界叫好,去踏踏实实地干一些平凡的事,只有这
3、样,生命才能得到超越并永恒。拥有生命,珍惜善良,志同乃道合,慷慨以助人,宽厚以待人,那么,生命就会像花一样灿烂开放。“恩爱仇怨两面刃,荣辱成败都为名,春夏秋冬谁能定,风风雨雨总要晴。”拥有并懂得珍惜,这就是快乐美丽的人生了。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4),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科普作家,美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出版了细胞生命的礼赞,并荣获该年度美国图书奖。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这个世界的音乐选自细胞生命的礼赞。作者介
4、绍1970年,托马斯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时,应邀在一个关于炎症的学术讨论会上作“定调演说”。他轻松幽默的泛泛而谈被录了音。不知怎的,演说的整理稿传到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主编的手里。那位主编是托马斯实习时期的年兄契友,非常喜欢这篇稿件,便让托马斯为他的杂志写一系列短文。背景解读得此机会,托马斯自然乐于应命。一连写了六篇,已经欲罢不能。热情的读者和批评家们要他把专栏写下去。于是,他一发而不可收,连写了四年。这时,出版商已争相出版他的文章。于是,我们就有幸看到了这本辉煌的小册子细胞生命的礼赞。该书收文29篇,以排在最前面的一篇的篇目为书名。3近义词辨析(1)消除剔除“消除”即使之不存在;除去(不利的事
5、物)。“剔除”即把不合适的去掉。例句:近日,蚌埠市市容局拆除了开发区境内一处面积达220平方米的违规户外广告,_了安全隐患,遏制了辖区内户外广告乱搭建的现象。美国民主党议员周二从金融改革法案中_有争议的银行税,以便设法获得关键性支持票,从而令该议案获得国会通过。消除剔除(2)姑且尚且“姑且”是副词,表示暂时地。“尚且”是连词,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为衬托,下文常用“何况”等呼应,表示进一层的意思。例句:“韩寒现象”折射出中国年轻人的迷茫和失落,他们需要信仰,这毫无疑问,但是没有可以成为信仰的东西,于是他们就_把韩寒当作信仰了。房地产成交量大幅下滑,但房价依然没有明显回落,重要的原因就是地产商自恃
6、资金_充足,可以应对低迷,等待转机。姑且尚且4词语释义湮没:埋没。剔除:把不合适的去掉。慰藉:安慰。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中止。杂乱无章:又多又乱,没有条理。章,条理。1对课文的标题“这个世界的音乐”应该怎样理解?提示:“这个世界”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它是指包括各种生物在内的广义的世界。标题中的“音乐”不仅包含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人类的音乐,也包括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所发出的声音。作者用“这个世界的音乐”为题,一反生物学家把人跟群居性动物截然分开的成见,提出了人和群居性动物的共同性,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趣味横生的信息世界。2作者对生物行为进行反思的目的是什么?提示
7、:作者对生物行为反思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其他生物比人类更高明,而是为了检讨人类盲目乐观自大的情结。在漫长的生物发展史上,人类是姗姗来迟的一个物种。人类虽然最终脱颖而出,主宰了这个世界,但人类的行为方式还具有和其他社会性生物相类似的特点,有着极大的共性,并非水火不相容,而是可以互为比照的。彼此之间还需要联合,需要团结,才能源源不断地产生智慧,克服自身发展面临的种种困境,推动社会进步。1结构图示2主旨归纳本文为我们展示了地球上的生物所创造的音乐是如此的美妙,揭示了音乐的本质。但作者的目的不只是为我们展示一个由声音组成的生机勃勃、趣味横生的音乐世界,不只是为我们提供生物生活方面的有趣知识,作者批判和嘲
8、讽了人类的傲慢或人类沙文主义,同时告诫人们要关注、珍惜动物,与它们和谐相处,更要尊重和善待所有生命。1依据作者的观点,人类作为地球的生物,创作音乐的原因是什么?【对应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提示】从作者对人创作音乐和其他动物的音乐活动的对比中进行分析。【答案】人类创作音乐的原因和动物制造的各类声音相似,只是大自然中声音偶然的有序排列,是生物对生命形成过程的一种记忆,人类本身和其他动物是一样的,没有例外。2阅读课文第15段,思考:莫罗维茨的热力学理论与作者的解释有何相似之处?【对应考点】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提示】首先理解莫罗维茨的热力学理论,然后对比分析与作者的解释的相似之处。【答案】都
9、强调从杂乱到有序的过程,解释了世界的音乐产生的原因。正是这种有序状态,使得宇宙刚好存在,使得迄今知道的唯一有生物存在的地球完美地转动在浩渺的宇宙中。这一星球上的生物创作的音乐,使世界不再沉寂,变得有序,热闹,充满生机活力。这是大自然的一种天然的“与生俱来”的和谐。3文章结尾有什么含意,为什么要用巴赫的作品来比喻?【对应考点】分析文本的主要表现手法。【提示】从最后一段中提取信息并分析用巴赫的作品来比喻的原因。【答案】作者想借此说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在托马斯的头脑里,混响着自然、社会和艺术的全管弦交响乐,他兴趣的广泛,学识的渊博,胸怀的博大,比之音乐,那只能是巴赫的协奏曲。在文章中,大量运用了说明
10、方法:(1)举例子。如:用白蚁在蚁穴中黑暗的、发着回响的走廊里用头部敲击地面,彼此发出一种打击乐式的声音的例子来说明动物的声音总有一种持续不断的音乐潜在于所有其他信号之下。(2)列数字。如:北美的野云雀能熟练运用300个音符,它把这些音符排成3至6个一组的乐句,谱出50种类型的歌曲。(3)引用。引用莫罗维茨热力学的语言提出见解,来说明“音乐”的形成过程。(4)分类别。如:草原松鸡、兔子和老鼠用脚爪发出敲击声;啄木鸟和其他几种鸟类用头部梆梆地敲打技法镜鉴巧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即时小练】请运用一些说明方法介绍一种动物或植物,写出它的特征,字数在200字左右。【答案】示例白玉兰属木兰科落叶乔木,树干
11、高大,从8米至20米不等。枝条稀疏、粗壮、修长,一枝一花,且皆着于枝梢。花有九瓣围成圆形,盛开时,枝头上缀满白色小酒杯。它先花后叶,“花落从蒂中抽叶,特异他花”。广群芳谱载:“玉兰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兰,故名。”花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异,长则10天,短则20天。1审清题干,发掘和把握题干中有效的提示性信息。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紧扣题干来作答。一般是“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要注意科普文那些概念性或指代性的语句,要准确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就必须紧密联系语境,准确把握其内涵。作答时要分清楚哪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用原文的现成词句,哪些需要同类合并;哪些信息属于现象,哪些信息反映本质;对接高
12、考筛选科普文信息2定位阅读,强化对应意识。绝大部分的阅读题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答案基本上都能从选段中直接或间接找到依据,甚至是直接找到答案。因而,需要在提取题干的主要信息之后,对应到相应的语段,进行定位阅读,根据要求准确地确定相关的语句,理解它们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截取关键性文字,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筛选信息的方法:(1)组合法。有些科普文章中的科技信息相对集中在某些重点段落,只要将有关段落中的信息加以组合就可以了。(2)摘录法。有些文章,科技信息分散在全文中,这就需要分散摘录。摘录信息时要注意:不摘录没有知识含量的首尾句与过渡句,不摘录穿插的故事,不摘录形象的描述,不摘录生动的
13、阐释,不摘录抒发的感受,不摘录作者的设想。筛选整合信息时要区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一般说来,科普文中穿插的故事、形象的描述和生动的阐释、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设想、没有科学知识含量的插入语、过渡句等都属于次要的信息。【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音乐为什么让我们感动冯 越音乐能引发大脑释放更多神经传递介质多巴胺,让人体会到愉悦。科学家找来8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都热爱音乐,有时听到最爱的音乐还会禁不住“战栗”。“战栗”会让他们身体发生变化,比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体温上升、皮肤电反应改变。这些都是人心情愉悦的表现,可以用科学手段测量。喜欢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的人通常较为循规蹈矩、诚实和保守。
14、伦特福罗认为这些人头脑简单,不喜欢把事情搞复杂。喜欢舞曲和灵歌等感情强烈音乐的人很容易冲动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喜欢歌剧戏曲的人在遭遇家庭丑闻的时候,用自杀来解决问题的机会比其他人高两倍,这是因为表演型人格者被蝴蝶夫人之类的歌剧所吸引,而不是看完表演受了影响。喜欢听重金属摇滚或黑帮说唱音乐的青少年会有更多的性行为与冲动行为吗?这是家长们担心的问题。但伦特福罗研究发现,音乐与那些行为问题没有直接联系,这类乐迷反而比其他孩子的性格更懦弱、羞涩。有些人喜欢一边听音乐一边工作学习,研究发现一个人性格越外向,在背景音乐中就越能集中注意力,而内向的人则会被音乐扰乱思维。根据美国东北路易斯安那大学的研究,性格外
15、向者更喜欢重低音。许多人认为是声带产生了声音,另外一些人则相信你从肺里吐出的气体越多,你的声音越好。事实上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你的声音是通过一系列的器官协作才发出来的。如果说声带对产生不同的音高起着关键作用,共鸣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音质,它决定了是苍白、松散、刺耳还是柔和、圆润、饱满的。1音乐为什么能让人愉悦?请简要概括。【答案】音乐能引发大脑释放更多神经传递介质多巴胺,多巴胺可以用来帮助细胞传递脉冲,能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方式,让人体会到愉悦。在最喜欢的乐曲高潮部分到来前15秒,志愿者大脑纹状体中某部分多巴胺数量开始增加,高潮到来时,另一部分也开始出现大量多巴胺。这表明期待音乐高潮以及真正高潮到
16、来能让人感到愉悦。2好声音是不是经过训练而得来的?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答案】好声音不是经过训练得来的,是由先天的生理结构铸就的。人的声音是通过一系列的器官协作才发出来的,而音质很大程度上是由共鸣决定的。人的共鸣腔体是连通的,组成了声音的通道,因为腔体张力的变化,致使空间大小改变,共鸣的效果自然就不同了,声音也就有了各种变化,变得更加丰富了。由此可以看出,好声音是由共鸣效果决定的。世界最大的膜美刘易斯托马斯站在月亮上远望地球,让人惊讶得敛声屏气的事儿是,它活着。从照片上看,近景中干燥的、备受击打的月球表面,死沉沉如枯骨。高高地漂浮于天际,包着那层湿润的、发光的、由蓝天构成的膜的,是那正在升起
17、的地球。在茫茫宇宙的这一方,唯它才是生机四溢的活物。美文赏读在生物学上,从无序中理出秩序的,是膜。你须能获取并抓住能量,贮存起准确的需要量,然后再把它均衡地释放出来。细胞会这样做,它里面的细胞器也会这样做。每一个生命集合都在太阳能的粒子流中摇摆不定,从太阳的代谢物中攫取着能量。为了活着,你必须能够跟平衡抗争,能够保持不平衡,积聚能量以抵抗熵的增加。在我们这样的世界上,只有膜才能处理这样的事务。地球活起来之后,它就开始构造自己的膜,其基本目的就是处理太阳能。起初,在地球上由水中的无机成分合成肽与核苷酸的前生物期,除水以外再没有什么东西来遮挡紫外线的辐射。最初的稀薄大气直接来自地球慢慢冷却时的排气
18、过程,其中只有丝丝缕缕的几乎察觉不到的氧气。从理论上讲,水蒸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也能发生光解而产生氧气,但量不会多。氧的制造需等待光合细胞的出现。它们生存的环境必须有充足的可见光以便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又必须遮蔽,不受那致命的紫外线的照射。伯克纳和马歇尔推算出,绿色细胞必须生存在约十米深的水下,很可能是在水塘里,这些地方水比较浅,没有很强的对流。你可以说,向大气释放氧气是进化的结果;你也可以反过来说,进化乃是有了氧气的结果。你怎么说都通。一旦光合细胞很可能相当于今天的蓝绿藻出现,未来的地球呼吸机制就形成了。从前,大气中氧的水平增高到今天氧气浓度的百分之一时,不可避免地要出现带有氧化系统和ATP(三
19、磷腺苷)的突变型。有了这些,我们就来到了一个爆炸性发展的阶段,千万种会呼吸的生命,包括多细胞的生命形式就可以滋生繁衍了。伯克纳提出,曾有过两次这样的新生的爆炸,两次飞跃都有赖于氧的水平突破某一临界值。第一次飞跃,氧的浓度达到了现在水平的百分之一,遮挡住相当的紫外线,使细胞能够移居到河湖海洋的表层水域。这一变化发生在大约六亿年以前的古生代前期。第二次飞跃,氧的浓度达到今天水平的百分之十,距今约四亿年,这时,已经形成一个足够强大的臭氧层,减轻了紫外线辐射,使生命可以从水中移居到陆地上。从此,生物的发展便畅通无阻。还有一件事说明我们有福气。氧气吸收的,正是紫外线光谱带中对核酸和蛋白质最具杀伤作用的部分,而同时它又允许光合作用所需的可见光充分通过。如果不是氧气的这种半透性,我们不会这样进化起来。现在,我们很安全,通风良好,安然无恙。如果我们能避免那些可能乱鼓捣臭氧层、或者可能改变二氧化碳浓度的技术的话,氧气问题还不是我们的大患,除非我们放手进行足够次数的原子爆炸,去杀死海洋中的绿色细胞。如果我们这样干,那就是拉着绞绳往自己脖子上套。【课外阅读推荐书(篇)目】陈天昌:少年趣味动物学田夫:求生的动物付娜:植物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