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滚动检测9“酶的作用和特性”升格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世纪80年代,T.R.Cech在研究四膜虫时,发现其rRNA前体加工除去某些片段的过程中发生“剪接反应”,该反应是在仅有RNA没有任何蛋白质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下列推论最合理的是()A该反应不需要酶的催化B四膜虫体内的这种RNA具有酶的特性C所有蛋白质和RNA都是酶D有的DNA也可能是酶解析:四膜虫的rRNA前体加工除去某些片段的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不是蛋白质,而是四膜虫体内的这种RNA本身,即RNA也具有酶的特性。答案:B2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各种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是()A因变量 B自变量C无关变量
2、D控制变量解析:在实验中,需要控制相应的一些变量,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其中,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除自变量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一些可变因素称为无关变量;而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为自变量。答案:B3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中,在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和pH分别属于()A自变量和因变量 B因变量和无关变量C自变量和无关变量 D自变量和对照变量解析:探究不同的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设置不同温度下的实验组进行比较,可知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其他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均属无关变量如pH,应平衡无关变量,消除额外变量,减小实验误差。答案:C4现有三支试管A、B、C,先
3、向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下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A试管和B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A试管和C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C实验结果是A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D实验结果是B试管和C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解析:本题是验证性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比较A试管和B试管,自变量是酶不同,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比较A试管和C试管,自变量是温度不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A试管中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水解为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B试管、C试管不能产生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检验,结果无砖红色沉淀。答
4、案:D5如图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解析:反应物剩余量的多少可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反应物剩余越少,表示反应进行的越彻底,则酶的活性越高,反之则酶的活性越低。由图可以看出该酶的最适温度应为35左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和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都是先升高再降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酶的最适pH都是8。答案:C6将2 mL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在a试管中加入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b试管中加入4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
5、。下列四项中横轴为反应时间,纵轴为底物浓度,其中能正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解析: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相关。b试管加入4滴研磨液,a试管加入2滴研磨液,因此b试管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比a快,底物浓度降低得也快。但不会影响反应的平衡点,最后底物剩余量应相等。答案:C7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图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C若图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解析:反应
6、开始时底物浓度高反应快,后来底物逐渐被分解反应速率降低。答案:D8右图中曲线OABC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某种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OABC一定是温度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物浓度对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B在B点反应物的浓度足够大,是酶的数量限制了反应速率提高C在A点限制该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D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该酶,会使该酶促反应的速率大大加快解析:OABC也可能是高于最适温度时的曲线。答案:A9如图表示的是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唾液淀粉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A点时温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加快B若在A点时温
7、度升高10,则反应速率降低C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不会改变D若在B点时往混合物内加入少量唾液淀粉酶,则反应速率反而会减慢解析:图中是在最适温度下的酶促反应,所以升高温度,该反应的速率降低。答案:B10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为了验证猪笼草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35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中加入适量的双缩脲试剂,3、4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实验 B实验C实验、实验都能 D实验、实验都不能解析:实验中均变为紫色,不能说明分泌液中一定含蛋白酶。实验中可通过观察3中的蛋白块的变化说明分泌液中含有蛋白酶。答案:B11下列
8、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内的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所有的酶都具有专一性D酶可以在细胞外起催化作用解析:本实验是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经典实验,荧光物质可以和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或磷脂分子结合,使细胞膜表面出现“成斑现象”即出现荧光斑点。激光照射出现荧光消失以及当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出现的荧光恢复现象都是由细胞膜上被荧光标记的蛋白质或磷脂分子可以水平方向上运动而导致的,但是据此不能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答案:C12下列有关酶作用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足够的底物,温度、pH等条件适宜且恒定时,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反比B酶的形成都要经过核糖体的合成、内质网
9、和高尔基体的加工等几个阶段C酶催化反应的作用机理是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人体中酶的活性受温度、pH的影响,并只有在入体的内环境中起作用解析:低温抑制酶的活性,但没有破坏酶的结构。酶不全部是蛋白质,也有RNA酶。细胞质包含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某些细胞器中含有DNA(如线粒体、叶绿体),DNA进行复制也需用到解旋酶,所以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酶的说法是错误的。以葡萄糖为底物的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所以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13(20分)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含有蛋白酶的洗衣粉。请回答以下问题:(1)质检局为了
10、检验该洗衣粉中是否真的含有蛋白酶,设计了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1如果出现的结果是_,则说明该洗衣粉中含有蛋白酶。图2(2)一学生为探究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参考上述(1)的实验材料及方法进行了有关实验,并将结果以如图2所示曲线表示。该洗衣粉中的酶催化的最适温度大约为_。用该洗衣粉洗衣服时不能用60以上热水的原因是_。该实验可以用_作为酶活性大小的观察指标。(3)该洗衣粉不能用于洗丝质及羊毛衣料,原因是_。解析:本题考查加酶洗衣粉的相关知识,具体考查的是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同时还考查了酶的专一性。易出错的是(2)中的第小问,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把蛋白膜分解的速率作为观察指标,那不符合
11、实际,可以将一定时间内蛋白膜消失的面积或蛋白膜全部消失所需的时间作为定性观察指标。答案:(1)A组中的蛋白膜消失,B组中的蛋白膜不消失(2)40高温使酶失去活性蛋白膜全部消失所需的时间(其他合理答案亦可)(3)丝质及羊毛衣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酶能将其分解,会损坏衣料14(20分)将萝卜磨碎制得提取液,取少量分别加入pH 39的盛等量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几支试管中,保持30的温度,结果每支试管都产生气体。重复上述实验,只是提取液的添加量减半。两次实验过氧化氢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问:(1)萝卜提取液中含有的物质是_。(2)为什么曲线A和B中,过氧化氢的含量最低点位于同一直线上?_。(3)A是第_次实验,理由是_。(4)如果把提取液进行加热处理,处理后进行第三次实验,结果是_,这说明_。解析:萝卜磨碎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分解为H2O和氧,从而使试管中过氧化氢的含量降低。观察图中曲线是解题的关键。答案:(1)过氧化氢酶(2)pH等于7时,酶的催化效率最强,过氧化氢被分解得最多(3)二因为酶量减少一半,过氧化氢被分解的量也相应减少(4)不能反应酶是蛋白质,加热会使其变性而不再起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