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0.40KB ,
资源ID:12197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197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评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2023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单元测评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docx

1、第三单元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临终前对他的继任者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子产主张德政,宣扬儒家思想B.子产的治国理念违背时代潮流C.子产主张严刑峻法D.子产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2.韩非子功名篇:“桀为天子,能制天下,非贤也,势重也;尧为匹夫,不能正三家,非不肖也,位卑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韩非主张()A.礼教、仁义、感情都是不需要B.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C.定

2、法应该清楚,使得民众皆知,并以严刑重赏来执行D.君主应该具有一套驾驭臣子的手段和方法3.汉初法律在秦律基础上制定,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在无法律明文规定时,则以儒家经文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这主要说明汉代法律()A.继承了秦代法律的刑事法规B.逐渐儒家化的发展特点C.适应了外法内儒的治国理念D.宣扬了君权神授的理念4.春秋战国时,儒家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法家则主张“以刑去刑”“以力服人”,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发展趋势的基本特点是()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B.诸法合体C.大德而小刑,德主刑

3、辅D.礼法结合5.西汉初年,萧何以秦律为基础,增户兴厩三篇,制成九章律。后又一再增补,至武帝时,“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这说明()A.汉自武帝后以法家思想治国B.武帝强化法制加强中央集权C.汉代承秦制以暴政控制人民D.汉代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6.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申明,“不许乞养异姓为嗣,以乱宗族”。明朝后期修订的问刑条例则规定,“其财买义男,如恩养年久,配有室家者,照例同子孙论”。这一变化可以说明当时()A.纲常伦理受到严重冲击B.宗法关系渐趋松弛C.异姓承继取代嫡子继承D.社会风俗急剧转变7.唐朝把孝经作为学校的必修课。唐律疏议中涉

4、及“孝”的条款有58条,约占全部条款的11%,从不孝罪的论定、定刑、惩罚措施以及为官的丁亲原则、家族中的尊卑等级等,皆有细致的规定。这充分表明唐朝时期()A.“四书”“五经”逐渐被冷落B.传统孝道受到重视C.儒家思想开始法制化D.统治政策开明开放8.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定的限额,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这一规定()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B.带有习惯法的残余C.保留了不合理的贵族特权D.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9.在征服罗马之后,中古时期的各个日耳曼王国就将各自部落的习惯,借助于罗马法的某些术语,并吸收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编纂为成文法典。这说明()A.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

5、法学的渊源B.罗马法的适用地域和对象不断扩大C.罗马法促进了其他民族法律文化的发展D.罗马法具有超越民族的高度稳定性10.中古时期初期,罗马法长期处于衰落状态,教会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法庭中都有法律的效力。从12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对罗马法展开了广泛的研究,无论国王或市民,都从法学家中找到了强大的支持,罗马法被重新发现。据此可推知()A.罗马法开始成为资产阶级反教会的工具B.圣经与罗马法具同等法律效力C.罗马法复兴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圣经遭到新兴社会阶层的抛弃11.17世纪一位路德教传教士认为,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

6、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自然科学颠覆了基督教神学B.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思想C.努力调和新教伦理与科学精神D.因信称义思想得到教会的认可12.1982年我国颁布了新宪法,在此前后,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13.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法制”到“

7、法治”的转变()A.标志着我国法律体系完全形成B.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C.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14.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尊天”的同时,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等观念。这表明西周比商代更加()A.重视神权统治B.关注现实社会C.强调等级秩序D.注重血缘关系15.据统计,明代有社学1 400多所,遍布城乡,其中90%以上为官办。社学以朱元璋的御制大诰、明代律令、朱子小学、孝经等为教材。明代社学的兴办()A.有利于加强教化服务统治B.使儒、法思想走向合流C.促进了程朱理学的新发展D.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16.有学

8、者指出,根据礼仪与礼义一体化的原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这表明()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较大B.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C.传统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

9、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七百多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两万多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8分)18.法治是政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

10、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晚清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些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材料二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历史上考察是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背景的。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法治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辛,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就能克服法治建设的阻碍,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摘编自杨海蛟

11、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程(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法治变革的特点,并结合民国初年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治”的认识。(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古人心目中,“礼”是“准则法”,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或灵魂,法律应该符合道德。法律与道德在运用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问题主要是指当法律和道德发生冲突时的取舍问题:是严守法律而违逆道德?还是严依道德而修正法律?自汉唐始便以法律的让步来解决,屈法律而全道德,使体现宗法伦理关系的“礼”基本上法律化了

12、。法律规范同时要执行道德的职能,法律公然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的制度,公然破坏了自己的尊严而开方便之门。摘编自许世英等中国古代法制中的法律与道德材料二西方国家的开庭富有浓厚的宗教仪式的色彩。法官高居法庭正中,身着黑色法官袍,头戴披肩的假发,宛如教堂壁画里传教布道的上帝。法庭的布置,严格的出场顺序,尊敬的辞令,手按圣经念出发自肺腑的誓言。像宗教仪式一样被戏剧化了的法律的各种仪式会唤起人们对法律的忠诚本质。在西方法律制度中,正如在西方宗教制度中一样,延续的历史意识相对较强,以致剧变也被有意识地解释成为保存和贯彻过去的观念、原则所必须的。法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是已经被权威者载入成文法的各项条款,或是

13、前任法官在类似的情况下所作的判决,以及其他的权威渊源。摩西十诫中禁止杀人、通奸、偷窃、作伪证和欺诈等戒条成为建立各个法律部门的基础。这是法律的宗教性的重要体现。摘编自张冉试论宗教对西方法律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这种法制理论。(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时间法律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

14、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19541958年1954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19591978年除1975年、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三部宪法外,基本没有立法活动19791992年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19932003年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

15、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20032008年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参考答案第三单元测评1.C材料反映了子产主张严刑峻法。因此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2.B据材料信息,韩非认为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人君应该将所有权力集中,并提高威望以服人,B项正确;A

16、、C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反映的是韩非主张的“权术”,材料没有体现,排除。3.B材料反映出汉代法律呈现出儒家化的特点,故B项正确;秦代法律以法家思想为基础,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汉代的治国理念是外儒内法,C项错误;材料和君权神授无关,D项错误。4.D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这是融合了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的体现,这种趋势是“礼法结合”,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内涵,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德与法的主次关系,排除C项。5.B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强化法制以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汉自武帝后以儒家思想治国,排除A项;健全法制和暴政不是一回事,排除C项;明清时

17、期,君主专制才空前强化,排除D项。6.B从明朝初年禁止收养“异姓为嗣”到明朝后期承认并且保护养子权益,说明当时社会上下的血缘观念淡化,B项正确;国家规范收养关系,不会严重冲击封建人际关系,不会败坏纲常伦理,A项错误;异姓承继的存在是传统的嫡子继承的补充,是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传宗接代的办法,与嫡子继承不矛盾,C项错误;国家修改法律是顺应民情,不存在社会风俗急剧转变的情况,D项错误。7.B根据材料可知,孝道在唐朝法律中占据重要地位,说明政府重视传统孝道,故B项正确;社会对“四书”“五经”的态度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C项“开始”的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统治政策,排除D项。8.A十二铜表法规定限制

18、高利贷,这项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9.C根据材料可知,罗马法对日耳曼王国的立法产生了极大影响,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到“近代资产阶级法学”,A项错误;B项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旨,排除;材料未涉及罗马法的“高度稳定性”,排除D项。10.C根据材料可知,国王和市民阶层都在罗马法中找到了支持,罗马法由此复兴,可见罗马法适应了当时不断发展的商品经济,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资产阶级和教会的矛盾,排除A项;B、D两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11.C材料强调宗教和科学都有弊端,应该把二者结合在一起,C项符合题意;17世纪时自然科学并未颠覆基督教神学,排除A项;B

19、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因信称义思想,排除D项。12.D一系列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表明,我国的法制建设步伐在不断加快,D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属于表象,排除;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13.B把“法制”修改为“法治”,说明依法治国的理念得到了贯彻实施,故选B项。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思想路线拨乱反正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影响,排除C项。实现国家管理有法可依,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成果,排除D项。14.B由“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可知,西周统治者强调德治,相对于商朝“统治者迷信鬼神”而言,西周更加关注现实社会,故选B项;商朝王权的神秘色彩更明显,更重视神权统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提

20、及统治阶级内部或者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等级秩序,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血缘关系,排除D项。15.A明代创办社学的目的主要在于以教辅政,巩固统治,社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宣传儒家伦理道德,故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6.B根据材料可知,传统文化不仅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间接的理论诠释,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提供了借鉴,故B项正确;从材料无法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的程度,A项错误;C项的“精髓”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并未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D项错误。17.参考答案(1)特点: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分离;突出伦理犯罪。(

21、2)影响:西汉时,尊崇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说深入影响法律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18.参考答案(1)与西方接轨,借鉴和移植西方成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作用;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新时期:依法治国,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3)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法治建设要结合现实和国情,吸取古今中外的长处;追求法治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19.参考答案(1)特点:礼是法律规范的根本原则,法律

22、应该符合道德,法制活动中强调以礼入法,屈法伸德,宗法、伦理色彩强。评价:中国古代的法治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汉唐以来的法制理论,长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传统小农经济基础上,以服务君主专制为目的,带有深厚的人治特点和纲常伦理,不利于法治权威的树立。(2)影响:宗教伦理对西方法律的实施、司法程度、仪式和结果等各个环节都有明显体现。原因:古代罗马法的影响;基督教在中古时期渗透到欧洲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为突出法律的权威等。20.参考答案示例看法:我国宪法的制定与修改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说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带有临时宪法的性质,对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1954年,为了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过渡,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用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也指明了全国人民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制定了1982年宪法,为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人大又对宪法进行了多次修改,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使之适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