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一、扫盲教育1措施。(1)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_,强调提高人民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1982年颁布的_明确规定:“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3)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在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_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2成效:_年1月1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答案: 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青壮年2001【应用提升】1建国后我国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是()A义务教育B扫盲教育C教育大革命 D民族教育解析: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最急需的是提高
2、现有劳动者的素质,即扫盲教育。答案:B二、义务教育1地位:是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国家的一项_。2措施。(1)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法。(2)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_”战略。(3)国家实施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_。3成就:2001年1月1日,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答案:战略决策义务教育科教兴国“希望工程”【应用提升】2国家普及青少年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手段是()A素质教育 B高等教育C初等教
3、育 D义务教育答案: D三、高等教育的发展1建国后至“文化大革命”前。(1)建国初,中国参照_的高等教育模式,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2)1958年“大跃进”时期,实施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核心的_。(3)1961年,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全面调整,中国高等教育进入_的轨道。2“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大学停止招生,专家教授被批斗,“四人帮”一伙鼓吹“_”,导致社会道德观念和青少年科学文化素质大幅滑坡。3“文化大革命”后。(1)_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建立学位制度;设立博士
4、后流动站;改革大学招生和分配制度,扩大了办学自主权;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各类人才。答案: 苏联“教育大革命”稳定发展读书无用1977【应用提升】3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标语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析:1977年12月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
5、大决策;中国于1995年宣布,决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始于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在光明日报的公开发表。答案:A一、选择题1(2014郑州一模)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A全面教育 B现代教育C人民教育 D义务教育解析:注意时间限制“新中国成立初期”,根据材料信息“向广大工农开门”和“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可知当时教育方针为人民教育,故C项正确。答案:C2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1965年学校数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
6、965年在校学生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434所1.1倍67.4万人3.3倍中等学校80 993所14.1倍1 432万人6.9倍小学1 681 000所4.9倍11 626.9万人3.9倍A. 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D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解析:关键信息:1965年,根据所学知识,B项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C项提出于1995年,D项实现于20世纪末。答案:A3(2014天津文综)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程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
7、了()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解析:1952年底,国民经济的恢复完成,故A项错误;中国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一五”计划),为了培养工业化需要的人才,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建立多科性工业大学,故B项正确;高校院系调整有助于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但不是这种调整的主要目的,故C、D两项错误。答案:B4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解析:A、D两项是20世纪末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状况。
8、上山下乡、扎根农村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情形。故B项正确。答案:B5近代以来中国出现过几次大的留学热潮。下列表格中的、处依次应该是()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晚清第二次民国初期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A. 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B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C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D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实业救国解析:清政府晚期,处于落后挨打的局面,为富国强兵;民国初期,政府的鼓励,民族危机下,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国民政府时期,科技救国;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建设国家;改革开放,创业立业。答案:C6(2014武汉调研)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教学,关于社会制度和
9、意识形态的认识主要借鉴苏联经验。1953年,通行全国的历史教科书参照苏联课本编写;1959年历史教学杂志开始公开谈论学苏联“必须结合”中国“教学的实际”,要防止简单的机械的类比和牵强附会。导致20世纪50年代中国历史教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左”倾思潮出现 B一五计划完成C中苏关系恶化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解析:外交环境影响国家的教育发展。1953年中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向苏联学习,因此“历史教科书参照苏联课本编写”;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逐渐摆脱对苏联的迷信,“必须结合”中国“教学的实际”,A、B、D三项不是主要因素,故答案应
10、为C项。答案:C7下文摘自某书局发行的教科书前言,据此判断该教科书出版时期为()二、无产阶级的新教材的编写,是一桩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我们正处在摸索和尝试的过程中,缺点和错误是难免的,我们殷切地期望各地革命委员会广泛征集革命的学生、革命的教员、革命的工人提出意见和批评。A.19491956年 B19561966年C19661976年 D19781988年解析:从材料信息中的“无产阶级”“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新事业”“革命委员会”等,可以判断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科书,故选C项。答案:C8(2014北京文综)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
11、大改革”是()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解析:“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这一“重大改革”意在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体现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故A项正确。答案:A9(2014成都摸底)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解析:“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院校招生不需要文化课考试
12、就可以上大学,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邓小平复出后,果断恢复被停止的高考,故选C项。答案:C10(2014茂名一模)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下面资料选自历年高考优秀作文,其中选自1977年高考的是()A凡是有歌声的地方,都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地大干社会主义B在做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气C同外国人做生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方面的人才少了行吗D在改革开放深入展开的时刻,我们更需要这种横跨度的攀登解析:要选出“烙上了时代的印记”的选项
13、,关键是时间“1977年”,此时打倒了“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而“文化大革命”时期,大学停止招生,1977年恢复高考,让这些人可以参加高考,故B项正确。答案:B11(2014江苏单科)右图为李岚清同志篆刻的一方印。下列邓小平的活动,发生在“文化大革命”后与之密切相关的是()A1975年进行“全面整顿”B1979年试点创办“特区”C1983年提出“三个面向”D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解析:“三个面向”是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与刻章内容相符合,故C项正确。答案:C12校园
14、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下面的校园标语(口号)按开始流行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向科学进军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 BC D解析:四个口号分别出现于1968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56年全面建设时期、1978年高考恢复时期、1983年新时期,选择B项。答案:B1319782007年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1%;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该时期我国
15、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三个面向”方针的推动统一高考招生制度开始确立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A BC D解析:注意时间“19782007年间”,统一高考招生制度确立的时间是1952年,排除。答案:B14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院士96人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21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A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B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C留学教育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D留学教育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解析:整个材料介绍的是留学归国的
16、学子为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选择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 594人。分布于苏联(8 357人)、东欧(共925人:东德273,捷克238,波兰160,匈牙利88,罗马尼亚75,保加利亚68,阿尔巴尼亚23)、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百年接力留学潮材料二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
17、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之内。百年接力留学潮材料三据统计: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百年接力留学潮请回答:(1)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大规模组织留学教育,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9代和第10代留学教育的高潮。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扼要分析出现以上留学高潮的原因。(
18、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上述两个时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及出现不同的原因。(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答案: (1)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科技落后,恢复经济和进行工业化建设急需大量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新中国成立之初,主要以苏联、东欧国家为主。原因: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敌视政策;中国和苏联、东欧国家同属社会主义阵营;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主要以西方国家为主。原因: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显著改善;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3)影响:留学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外交流,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