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55KB ,
资源ID:12167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1670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2011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知能演练场.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2011高考一轮复习 文言实词知能演练场.doc

1、专题六 第一讲 文言实词知能演练场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二人并走(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老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晋书符融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路人为逐擒之 (2)莫知其孰是 (3)此易知耳 (4)融正色谓后出者曰 (5)必不被捻 答案:(1)追赶;(2)谁;(3)分辨清楚;(4)表情严肃的样子;(5)同“撵”,捉住参考译文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

2、老妇在路上被抢劫,她就拉长声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当时天色已经很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官府那里去。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让两个人赛跑,先出凤阳门的就不是强盗。”他们跑完后又回到州衙门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才真正是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强盗于是认罪。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的问题。颜 回 好 学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

3、,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史记)注鲁哀公:鲁国国君。贰过:重犯同样的错误。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发尽白,蚤死 “”通“”(2)今也则亡 “”通“”答案:(1)蚤早(2)亡无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孔子哭之恸(2)门人益亲 (3)弟子孰为好学 (4)不贰过 答案:(1)哀痛到了极点 (2)更 (3)谁 (4)犯过失,犯错误参考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

4、”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的问题。故事,三江注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戊寅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

5、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张贷注三江:在浙江绍兴北,曹娥江之西。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 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 著面皆湿 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答案:同在一张桌子 急忙,迅速 打在脸上 脸色2.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有什么不同。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古义:今义:看者辟易,走避塘下古义: 今义:龟山一挡,轰怒非常古义: 今义:答案:古义:旧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古义:跑。今义:行走。古义:不同平常,非比寻常。今义:十分,极。参

6、考译文从以前的旧例看,三江看潮,其实没有什么潮可看。在午后,人们嚷着传说:“今年是暗涨潮。”年年都像这样的情形。戊寅年八月,我凭吊朱恒岳少师到了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和我同席。听得海塘上有人喊看潮,我迅速前往,陈章侯、祁世培也紧跟着到了塘上。我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水如一条线,从海宁过来,一直奔到塘上。潮水稍稍靠近,就隐隐露出白色,如同有人驱赶着千百只小鹅在展翅惊飞。潮水又渐渐逼近,喷出的飞沫如突然溅起的冰花,像百万雪白的雄狮遮蔽了江面,浩浩荡荡地沿江而下,如同有怒雷驱赶着似的,那百万雪白的雄狮密密地挤在一起,一个也不敢落后。潮水第二次逼近,就如同飓风逼迫着它,水势要拍岸而上似的。这时,看潮的人

7、纷纷避开,跑到塘下躲避。潮水到了塘上,尽力磅礴而起,水花激射,溅起数丈高,打得人脸都湿了。潮水很快又旋卷着向右面扑去,被龟山挡了一下,轰怒声不同寻常,如同大炮击碎了龙湫,在半空中如雪花般飞舞。(我)看着这一切,惊吓得头晕目眩,坐了半天,脸色才恢复过来。先辈们说:浙江潮水的源头,从龛、赭两山冲刷激荡而起。 白洋在两山之外,潮头却更大,为什么呢?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

8、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善,齐王有信士若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史记滑稽列传)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徒揭空笼,造诈成辞揭:揭开B.去我飞亡 去:前往C.痛吾两主使不通 使:让D.叩头受罪大王 罪:惩罚解析:此题考查根据语境判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可根据词典中的多个义项,用“代入检验法”选义。A项,揭:举;B项,去:离开;C使:使者。答案:D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B.C.D.解析:此题考查多义实词的辨析能力,亦可采用“代入检验法”选择。A项,“使”均为“派、派遣”;B项,“信”

9、均为“诚实”;C项,“亡”均为“跑掉”;D项,“故”分别为“缘故”和“所以”。答案:D3.对下面加点词的活用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A.道飞其鹄 (名词活用作动词)B.造诈成辞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C.出而饮之 (使动用法)D.财倍鹄在也 (名词活用作动词)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活用的判断能力。答此题可采用“语法分析推断法”。A项,“道”,应为名词作状语,意为“在路上”。古汉语中名词直接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时用作状语,本句中名词“道”直接限制动词“飞”。B项,“诈”本义为“虚伪”,形容词,作“造”的宾语后活用作名词“虚伪的经历”。C项,“出”和“饮”用在代词“之”(代“鹄”)前面,表“使它出来

10、”、“使它喝水”之意,故为使动用法。D项,“倍”本为名词“倍数”,这里表“增加一倍”之意,故为名词活用作动词。答案:A参考译文从前,齐王派淳于髡到楚国去献鸿鹄。出了城门,在道路上那只鸿鹄飞走了。(淳于髡)只举着个空笼子,编造虚伪的经历成了一套谎话,前去见楚王说:“齐王派我来献鸿鹄,(乘船)从水中经过,(我)不忍心让鸿鹄干渴,放出来让它喝水,它离开我飞掉了。我想剖开肚子或勒紧脖子自杀,又恐怕别人议论我们大王因为鸟兽的缘故让谋士自己伤害自己(或自杀)。鸿鹄,是长毛的禽类,有很多相似的,我想买一只代替它,这是不诚实而欺骗大王的行为。(我)想逃跑到别的国家去,又哀痛着我的两位国君的使者不能联系,所以来

11、承认错误,向大王叩头接受大王处罚。”楚王说:“好。齐王(竟)有这样诚实的士人啊!”(于是)优厚地赏赐了他,(赏赐他的)财物比有鸿鹄在的情况下增加了一倍。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袁 虎 少 贫 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 因此相要,大相赏得。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1)尝为人佣(2)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3)叹美不能已 (4)即遣委曲讯问 (5)因此相要 答案:(1)曾经;(2)水中小洲;(3)停止;(4)事情的底细和原委;(5)通“

12、邀”, 邀请参考译文袁虎年轻时,家里贫穷,曾经被人雇佣,载运租谷。镇西将军谢尚从船边经过,那天晚上清风习习,明月皎洁,听到江上小洲之间的商贩船上,有吟咏诗歌的声音,很有情调;所吟诵的五言诗,又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他赞叹不绝。就派人去详细询问事情原委,原来,是袁虎在吟咏自己作的咏史诗。谢尚于是邀请袁虎相见,对他十分赏识。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魏文侯问李克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李克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兵以此亡者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制疲民,此其所以亡也。是故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3、(1)吴之所以亡者何也?(2)数战数胜 (3)兵以此亡者何也? (4)以骄主制疲民 (5)是故好战穷兵 答案:(1)的原因;(2)屡次;(3)军队;(4)统治;(5)竭尽参考译文魏文侯问李克道:“吴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克回答说:“屡次作战屡次取得胜利。”文侯又说:“屡次作战屡次获胜,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军队却因此而灭亡,这是为什么呢?”李克回答: “多次战斗,百姓就疲惫不堪,多次获胜,君主就骄横,让骄横的君主统治疲惫的人民,这就是它灭亡的原因。所以,喜欢打仗穷竭兵力的君主,他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枯梧树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

14、,邻人遽伐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2)邻人遽伐之 (3)邻父因请而以为薪 (4)此有所宥也 (5)此不可以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答案:(1)吉利;(2)立即,马上;(3)柴火;(4)狭隘;(5)能够,作为参考译文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就请求给他当柴火。那邻居很不高兴地说:“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做邻居啊!”这是太过狭隘了,要和不要枯树当柴火,这一点不能作为怀疑枯梧树

15、吉利还是不吉利的依据啊。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攫金者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齐人有欲得金者(2)清旦被衣冠 (3)见人操金 (4)子攫人之金 (5)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答案:(1)想;(2)穿戴;(3)拿着;(4)抢;(5)只2.将上面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翻译: 答案:见参考译文参考译文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前往卖金子的人聚集的场所,看见人拿着金子,就抢夺过来。衙役将他抓住并绑了起来,问道:

16、“人们都在这里,您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答说:“我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子啊!”九、(2010郑州模拟)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颖悟,长负直气,读书史,识成败大体。大德四年,为工部主事。蔚州有刘帅者,豪夺民产,吏不敢决,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尚书省立,迁刑部郎中。适盗贼充斥,时议犯者并家属咸服青衣巾,以别民伍。天璋曰:“赭衣塞路,秦弊也,尚足法耶!”相悟而止。有告诸侯王谋不轨者,敕天璋讯正之,赏赉优渥。仁宗召天璋入见,时兴圣太后在座,帝指曰:“此不贪贿卜天璋也。”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皇庆初

17、,天璋为归德知府,劭农兴学,复河渠,河患遂弭。改授饶州路总管,天璋既至,听民自实,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县以饥告,天璋即发廪赈之,僚佐持不可,天璋曰:“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竟发藏以赈之,民赖全活。其临事无所顾虑若此。天历二年,蜀兵起,荆楚大震,复拜山南廉访使。人谓公老,必不行矣。天璋曰:“国步方艰,吾年八十,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遂行。至则厉风纪,清吏治,州郡肃然。会诏三品官言时政得失,因列上二十事,凡万余言,目之曰中兴济治策,皆中时病。既归

18、汴,以余禄施其族党,家无詹甔储,天璋处之,晏如也。至顺二年卒。 (选自元史列传第七十八良吏一)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弊也,尚足法耶! 法:效法B.时省臣董田事,妄作威福 董:督察、监督C.复河渠,河患遂弭 弭:顺服D.至则厉风纪,清吏治 厉:严肃整顿解析:C项,“弭”的意思是“消除、停止”。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反映卜天璋有治事之才的一项是 ()省檄天璋往讯之,帅服,田竟归民。郡县争赂之,觊免谴,饶独无有。省臣衔之,将中以危法,求其罪无所得。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恒惧弗获死所耳,敢避难乎!事无苛扰,民大悦,版籍为清。A.B.C. D.解析:表现

19、他刚直不阿;是说省臣欲中伤他,但未成功,间接表现其廉正;表现他勇赴国难的情怀。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卜天璋有胆有识,正直廉洁,从不畏惧豪强,能够秉公执法,所以在“吏不敢决”的情况下,省里派他前往审理刘帅案件。在审理谋反案件时,皇帝也放心地让他主持。B.卜天璋勤政爱民,总是为百姓着想,所以当省臣索要贿赂时他坚决不送,怕给百姓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以致省臣对他恨之入骨,寻找理由来制裁他,使他蒙受不白之冤。C.卜天璋忠君爱国,以天下事为己任,他认为做官就应当为国分忧,为民着想,生有意义,死得其所。天历二年,他虽年已八十,依然迎难而上,为安定地方做出了重大贡

20、献。D.卜天璋治理地方,大致有如下特点:采取不扰民的政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重视道德教化,兴办学校,整顿社会风气,十分注意从百姓角度考虑问题。解析:B项,错在两点:一怕给老百姓造成沉重负担的意思文中没有;二寻找理由制裁他,使他遭受不白之冤,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是说省臣中伤他,但找不到他的罪过。答案:B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被命治反狱,帝顾左右曰:“君璋,廉慎人也,必得其情。”天璋承命,狱赖不冤。译文: (2)民饥如是,必俟得请而后赈,民且死矣。失申之责,吾独任之,不以累诸君也。译文: 答案:(1)后来被命令审理造反的案件,皇帝看着近臣说:“君璋是个清廉审慎

21、的人,一定能审出实情。”天璋接受命令,案件依靠他而没有发生冤情。(2)百姓如此饥饿,(如果)一定等到请求(被批准)再行赈济,百姓将要饿死。不申请的责任,我独自承担,不会因为(这件事)连累你们。参考译文卜天璋,字君璋,洛阳人。幼时聪明颖悟,长大后有正直的气节,读书明史,懂得成功失败的重要原则。大德四年,担任工部主事。蔚州有个叫刘帅的,强横夺取百姓的田产,官吏不敢判决,行省征召天璋前往审理这个案件,刘帅服罪,田产最终又归还了百姓。尚书省成立,升任为刑部郎中。恰值盗贼横行,当时有人提议要让犯人家属都穿青色衣巾,以与其他百姓相区别。天璋说:“囚徒满路,是秦的弊端,这还值得效法吗?”大家醒悟过来,就打消

22、了这种想法。有人告发诸侯王阴谋造反,皇上派遣天璋审讯这个案子,很优厚地赏赐了他。仁宗皇帝召天璋进宫见驾,当时兴圣太后在座,皇帝指着他说:“这是不贪贿赂的卜天璋。”后来被命令审理造反的案件,皇帝看着近臣说:“君璋是个清廉审慎的人,一定能审出实情。”天璋接受命令,案件依靠他而没有发生冤情。皇庆初年,天璋担任归德知府,鼓励农耕,兴办学校,修建河渠,河患于是消除。改任为饶州路总管,天璋到任以后,听凭百姓自行生产,万事不搅扰百姓,百姓非常高兴,所辖范围内政治清明。当时省里有个官员督察田地的事情,作威作福,任性胡为,郡县官员争着贿赂他,企盼免受罪责,只有饶州没有贿赂。那个省里的官员十分憎恨天璋,将要用严刑

23、峻法来中伤他,却找不到他的罪过。县里报告发生了饥荒,天璋立即打开粮仓进行赈济,同僚们认为不可以,天璋说:“百姓如此饥饿,(如果)一定等到请求(被批准)再行赈济,百姓将要饿死了。不申请的责任,我独自承担,不会因为(这件事)连累你们。”最终打开仓库进行赈济,百姓依靠这个保全了生命。他在事情到来之时就是这样无所顾虑。天历二年,蜀兵发动叛乱,荆楚地区大为震动,天璋又被任命为山南廉访使。人们认为他老了,一定不会前往。天璋说:“国家正举步维艰,我八十岁了,常怕死不得其所,又哪里敢躲避灾难呢?”就出发了。到达之后,严肃风纪,澄清吏治,州郡变得整饬不乱。恰值皇上下诏让三品官员讨论时政得失,他就上书列出了二十件事,共万余言,起名为中兴济治策,都说中了当时的弊端。回到汴地以后,他把自己的俸禄施舍给亲戚同乡,家里没有剩什么积蓄,天璋对此十分泰然。至顺二年去世。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