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9 ,大小:502.50KB ,
资源ID:121517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1517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第3讲 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通用版讲义:专题一 第3讲 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第3讲以感受品格为核心目标,完胜形象题小说形象是小说艺术的表现中心,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更确切地说是作品的主要构成部分。因为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问题,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所以说,正确把握人物(事物)的品格品行是解答形象类题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高考小说阅读考查中命题的热点,这部分常设考点有3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重建学校路遥(1)这一天晚上,少安回家后不多功夫,就被父亲有点神秘地叫到院子里,把刘玉升要重建庙宇的事给儿子大约说了说。(2)“我上了

2、二十块布施。我品玉升的意思,想叫你多出点哩,因为你这二年赚了几个钱”孙玉厚咄讷地对儿子说。(3)孙少安有些生气地巴咂了一下嘴,对父亲说:“哎呀,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4)玉厚老汉对儿子的态度大为惊讶,“你娃娃不敢这样!神神鬼鬼的事,谁也说不来!咱又不在乎那么两个钱。万一”(5)“万一怎?”少安看着父亲的可怜相,强硬地说:“我不会出这钱!哪里有什么神神鬼鬼!神鬼就是刘玉升和金光亮!他们愿干啥哩,和咱屁不相干!”(6)第二天上午,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虎子这半年已经上了小学一年级。他很想在外面悄悄看看儿子坐在教室里的样子。(7)孙少安怀着一种惆怅而激动的情绪

3、,一个人慢慢溜达着。(8)他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却猛然意识到:学校已搬进了原二队的饲养院里!(9)不过,他倒一下子无法把自己的双脚从这个破败的老学校的院子里挪出来。(10)他看见,这个当年全村最有生气的地方,竟是这样的荒芜衰败了!甲院子里蒿草长了一人高,窑面墙到处都是裂缝,麻雀在裂缝中垒窝筑巢,叽叽喳喳,飞进飞出,那副篮球架已经腐朽不堪,倒塌在荒草之中这就是当年他上过学的地方!他的弟弟、妹妹,都在这里上过学。(11)而现在,他的儿子却不得不离开这地方,搬到曾经喂驴拴马的棚圈里去念书了。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辱。(12)“不过,你孙少安大发感慨,可又给双水村做了些什么事?”有一个声

4、音突然在内心中问他。孙少安怔了怔,忍不住仰起脸向天空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仅仅在这一刹那间,某种想法便不由地主宰了他的意识,他猛然想:是呀,我为什么不可以把这座学校重新建造起来呢?连神汉刘玉升都有魄力重建庙坪的破庙,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13)一种使命感强烈地震撼了这个年轻庄稼人的心,使他浑身不由滚过了一道激奋的颤栗!(14)好,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咱们就唱它个对台戏!(15)孙少安旋即走出这座颓败的学校院子,转而来到不远处的原二队饲养院。他蹑手蹑脚来到“教室”窗户前。窗户是临时垒的,栽几根粗糙的木棍,破麻纸被风吹得哗哗价响。他透过窗户上的破纸洞,看见姚淑芳老师正领着孩子们读拼音

5、。里面黑乎乎的,一股牲畜的粪便味直冲鼻子。他半天才看见虎子背抄着双手,小胸脯挺着在念拼音。他鼻根一酸 (16)孙少安拧转身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他更加迫切地感到,他有责任让孩子们尽快和这个饲养院永远地告别,重新回到更好的环境中去念书。(17)他直接去找他的朋友金俊武。俊武听他说了自己的打算,也很兴奋,立刻表示他将全力支持他办这件大事。两个人同时还商定,他们也成立一个会,叫“建校委员会”,由少安任会长,俊武任副会长。少安表示,他准备拿出一万五千元。如果剩余下钱,还可以建立“奖学金”什么的。(18)当天晚饭后,少安也神秘地把父亲叫到院子里,给他说了他的打算。(19)玉厚老汉嘴一张,结果连什么也没

6、说出来。他万万没有想到,儿子连敬神的几十块钱都不愿出,却拿这么一大笔钱修田福堂震坏的那个破学校!(20)出乎少安意料的是,平时勤俭的秀莲却特别痛快地支持他搞这件事。事情由生病的妻子最后画了“圈”,就算敲定了。(21)当天夜晚掌灯时分,少安一个人爬上了庙坪山。他蹲在山顶的梯田楞边,静静地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22)此刻,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从少年时期的生活,一直想到了现在。噢,他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半辈子。他的后半辈子也要在这块土地上度过。往日的生活有苦也有甜。重要的是,他现在才感到腰板硬了一些。过去,日日夜夜熬煎和谋算的是怎样才不至于饿死,如今却有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为这个他度过辛酸

7、岁月的村庄做点事了。当然,比起一些干大事的人来说这实在算不了什么,可这是他孙少安呀(23)乙月亮是这样的皎洁,夜是这样宁静,村庄沉浸在睡梦之中,东拉河却依然吟唱着那支永不疲倦的歌。(24)几天以后,孙少安要出钱重建学校的事件就传得家喻户晓了。于是,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两个民间组织以孙少安、金俊武为首的“建校会”和以刘玉升、金光亮为首的“建庙会”,叫人哭笑不得的是,许多人竟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节选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第五十章,有删改)精读习惯培养先逐段检索加工要点概括:少安和父亲因捐款争执。思考分析:父亲动员儿子捐款,让儿子随大流,不惹事,可见父亲胆小怕事。“神神鬼鬼的事

8、,谁也说不来”,可见父亲有点迷信思想。少安挣了钱却不愿捐钱建庙宇,是小气吝啬吗?(不是,与下文他捐钱重建学校形成对比,表现他明辨是非)要点概括:少安习惯地走进破败的老学校。思考分析:“少安产生了一个小小的愿望”在情节上有何作用?(“愿望”是去学校看儿子,这就为下文少安因教室破败而产生重建学校的情节做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惆怅而激动”,可见少安心情复杂,“惆怅”在昨天的事儿,“激动”在去看儿子上学。“习惯地”“无法”,写出少安对老学校的感情,为下文捐款建校做铺垫。要点概括:老学校的破败景象。思考分析:校园的破败景象勾起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为下文重建学校进一步做铺垫。要点概括:少安决定

9、重建老学校。思考分析:本部分主要运用心理描写,着力塑造了少安这位明辨是非、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新农民形象。再写饲养院的破败,少安重建学校的决心更加坚定。少安来到教室时的“蹑手蹑脚”与离开教室时的“拧转身急速”这两处细节形成鲜明对比,细腻地刻画出了少安重建学校之心更加坚决、急迫。要点概括:大家都支持少安重建老学校。思考分析:修庙宇不愿随大流,这次却拿出“一万五千元”,对比中,凸显少安明是非,讲奉献。听到少安准备拿大笔钱重建学校,父亲虽感吃惊,但并不反对,表现父亲的朴实木讷。平时勤俭的秀莲痛快地支持,明大义。第(18)段“少安也神秘地”与文章开头部分“父亲有点神秘地”相呼应,结构上更加圆合。要点概括

10、:少安夜观双水村。思考分析:心理描写,写出少安的幸福感。描写双水村夜晚的宁静,表现少安获得家人支持后愉快、宁静的心情,表达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眷念之情。要点概括:双水村出现了“今古奇观”。思考分析:对这两个“会”同时都抱支持的态度,表明大部分农民缺少自己的主张,采取观望和跟风的态度。本文通过写孙少安捐款重建学校的故事,刻画了以孙少安为代表的部分先进农民的形象。这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投资办教育,致力建设新农村,表现出他们明辨是非、依恋故土、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良好品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刘玉升和金光亮集资重建庙宇受到双水

11、村不少村民的支持,孙玉厚老汉也捐了二十块,这说明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农民精神生活空虚。B孙玉厚希望少安多捐点钱重建庙宇,想不到被一口回绝了;随后少安提出准备拿出一大笔钱重建小学,玉厚老汉虽然感到吃惊,但并没有表示反对。C孙少安想瞧瞧他的宝贝儿子,于是他来到儿子读书的地方,看到由饲养院改成的小学简陋破败,决定重建他和弟弟妹妹们读过书的学校。D本文以孙少安目睹双水村小学的破旧而捐款重建双水村小学为线索,重点描写孙少安的心理变化,语言朴实动人,富有感染力。解析:选AA项,“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有所抬头”表述不准确,因为当时农村封建迷信思想一直存在;另外,“农民精神生活空虚”于文无据。2.(对点题形

12、象的塑造手法)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塑造孙少安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见后面例一。3(回扣题环境描写作用)文中画线的甲、乙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本题是考查中间文段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从环境本身、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主题表达四方面分析作答。参考答案:(1)甲处:描写了孙少安儿时读书学校荒芜衰败的景象,(1分)勾起孙少安的回忆和感伤,(1分)为下文他决定重建学校做铺垫。(1分)(2)乙处:描写了双水村夜晚的宁静,(1分)表现少安获得家人支持后愉快、宁静的心情,(1分)表达他对家乡深深的热爱和眷念之情。(1分

13、)题型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在书中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多方位的,它凭借各种艺术手段既对人物形象进行直接描写(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等),又对其进行间接描写(如侧面衬托)。教材典例领悟好回扣教材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是怎样刻画林黛玉这一形象的?请分析。标答分析参考答案:写肖像。写黛玉的风流态度、容貌标致、多愁善感。写心理。初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体现了她寄人篱下、小心谨慎的心理状态。写语言。写黛玉婉拒邢夫人的语言,写有关读书问题的两次回答,表现她聪明识礼,谦恭得体。写动作。写黛玉在王夫人房中吃饭

14、的细节动作,表现她知书达礼,举止得体。答案解构:这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题,属于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设题。通读文章,抓取描写林黛玉的相关内容,明确所用的描写技巧,如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等,再结合文本分析描写技巧的具体使用及其效果。相关知识掌握牢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无论是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都注重细节的描写。一般来说,细节描写有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环境细节描写等。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有:刻画人物性格、爱好、追求;深化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作用阐释直接描写(正面描写)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

15、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现人物性格品质。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1)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2)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推动情节发展。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借助物象衬托借助环境烘托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题在书外题干示例审题定向(1)(2013重庆高考)作者主要用了哪种艺术手法塑造贝尔蒂这一形象?请简要分析。(枪口下的人格) (本题包含直接

16、描写和间接描写)(2)(2014江西高考)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间接描写(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铁良的抻面手艺?请简要分析。(抻面)考查从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题干中往往有“形象”“手法”“技巧”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考查从侧面描写人物的方法,题干中往往有“间接”“侧面”等表答题方向的词语。三、怎样答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学考贯通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题答题“2步骤”第一步:定角度,明考向看题干要求和文本内容,确定答题是从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从间接描写的角度,还是两者兼有。第二步:找对应,析效果从文中找出直接描写或者间接描写对应的内容,对手法及效果作具体分析。阅读重建学校(原文见本讲“课前自主精读”),完成后面的

17、题目。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塑造孙少安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第一步:定角度,明考向题干中明确提出了“运用什么手法塑造”,意在考查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分析塑造手法。第二步:找对应,析效果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语言描写“我怎能出这号钱哩?就是你也不应该出!”“我不会出这钱!”简洁的语言,看出少安不愿为修庙捐钱的态度。动作描写“习惯地走到原来的学校院子”“急速地步出了这个破院子”“找他的朋友金俊武”“环视着月光朦胧的双水村”,写出了少安对学校建设的关注。心理描写“这是历史的耻辱,也是双水村的耻

18、辱”“我为什么没勇气重建这个破学校?”“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他一下子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这些心理,写出了少安投资办学的心理过程。本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着力塑造了孙少安这位为家乡勇于奉献、有思想的新农民形象。 参考答案本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着力塑造了孙少安这位明辨是非、依恋故土、热心为家乡做贡献的新农民形象。(3分)干净利落的语言描写,表明少安不捐修庙钱的坚决态度,如“我不会出这钱”。(1分)动作描写凸显少安对学校建设的关注,如走进破败老校、原二队饲养院,找朋友金俊武议事,蹲在山顶环视双水村。(1分)心理描写则写出了少安决定投资办

19、学的心理过程,如老学校勾起的回忆、伤感;决心与修庙唱对台戏,“你刘玉升修庙,我孙少安建校”;还有月夜环视双水村想到许多事情等。(1分)1手法找不全或找不准。对典型的描写文字检索不全,或对检索到的文字加工提炼不准确,就会出现手法找不全或找不准的失误。如本题,容易遗漏对孙少安的动作描写;也可能会答上不典型的神态描写。2只答手法,缺少分析,或分析啰嗦。再如本题,分析时,很可能出现简单罗列原文描写文字的情况,不是自己的加工成果。 题型二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理在书中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是小说阅读中的必考题,这部分常常有两种命题形式:指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或性格特点;整体概

20、括与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在具体命题时,有些考题是只概括,不分析;有些考题是概括之后再分析。回扣教材根据祝福一文中鲁迅对祥林嫂的刻画,总结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的特征。标答分析参考答案: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下去;但在旧社会的她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被践踏,被迫害,被愚弄,被鄙视,最终为旧社会所吞噬。答案解构:本题考查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题干要求总结的是祥林嫂的形象特征,阅读全文,从对祥林嫂的各种描写、生存环境、情节发展、祥林嫂的身份地位和主题5个角度分析,进行概括总结。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题在书外类型题干示例审题定向指定语段概括

21、与分析型(1)(2016江苏高考)文中两处画线句分别表现了会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请简要分析。(会明) (2)(2015浙江高考)概括第三段所描写人物的形象特点。(捡烂纸的老头) (3)(2014浙江高考)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走眼)在具体指定的语句或语段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形象特点”“心理”“性格”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整体概括与分析型(1)(2018全国卷)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赵一曼女士)(2)(2018全国卷)请结合二姐等

22、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有声电影)(3)(2016全国卷)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战争) (4)(2016全国卷)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玻璃)从全文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特点”“性格”“品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三、怎样答人物形象的概括与分析学考贯通考法一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形象概括分析准确分析指定语段人物心理或形象的“2步2要”2步第一步,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看看在这一语段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第二步,分清描写,

23、抓关键词。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2要一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出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势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二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涉及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这一方面。(2015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蓑衣张炜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遗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

24、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别在衣襟上。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

25、:“一变肥,你就浑!”达子蹲下来,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小格干脆仰起了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

26、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达子笑了笑,走开了。1984年11月(选自张炜中短篇小说年编采树鳔,有删改)请依据画线处的文字,简要分析小格的心理活动。(3分)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已经明确提到“画线”语句,属于特定语段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题型很明确。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画线语句情境是小格认为达子在看她的笑话下发生的,“小格的心里一热”,说明她心中有所触动。上文达子要帮忙翻地,小格“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是犹豫后的决定,说明姑娘的自尊心占了上风,

27、她是一个要强的人。分清描写,抓关键词“垂下眼睫”这一动作是“心里一热”后内心自尊挣扎的表现;关键词“执拗”已经明确了人物的自尊要强。参考答案:因达子要帮忙,小格内心有所触动,可是由于自尊要强,犹豫后还是决意自己翻地。1不能“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断章取义,理解不准,或分析片面。如本题,若不结合上文小格认为达子看她笑话的情景,就解读不好“心里一热”包含的“有所触动”的心理变化。2抓不准关键词,或不能精准加工提炼性格(或心理等)术语。如本题,关键词是“执拗”,抓不准它,就难以准确解读人物心理;就是抓住了这一关键词,若不能精准加工提炼为心理方面的术语“自尊要强”,只保留“执拗”,也是不当的,因为这

28、是一个性格术语。考法二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整体概括与分析人物形象题“4角度”特别提示人物形象特点与性格特点的区别性格特点包括人物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形象特点不仅包括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还包括外貌、身份、地位、职业等。(2018全国卷)阅读赵一曼女士(原文见P145),完成后面的题目。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中有“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等词语,可以知道本题是“人物性格”类题,再从“简要分析”可以判定

29、本题是人物性格概括分析题,把文中正面和侧面写“赵一曼”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的语句找出来概括分析,特别是检索与人物相关的情节和细节,分析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等。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1小说中与赵一曼“拔俗的文人气质”相关的情节和细节主要有3处:(1)喜欢丁香花。丁香属观赏型花,花型美丽,一般开在暮春时节,易凋谢,文人面对美丽的丁香易生伤春之感,故丁香的意象多与美丽、优雅和哀婉有关,如“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赵一曼喜欢丁香花,说明她应该是个情趣优雅的人。(2)

30、用深情、甜蜜的语调向护士韩勇义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有趣、欢乐的生活,这种语调是婉约的文人语调。(3)通过观察、分析,赵一曼发现警士董宪勋可以争取,最终用大义和真情感化了他,感化过程体现了赵一曼细致绵密的文人智慧。2小说中与赵一曼“职业军人的冷峻”相关的情节和细节主要有3处:(1)率领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过着冬夜里“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艰苦生活,被捕以后遭到严刑拷打,始终没有让敌人得到有价值的回答,这些都需要有军人坚强的意志。(2)再次被捕时,她“淡淡地笑了”,显得冷静、从容、淡定。(3)被枪杀前,她给儿子写的遗书充满了母爱和反满抗日的民族大义,体现了她面临牺牲时的

31、理智和沉稳。答题时,分点作答比较合适。每小点前部分为内容概括,后部分为鉴赏提炼。例如分析文人气质,概括内容后用相应的词语提炼,如:情趣不俗、富有情趣;文雅浪漫、文采斐然;智慧过人、聪慧等。分析军人的冷峻,概括内容后用相应的词语提炼,如:意志坚定、不屈不挠;从容淡定、临危不惧;理智沉稳、富有理性等。参考答案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1形象(或性格)特点概括不全。不能从“情节”“描写”“评论”“背景”四个角度全面检索相

32、关信息,遗漏一些典型信息,出现要点概括不全的失误。如本题,检索相关信息时,容易漏掉对赵一曼喜欢丁香花的描写文字,也就概括不出赵一曼“情趣不俗”的文人气质。2概括加工能力不强,答案要点重复或混乱。检索信息后,只作分条罗列,要点过多,并造成角度重复;或者同类合并不当,出现要点混乱。如本题,容易出现单纯罗列赵一曼表现,不做性格特点归纳的失误。 题型三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一、什么是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理在书中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小说的人物可分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高考中还经常考查物象,高考在形象作用方面的设题常涉及这三方面。

33、回扣教材(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从主要人物方面设题) (2)小说祝福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次要人物方面设题)(3)老人与海中用大量篇幅写凶猛和残暴的鲨鱼,有何作用?(从物象方面设题)标答分析(1)参考答案: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对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对认识社会的作用。林冲的遭遇让我们看到加害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的教头,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但还是被逼得走投无路;至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广大百姓,他们所承受的痛苦

34、也就可想而知了。对主题的作用。从林冲的遭遇来看,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了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答案解构:本题考查小说主要人物的作用,题干中明确提出“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解答时主要思考林冲的遭遇对认识社会的作用和对理解主题的作用。(2)参考答案:作用:在小说结构上,“我”起着线索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来反映的,“我”是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人。答案解构:本题考查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解答时主要思考次要人物在情节结构、侧面衬托主要人物、揭示主题等方面的作用。在这里,“我”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情节结构方

35、面,“我”是线索人物,“我”见证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 (3)参考答案:“鲨鱼”象征着神秘的命运与不可知的世界,写“鲨鱼”之凶猛和残暴主要是为了烘托桑地亚哥的刚毅、顽强。答案解构:本题考查小说物象的作用,解答时主要思考物象在塑造人物、情节安排、揭示环境、揭示深化主题方面的作用。这里的“鲨鱼”在揭示环境和塑造人物方面的作用较突出,“鲨鱼”象征着神秘的命运与不可知的世界,写“鲨鱼”之凶猛和残暴主要是为了烘托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二、怎样考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题在书外类型题干示例审题定向主要人物作用型(1)(2015浙江高考)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捡烂纸的老头) (2)(

36、2014浙江高考)结合赵老板这一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主旨。(走眼)考查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分析”“简析”等作答动词和“人物形象”“主要人物”“作用”“用意”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次要人物作用型(1)(2016全国卷)“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玻璃) (2)(2013湖南高考)“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未婚妻)考查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分析”“简析”等作答动词和“次要人物”“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物象作用型(1)(2017江苏高考)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2)(2014全国卷)小说

37、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鞋) (3)(2013全国卷)“影子”对小说的艺术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考查物象在小说中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分析”“简析”等作答动词和“物象”“作用”“意图”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三、怎样答人物形象(物象)的作用学考贯通复习过程中,考生应当明确小说是一个艺术整体,人物各司其职、各有作用,这是解答人物角色作用题时得分的关键。我们可以结合鲁迅的小说祝福来归纳人物,如下:角 度小说人物角色角色解读示例人物主次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的中心祥林嫂次要人物与主角发生或同一或相对立的关联鲁四老爷、柳妈、“我”等情节事件(矛盾冲突

38、)设置故事讲述者、观察者第一人称叙述者小说中的“我”事件旁观者当时在场,不影响故事走向鲁镇听阿毛故事的人们冲突参与者冲突双方,有阶级冲突、性格冲突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等封建势力情节推动者推动下文情节发展柳妈、卫老婆子结构线索级人物贯串全篇,事件处处为他所知“我”人物关系主要人物的陪衬者与主人公有相同或不同之处,可正衬可反衬柳妈、祥林嫂婆婆对众多人物穿针引线的联系者联系人物,使各方因她而“相遇”卫老婆子情感(主题)情感抒发者、觉悟者表现主旨“我”由此可知,小说阅读“人物角色作用”题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问的是人物的地位作用,作答时却需要学生由此向小说其他要素扩展,要将人物和“情节安排”“结构设计”

39、“主旨表达”“人物关系”等方面相勾连。因为小说是一个整体,“人物”“情节”“环境”“结构”“主旨”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考法一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解答小说主要人物作用题“3思考”1思考对情节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应首先考虑与小说的情节关联,因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性格的完成,都与情节密切相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在对情节产生推进作用。2思考对主题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必须考虑小说的主题,因为小说的目的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表现主题,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最根本用意。3思考对社会的作用也就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结合社会现实深切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对当代社会的思想产生的

40、影响或作用,体会人物形象的艺术价值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这是作品的真正写作意图。(2015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捡烂纸的老头汪曾祺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

41、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了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想吃什么要点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提出一张来,把他安

42、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啮。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

43、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跳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能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

44、哪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八千多块钱,一沓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注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你认为作者刻画“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5分)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刻画”“这一人物有什么

45、用意”,由“刻画”“用意”可知考查的是“形象的作用”,并且是塑造“主要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对主题的作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又老又丑、邋遢且遭人鄙夷的老人,然而他却能在别人说自己坏话时捍卫自己的尊严,即使整个过程显得有些滑稽可笑,但这种行为是令人尊敬的。文章最后写老人攒了不少钱,这件事说明老人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有想法的,其内心世界是复杂和丰富的。地位低微并不等于人格微贱,正是小说要表达的主题。对社会的作用从“小伙子没有理他”“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等可以看出,作者对老头受到周围人的漠视的处境是十分同情的,文章最后的文句也呼吁我们,要对下层人士多一些

46、关怀、尊重和理解。参考答案作者刻画这个“老头”,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1与次要人物的作用混淆。如本题,有些考生答出“捡烂纸的老头”对其他人物的衬托作用,就是把“捡烂纸的老头”这一主要人物混为次要人物了。2思考角度不全、不准。再如解答本题,答出主要人物对主题的作用较容易,但很容易遗漏主要人物对社会的作用,或答出不是很典型的情节方面的作用。考法二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解答小说次要人物作用题“5思考”1思考“自身作用”指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

47、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和价值。2思考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的作用在一些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从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来;对人物的感受、评论,往往从次要人物的嘴里说出来。通过次要人物的见闻,把故事相关的情节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动情节发展。他们的出现主要担当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叙事功用,常常起到线索作用。3思考侧面衬托、突出主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可以将原本单调的故事情节衬托得活灵活现,凸显主要人物品质,表达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清晰。4思考揭示主题、增添魅力的作用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

48、务的。小说对次要人物的刻画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含着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又增添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如祝福中的“我”就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具有现代意识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新旧历史交替时期种种精神上的矛盾。5思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的作用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现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的作用。渲染气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体人物。小说中的“我”小说中的“我”是个特殊人物,它不同于散文中的“我”,它是小说中的人物,不一定是作者自己。因为“我”是第一人称,也有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的作用。图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武装部长大海白马镇武装部长白建国是在一个周

49、末深夜十二点,被白宝宝所在部队营长的电话吵醒的。营长焦急地告诉白建国:“出大事了,你们镇那个白宝宝想逃跑!”营长说:“这个白宝宝在新兵训练期间就流露出后悔的意思,下连队三个月多次装病不参加训练,今天更离谱,外出请假到下午六点,结果八点还没有归队。我们赶紧分头去找,在火车站逮住这小子。发现他回家的票都买好了!”白建国急了,拍着床板叫:“我立即过来处理!”白建国说完,打电话向镇主要领导汇报,连夜搭乘一趟特快列车去了部队。去年冬季入伍的白宝宝是白马镇唯一在读本科生新兵,其他都是高中毕业生及少量在读专科生。白宝宝是家中独子,名副其实的宝贝蛋儿。父母忙于生意无暇照顾,爷爷奶奶对他娇生惯养,白宝宝成了啥也

50、不会干的宠物宝宝。父母干着急,一直希望儿子能去部队锻炼一下。政审时,白建国问白宝宝为何当兵。白宝宝倒也爽快,说父母给报的名。这期间,部队正需要高素质的兵源,县里征兵部门综合考虑,批准白宝宝入伍。白建国在次日中午风尘仆仆地赶到部队,脸都没洗就去见团领导。团长扬着手中的报告说:“我们正准备上报呢!”白建国按住团长的手:“咱们受处理是小事,这个战士的一生也许就毁掉了。”政委反问:“那白部长的建议是?”白建国说:“白宝宝可能只是想家,我想带他回老家一个星期。”团长很严肃:“现在是两年义务兵制,原则上不能休假。”白建国拍着胸脯:“七天后保证把人带回,而且让他安心服役!”团长想了想,说:“那就特殊情况特殊

51、处理吧!”白建国带白宝宝上火车时说:“还好今天是我来接你,否则将是军事法庭等着你!”白宝宝眼泪汪汪:“部队好累我又想家。”白建国严厉地打断他:“我在这里生活过几年,那时条件更艰苦,还没有周末休息!”回到白马镇后,白建国在镇消防中队要了间上下铺宿舍,和白宝宝同吃同住,作息时间和着装如同部队。随后数天,白马河堤上出现一道与众不同的风景。早晨6点30分和下午4点30分,两个穿军装的男人在跑步,大的是白建国,小的是白宝宝。白宝宝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挤出时间,每天来到河边欣赏孩子出操。尤其是奶奶,发动村里十几个老人来看孙子。妈妈也一样,逢人就说:“那是我儿子,一身军装多帅气。”这期间,一些早起的村里人也

52、来到白马河边跟着跑步。白建国压低声音对白宝宝说:“注意影响,把军人的气概拿出来,全村人都在盯着你呢!”白宝宝心头一热,每当乡亲们看过来时,仿佛有股力量在他心中燃烧,口号响亮,浑身是劲。白宝宝返队前夕,白马镇风雨大作,河水奔腾。6点20分的起床铃声响起,白建国问:“要不今天别出操了?”白宝宝说:“不行,奶奶和妈妈看不到我,会失望。”他三下五除二地穿上衣服,冲进了雨幕。白建国跟着冲了出去,果真在白马河岸边看到白宝宝家人的身影。他们撑伞而立,高呼加油,为奔跑的孩子呐喊助威。白宝宝在回跑第二趟经过家人身边时摔了一跤。爷爷奶奶刚要去扶,被白建国喝住。只见白宝宝很快爬起,一甩满身泥水,拔腿继续奔跑。白宝宝

53、爸握住老婆的手热泪盈眶:“儿子是真正的男子汉!”白建国本想亲自送白宝宝返队交差,但被白宝宝谢绝:“请部长放心,我会安心服役!”白建国点点头:“如果不相信你,这次也不会带你回来。”白宝宝临上车时,两腿并拢,双膝夹紧,啪地敬了个军礼!白建国也挺身立正,回了个标准的军礼!四目相对,一老一少两个兵哥眼里泪花闪烁。(有删改)本文的标题为“武装部长”,那么白宝宝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小说标题是“武装部长”,说明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武装部长白建国,而白宝宝是次要人物。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问次要人物在文中有什

54、么作用,首先就要考虑其对塑造主要人物有什么作用。梳理小说内容,可以发现写白宝宝的转变是为了衬托白建国;白宝宝当新兵逃跑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开端,有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白宝宝的转变过程是故事的主体,通过他的转变,彰显了小说主旨。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白宝宝当新兵逃跑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开端,正因为白宝宝的逃跑,才引出了主要人物白建国,进而引出下文,推动情节发展。侧面烘托,个性鲜明白宝宝这个次要人物的转变过程,正好衬托了武装部长白建国对新兵的关爱以及教导有方。揭示主题,增添魅力白宝宝的转变过程是故事的主体,通过他的转变,彰显了小说主旨:赞美武装部长白建国的优秀品质,表现新时

55、代军队的人文关怀,等等。参考答案衬托武装部长白建国对新兵的关爱以及教导有方。白宝宝从一个娇生惯养的逃兵转变为家人和乡亲眼中的男子汉并返回部队的经历,正说明白建国的功劳。引出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白宝宝逃跑引出了白建国后面对其的一系列“改造行动”。暗示主旨。通过白宝宝的转变赞美了武装部长白建国善于教育青年人、为国家国防事业做贡献的特点,也显示出新时代军队的人文关怀和对新时代青年的期许。考生解答人物形象作用题,极易陷入答案模式化,只知道答题的角度,但是和文本结合分析的能力欠缺。比如明白这个人物起到了“牵线搭桥、推动情节”的作用,但是具体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不能结合文本针对性解说分析。考法三物象的

56、作用解答小说物象作用题“4思考”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对主要人物做了映衬,如从心理、行为、语言方面等。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物象反复出现,串连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具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3从环境方面思考一是指它对时代特色氛围做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刻画作用。4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丑 琴 操邓跃东祖父会拉琴,好事者命令他带上两个会拉胡琴的侄儿一起演出。在邻村第一次巡演时,

57、我大伯父刚拉开过门,台下就扔来一只鞋子,砸在他头上。他们指责大伯父的胡琴有问题,硬是逼着他锯掉了琴杆上的龙头这件事我是听一个叔父说的,几个伯叔不愿回忆这些旧事,唯有我堂二叔反应异常,他大口大口地吸着烟说:“琴头是我砍的!”我知道二叔一直钟情于胡琴,没想到他竟是这件事的亲历者。透过浓浓烟雾,我看到了二叔眼里流露出的几丝幽怨。那晚他们受到了批评,被要求将琴头处理掉,否则后果难以想象。祖父答应一定处理好,但不是当场锯掉的。这把琴是大伯父在县城读中学时带回的,却成了二叔的至爱。那时祖父被贬职从学校回乡,思虑最多的是要保住侄子们的性命,要不就对不起大哥。祖父就给二叔做工作,二叔十五六岁,很不配合。祖父发

58、了怒,责问他:“是人头重要还是琴头重要?”二叔噙着泪、含着怨气,在祖父的逼迫下锯下了琴头。祖父说:“这个琴头雕刻得精致,你先收着,日后可能会用上。”二叔不吭气,捡起琴头一把甩进了灶膛。丑琴无头,祖父他们也无脸面,操琴的模样十分滑稽,总不被人正眼看。当然,心里最憋屈的是二叔。他很年轻,无端被人嘲笑,其实他拉琴是很有水准的,但是心里不平,音色起伏大。丑琴让二叔的脾性也丑了起来,他变得十分倔强,不太理会祖父以前他们经常一起谈琴论艺,慢慢地不怎么说话了。没过多久,伯叔姑姑们不能读书了,因为村里不准。二叔两次被生产队长从中学赶回,他聪颖好学,无奈初三未读完,就再也未进过学堂的门了。二叔积下一肚子的愤懑和

59、怨恨,别人拈轻怕重,在生产队混工分,他年纪轻轻就去学泥水匠的手艺,每天用砖刀砍砍剁剁,其实是在发泄不满,他要砍平种种崎岖。但是,这种方式并不能让他感到轻松,他的虎口被震烂,血流不止,也不能释放心中的怨气。他又想起了无头琴,每天劳作回来,把自己关在房里,只有丑琴懂他,眼里的泪、虎口的血,遗落在琴上,他浑然不知。二叔独自拉琴,长夜不息。祖父知道他心里苦闷,就开导他说:“拉琴可以消解磨难,但不能宣泄情绪,你指上的怨气太重了。”二叔说:“你不是说琴音传递的是心声吗?”祖父反问:“你心里向往的是什么?”二叔不吭声了。听琴知音,得失寸心。二叔对祖父的视听修养极为钦佩,他为自己更名为“清明”,自此静心练琴,

60、研习音律。清明通透,方有流音。二叔反复体悟,寻求彻悟人跟丑琴一样,没有脸面,可琴还是琴,心里有音,仍可自然地发声。他的心慢慢地融入了丑琴,琴声开始从心里流泻出来,没有了早时的发泄,音色一片柔美。二叔认真地看着我说:“琴已无头,人得有名。”二叔那时带着这把丑琴,一次次地参加上级安排的演出。他用丑琴发出的优美琴声征服了众多同行,感染无数心田。有一次,上级首长要来观看,领导提出给他换把琴,说这琴太丑了,影响县里的形象。二叔说,人能换但琴不能换。在本村的一场集会上,全家人都被责令到场陪斗,批斗的对象是二叔的母亲。大冬天里她被拉到学校操场上,被风车对着猛吹,她不服软,直挺挺地站了一夜。有人起哄要我家的人

61、拉琴造势,祖父跟他们交涉能不能换人,他们说不行,故意要我二叔拉。祖父尴尬不已,二叔却轻松地拉开了弓子。凝望着受难的母亲,他如入空谷,心若止水,怀中丑琴一如昔日,不动声色。后来我得知,二叔拉的是刘天华先生的光明行,他心里存有光亮!(选自读者2015年第9期,有删改)文章多次提到“丑琴”,请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自主尝试(试一试要点能否答全) 规范解答(比一比看遗漏哪些要点)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题干已经明确“丑琴”物象,“作用”二字也明示本题属于“物象作用”类题。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思考角度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小说的情节始终没有离开“丑琴”,主人公二叔的人生经历也始终没有

62、离开“丑琴”,可见,“丑琴”是文章的线索。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本文的“丑琴”有所象征,小说借助“丑琴”展示人物的命运,“丑琴”的命运起起伏伏,象征着二叔的命运。从环境和主旨方面思考胡琴所以变成“丑琴”,暗示了当时荒唐的社会环境,“丑琴”虽丑,但琴音照样柔美,二叔从琴中参悟人生:勇于面对逆境,心中存在光亮。可见,“丑琴”这一物象既暗示了那个时代的环境特点,也暗示了文章的主旨。参考答案“丑琴”是全文的线索,串联起二叔的人生经历。“丑琴”象征着二叔人生的起起落落。“丑琴”暗示了当时荒唐的社会环境;“丑琴”虽丑,但琴音却能一片柔和,暗示了勇于面对逆境、完成自我救赎的主题。1对物象出现的位置关注不够。关注

63、物象出现的位置,对解读物象的作用很有帮助,尤其是反复出现的物象,要结合其上下文分析。如本题,“丑琴”反复出现,成为文章的线索;反复出现的“丑琴”命运起伏,象征人物命运起伏。2对物象暗示背景关注不够。要注意物象的类别和特征,如“太阳”“雪”“竹”“梅”等物象属于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环境描写的作用,还要特别注意它在渲染气氛、暗示背景(社会环境)方面的作用。如本题,“丑琴”成因所暗示的社会环境,容易被忽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钉 子 户欧阳明谁都没有想到,三娘会是钉子户。三娘的房子是土坯房,早已破烂不堪,就算送人都没人愿意要了。可她就是不拆。补偿低了还可以商量。我反复对三

64、娘强调。给座金山也不拆!三娘还是那句话,语气硬邦邦的。政府在镇上给你新修了砖房,又宽敞又干净,还有自来水,比土坯房好多了。再说,你上了年纪,一个人住在这里,没个照应,也不方便。我耐着性子继续劝。我就喜欢我的烂房子!三娘说完,撇下我们就走了。三娘是烈士遗孀。她的男人三叔是红军,驻扎在村子的时候被分到三娘家里住。三叔白天帮三娘家种地,晚上教三娘识字。三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长得英俊帅气。三娘很快就喜欢上了。三叔也深深地被三娘的纯朴和俊俏吸引,更被她求知上进的精神打动。两人很快就好上了。结婚那天晚上,三叔突然接到出发命令。等我,我一定会回来的!多识点字,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千万不能拖革命的后腿!走时,三

65、叔对三娘说。三叔走后,三娘牢记他的话,每天坚持看书写字,还学会了写信。她给三叔写了一大堆信,却一封都没寄出去过。三娘盼望着三叔回来,但三叔走后,一直杳无音信。解放后很多年,当地政府突然接到通知,说三叔在离开村子后的第三天就牺牲了。三娘不信,说,他没死,你们骗我!政府发给三娘抚恤金。她坚决不要,说,我男人根本就没有死!要啥?直到后来三娘老了,干不了啥活了,政府骗她说是对老年人的政策补助,她才接受了这笔钱。但三娘自己用得很少,把大部分钱都给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后来,政府安排她去敬老院。那里管吃管住,还有专门的人洗衣煮饭,由于有政策规定和名额限制,很多人想去都去不了。可三娘却说,我有手有脚的,去啥?

66、按理,三娘怎么也不该成为钉子户。三娘的房子不拆,工程就无法开工。领导多次批评我办事不力。三娘的话,气得我想骂人。但为了工作,只好耐着性子尾随她去到地里。三娘啊,你说修路好不好啊?我一边帮她收萝卜苗,一边问。要想富,先修路,当然好!好,大家都应该支持才对啊!你和三叔,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支持修路,老百姓都会夸你的。他没死!三娘狠狠地盯着我,再不说话。天色渐暗,我见再谈下去也谈不出个所以然,就准备离开。走时我说,三娘,你再好好想想,明天我们再来找你商量。再商量我也不拆!你们就不能绕道吗?三娘说。一路上,我都在纳闷三娘不搬的原因。难道她房子下面埋有金子?第二天,我们又去三娘家里。

67、心想,要是她再不答应,就只有采取强制措施了。可出乎意料的是,还没等我们开口,三娘就说,你们不用劝了,我明天就搬,补偿也不要了。我感到莫明其妙,问同行的村主任,你们昨晚和她说好的?昨晚我们没找她。村主任说。三娘说话算话,第二天就搬到镇上去了,死活没要补偿。道路施工的时候,三娘每天都拄着拐杖,大老远跑回土坯房所在工地来看,天黑了才离开,风雨无阻。她是不是担心我们挖到金子不给她哟?我问村主任。村主任一笑,说,不是,她在等她的男人,她怕搬了家,男人回来找不到她。从三叔离开第二天开始,她每天忙完活就在院坝里等,直到天黑,都六十多年了。那天她怎么突然那么爽快就答应搬了?我对三娘肃然起敬。头天夜里,她梦见了

68、三叔。三叔说,他很快就回来了,叫她千万别拖革命的后腿,她怕三叔回来骂她。村主任说。(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谁都没有想到,三娘会是钉子户”一句的作用有三:一是侧面表现三娘之前的为人;二是引出下文三娘的故事;三是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三叔出发前对三娘的思想教育影响了三娘一生,无论是之前三娘不愿意拆房还是后来答应拆房都体现了三叔对三娘思想教育的重要性。C三娘不相信三叔已经牺牲,拒绝政府发给的抚恤金,后来因为政府把抚恤金说成是对老年人的政策补助三娘才接受,但还是把大部分抚恤金分给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D“我”一直纳闷三娘不愿搬迁的原

69、因,最后一次到三娘家劝说,三娘却出乎意料地爽快答应搬走,后来村主任告诉了“我”她愿意搬迁的原因。解析:选BB项,“之前三娘不愿意拆房”不是因为三叔对三娘的思想教育,而是三娘害怕三叔回来找不到家,表现了三娘对三叔的爱。2.三娘对自家的土坯房从开始的“不拆”到后来不要补偿款也拆,这一态度变化展现了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6分)答: 解析:回答本题,应注重思考三娘之前不愿拆土坯房的原因以及后来答应拆除土坯房的原因等,根据这些内容分析所体现的人物形象特征和主题思想等。比如三娘开始时不愿拆土坯房的原因是害怕三叔回来找不到家,这表现的是三娘对三叔的爱;后来答应拆除土坯房是因为她做梦梦见三叔告诉她不能拖革命的

70、后腿,这说明她听三叔的话。参考答案:忠于爱情,相信三叔。三娘等了三叔六十多年,她不相信三叔已经牺牲,相信三叔总有一天会回到土坯房来。(3分)听三叔的话,不拖革命后腿。三娘本是钉子户,后来做梦梦见三叔告诉她不能拖革命的后腿,就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搬离土坯房,并且连补偿款也不要了。(3分)3小说表达了怎样的主题?请分析作答。(6分)答: 解析:分析小说主题,先分析作者的感情倾向,从题目和关键词“肃然起敬”等看,是明贬实褒;其次是人物形象和情节,结合上题来看,小说的主题是对三娘的赞扬,一是对三叔的感情,二是对国家对革命的付出。参考答案:小说通过三娘对自家土坯房从开始的“不拆”到后来不要补偿款也拆的曲折故

71、事,赞美了三娘对三叔忠贞不渝的爱情,(3分)以及三娘三叔为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3分)4.“我”在小说中的作用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 解析:回答本题,应注重从两个方面思考,即“我”在小说情节结构上的具体作用和对人物形象刻画的作用。从情节结构方面来看,“我”是小说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是推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人物;从人物形象刻画方面来看,“我”的各种表现衬托了三娘的形象特征。参考答案:讲述故事。“我”是小说故事的参与者,三娘的故事由“我”讲述,显得真实可信。(2分)推动情节发展。“我”是故事的亲历者,故事在“我”不断劝三娘拆房、打听三娘答应拆房的原因等中得到发展。(2分)刻画人

72、物形象。“我”眼中三娘对拆房态度的转变以及“我”对三娘态度的变化,侧面突出了三娘的形象特征。(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医者周国华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今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就行,我命硬,能挺过去。”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

73、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回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后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了地,先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

74、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用了,你留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如碗勺来得实用呢。”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

75、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了一千块钱!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我点头。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娶妻生子,进修深造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我憋着满肚

76、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己太小人了?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对着老中医的遗像,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泪眼婆娑中,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

77、,温馨,深邃。一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不是时候”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迫切,也为后面突出老中医的医术医德做铺垫。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使“我”能治好妈的病并完成学业,这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C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有可读性。D“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了老中医性格的复杂和真实。解析:选DD项,“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不恰当,这是表现老中医想

78、不动声色地帮助人家,不想让人家知道真相而博得感激,文章这样写仍是表现其医德之高。6.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高超医术的?(6分)答: 参考答案:正面描写。老中医从容自信交代将那些药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再去找他,而母亲真的痊愈了。侧面描写。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老中医家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从容诊断,毫不忙乱。对比手法。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脚医生、县医院治不好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每点2分)7小说最后以对老中医家中题有“医者”二字的匾

79、额的描写作为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结构方面,照应了标题,暗示了作品的主旨,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人物形象方面,通过富有深意的描写,强化了他以“医者”身份自居,秉持职业操守的人格魅力;思想内容方面,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我”对老中医高尚品德的称颂和感激。(每点2分)8.老中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治愈县医院医生都不敢收治的“我”妈的病,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者;以收购花瓶的方式,既给“我”妈治了病,又给“我”留钱做学费,是一位具有扶危济困心肠的医者;上门问诊、不计得失,嘱咐儿子不多收“我”的钱,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医者。(每点2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