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一框家的意味【目标定位】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是心灵的港湾2.认同中华文化中“孝”的价值观念3.养成热爱父母、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的意识能力目标1.提高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的能力2.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知识目标1.理解“家”的内涵和功能,知道“家”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意义2.理解中华文化中“孝”的内涵,知道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需要继承和发展3.知道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二、重点难点1.重点:懂得孝亲敬长。2.难点:认识家的作用。【课堂设计】一、情境导入 猜猜这是什么字?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一般建起“庙”以便经常祭祀;平民百
2、姓是没有“庙”的,往往在屋廊下摆“豕”(猪)祭拜,这就是“家”,后来引申为“住所”等义。小结:家中弥漫着我们最熟悉的味道,家里有我们最爱的人,家为我们撑起一片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家的意味。二、教学建议1.生命的居所活动一:说说“家”是什么有人说家是地域,有人说家是住所,有人说家是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的地方,也有人说家是吃饭的地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教师总结: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活动二:认识家庭的功能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家庭的功能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情感交流的功
3、能教师总结:通过对家庭功能的认识,我们知道家是我们身心寄居之所,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家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2.中国人的“家”活动三:回家过年多媒体展示春运图片。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思考:(1)你从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2)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教师总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家家团圆之时,无论身在何处,人们都热烈地期盼
4、着回到家中,因为家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味。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活动四:孝亲敬长播放2019年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第一则:来自四川成都的于琪巍,很小的时候妈妈得了小脑萎缩症,逐渐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父亲去世后,于琪巍担起照顾妈妈和家庭的责任。第二则: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上石桥镇第二中学的肖乃军,父母皆病,他背着书包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讨论:(1)这两个孝心少年的什么品质感动了你?(2)这两个孝心少年的事迹对你、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积极的影响?(3)对比这两个孝心少年,反思自己的言行,在日常生活中你该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小组讨论并展示。教师总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孝顺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父母却在一天天衰老,与其做一个明日孝子,不如从今日开始,从小事做起,关心父母,体贴父母,把真挚的孝心化为无形的孝行。尽孝在当下,尽孝从今始。三、课堂小结通过对“家”的学习,我们知道,“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比重要,所以我们应该爱家,爱家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孝亲敬长的人。【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