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10(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和古人对话赵雨宏一次,在一位朋友家里说话。朋友家有很好的音响设备,我们交谈时,客厅的喇叭里放着一张弹奏古琴的唱片。开始我并不留意,然而那奇妙的琴声终于拨动了我的心弦,使我忍不住中断话题,仔细谛听那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这是非常奇妙的声音,单纯,娓婉,使人联想起在山间的泉水。这是在月光下流泻的泉水,晶莹清澈,蜿蜒曲折,跌宕起落,时而一脉如壶滴,时而汹涌如奔马。水花撞击着岩石,发出清脆幽远的回响。沉浸在这样的琴声中,使人很自然地想起王维的诗:“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王维的诗句
2、,简直就是琴声的绝妙写照。这琴声,也使人想起礼记乐记对音乐的描绘:“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累累乎端如贯珠。”想得更玄一些,仿佛能想见一个宽袍长发的哲人,面对着流水,思绪起伏。抑扬顿挫的琴声就是他自由自在的思想在天地间飞翔。“那是流水,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结知音,弹的就是这曲子。”朋友向我介绍道。数千年前的琴曲能否流传到今日,我很怀疑。不过,这琴声确实古意盎然,没有丝毫现代人的浮躁和张狂。在七根弦上,能弹出如此美妙而富有内涵的曲子,实在是让人惊叹的事情。古代的文人,曾经将抚琴作为必修的功课,所谓“琴棋书画”,弹琴列在首位。古代文人的生活中,有不少和弹琴有关的轶事。最出名的就是伯牙和钟子
3、期的故事,琴声能代替语言,表明心迹,沟通感情,使两个陌生人成为知己。这样诗意的传说中,凝集着中国人的才情和智慧。诸葛亮在城头弹琴退兵的故事,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读三国演义,这是最令人难忘的情景之一。如此戏剧性的场面,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不太可能发生,这也许是民间故事和小说家创作的结合。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诸葛亮的琴艺和琴声没有一字描绘,只是交代情节而已,然而这样却给读者留下了阔大的想象空间,诸葛亮怎样才能在琴弦上弹出他的镇静,弹出他的大智大勇,这需要怎样的心理素质和艺术技巧?且去自由想象吧。司马懿必定是深谙琴艺的,他能从空中飘来的琴声中听出弹奏者的思想和心情,只是他无法识破一个智者绝顶高超的骗术
4、。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我看过现代人演的这出戏,演员靠的是脸部表情,诸葛亮的指上的功夫是无法表演的,而那迷惑了司马懿的琴声,更是难以展现。历史上有关弹琴的著名故事,还有广陵散,这是一阙叙事曲,表现战国时聂政刺韩王的传说,据说早已失传。广陵散的失传,曾被许多人演绎,世说新语中有广陵散绝,不到百字,把故事写得惊心动魄:“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司马昭不理那么多知识分子的请愿,杀了嵇康,后悔时已经来不及。嵇康被杀头前弹的广陵散,应是此曲最后一次在世间回荡。一个临死的人,能
5、沉着地将一段复杂的叙事曲弹完,也是不可思议的奇事。其真伪,恐怕也无从考查了。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朋友喜欢古琴,业余时间也自习操琴,是现代都市中难得的雅士。听说我对古琴有兴趣,朋友便赠我一张古琴独奏的唱片,演奏者是龚一和戴晓莲。演奏的曲目中,有流水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平沙落雁渔樵问答等名曲,竟然还有广陵散。我不明白,这已经绝响的古调,如何又在今人指下复生?或者,关于它绝响的故事,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民间传说。对于唱片里的古曲,我宁信其真:这就是古人弹奏的广陵散,就是嵇康临刑前弹过的广陵散。这样的曲子,人们是不应该轻易忘却的。听着这些使人回肠荡气的古琴曲,遐想古人曾经历过的情境,只觉清风袭人,松涛、月色、水
6、光扑面而来,也有金属的撞击声,有铿锵的英雄气概。这样的情境,已经难以复返。于是自然地想起刘长卿的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李白当年听着这些曲子,曾经这样感叹:“客心洗流水,遗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此刻,在古琴的余韵中,我推窗远望,既无碧山,也无秋云,唯有新建的高楼和正在施工的脚手架,陈杂在天地间,压迫着我的视野。这样的景色和古琴曲毫无关联。此时,不妨学韩愈,听琴时闭上眼睛,把自己想象成一片云叶:“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1文中写出了音乐弹奏者伯牙、诸葛亮以及嵇康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形象,理解思想情感。做此类题
7、须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作品内容及主旨。然后抓住文中写伯牙、诸葛亮以及嵇康的相关内容,尤其要关注其中能表达这些人形象和情感的词句。写伯牙谈琴时“这琴声确实古意盎然,没有丝毫现代人的浮躁和张狂。”“在七根弦上,能弹出如此美妙而富有内涵的曲子,实在是让人惊叹的事情”。“古代的文人”“琴声能代替语言,表明心迹,沟通感情,使两个陌生人成为知己。这样诗意的传说中,凝集着中国人的才情和智慧”,可总结出伯牙的音乐传达出的是单纯,委婉,对知音的渴望。写诸葛亮智退司马懿的事,“怎样才能在琴弦上弹出他的镇静,弹出他的大智大勇,这需要怎样的心理素质和艺术技巧?”能表现诸葛亮的从容,镇静,大军压境下的智勇。“广陵
8、散,就是嵇康临刑前弹的广陵散”“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能理解出文章要表现嵇康对广陵散要成为绝唱感到内疚,遗憾;直面死亡的沉着、镇定。答案:伯牙:单纯,委婉,对知音的渴望。诸葛亮:从容,镇静,大军压境下的智勇。嵇康:对广陵散要成为绝唱感到内疚,遗憾;直面死亡的沉着、镇定。2第2自然段引用了不少文句,有什么艺术效果?答:_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材料的作用。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领悟文章表达的主旨。然后重点阅读第二节中引用的文句,先概括引用的内容。然后分析引用的内容能传达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最后分析对引用内容本身的
9、表达效果。第二节引用了王维的诗,引用了礼记乐记对音乐的描绘,引用了嵇康的遗言,引用了刘长卿的听弹琴,引用了李白当年听着这些曲子的感叹。从内容上概括,引用的这些文句都是描述听音乐的感受,描绘了音乐表现的意境与内容,只不过表述音乐时并不是直接表达,而是运用联想去表达,将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从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角度分析,引用的内容表现了作者对所听音乐的喜欢。从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引用的内容多是诗文古语,这样的语言使文章比较具有文化内涵。答案:这些文句通过联想将听音乐的感受化抽象为具象,进一步描绘了音乐表现的意境与内容。表现了作者对流水音乐的喜欢。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内涵。3请
10、简要梳理文章脉络。答:_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本题要求梳理文章脉络。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抓住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逐段阅读概括段意,然后分层归纳。最后加以整理分点作答。本文谈论的话题是音乐声,开头第一节通过写我在朋友家听弹奏古琴的唱片,“开始我并不留意,然而那奇妙的琴声终于拨动了我的心弦,使我忍不住中断话题,仔细谛听那仿佛来自远古的声音”,引出“声音”这一话题。第二节由声音引发各种联想,引述了历史上多位与乐声有关的名人轶事,来表达作者对音乐声的理解与感受。第三节作者又回到现实朋友送我的这张古琴唱片上来,联系现实,表达自己对声音的体会。答案:文章开头写在朋友
11、家听弹奏古琴的唱片,引出话题;文章主体借助丰富的联想,引述了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诸葛亮“空城计”城头弹琴退兵,失传已久的广陵散,刘长卿听弹琴等故事,表现主题;结尾联系现实,抒发感慨收束全文。4根据全文,分析“我推窗远望,既无碧山,也无秋云,唯有新建的高楼和正在施工的脚手架,陈杂在天地间,压迫着我的视野”的深层意蕴。答:_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含义要遵循“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不能只抓住所给句子作表面解读,要深入文本,关注前后文进行分析。理解时要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分析研究,几个分句的要对分句逐个解读,有使用修辞手法的要还原。句子“我推窗远望,既无碧山,也无秋云
12、,唯有新建的高楼和正在施工的脚手架,陈杂在天地间,压迫着我的视野”中,作者推窗远望,从朋友那张古琴音乐的无限美好的遐想中回到现实,而现实中,“新建的高楼和正在施工的脚手架”代表着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人们只忙于追逐物欲,这个社会充满了浮躁之气,作者并不认同这种风气。作者表达的是像古琴唱片中所能带给人的美好又自由生活的向往。答案:对传统音乐中所描绘的优美景色(意境)的消失感到惋惜。对现代人只注重物质生活,心中充满浮躁和张狂表示遗憾。含蓄表达了作者对宁静、优美、自由生活的追求。(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我藏书的小楼胡品清“楼”这个富于诗情画意的字是中国文学的专利品,尤其是专属于诗的。同一“楼”
13、字在法文或英文中便只是建筑学上的名词,平凡庸俗,仅仅意味着平房或楼下的反面,不蕴涵任何美感,而“楼”字在中国文学里是富于诗意的,会引起诸多美丽的、奇妙的联想。楼是凌云的建筑,所以会引起空灵飘忽的感觉,如“楼阁玲珑五云起”“山外青山楼外楼”。在昔日,女孩子们的闺房常常设在楼上,所以楼又是富于浪漫色彩的。它是名门闺秀的寓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它是歌妓们的寓居:“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它也是宫女们的居所:“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楼是高出地面的建筑,所以视野辽阔,宜于远眺。李后主在思乡的时候便攀登他谪居的小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
14、回首月明中。”游子远征的时候,被遗留在家里的思妇便在楼头忧郁起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楼是触及重霄的建筑,所以气象万千。月明风静的夜间,楼提供一个空灵的境界:“小楼回首,明月自纤纤。”伤春时节,楼提供一个凄楚的意境:“子规啼月小楼西。”而在欲雨还晴的时刻楼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山雨欲来风满楼。”楼是古典,楼是东方。假如我是一位音乐家,我要以楼为主题写出一套组曲表现楼的各种意境、景象和情调。我要以小提琴的幽雅奏出“十二楼中月自明”的静夜,我要以横笛吹出“子规啼月小楼西”的凄清,我要以喧哗的小鼓和喇叭响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萧瑟。我要以肖邦式的夜曲在钢琴的键子上弹
15、出“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的幽怨。假如柴可夫斯基住过中国古典的小楼,他可能写出比“胡桃夹子”更空灵的作品,假如蒙内曾住过中国古典的小楼,他会留下更多印象派的画面。啊!楼这个字,太美了。关于我的小楼,我能说什么呢,除了它曾给我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一年前,在此楼中,一切原也是寓于诗情画意的,如今只是一条幽暗的甬道的地方。那时我的小楼确然是美丽的,我可以静静地伫立楼前迷失在各种意境中。凌晨的微风中有树枝的沙沙声,有自画眉鸟的喉头滑出的清脆的歌声。在阴晦的日子,看迷迷蒙蒙的远山,真能体味到“数峰凄苦,商略黄昏雨”的意境,而“山雨欲来风满楼”更是这小楼的写真,因为华岗原是风岗,而我的小楼也就是风楼了。
16、落日的楼头又是何其明艳!假如我是一位写生画家,我要把远山的紫,落日的胭脂,暮天的柔和与明丽变为静止的永恒的悦乐。楼在山间,树在山间,楼在山山树树间,月明星稀的晚上,我们总爱看那一片森林,很蓝,很朦胧。“我便是小王子,”他说,“来自那星,那最微小的一颗。”我听着,迷失在蓝蓝的夜里。那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如今,那富于浪漫情调的楼廊变成了一条黑黝黝的甬道,甬道的那一边伸延出去便是一幢加筑的小楼。于是我清晨的廊外不再是霞光满天,黄昏的窗外不再响起夜曲,也永远不会明月一楼了。而且那些不知愁的女孩子们全迁来了。前窗外,不再有宁静,后窗外是一栋未完成的建筑,像一个黑色的巨人以庞然的阴影掩蔽一山美景。于
17、是幽暗总停驻于室内,总是灰蒙蒙,冷冰冰的。永远抖不落冷湿和潮霉,纵令春山已是无处不飞花。冬去,春来,而小楼无春,没有阳光惊醒昏睡的盆景,圣诞红都苍白,龙柏也萎死。真不再留恋这失却了最重要的东西的小楼,也再不知道如何形容它,给它命名。不再是栖霞楼,不再是夕照楼,也不再是待月楼。它被摒弃于一切美好之外,不再空灵,不再凄迷,不再罗曼蒂克,我也不再能静静地伫立楼头。剩下的只有书架上那些美丽的洋装书,竖立着,斜倚着,色彩缤纷,像一些穿红着绿的小女孩。于是我只能懒懒地蜷伏于室内读露薏丝拉贝香艳的十四行,听小王子讲玫瑰和狐狸的故事。若此我只能把这所小楼命名为藏书的小楼了。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18、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从“楼”字写起,然后紧紧围绕“楼”这一意象,广泛取材,自由剪裁,写出了楼字在中国文学里的多重诗意。B文章在论述“楼是古典,楼是东方”时,运用种种设想,意在渲染楼的古典美、东方美,表达了作者对古典小楼的赞美与喜爱。C在作者笔下,我曾经的小楼不仅具有美丽、幽静、空灵、典雅的意境之美,而且有浪漫的故事和甜美的回忆,与下文写现在的楼构成了鲜明的对比。D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作者从小处着笔,层层推进,由广义的楼到个人的楼,从过去的楼到现在的楼,最后以藏书楼作结,自然流畅,神完气足。解析:“从小处着笔”错,应是“从大处着笔”。答案:D6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试作赏析。答:_答案:(1)多引用古诗句,增强文章的文化意蕴;(2)整散结合,节奏明快,错落有致;(3)语言优美典雅。(4)运用比喻等修辞,如将洋装书比作穿红着绿的小女孩,形象生动。7文章结尾一句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有何作用?答:_答案:情感:(1)留恋昔日美丽、幽静、典雅的小楼;(2)对现在的楼不再空灵,不再美好的无奈与失落;(3)对现在小楼尚可藏书的欣慰。作用:(1)使情感抒发更加含蓄蕴藉,余味无穷;(2)照应题目,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