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1072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同步备课参考》2014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 第7单元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一、选择题1右图体现出的主要意义在于()A开始了我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时代B标志着我国掌握了核聚变技术C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D中国在奔向太空过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解析】图片是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情景。它打破了美、苏等国的核垄断,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答案】C2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A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成功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航天科技,属于中等难度。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

2、代。【答案】A3“两弹一星,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迸发。在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攻关会战中,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为原子弹的制造和试验研制出10万多种专用仪器、设备和原材料。”以上材料不能说明()A开发“两弹一星”,主要是为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B“两弹一星”的开发成功是国家综合科技能力提高的体现C“两弹一星”同时带动了各类学科的研究和发展D“两弹一星”的研究体现了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自强不息、协同合作的精神。【解析】“两弹一星”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我国的国防能力。因此A项是错误的。【答案】A4(2013盐城高二检测)20世纪50年代中

3、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了保卫国家安全作出的果断决策是()A“863计划”B航天计划C“星火计划” D“两弹一星”【解析】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新中国成立后,为保家卫国,果断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决策。【答案】D5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答案】B6(2013扬州月考)“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

4、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是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组委会给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颁奖词,其中的“两弹”指的是()A原子弹、氢弹 B原子弹、导弹C氢弹、导弹 D原子能、原子弹【解析】钱学森对中国原子弹、导弹的发展作出了突出成就。【答案】B7(2013福州高二检测)西班牙世界报报道:“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报道:“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两则关于我国科技成就的评论,最有可能是指()A中近程导弹实验成功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神舟五号”进入太

5、空【解析】“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中国人进入太空” 符合这一材料信息的是B、D两项,“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中国的崛起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故只能选D项。“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是在“文革”时期。【答案】D8(2013徐州月考)某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从一张报纸上看到,我国一次科技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东方红一号”模型、杂交水稻南优2号。请推断这张报纸最早可能发行于()A1970年 B1973年C1980年 D1990年【解析】“东方红一号”在1970年发射成功,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故有关报道最早可能出现在1973年。【答案】B9有人说:“中国农业的发展,靠的是两平(

6、邓小平、袁隆平)”。这句话说明()A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B邓小平、袁隆平重视农业C行政领导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动力D个人英雄主义【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邓小平对于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决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是靠科技。【答案】A10“南优2号”杂交水稻被国际上称为“第五大发明”和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是因为()A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B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国际“第五大发明”、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强调的是国际地位和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B、D两项不足以说明问题实质。【答案

7、】C11右图所示科技成就表明() “银河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A中国开始了计算机研制工作B中国已成功研制了第一台计算机C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居于世界前列D中国已接入国际互联网【解析】“银河号”巨型计算机是高性能先进计算机,因此,其标志着中国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已居于世界前列。【答案】C12(2013福州高二检测)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里,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我国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成功【解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答

8、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汲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凭借科学有效的管理协作方式、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艰苦创业、报效祖国的贡献精神,中国在核武器研制领域,以最少的研究经费,创造了最快的速度。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材料二“神舟五号”从一开始研制就处于航天技术前沿,使用了大量现代高科技成果,实现了技术跨越,飞船性能可与美俄现代飞船相媲美。材料三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我们认为中国不仅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1)材料一、二反映出

9、我国的哪些科技成就?它们有什么影响?(2)材料三中,袁隆平用什么科学成果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3)从上述材料中你可得出什么认识?【解析】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在核武器研制(原子弹)方面的成就;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载人飞船的影响。第(2)问比较简单,结合教材知识直接回答即可。第(3)问为开放性问题,回答时注意突出中国在科研创新方面的民族精神。【答案】(1)成就:中国成功研制出了原子弹;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影响:原子弹的成功研制打破了大国核垄断,振奋了中国的民族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增强了中

10、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杂交水稻。(3)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无论环境怎样恶劣,都能完成别人能完成的所有事情,也能创造出有利于全人类的文明成果。(言之有理即可)14(2013扬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可分为以下五个时期。特点情况19501958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19591962年非常时期呈困难的饱和增长19631965年指数增长期 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19661975年非常时期几乎零增长1975年以后指数增长期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相近中西500年比较材料二新中国科技人员占人口的比例年份全民所有制单位中科技人

11、员的总数全国每百万人中科技人员数每百万人中科技人员数195242.5万人少于7.5人269人1987889.4万人83.1人889.43人1989996.1万人88.1人967.6人奋进的四十年材料三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 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达到3.1万项。中国现代史纲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各个阶段影响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2)综合材料二、三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发展需要哪些条件,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教材知识和图表中

12、不同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第(2)问中第一小问,结合第(1)问和材料二中的“科技人员”及材料三中的“政府科技经费的投入”等可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第二小问,围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决定经济的发展,但又离不开经济为其提供的物质保障,科技的发展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等组织答案。【答案】(1)建国之初,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的完成以及党中央制定的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努力。“左”倾错误和三年经济困难。党的纠“左”措施使得形势好转。“文革”时,科技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文革”结束,批判“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发展条件:国家重视,科学决策,科研队伍,经费投入,教育水平等。(任答四点即可)关系:科技的发展决定了经济建设的发展,同时它的发展又依靠经济这一物质基础的发展;科技发展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