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陆文学自传1.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规谏(jin) 豁然(hu) 多瞋(zhn)B.不愆(yn) 当道(dng) 苕溪(tio)C.结庐(ji) 黜守(ch) 汉沔(min)D.别墅(sh) 游处(ch) 书函(hn)解析:A项“瞋”应读“chn”,B项“愆”应读“qin”,C项“结”应读“ji”答案:D2.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A.徘徊 接舆 自暑达暮 B.后嗣 孔圣 芟剪卉莽C.懵然 慵惰 青今小儿 D.规谏 苍浪 忠言逆耳解析:A项“暑”应为“曙”,C项“今”应为“衿”,D项“苍”应为“沧”。答案:B3.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矫怜抚爱 矫:假装。 B.折其楚乃释 楚:
2、鞭子。C.意有所适 适:往,到。 D.因与之游处 游:游泳。解析:A项为“矫正”,B项为“木名,即牡荆,茎干带刺”, D项为“交游,往来”。答案:C4.对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子盖今之接舆也:陆子大概是当今的接舆。B.郢人酺于沧浪:荆楚民众会饮于沧浪道。C.不知何许人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人。D.与人为信:与人交往很轻信别人。解析:D项“信”为“诚信”之意。答案:D5.陆羽,字_,唐代文学家,_学家,著有_,开拓中国茶学之先河,被誉为_。解析: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这也是高考考查内容之一。答案:鸿渐 博物学家 茶经 茶圣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10题。 始三岁,惸露,育于竟
3、陵太师积公之禅。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子答曰:“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羽将授孔圣之文。”公曰:“善哉!子为孝,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其名大矣。”公执释典不屈,子执儒典不屈。公因矫怜抚爱,历试贱务:扫寺地,洁僧厕,践泥圬墙,负瓦施屋,牧牛一百二十蹄。竟陵西湖无纸,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他日于学者得张衡南都赋,不识其字,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危坐展卷,口动而已。公知之,恐渐渍外典,去道日旷,又束于寺中,令芟剪卉莽,以门人之伯主焉。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主者以为慵惰,鞭之。因叹云:“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呜咽不自胜。主者以
4、为蓄怒,又鞭其背,折其楚乃释。因倦所役,舍主者而去,卷衣诣伶党,著谑谈三篇。以身为伶,正弄木人“假吏藏珠”之戏。公追之曰:“念尔道丧,惜哉!吾本师有言,我弟子十二时中,许一时外学,令降伏外道也。以吾门人众多,今从尔所欲,可捐乐工书。”6.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 示:给看。B.子执儒典不屈 执:拿着。C.去道日旷 道:做人之道。D.可捐乐工书 捐:弃。7.对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称为孝乎? 译:能称之为孝吗?B.但于牧所仿青衿小儿。 译:但在放牧的地方模仿少年学子。C.恐渐渍外典。 译:怕他慢慢受到外面典籍的影响。D.卷衣诣伶党。 译:收拾起衣服到
5、了戏班子。8.下面加点词与其他三项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育于竟陵太师积公之禅 B.使儒者闻之C.羽将授孔圣之文 D.殊不知西方染削之道9.下面六个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陆子刻苦读书的一组是( )(1)子执儒典不屈。(2)学书以竹画牛背为字。(3)或时心记文字,懵然若有所遗,灰心木立,过日不作。(4)恐岁月往矣,不知其书。(5)自九岁学属文,积公示以佛书出世之业。(6)羽将授孔圣之文。A.(1)(4)(6) B.(2)(3)(4) C.(3)(4)(5) D.(2)(4)(6)10.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回忆了作者自己的坎坷经历:三岁而孤、被和尚收养,受尽艰难
6、困苦,后沦为伶人。B.通过坚持学儒学,坚持自学,痴迷于读书等事件的描述,塑造了一个坚持不懈、有主见、意志坚强、努力学习的少年形象。C.陆子在寺院每天要做许多的杂务:扫地、洁厕、踩泥糊墙、负瓦施屋、放牛,后来还要剪除杂草,偶尔偷懒,就被鞭打。D.文章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跃然纸上。6.解析:C项“道”在这里指“佛教哲理”。答案:C7.解析:C项“外典”在这里指儒家经典。答案:C8.解析:A、C、D均为结构助词“的”,B为代词。答案:B9.解析:(1)写陆子的坚持,有主见;(2)(3)(4)写陆子刻苦读书;(5)写积公让陆子学佛经;(6)写陆子要学习儒学。答案:B10.解析:A、B、D三项均可在文中找到根据,C项“偶尔偷懒”不符合原文。答案:C二、写作训练11.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非常成功。作者抓住自己的主要经历,寥寥数语,便表现出人物个性。你的性格、爱好是怎样的?请你选择自己经历的几件事,写一篇自传,相信你会写得很棒。 提示:自己经历的事情可能很多,要注意精心选材。要选择那些最能够体现自己性格、爱好的事情。语言平实简洁,可以把感情蕴含在字里行间。写完后,请自己的父母或朋友读一读,听一听他们的意见。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教学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