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语选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材特点与学情分析:对于孔子和论语,学生较熟悉,他们在初中学过十则,高中必修一的“名著导读”部分,把论语列为必读的内容。特别是近年来,许多省市的高考把论语列为必考“三大文化经典”之一,学生很重视。所以,学习本单元,学生不仅有基础,而且有需要。但是,论语内容言简意丰,博大精深,学生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老师有效地指导。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情特点,我设计以下的 教学目标:1、学习选文,积累文言字词句方面的知识。 2、读懂故事,研读重点语句,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态度与思考3、从孔子的思想和思考中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介绍先秦诸子概况以及孔子与论语,预
2、习1.2则第二课时-读懂故事,积累文言知识。概括孔子的形象,感受其精神魅力,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研读第2则)第三课时-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感受孔子的精神魅力;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品味简练的语言之美。(研读4.5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和句式。过程与方法:读懂故事,研读重点语句,概括孔子的形象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感受孔子的精神魅力,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重难点 孔子的形象及其精神魅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先请大家猜一猜这个人物是谁:民国著名学者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说他“是中国文化之中心,无他则无中国文化。自他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他而传,自他以后
3、数千年之文化赖他而开。”(孔子)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古圣先贤,去欣赏一个2500年前的故事吧。二、复习巩固1.孔子和论语2.检查预习:字音 长沮()桀溺()耦而耕()怃然()耰()辍()通假字:桀溺是鲁孔丘与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1.先自由朗读,再抽查,纠正字音。2最后齐读,找出主要人物,概括故事大意。3.同桌合作:一人朗读一人翻译,找出翻译上的难点,教师针对学生的翻译和问题,归纳总结文言现象。【译文】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孔丘吗?”“是。”“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那里
4、。”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坏人坏事象洪水一样泛滥,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避人的人,哪里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 归纳:重点词:子路问津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多义词:徒 是 与重点句式:而谁以易之(宾语前置)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四、合作探究 :论语中的语言非常简练,但包含了深刻的含义,体现了说话者的思想与看法,研读文中三个重点句子。教师示例分析第1句“是知津矣!” 学生分小组讨论第2
5、-4句,找代表发言。1、句意:这人(周游天下),他知道渡口在哪儿。可以有两种理解:嘲笑,这个人天天周游天下,中原的路恐怕是走遍了,理所当然应该知道道路在何方,何必来问我呢。想象长沮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哂笑(讥笑)。根据回答进一步引申:既然孔子不知道渡口在哪里,长沮偏说他知道,说明他对孔子的了解简直是超过了孔子自己,哪句话证明他对孔子是了解的:是鲁孔丘与?显然他是知道孔子的,是有一定了解的,他知道孔子不知道渡口在哪,却偏说孔子知道,显然他说的这个津不是孔子要问的那个津,长沮口中的津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第二种:将津引申为人生之路,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只不过不是往前走,而是调转车头,回家隐居去。故作神
6、秘的劝告,有点像佛祖微笑点化世人“是知津也。”其实他是借此表达对孔子的嘲讽。2.“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这句话表现了桀溺对社会、对孔子的什么态度?子路没有从长沮那儿得到回答,只得转而向桀溺打听,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桀溺不但没有回答子路的问题,反而讲了一大堆道理。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天下到处都是洪水横流一般的混乱情形,你跟谁来改变它呢?-无法改变。另一层意思是说,你子路与其追随孔子这种避人之士,哪里比得上追随我桀溺一样的避世之士,出世而隐居呢!言外之意是,像我这样避世隐居的人才更高超更彻底,像孔子那样的人根本没有意义。-隐居最佳子路要问路,是
7、实实在在的路,而桀溺却就人生之路大做文章,其实他是借此表达对孔子的-嘲讽规劝 。其中关于桀溺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他瞧不起孔子师徒人生选择的神态,非常传神。3.“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子路听了长沮、桀溺的话后,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说了这番话。孔子的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说,人不可以与鸟兽同群,自己只会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另一个意思是说,自己之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是因为天下没有德政,-假如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前一个意思是要告诉桀溺那样的避世之士-自己只会生活在世间众生之中。其中蕴含着孔子对世间众生的深刻关怀。后面一个意思
8、是要告诉桀溺等人:天下越混乱自己越不会选择避世,因为自己-改变这种混乱局面的责任。由孔子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考虑的是天下众生。-坚定执着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与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4.“孔子面对长沮、桀溺的嘲讽,虽然有些伤感,但最后依然坚定,根据第四则材料子路最后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理想不能被实现,已经知道了。想必孔子也是知道的,为什么明知道会失败,明知道不可能,孔子他还能这样坚定的前行?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桑迪亚哥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尼
9、采五、小结:孔子与长沮、桀溺有什么异同?概括孔子的形象。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孔子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孔子的形象-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并执着而不辍。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六、联想拓展:有人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决定了他的理想不可能得到实现,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之”,最终他只能是一个孤独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你是怎么
10、认识的?思路点拨:一要注意分析人物的思想,二要注意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分析。孔子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处于一个“礼乐崩坏”天下大乱的时代。面对皇室的衰落,诸侯的割据混战,人民遭受巨大的创伤和痛苦,这位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青年人深感困惑。怎样才能挽大厦与将倾,救百姓与水火呢?孔子对当时的社会形态作了深入的思考。他以济世爱民为己任,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一整套儒学理论体系,力图通过“忠君尊王”,实现“圣君、贤臣、良民”,和谐一致的“天下大同”的理就当时而言,孔子站在了中华民族的前面,因为如果他的一整套理论能够谨行不已的话,中国无疑将结束战乱,实现治世,人民将从此永享太平。但当时的形势是:人
11、人拥兵自立,或者就是垂帘听政,成为一国政治的真正把持者。各个国家为了百姓和土地,杀伐扰攘战火不熄。失去了武力便失去了继续生存是权力。从这个角度上看,孔子的思想又是多么的吹落不堪。因为在一个只相信武力的时代里,呐喊和呼吁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虽然它有时还可以一些零碎的呼应。然而这种呼应相对于战马的长鸣声、金戈的相交声、统治者胜利后那狰狞的笑声,太过微弱渺小了。因此,即便孔子发出了“知其不可为而之”的浩叹,我们还是将其列为“理想主义者”。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在“理想主义者”前面加上“伟大”二字。“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斯文”与客观环境出现巨大矛盾之际,在政治、经济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的时代,
12、仍然坚信理想能够实现。七、作业:1.孔子一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后来成了后来许多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抱负,而其知其不可而为之,即使生不逢时,也是要努力有所作为的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你能列举几个这样的人的名言和事迹吗事吗?2.阅读两篇演讲稿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台湾校长高振东 年轻人能为世界做点什么超级演说家冠军刘媛媛的演讲稿八、板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子路问津)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 执着不辍相关链接1、无道: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2.隐士:是士的另类。什么人可以做隐士?有本事的人。有本事的人中,什么人是隐
13、士?不做事的人。所谓不做事,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耕田仲裁砍柴钓鱼之类,还是要做的,否则他们吃什么?他们的不做事,其实是不做官。不做官也不是不会做,或者做不了,而是不愿意,能做,会做,做得了,却偏不做,才叫隐士。-易中天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中国道家哲学思想。3.避人之士:因为他常常躲避与自己志趣不合的人,比如说季桓子(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归同馈,赠送。女乐,歌姬舞女。季桓子,季孙氏,鲁大夫,当时鲁国的实际掌权者。齐国送了许多歌姬舞女给鲁国,季桓子接受了,三天不问政事,孔子就离职走了)。4.嘲讽: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尧”、“皋陶”、“子产”、“禹”都是当时公认的圣人、贤人。)带弟子去郑国推销自己的政治观点,但是与弟子失散了。孔子独自一人站在东门外。有人对子贡说,东门外有一人焉,其长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颡,其头似尧,其颈似皋陶,其肩似子产。可是腰以下,比禹短三寸。如丧家犬一样失意不得志。子贡将这些话告诉孔子。孔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又叹了口气说,他表述的形状未必准确,可我的神色确实是象丧家犬啊。然乎哉!然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