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一中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四图代表生物体内的四种化合物,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甲为人体内的某种氨基酸,X、Y中至少有一个是NH2B. 图丁为磷脂分子,其头部为亲水端,排列在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C. 图丙可能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二糖D. 图乙所示物质名称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答案】D【解析】【分析】图中甲可以代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乙为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丙为二糖,丁为磷脂分子示意图。【详解】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二者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图甲X、Y中至少有一个是NH
2、2,A项正确;磷脂分子头部为亲水端,细胞膜的两侧均有水存在,磷脂分子排列在膜中磷脂双分子层的外侧,B项正确;图丙可能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构成的麦芽糖,C项正确;图乙所示物质名称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D项错误。2. 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H全部来自于氨基 原核细胞中同时含DNA和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细菌和酵母菌
3、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中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连接两个氨基酸的化学键是肽键,其结构式是-CO-NH-。 2、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3、糖类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4、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以及衰老
4、、损伤的细胞器,清除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或“消化系统”。【详解】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H来自于氨基和羧基,错误; 原核细胞中同时含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遗传物质是DNA,正确; 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糖类,错误;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或“消化系统”,正确; 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可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发生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正确;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组成),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真
5、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正确。 以上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共四项。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种类和作用,明确细胞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3. 如图表示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和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增长速率随CO2变化的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与D点相比,C点时细胞内H量较髙B. 与A点相比,B点时细胞内的C5含量较低C. 图中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值D. 图中D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或温度【答案】C【解析】【分析】当外界条件改变时,光合作用中C3、C5及ATP和ADP含量变化
6、可以采用以下过程分析:(1)建立模型:需在绘制光合作用模式简图的基础上借助图形进行分析。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面综合分析。如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各物质的含量变化分析过程与结果如下:条件过程变化H和ATPC3C5(CH2O) 合成速率光照由强到弱,CO2供应不变过程减弱,H、ATP减少,导致过程减弱,过程正常进行减少增加减少减小光照由弱到强,CO2供应不变过程增强,H、ATP增加,导致过程增强,过程正常进行增加减少增加增大光照不变,CO2由充足到不足过程减弱,C3减少,C5增加,导致过程减弱,过程正常进行增加减少增加减小光照不变,CO2由不足到充足过程增强,C3增加,C
7、5减少,导致过程增强,过程正常进行减少增加减少增大【详解】A、C到D光合作用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说明D点光合作用速率大于C点,因此与D点相比,C点时光合作用速率小,暗反应消耗的H少,故C点时细胞内H的含量较髙,A正确;B、B点的光合作用增长速率和光合作用速率均大于A点,消耗的二氧化碳增多,故B点时细胞内的C5含量较低,B正确;C、由A点到D点光合作用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说明D点光合作用速率最大,C错误;D、D点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增大,说明D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或温度,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容易错误地认为C点的光合速率最大,但应看清
8、纵坐标的含义,由于由A点到D点光合作用增长速率一直大于0,说明D点光合作用速率才是最大的。4. 如图是在一定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呼吸底物为葡萄糖,不考虑装置中微生物的影响),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烧杯中盛放NaHCO3溶液,可用于测定一定光强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B. 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NaOH溶液,可用于测定植物无氧呼吸的强度C. 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一定光照强度下真光合速率D. 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清水,可用于测定植物有氧呼吸的强度【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
9、,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A、烧杯中盛放NaHCO3溶液,NaHCO3溶液可以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消耗的氧气量则为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故能用于测定一定光强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A正确;B、种子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
10、被NaOH溶液吸收,故在遮光条件下,烧杯中盛放NaOH溶液,不可用于测定种子无氧呼吸强度,B错误;C、一定光照强度下,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故烧杯中盛放清水,不能用于测定一定光照强度下真光合速率,C错误;D、在遮光条件下植物能进行有氧呼吸,而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等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故烧杯中盛放清水,不能用于测定种子有氧呼吸的强度,D错误。故选A。5. 下图为高等动物的部分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精细胞B. 乙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C. 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D. 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图甲和图
11、丙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A、甲细胞均等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A错误;B、乙细胞均等分裂,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B正确;C、丙细胞不均等分裂,为次级卵母细胞,C错误;D、丙中的M、m由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B。【点睛】依据细胞质的分配方式判断减数分裂中的细胞类型6. 甲丁为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B. 甲、乙、丙、丁细胞中
12、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l、lC. 若乙图中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D. 乙是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图中分析可知,甲图是有丝分裂后期,乙图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图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图是减数第二分裂末期。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两次分裂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携带此生物的全部遗传物质,如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1。【详解】A、根据图示分析可知,顺序依次为甲乙丙丁,A错误;B、甲细胞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上面两条染色体
13、构成一组染色体组,下面两条构成一组染色体组,共有2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无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只构成一组染色体组;丁细胞中两条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B正确;C、若乙图中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B或ab或Ab或aB,C错误;D、乙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只能表示初级卵母细胞,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7. 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2号染色体上基因控
14、制。现有一群灰身果蝇(各基因型雌雄比例均等),自由交配后,F1中黑身果蝇占16,则该群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A. 12B. 23C. 48D. 80【答案】D【解析】【分析】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F1中黑身果蝇aa占16%,亲代种群只有灰身个体,即基因型只有AA和Aa。【详解】已知果蝇的灰身对黑身为显性,F1中黑身果蝇aa占16%,即aa=16%,又因为灰身果蝇(各基因型雌雄比例均等),自由交配,只有Aa的雌雄果蝇相互杂交,后代才会出现aa,设亲本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x,则1/4xx=16%,解得x=80%。故选D。8. 牡丹的花色多种多样,白色的是不含花青素,深红色的含花青素最多,花青素含
15、量的多少决定着花颜色的深浅。花青素含量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深红色牡丹同白色牡丹杂交,就能得到中等红色的个体,若这些个体自交,其子代将出现花色的种类和比例分别是A. 3种;9:6:1B. 4种;9:3:3:1C. 5种;1:4:6:4:1D. 6种;1:4:3:3:4:1【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文: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花青素含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因此深红色牡丹的基因型为AABB,白色牡丹的基因型为aabb,它们杂交所得子一代均为中等红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这些个体自交,
16、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色(1/16AABB):偏深红色(2/16AABb、2/16AaBB):中等红色(1/16AAbb、1/16aaBB、4/16AaBb):偏白色(2/16Aabb、2/16aaBb):白色(1/16aabb)=1:4:6:4:1。【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深红色牡丹基因型为AABB,白色牡丹的基因型为aabb,它们杂交所得子一代均为中等红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这些个体自交,子代共有5种表现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红色(1/16AABB):偏深红色(2/16AABb、2/16AaBB):中等红色(1/16AAbb、1/16aaBB、4/16AaBb):偏白色(2/
17、16Aabb、2/16aaBb):白色(1/16aabb)=1:4:6:4:1。故选C。9. 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B. 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1/4C. 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四种D. 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
18、型比例为11【答案】C【解析】分析】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1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1:1,说明长翅相对于残翅是显性性状,黑身与灰色之比为1:1,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后代出现灰身果蝇,说明黑身相对于灰色为显性性状。综合以上说明亲本中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为Aabb、灰身长翅果蝇的基因为aaBB。【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黑身和长翅,A正确;B、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后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属于9:3:3:1的变式,说明F1的基因型为AaBb,其相互交配后代中致死个体(AA)占1
19、/4,B正确;C、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基因型有3种,即AABB、AABb、AAbb,C错误;D、由于AA致死,所以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其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D正确。故选C。10. 己知水稻的抗旱性与多颗粒属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抗旱、多颗粒植株若干,对其进行测交,子代的表现型的比例为抗旱多颗粒:抗旱少颗粒:敏感多颗粒:敏感少颗粒=2211,若这些抗旱、多颗粒植株相互授粉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A. 15531B. 25551C. 24831D. 2515159【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抗旱与多颗粒为显性,各由
20、一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说明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是指杂合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能真实反映杂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从而推测出其基因型。【详解】由题意可知水稻的抗旱性(A)和多颗粒(B)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对测交结果中每一对相对性状可进行单独分析,抗性敏感=21,多颗粒少颗粒=11,则提供的抗旱、多颗粒植株产生的配子中Aa=21,Bb=11,让这些植株相互授粉,敏感(aa)占(1/3)2=1/9,抗旱占8/9;少颗粒(bb)占1/4,多颗粒占3/4;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性状分离比为(81)(31)=24831。故选C。11. 经某种药物处理的红眼雄果
21、蝇(XBY)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XBXB)杂交得F1,F1均为红眼且雌雄=11,F1随机交配,观察并统计F2的情况。下列关于亲本雄蝇基因突变情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若F2中红眼白眼=31,则可能发生了隐性突变B. 若F2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则可能没发生基因突变C. 若F2中雌雄=12,则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导致纯合个体全部死亡D. 若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则可能发生隐性突变导致纯合个体部分死亡【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对果蝇进行相关处理后,其X染色体上可发生隐性突变、隐性致死突变、隐性不完全致死突变或不生突变四种情况。若为隐性突变,则F2中的基因型有XBXB、XBXb 、
22、XBY、XbY,即表现型为红眼突变=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若为隐性致死突变,F2中XbY死亡,则F2中雌雄=21;若为隐性不全致死突变,则F2中雌雄比为介于21和11之间;若不发生突变,则F2中基因型有XBXB、XBY即表现型为红眼,且雄性中无隐性突变体。【详解】A、若只发生隐性突变,则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与白眼的比值为31,A正确;B、若经诱变后没有发生突变,则F2中基因型为XBXB、XBY,雌雄都为红眼,B正确;C、若为隐性致死突变,F2中XbY死亡,则F2中雌雄=21,C错误;D、若突变不致死,则F2中雌雄=11,若完全致死,则F2中雌雄=21,所以若不完全致死,则F2中雌雄介于11
23、和21之间,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基因突变有关的计算,理解并写出基因突变后配子产生的种类及子代的成活情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 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白色、蓝色、紫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 和 R、r)控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 4 种B. 植株 DdRr 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1/6C. 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 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D. 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 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
24、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题干信息判断表现型及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并准确判断各选项。根据题意可知,D和R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蓝色;D或R存在时,表现为紫色;没有D和R时,表现为白色。【详解】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DDrr、Ddrr、ddRr、ddRR),A正确;B、植株DdRr自交,后代紫花植株的比例为3/41/42=6/16,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ddRR和DDrr所占的比例是1/3,B错误;C、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C正确
25、;D、植株DDrr与植株ddRr杂交,后代中1/2为蓝花植株,1/2为紫花植株,D正确;故选B。【点睛】基因自由组合的变式关键是弄清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基因D能控制酶D的合成,酶D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1;基因R能控制酶R的合成,酶R能将白色物质转化为紫色物质2;两种紫色物质同时存在时可形成蓝色物质所以蓝色的基因型为D_R_,紫色的基因型为D_rr、ddR_,白色的基因型为ddrr。13. 对图中14号个体进行基因检测,将含有该遗传病基因或正常基因的相关DNA片段各自用电泳法分离。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患病基因显示为另一种条带,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bcd条带1
26、条带2A. 表中的编号c对应系谱图中的4号个体B. 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C. 8号个体的基因型与3号个体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 9号个体与该遗传病携带者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8【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系谱图:1号和2号都正常,但他们的女儿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分析表格:对l4号个体分别进行基因检测,由于1、2号都是杂合子,4号为隐性纯合子,而表格中a、b和d为杂合子,c为纯合子,则3号也为杂合子,c为隐性纯合子。【详解】A 、图中4号为患者,属于隐性纯合子,对应于系谱图中的c,A正确;B、图2中c
27、为隐性纯合子,则条带2的DNA片段含有该遗传病致病基因,B正确;C、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图2可知3号的基因型为Aa,根据图1可知8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因此两者相同的概率为2/3,C正确;D、9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AA(1/3)或Aa(2/3),他与一个携带者(Aa)结婚,孩子患病的概率为2/31/4=1/6,D错误;故选D。14. 遗传工作者对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了调查,绘制系谱图如下所示。已知-4无致病基因,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1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对夫妇中妻子正常,丈夫患甲病,则所生子女不患该病的概率是9/19B. 乙病可能为抗维
28、生素D佝偻病C. 男性群体中的乙病致病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中D. 若-5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其形成原因是精子异常【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II-3、II-4不患乙病,III-4患乙病,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4无致病基因,故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又因I-2、II-2、III-2、III-3均患甲病,且II-4无致病基因,故甲病只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a,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81%,则a的基因频率为90%,A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人群中AA的基因型概率为=10%
29、10%=1%,Aa的基因型频率=210%90%=18%,故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8%/(18%+1%)=18/19,其后代不患该病的概率为18/191/2=9/19,A正确;B、由以上分析: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不可能为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病),B错误;C、乙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群体中致病基因频率等于女性群体,C错误;D、设控制甲遗传病的基因为A、a,控制乙遗传病的基因为B、b,-5个体不患病,其双亲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5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基因型可能为XBXBY或XBXbY,则其形成原因可能是精子异常,也可能是卵细胞异常,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
30、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能根据系谱图及题设推断其遗传方式,然后再结合该遗传病的特点答题。二、不定项选择题15. 秀丽隐杆线虫(2n=12)有雌雄同体和雄性两种性别个体。雌雄同体为XX型,个体发育时长为25天。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1090个,发育成熟时体细胞为959个,平均寿命2至3周。雄性为XO型(无Y染色体),只占群体0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秀丽隐杆线虫减数分裂时均能观察到6个四分体B. 有丝分裂时体细胞内DNA分子最多可达到24个C. 秀丽隐杆线虫个体发育过程中无细胞凋亡发生D. 秀丽隐杆线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选择性
31、表达出现了大量的分化细胞【答案】ABC【解析】【分析】1、该题的知识点是性别决定,由题意知,雌雄同体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X,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型是XO,即只含有一条性染色体(X),由于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组成来判断昆虫的性别。2、从性染色体组型分析,雌雄同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只有一种,含有X染色体,雄性个体产生的精子有两种,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和不含有性染色体配子,且比例是1:1。【详解】A、由于雄性个体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11,所以雄性个体减数分裂时只能看到5个四分体,A错误;B、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在细胞质内也有分布,雌雄同
32、体的秀丽隐杆线虫含有12条染色体,故核DNA含有12个,有丝分裂经过间期DNA复制后,体细胞核内DNA分子数可达24个,但由于还存在细胞质DNA,所以体细胞中DNA最多时会超过24条,B错误;C、根据“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1090个,发育成熟时体细胞为959个”,可知秀丽隐杆线虫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C错误;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出现了大量的分化细胞,D正确。故选ABC。16. 果蝇的翅型有正常翅、斑翅和残翅三种类型,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
33、:正常翅3:4:9,且斑翅全为雄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B. F2中正常翅果蝇的基因型有6种C. 若F2中的残翅果蝇自由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全为残翅D. 若F2中的斑翅果蝇与纯合的残翅果蝇交配,后代中残翅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3【答案】BCD【解析】【分析】题意分析,纯合的残翅雄果蝇和纯合的正常翅雌果蝇杂交,F1全为正常翅,F1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2中斑翅:残翅:正常翅=3:4:9,出现9:3:3:1类似的比例,说明该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斑翅全为雄性,说明有一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根据题意
34、知:基因型为A_XB_表现为正常,基因型为A_XbY表现为斑翅),基因型为aa_ _表现为残翅。【详解】A、F2代斑翅全为雄性说明有性状与性别相联系,相关基因在X染色体上,F1代自由交配产生的F2代至少有16种配子的组合方式(9+3+4),即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两对等位基因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A错误;B、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则亲本为aaXbY,AAXBXB,F1代为AaXBXb,AaXBY,F1代自由交配后F2正常翅基因为AAXBXB、AaXBXB、AaXBXb、AaXBY、AAXBY、AAXBXb,B正确;C、F2残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_ _,故自由交
35、配后代都是残翅,C正确;D、F2斑翅有AAXbY:AaXbY=1:2两种基因型,与纯合残翅雌果蝇aaXBXB交配,后代残翅所占的比例为2/3 1/2 1/3 ,D正确。故选BCD。17.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别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子叶深绿不抗病()X子叶浅绿抗病()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浅绿抗病=1:1实验二:子叶深绿不抗病()X子叶浅绿抗病()F1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1:1:1: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一和实验
36、二中父本基因型相同B. 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四种表现型的分离比为1:2:3:6C. 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F2随机交配得到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频率为75%D. 若要用常规的育种方法在短时间内选育出纯合的子叶深绿色抗病大豆新品种,最好选取与实验一中父本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进行自交【答案】BD【解析】【分析】大豆子叶颜色和花叶病的抗性遗传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表中F1的表现型及其植株数可知,两对性状均呈现出固定的比例;因此,都属于细胞核遗传,且花叶病的抗性基因为显性,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图表,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
37、作答。【详解】A、由实验结果可以推出,实验一的亲本的基因组成为BBrr(母本)和BbRR(父本),实验二的亲本的基因组成为BBrr(母本)和BbRr(父本),A错误;B、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为BbRr,自交后代的基因组成(表现性状和所占比例)分别为BBRR(子叶深绿抗病,占1/16)、BBRr(子叶深绿抗病,占2/16)、BBrr(子叶深绿不抗病,占1/16)、BbRR(子叶浅绿抗病,占2/16)、BbRr(子叶浅绿抗病,占4/16)、Bbrr(子叶浅绿不抗病,占2/16)、bbRR(幼苗死亡)、bbRr(幼苗死亡)、bbrr(幼苗死亡),因此在F2的成熟植株中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
38、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的分离比为3:1:6:2,B正确;C、子叶深绿(BB)与子叶浅绿植株(Bb)杂交,F2的基因组成为BB(占1/2)和Bb(占1/2),随机交配,F2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BB(子叶深绿,占9/16)、Bb(子叶深绿,占6/16)和bb(幼苗死亡,占1/16),BB与Bb比例为3:2,B基因的频率为3/51+2/51/2=0.8,C错误;D、实验一的父本基因型为BbRR,与其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子叶深绿抗病的个体的基因组成一定是BBRR,D正确。故选BD。18. 某种昆虫的翅型有长翅、正常翅、小翅3种类型,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C+、C、c基因控制。正常翅
39、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基因型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比例接近2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该昆虫种群翅型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B. 基因C+、C与c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 长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杂交,子代中不会出现小翅个体D. 长翅个体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答案】AC【解析】【分析】由题可知,正常翅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全为正常翅或出现小翅个体,说明C对c为显性;基因型相同的长翅个体杂交,子代出现长翅与正常翅、或出现长翅与小翅个体,说明C+对C、c为显性;后代比例总接近21,说明C+C+长翅显性纯合致死。【详
40、解】A、因长翅显性纯合致死,该昆虫种群翅型的基因型最多有32-1=5种,A错误;B、基因C+、C与c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复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正确;C、长翅个体基因型可能为C+c,正常翅个体基因型可能为Cc,则后代可能会出现小翅个体cc,C错误;D、因长翅显性纯合致死,长翅个体为杂合子,与小翅个体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性状比例为11,D正确。故选AC。19. 果蝇有突变型和野生型,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红眼。现有甲(黑体)、乙(残翅)、丙(白眼雄果蝇)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体果蝇,这3种隐性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甲、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
41、配,可用于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将乙、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可用于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 将甲、丙杂交得F1,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体红眼的基因型有6种D. 将甲与野生型杂交,某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所占比例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答案】B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纯合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体、长翅、红眼,基因型可表示为BBVGVGXWY、BBVGVGXWXW,甲基因型为bbVGVG(黑体)、乙BBvgvg(残翅)、丙BBVGVGXwY(白眼雄果蝇),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将甲bbVGVG、乙BBvgvg杂交得F1(BbVGvg)
42、,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无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为验证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可用乙(XWXW)、丙(XwY)杂交得F1(XWXw、XWY),F1雌雄相互交配,若子代只有雄性中出现白眼,即可得证,B正确;C、将甲(bbVGVGXWXW)、丙(BBVGVGXwY)杂交得F1(BbVGVGXWXw、BbVGVGXWY),F1雌雄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体(B)红眼(XW)的基因型有23=6种,C正确;D、将甲与野生型杂交,某性状在后代雌雄个体中所占比例相同,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如甲XWXW野生型XWY,子代全为显性性状,但基因位于X染色体,D错误
43、。故选BC。【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方法,并能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各种个体的基因型,进而结合选项分析作答。20. 果蝇的灰身、黑身由等位基因(A、a)控制,等位基因(B、b)会影响雌、雄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果蝇灰身黑身深黑身雌果蝇(只)15149雄果蝇(只)1482628A. 黑身为隐性性状, B、b基因中使黑身果蝇的体色加深的是bB. 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C. F2灰身雌果蝇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56D. F2中雌雄果蝇
44、随机交配,F3中深黑身果蝇占132【答案】ABC【解析】【分析】由题意知,控制体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黑身雌果蝇与灰身雄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性状,子二代雌、雄果蝇灰身:黑身3:1,其中雌果蝇都是黑身,雄果蝇黑身:深黑身1:1,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X染色体上,子一代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Y,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XBXB。【详解】A、据上分析可知,黑身对灰身为隐性性状,F2雌果蝇没有深黑身,雄果蝇黑身:深黑身=1:1,故b基因能使黑身果蝇
45、的体色加深,A正确;B、据上分析可知,亲代灰身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B正确;C、F1基因型是AaXBY、AaXBXb,F2灰身雌果蝇(A XBX-)中纯合子占的比例=1/31/2=1/6,杂合子占的比例=1-1/6=56,C正确;D、F2中雌雄果蝇基因型为(1/4AA、1/2Aa、1/4aa)(XBXB、XBXb、XBY、XbY),产生卵细胞XB:Xb=3:1,产生精子XB:Xb:Y=1:1:2,随机交配,F3中深黑身果蝇(aa XbXb、aa XbY)所占比例=1/41/41/4+1/41/42/4=364,D错误。故选ABC。三、非选择题21. 甲图是大麦幼根的呼吸作用图,乙图为大麦
46、的光合和呼吸作用图。请回答:(1)甲图中E表示_,阴影部分表示_,若AB=BC,则A点大麦幼根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2)乙图中A表示_,乙图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大时对应的最低温度约为_,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2倍的点是_,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最大量为_。(3)某同学以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课题_。需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必须在_条件下进行。【答案】 (1). 大麦幼根只进行需氧呼吸 (2). 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3). 1:3 (4).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光合作用
47、 积累的有机物为0) (5). 10 (6). C和E (7). 60 (8). 探究温度(O2浓度 CO2浓度)对细胞呼吸遠率的影响 (9). 遮光(黑暗)【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详解】(1)分析图甲可知,E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说明该氧气浓度下,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与氧气的吸收量相等,所以阴影部分表示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
48、化碳;如果AB=BC,则有氧呼吸释放的而氧化成与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由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1mol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6mol二氧化碳,由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知,1mol葡萄糖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是2mol,因此若有氧呼吸释放的而氧化成与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3。(2)分析图乙可知,A点植物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是0,即在此温度下,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应是从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最多的温度,分析题图乙可知,10是植物从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最多的最低温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二倍,说明
49、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题图乙中净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 C和E两点;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还原的CO2实际上是指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实际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析题图可知,实际光合作用最大的点是E点,在该点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作用相同,都为30,因此图中光合作用单位时间内还原的CO2最大量为30+30=60。(3)某同学以新鲜的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课题可以设计探究温度(O2浓度 CO2浓度)对细胞呼吸遠率的影响。需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必须在遮光条件下进行,防止受到光合作用的影响。【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氧气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植物的实际
50、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作用的关系,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正确解读题图曲线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22. 如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图像,图2图3分别表示该动物体内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图1中乙细胞中含有_个染色单体。(2)图1中丙细胞名称为_,若染色体为X染色体,则染色体一定为_。(3)图2的a、b、c中表示DNA的是_,图3曲线可表示_的数量变化。【答案】 (1). 8 (2). 次级精母细胞 (3). 常染色体 (4). c (5). 同源染色体对数【解析】【分析】分析图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
51、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分析图2:不含染色单体时,染色体:DNA=1:1;含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因此图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分子。分析图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图3曲线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详解】(1)图1中甲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2)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
52、该生物为雄性个体,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且称为次级精母细胞;丙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若染色体为X染色体,则染色体一定为常染色体。(3)图2中时期不含染色单体时,染色体:DNA=1:1;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因此a是染色体,b是染色单体,c为DNA分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因此图3曲线可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数量变化。【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柱形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53、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3. 下图为对某一家族中甲、乙两种遗传病调查后得到的系谱图。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试回答(以A与A.B与b依次表示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及等位基因):(1)甲病的遗传属于_染色体_性遗传;乙病最可能属于_染色体_性遗传。(2)3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_。(3)若2与3婚配,其后代(U)患病的可能性为_;U为同时患两种病女孩的可能性为_;若U已有一个两病兼发的哥哥,则U正常的可能性为_。【答案】 (1). 常 (2). 隐 (3). X (4). 隐 (5). XBXb (6). 7/32 (7). 0 (8). 9/16【解
54、析】【分析】1.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2. 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II1和II2表现正常,后代女儿III1患甲病,但是其父亲正常,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I3和I4表现正常,后代II5患乙病,则乙病为隐性遗传,又因为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
55、史,所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详解】(1)图中II1和II2为正常,所生1为患甲病的女儿,故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4的家庭中没有乙病史,故II5致病基因来自于3,乙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2)II5致病基因来自于3,3表现为正常,故为乙病的携带者,基因型为XBXb。(3) 2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XBY; 3关于甲病的基因型为Aa,II4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则 3关于乙病的基因型为1/4XBXB、1/4XBXb。 2与 3婚配,后代关于甲病:2/3AaAa2/3(AA2Aaaa),患甲病概率为2/31/4=1/
56、6,正常概率为5/6;关于乙病:XBY1/4XBXb1/4(XBXBXBXbXBYXbY),患乙病概率为1/41/4=1/16,正常概率为15/16;故后代正常概率为5/615/16=75/96,则患病概率=1-75/96=7/32。U若为女孩,不可能患乙病,同时患两种病的可能性为0。若U已有一个两病兼发的哥哥,则其父母基因型分别为AaXBY、AaXBXb,则U正常的概率为3/43/4=9/16。【点睛】本题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关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
57、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4. 新西兰兔因肉质好,适应能力强,是我国大面积养殖的优良肉兔。育种专家偶然获得了一种突变型肉兔虽然肉质差,但是生长速度比新西兰兔快很多。经研究发现肉质好与肉质差由等位基因D/d基因控制,生长速度快与慢由等位基因E/e控制。以多只纯合雄性新西兰兔与多只纯合雌性突变型肉免为亲本杂交,F1肉兔均肉质差生长速度快。让F1雌性肉兔与雄性新西兰兔测交,测交后代表现型为:表现型肉质好肉质差生长速度快生长速度慢数目9个11个8个10个(1)上述同学的统计结果能否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_。试说明原因_。 (2)有人推测:基因E/e只位于X染色体上。请从测交后代的肉兔中选择材料,设计一个杂交
58、组合,并写出能支持该推测的实验预期结果_。 (3)后经实验测定,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请从测交后代的肉兔中选择材料,设计一个配种方案,选育肉质好且生长速度快的纯合雄性肉兔_。【答案】 (1). 不能 (2). 分别统计一对相对性状不能说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要统计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情况;观察的后代数量较少 (3). 选用测交后代中生长速度慢的雌性肉兔与生长速度快的雄性肉兔杂交,子代中雌性均生长速度快,雄性均生长速度慢 (4). 用测交后代中的多对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的雌雄肉兔杂交,将子代中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的雄性肉兔作为父本,分别与多只肉质好生长速度慢的雌性肉兔杂交,观察并统计每个父本
59、产生后代的表现型。若后代均为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的肉兔,则该父本即为所需肉兔【解析】【分析】“以多只纯合雄性新西兰兔与多只纯合雌性突变型肉免为亲本杂交,F1肉兔均肉质差生长速度快”,可推知肉质差对肉质好为显性性状,生长速度快对生长速度慢为显性性状,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故上述同学的统计结果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因为分别统计一对相对性状不能说明基因的自由组合,要统计两对相对性状的组合情况;观察的花粉粒数量较少。(2)已知
60、生长速度快对生长速度慢为显性性状,要验证基因E/e只位于X染色体上,应选择测交后代中生长速度慢的雌性肉兔与生长速度快的雄性肉兔杂交,若基因基因E/e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XeXe、XEY,所得子代中雌性(XEXe)均生长速度快,雄性(XeY)均生长速度慢。(3)若上述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上述亲本分别为DDEEddee,F1(DdEe)测交后代基因型为DdEe、Ddee、ddEe、ddee,要选育选育肉质好且生长速度快的纯合雄性肉兔(ddEE),可用测交后代中的多对肉质好生长速度快(ddEe)的雌雄肉兔杂交,将子代中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的雄性肉兔(ddEE、ddEe)
61、作为父本,分别与多只肉质好生长速度慢的雌性肉兔(ddee)杂交,观察并统计每个父本产生后代的表现型:若后代均为肉质好生长速度快的肉兔,则该父本即为所需肉兔(ddEE)。【点睛】解答(2)时应明确在已知性状显隐性关系前提下,验证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可用隐性纯合子显性的杂交组合。25. 果蝇的体色由多对基因控制,野生型果蝇为灰体。现有三种体色的单基因突变体果蝇(与野生型果蝇只有一对基因不同),相关信息如下:突变体体色特征突变基因的位置及遗传待点黄体呈浅橙黄色?黑檀体呈黑亮的乌木色,有条纹?黑体呈深黑色,有条纹号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为探究黄体和黑檀体突变基因的位置及遗传特点,某同学利用上述果蝇的纯
62、合品系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实验一:黄体(雌)野生型(雄)F1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实验二:黄体(雌)黑檀体(雄)F1雌性均为灰体,雄性均为黄体(1)由实验一可知,黄体相对于灰体为_(填“显性”或“隐性”),该突变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否判断黄体基因和黑檀体基因是否是等位基因?_,理由是_。(3)将实验二中的F1果蝇相互交配,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黑檀体约为3:4:1,其中黄体果蝇的基因型有_种,F2中纯合灰体雌果蝇所占比例为_。(4)实验三:黑檀体黑体F1均为灰体,F2中有灰体果蝇288只,黑体色的果蝇共224只(包括黑檀体与黑体,但因两者体色相差不大,统计时
63、未具体区分)据此判断,黑檀体基因_(填“是”或“否”)位于号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_。【答案】 (1). 隐性 (2). X (3). 能 (4). 若黄体基因和黑植体基因是等位基因,则实验二中F1果蝇应均为黄体或雌性均为黑檀体,雄性均为黄体(或:不出现灰体果蝇),与实验结果不符,因此两者为非等位基因。 (5). 6 (6). 0 (7). 否 (8). F2中灰体:黑体色为9:7,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黑体与黑体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解析】【分析】遗传定律分析的依据:根据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则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根据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
64、结果,若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题意分析:由性状知性别的组合是本题的突破口,实验一的结果说明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二的结果说明控制两种性状的基因是两对不同的等位基因。【详解】(1)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可知,黄体相对于灰体为隐性且相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2)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能判断黄体基因和黑檀体基因的关系。若黄体基因和黑檀体基因是等位基因,则实验二中F1果蝇应为雌性均为黑檀体,雄性均为黄体,而不出现灰体果蝇,但实验结果却出现了灰体果蝇,因此控制两种性状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3)根据上述分析,假设控制黑檀体和的黄体基因分别用(A/a,B/b)
65、表示,则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黄体)、aaXBY(黑檀体),则F1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灰体)、AaXbY(黄体),二者相互交配产生F2的基因型为3AXB X b(灰体)、3AXb X b(黄体)、1aa XbXb(黄体)、1aa XBXb(黑檀体)、3AXB Y(灰体)、3AXb Y(黄体)、1aa XbY(黄体)、1aa XBY(黑檀体),即F2的雌雄果蝇中灰体黄体黑檀体约为341,由上述分析可知,黄体果蝇的基因型有6种,分别为AXb X b、aa XbXb、AXb Y、1aa XbY,F2中纯合灰体雌果蝇所占比例为0。(4)根据F2中有灰体果蝇288只,黑体色的果蝇共224只,其中灰体黑体色为97,显然两种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为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就是说,黑檀体基因不位于号染色体上。【点睛】熟知两大遗传定律以及伴性遗传的判断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静下心来读题并分析是解答遗传题目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