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0885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湖南省邵东三中2015年秋高二人教版生物必修三章节练习题: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必修三练习题集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选择题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A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B组成自然界的元素C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元素D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和核酸2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对物质的转化起重要作用的是()A化能自养生物 B动物和微生物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D绿色植物和动物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A带有全球性B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D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4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途径是()A碳酸盐;呼吸作用BCO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DCO2;分解作用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

2、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时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6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Aabc BcbaCcba Dacb7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B一定能固定CO2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D一定是植物8“气候变暖将是一场灾难”,关于这种说法的不正确叙述是()A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给人类带来无法估计的灾难B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要尽量减少CO2的排放量

3、C为防止气候变暖,人类要尽可能植树造林,保护植被D海水温度升高时,海水向大气释放的CO2将减少,有利于阻止气温升高9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10.右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生产者呼吸释放量;分解者呼吸释放量;消费者呼吸释放量;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经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表示

4、B的量越小,说明该农田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C消费者同化作用的大小可用表示D该农田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与消耗量相等11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其碳元素循环如下图所示,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夏季:abce B秋季:efcf12图示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若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途径之一D碳在类群乙、丙中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13生态系统中,C元素进

5、入生物群落开始于()ACO2在生物体内的扩散作用B绿色植物固定CO2的光合作用C各种动物对有机物的同化作用D生物分解有机物的呼吸作用14若用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丁代表大气中的CO2库。下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的是()15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说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利用、循环流动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1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明显高于环境含量的DDT,这

6、种现象说明了()ADDT是挥发性物质BDDT已加入全球性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人类活动将DDT带到了南极D南极动物也偶尔到施用农药的地区寻食17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组成生物的元素()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能量流动到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逐级递减的全过程C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生物体内的反复循环运动D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运动18为了了解土壤微生物能否分解农药,并尽快得出实验结论,有人用“敌草隆”(一种除草剂)进行实验:取等量砂土分装于相同的两个容器中,a组高压灭菌,b组不灭菌。下列有关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a、b中喷入等量的“敌草隆”,再置于

7、同一恒温箱中培养相同时间B检测“敌草隆”的消失情况,预计a的“敌草隆”全部消失,b的基本不变C只用砂土实验效果比用几种典型土壤混合后的好D再增加c组作为对照,不喷入“敌草隆”,其他处理与a、b组相同二、非选择题1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通关系示意图,看图作答。图为有毒物质浓度(百万分之一)(1)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简要说明生产者的重要作用是_。(2)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 kJ/cm2a。(3)根据图中数值计算能量从A到B,由B到C传递效率分别是_,其余的能量最终通过生物的_散失,由于生物不能在代谢中再利用_,因此能量流动具有_特点。(4)图中无机物箭头意指_和CO2等物质的流

8、通过程,图中D是_,通过它们的_和_两种分解方式,将生物组织内的碳放回空气中,由此可见D在物质流通中的重要作用是_。(5)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始终与_结合在一起进行。(6)从生态因素的角度看,存在_中的有毒物质,经_浓缩,因此_越高的生物受害越大。20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的问题。(1)下图表示在一个湖泊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相互关系。请据图中所列关系回答:湖泊中浮游植物小鱼大鱼的食物链,属于_关系。夏天湖水深处光量减少,而湖表层浮游植物因光增强而增加,属于_关系。湖水矿质营养不足,引起浮游植物数量减少,属于_关系。夏天湖水深处含氧量下降,而湖中分解者活动旺盛,属于_关系。(2)下

9、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若狼被捕杀,数量首先会减少的是_,原因是_。若美洲狮的食物2/3来自鹿,其余来自浣熊,则一只美洲狮体重每增加3kg,至少需要消耗青草_kg。21下面是某小组的同学为证明细菌的分解作用提出的两种实验方案。他们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方案一: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方案二: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1)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方案一:_;方案二:_。(2)甲乙两组为什么要用相同的树

10、叶?_。(3)现在由你进行实验设计,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22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成为CO2。(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_途径产生CO2。23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11、(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2)表中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导致大气中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必修三练习题集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一. 选择题CCDBB ADDDA ACBBD BDA二. 非选择题19 解析:一是对生态系统的功能的知识掌握不牢,特别是对能量在流经

12、生态系统时的三个去向不清楚;二是识图分析图的能力较差,没有看到图中已标出表示的是有毒物质的含量,常把图框中的数值也当能量计算,所以造成(2)、(3)小题的错误。D是分解者一般都能答对,但两种分解方式有的只答对有氧呼吸,没有考虑到分解者是细菌、真菌及微生物,它们在分解有机物时,有的是有氧呼吸有的是无氧呼吸。(6)小题的第二个空有答成“高度”浓缩,是由于缺乏识图能力和高度概括能力,有毒物质在各营养级传递过程中是在浓缩,但经过的渠道应该是食物链。答案:(1)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基础(2)466(3)13.5%、20.6%呼吸作用热能单向递减不循环(4)H2O(或水、无机盐)分解者有氧呼吸发酵(或无氧

13、呼吸)保证物质的再利用(5)能量流动(6)空气、水、土壤(或无机环境)食物链营养级20解析:(1)题干信息提示,该小题是通过实例来判断,生物与生物,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具体关系。食物链表示生物间的相互关系,光照增加,导致浮游植物增加,属于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浮游植物增加导致湖水深处光量减少,属于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反作用。矿质营养不足,引起浮游植物数量减少,属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作用。湖中分解者活动旺盛,耗氧多,导致湖水深处含氧量下降,属于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反作用。(2)狼被捕杀,浣熊和鹿的数量上升,蝗虫是浣熊的食物,与鹿位于同一营养级,是食物的竞争者,所以,蝗虫的数量首先会减少。由食物链:青草蝗虫浣

14、熊美洲狮推消耗青草至少为31/3555125(kg),由青草鹿美洲狮推出消耗青草至少为32/35550(kg),总共消耗青草12550175(kg)。答案:(1)生物间的相互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作用和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反作用无机环境对生物的作用生物对无机环境的反作用(2)蝗虫因鹿和蝗虫处于同一个营养级,是食物的竞争者17521解析:本题考查实验评价。此实验的目的为:证明细菌的分解作用,自变量的设置应分两组,一组无菌,可采取灭菌处理,一组有菌,可采取灭菌后接种细菌来实现。而方案一中,甲、乙两组均未进行灭菌处理;方案二中,乙组不是采取灭菌后再接种的方法,而是暴露在空气中,由于空气中不仅含有分解落叶的细菌

15、,也含有分解落叶的其他微生物,所以无法达到实验目的。答案:(1)方案一:不能。甲、乙两组均未进行灭菌处理。甲组落叶会分解从而失去对照作用,在自然条件下空气中不仅含有细菌,且含有分解落叶的其他微生物,因此不能说乙组落叶分解只是由细菌引起的方案二:不能。在自然条件下,空气中不仅含有细菌,且含有分解落叶的其他微生物,因此不能说乙组落叶分解只是由细菌引起的(2)确保无关变量要相同(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后,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不断地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观察记录落叶的变化22解析:由题目获得的信息有: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途径;生态系统的三种成分,甲为

16、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解答本题时,要从碳循环的概念、生态系统的成分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循环过程。(2)X与甲为生产者,甲所示的生物类群因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判断为绿色植物,所利用的能源为光能。X为自养型生物,但不是绿色植物,所以X为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所表示的生物为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丙所示结构为细菌,Y和丙同为分解者,但细胞结构不同,推断Y的细胞结构为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不同于细菌的最主要特点是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植物细胞中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为叶绿体,即c

17、;将含碳有机物分解为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即a与b。(4)化石燃料为无机环境中的有机物,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CO2。答案:(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2)化能自养细菌(或硝化细菌等)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ca、b(4)微生物的分解2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碳循环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温室效应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CO2的吸收主要依靠光合作用实现,其次还有化能合成作用;CO2的释放主要依靠呼吸作用实现,其次还有化石燃料的燃烧。(2)表中A时期碳吸收量等于碳释放量,生态系统维持稳定,而B时期碳吸收量小于碳释放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3)过度的人工碳排放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CO2排放的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气候变化。(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中,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其中有机物(葡萄糖)可作为发酵的直接原料。答案:(1)光合呼吸(2)A碳的释放量等于碳的吸收量(3)碳平衡CO2浓度(4)光反应有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