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21.50KB ,
资源ID:1208345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0834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汤阴县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汤阴县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doc

1、河南省汤阴县五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西周制度下,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周天子常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这说明西周()A. 宗法制丰富内容而淡化等级 B. 对诸侯区别对待引起了动乱C. 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的核心 D. 亲戚成为分封制的重要依托2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这本质上说明()A. 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 B.

2、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C. 各国想藉此继承周王权威 D. 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3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4汉初,王国内群臣吏民对诸侯王自称“臣”,且朝廷官吏对诸侯王也可以自称“臣”。汉武帝时,颁布法令严格禁止诸侯与朝廷官吏以“君臣”相称,否则要被处以极刑。这种变化反映了汉朝()A. 国家官僚体系的健全 B. 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C. 法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D. 皇权至上价值观兴起5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

3、,考定父祖官爵、门第。至宋代,政府取消谱官,家谱皆由私家编修。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世袭政治的瓦解 B. 理学思想的传播 C. 选官制度的变革 D. 商品经济的发展6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并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7宋史职官志载:宋代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被视为“州郡最要之任,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

4、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这表明宋代()A. 重视对监察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B. 通判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 地方权力扩大威胁中央集权 D. 避免了藩镇割据局面的重现8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A.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 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 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9“它的设立,本是一种超常规的做法。这个无端制、无定员、无预算。名义上仅仅是

5、皇帝的临时秘书机构,却实际上褫夺了内阁的权力,造成了中国特色的机构名不副实的现象。”材料中的“临时秘书机构”()A.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 B.妨碍皇权高度集中C.削弱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D.强化君主专制统治10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驸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这一变化()A.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 B.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C.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 D.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11法国学者布罗代尔写道:“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

6、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这段话反映了()A. 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 B. 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C. 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 交通落后促使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12“梭伦掌权后通过一系列措施让人民获得自由,此外他制定了被称为减负令的法律,这些举措都对民主社会人民的产生和形成起到了奠基作用。而他唯财是举,即以财产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和抽签选官,虽然只是实现了财权政治,但对世袭的贵族政体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为人民地位的上升搭好了阶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人民”实际上仅指“公民” B. “唯财是举”打击了贵族政体C. 改革正式确立了雅典民主政

7、治 D. 改革提高了公民的社会地位13鉴于昔日雅典旧有的四个部落存在着贵族世家对整个城邦的政治体系的掌控,克利斯提尼决心重组雅典整个部落制度,划定了10个行政选区代替原先的4个部落。这次改革的主要影响是()A. 打破政治活动中的血缘关系 B. 推行抽签选举法C. 剥夺贵族成员参政议政权利 D. 建立五百人议事会14在雅典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出现这一局面应归功于()A. 苏格拉底 B. 梭伦 C. 克里斯提尼 D. 伯里克利15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大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群众的惩罚,大部分控告的起因只是

8、因为作战失利,为此,柏拉图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材料表明()A. 伯利克里、柏拉图等代表精英贵族,仇视群众B. 公元前4世纪后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C. 雅典民主既体现了人民主权也保护了城邦利益D. 群体决策的感情用事可能影响民主政治的质量16十二铜表法第三表中规定:“在第三次牵债务人至广场后,如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如债权人有数人时,得分割债务人的肢体进行分配,纵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奴隶在借贷关系中不受保护 B. 彻底废除了习惯法的陋习C.

9、 严格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D. 体现了自然法的立法理念17“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项“原则”()A. 推动了罗马法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B. 确保了罗马境内居民权利的平等C. 反映出民主是罗马法精神的本质内涵 D. 体现出古罗马司法追求公平公正181784年,英国下议院以208票对196票延搁了首相小威廉皮特关于增收补助金的议案,并上书国王要求改组政府。小威廉皮特宣称:“我信任我的同僚,但我更信任自己。”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A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B提交国王作出决策 C悍然出兵驱散议

10、会 D交给最高法院裁决19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看,1832年改革法第一次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扼守渐进和非暴力的道路。但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的议会制度是高度民主制度 B英国议会始终被少数大贵族控制C遏制民主的举措却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D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20在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小州声称:“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威胁要与外国结盟。”而大

11、州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A提出了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原则 B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C规定了参众两院议员的产生办法 D通过了实行联邦制议案21一位政治家在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时,曾指出:“毫无疑问,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美的大厦。”其意在肯定宪法()A条文与体系的完备性 B实践不受时代而调整C各项内容具有前瞻性 D所蕴含的原则与精神22有学者指出,通常我们认为美国的中央政府结构是“三权分立”的。然而实际上权力的分割并不明显,三个行使权力的主体有时也有权限上的交叉,比如把某些立法权给政府,把某些行政权给立法部

12、门。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A表明政府权责较混乱 B利于避免权力垄断C创立了新的宪法体制 D旨在提高国会效率23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一现象能够说明当时法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B共和制度并不适于法国C启蒙运动思想动员充分 D不同政治派别斗争激烈24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者,也有人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任务是()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C走向代议制发展模式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13、2519世纪末,帝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宰相傅斯麦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他说:“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出当时德国()A经济高速发展率先建成福利国家 B民主化程度提高建立责任内阁制C政府用非暴力手段促进社会控制 D马恩直接领导德国共运成效显著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阅读题(共3小题, 其中26 题14分,27 题16分,28题20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梭伦主宰政事之后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既在当时也延续至将来,他还制定了法律,取消了

14、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的负担。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1) 材料一中图一、二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分别反映了什么文明形态?(4分)(2) 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二,梭伦为什么要“卸担”? (2分)又是如何“卸担”的?(2分)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材料三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请回答:(1) 结

15、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美国联邦政府“既有能力控制地方,又强制自己控制自己”? (8分)(2) 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与内阁、议会的关系有什么不同?(8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王安石对变法前后社会景象的描述:(一)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二)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馀,龙骨长乾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

16、苦,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代小舟,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王安石临川丈集材料二 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三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请回答:(l)据材料一,概括变法前后的社会变化,并对王安石的结论作扼要评价。(6分)(3) 材料二、三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两者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方面的共同缺陷是什么?(8分)(4)(3) 结合上述材料

17、和所学知识,谈谈王安石变法对今天改革有何启示?(6分)高二历史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解析】分封制是周王室巩固统治的政治制度,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即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使得亲戚成为分封制的重要依托。故答案为D项。宗法制注重等级,不是淡化等级,排除A;材料对诸侯区别对待引起了动乱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材料论证的是分封制的信息,不是宗法制,C错误。2.【答案】D【解析】战国时期,诸侯国模仿周天子时期的封王,显然是对于天子礼乐制度不予遵守,体现出分封制维系的宗法制的崩溃,故D项正确;材料不是体现出对于先王的尊崇,故A错误;B属于现象,不是本质的意图;C中各国说法

18、绝对,材料是模仿周天子制度。3【答案】C【解析】分封制是“重立列国”,与材料中“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不符,A项错误;“重立列国”是地方管理制度,三公九卿是中央官制,排除B项;秦灭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与材料中“公元前221年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相符,C项正确;郡国并行制始于西汉初年,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错误。4【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汉初出现了王国内的吏民及朝廷官吏均对诸侯王称臣的现象,到汉武帝时代严令禁止朝廷官吏与诸侯王以“君臣”相称,此变化反映了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加

19、强,中央政府的权威加强,故B项正确;A、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秦朝随着皇帝制度的建立,皇权至上的观念兴起,故D项错误。故选B。5【答案】C【解析】战国至秦汉时期,世袭政治即已瓦解,故A项错误;理学强调伦理道德,重建伦理纲常,这与家谱由官修变为私修无关,故B项错误;隋唐以前,选官制度推行按门第选官九品中正制,因而官府定有谱局以考门第,隋唐至宋推行按才学选官的科举制,不再按门第选官,因而没必要再设谱官,故C项正确;材料中由官修变为私修,体现家谱重要性的降低,这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D项错误。6.【答案】D【解析】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排除A;尚书省掌执行,排除B;三省分工协作

20、,但必须“加盖皇帝印玺”,说明皇权依然至上,排除 C;三省分工协作,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故选D。7【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通判对地方军政、财政以及司法事务“可否裁决”,拥有地方行政权,同时对地方官的政绩“得刺举以闻”,拥有垂直监察权,故A项正确;B项错误,通判不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C项错误,通判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错误,错在“避免”。8【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行省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故选A;行省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并不代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能得到彻底解决,排除B;行省制是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的重大发展而非笼统继承,排除C;秦

21、朝的郡县制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排除D。9【答案】D【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军机处的职能,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正确。军机处并不凌驾于六部之上,A错误;军机处是皇权加强的表现,B错误;丞相此时已经不存在,C错误。10.【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相权较大,皇权为了制衡相权选择外戚辅佐。而到明代时丞相制度已被废除,皇权得到极大的加强,不需要外戚制衡丞相,另外外戚反而成为加强皇权的障碍,因此要选寒微之家。由此可知A项正确,正是皇权强化的表现。B项绝对化,外戚权力受抑制并不代表淡出政治舞台,错误。丞相制度废除是皇权专制加强的表现,而不是原因,C项错误。

22、这种选法并不能杜绝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只要有权力存在,就不可避免,所以D项错误。11【答案】B【解析】据材料提到,当雅典西端的普尼克斯山顶上升起通知召开人民议会的黑烟时,城邦农民便拄起拐杖,徒步走向邻近的雅典城去履行自己的公民职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雅典小国寡民状态方便了公民参加民主政治,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雅典公民履行职责意在避免极少数人的暴政,故A排除。材料主旨不在于狭隘的城邦体制制约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C排除。交通落后不是雅典民主制实行直接民主的原因,故D排除。12【答案】C【解析】克里斯提尼的改革正式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材料中论述的是梭伦改革,故项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人民

23、实际上是指雅典公民,故项正确,“唯财是举”是按照财产划分等级制度,打击了贵族政体,故项正确。改革有许多有利于下层民众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民的社会地位,故项正确。13.【答案】A【解析】克里斯提尼按照地域划分选区,打破了传统按照血缘关系划分选区的规定,A正确;B属于选举方式;C中剥夺贵族成员参政议政权力不符合事实;D属于公民大会常设机构。1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度的确立发展过程。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困境的因素,联系伯利克里改革中发放工资和津贴的史实就可以得出结论,伯利克里改革的相关措施解除了经济困难的公民参政议政的后顾之忧,故选D。A项是雅典的哲学家;B项的改革把雅典引上了民主

24、的轨道;C项创立了陶片放逐法以保障民主。15【答案】D【解析】柏拉图所说的“如果你病了,你是召集民众为你治病呢?还是去找医术精湛的大夫呢?”表达的是对当时民主政治的弊端的反思,故选D;C项与题干意思相反,AB不是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故排除。16【答案】C【解析】 材料中“仍无人代为清偿或保证,债权人得将债务人卖于台伯河外的外国或杀死之”“未按债额比例切块,亦不以为罪”说明罗马法主要是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故选C;材料没有提到奴隶,排除A;十二铜表法是习惯法的汇编,排除B;自然法崇尚理性、公平和正义,而材料包含落后的习惯法习俗,排除D。1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考点是罗马法。

25、题眼在于“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根据时间排除A项;根据“境内”排除B项;D项不符合罗马法的追求公平、正义、法律至上的本质。从材料可知,被告与原告在在判决宣判之前是平等的,这体现了古代罗马法律的公平与公正,C项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项。18【答案】A【解析】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如果议会对内阁不再信任了,要么首相带领内阁成员总辞职改组政府,要么首相提请国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故A项正确;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没有决策权,只是“虚君”,故B项错误;英国首相动用军队需要议会批准,故C项错误;此类事情最高法院没有权力裁决,故D项错误。19【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

26、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可以看出,这是一项想要“遏制民主的举措”;根据材料中“1832年改革法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可以看出,改革法案最终的结果是“促进了民主的发展”。综上所述,C项能够准确、完整的表达材料的原意。故答案为C项。A项,该项表述与“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矛盾,排除;B项,“始终”一词表述太绝对,且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使更多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获取了更多的议席,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20【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小州声称:“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威胁要与外国结盟。”而大

27、州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可知美国大小州矛盾突出,1787年宪法中规定参议院议员各州两名代表,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使双方利益得以妥协,故C项正确。A项,对黑人选举权的限制反映了南北方利益的妥协,排除。B项,三权分立体制反映了中央机构间的权力制衡,排除。D项,联邦制方案旨在解决中央与地方各州的权力矛盾,排除。21【答案】D【解析】题干说“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结合所学知识,1787年宪法奠定了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石,其提出的三权分立、主权在民、联邦制等原则,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宝贵成果。故D项正确;“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

28、是一座完美的大厦。”说明1787年宪法并不完美,故ABC三项所谓的“完备性”“不受时代而调整”“ 前瞻性”的表述错误,故排除ABC三项。22【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可知,美国政府三个行使权力的主体有时也有权限上的交叉,这有利于防止某一权力主体过大,避免权力的垄断,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权力主体在权限上交叉并不意味着政府各部门间权责混乱;C选项错误,美国依然是三权分立政体,这种现象不能表明美国宪政体制的变化;D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三个权力主体在权限上的交叉,并不单指国会。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3【答案】D【解析】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相对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处于弱势,共和派力量不强大,

29、但不能说明“共和国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排除A;根据所学可知,1875年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并延续了70多年之久,可知共和制度适应了法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排除B;启蒙运动直接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排除C;由于议会中君主势力强大,因而宪法没有明确宣布法国为共和政体,这说明当时法国不同政治派别斗争非常激烈,故选D。24【答案】B【解析】材料中“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者”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德国的统一,这一举动对德国而言具有革命性的功能,因为其结束德国长期的政治分裂,极大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故B项正确;A项内容不是“革命”目的,是德国统一后

30、的影响,排除。C项是德国统一后的历史走向,也不是“革命”目的,排除。D项在材料并未体现,故D项排除。25【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俾斯麦强调用社会保障制度来消除工人阶级的斗争,反映了当时德国政府采用非暴力手段抵制社会革命、加强社会控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并未将德国与其他国家比较,得出德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B选项错误,当时德国并未实行责任内阁制;D选项错误,马克思去世于1883年,恩格斯去世于1895年,两人并未直接领导德国的共产主义运动。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6【答案】(1)制度:君主专制;民主政治。(2分)文明形态:大河文明;海洋文明。(2分) (2)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处

31、境悲惨。(2分)颁布解负令。(2分)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限制土地兼并;巩固了城邦体制,为民主政治奠基。(6分) 【解析】(1)据材料一中图一、二提到,三省六部制和雅典民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体现了哪两种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属于君主专制;雅典民主制度属于奴隶制民主政治。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这分别反映了什么文明形态:前者反映了大河文明;后者反映了海洋文明。(2)据材料二提到,通过禁止借贷以人身为担保使平民获得了自由取消了一应私人与公众的债务,这一举措被称为“卸担”,意即卸去人们身上沉重的负担,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梭伦为什么要“卸担”:平民因债务奴隶制而

32、处境悲惨,阶级矛盾尖锐。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梭伦又是如何“卸担”的:颁布解负令。解除了雅典公民中平民最沉重的负担,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为民主政治奠基。27.【答案】(1)控制地方: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等主要国家权力。(4分)控制自己:联邦政府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相互制约和平衡。(4分)(2)美国总统领导内阁;但与国会相互制约。英国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英国首相是下院多数党领袖,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8分)【解析】(1)根据材料“既有能力控制地方,又强制自己控制自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通过联邦制实现对地方的控制的,又通过

33、三权分立体制实现强制自己控制自己。(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美两国政府首脑与内阁、议会的关系体现为:美国总统领导内阁,与国会相互制约;英国首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出任,对议会负责。28.【答案】(1)变化:赋役沉重、民生艰难到民殷家实。(2分) 评价:反映了变法前后差异,但有夸大之词。(4分)(2)原因:用人不当,危害百姓;破富民之利,税收加重;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6分)缺陷:两者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都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2分)(3)启示:改革要循序渐进,用人得当;既要关注民生,又要顾及社会群体利益(6分)【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

34、一“王安石对变法前后社会景象的描述.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鲥鱼出网蔽洲渚,获笋肥甘胜牛乳.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即可概括变法前后的社会变化,结合所学可知其夸大了变法的影响。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三“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祸首,而不知实根柢于神宗之有雄心也.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公私皆病矣。”即可概括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两者在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方面都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家家养子学耕织.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和所学知识,即可从材料的反面说明王安石变法对今天改革的启示。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