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242.50KB ,
资源ID:1207990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079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doc

1、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说明: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卷(选择题 共45分)一、 选择题(单选,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西周时,各国视江南为蛮荒之地。至春秋,左传载,吴人自称属于“周室”,并在姬姓中“居长”;国语提到,吴王视夷狄为外人,自认为是华夏成员。据此可知春秋时期A周王天下共主形成共识 B南方逐步认同中原文化C宗法分封制度彻底废除 D中央集权开始得到加强2.周初受封的几个大诸侯国,如齐、鲁、晋、燕等,在夏商时期皆为蛮、夷、戎、狄各族所居,长期徘徊于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

2、,分封制推行后,这些封国所在地区无例外地建立起奴隶制政权,由此可见,分封制A.推动了区域社会形态的进步 B.使周疆域内各民族形成同源共族观念C.促进了官僚政治的日益完善 D.有利于实现周天子对天下的垂直管理3.历史学家何兹全认为:秦汉的帝国是统一的,只勉强可以说是集权的。我说勉强,因为公卿和地方长吏都可以通过辟召、察举自选僚属,一郡之守,就是一郡之君“。 其强调的是秦汉时期A.选官制度存在诸多弊端 B.易形成强大的地方势力C.君主专制阻碍政治统一 D.中央集权遭遇严重威胁4.汉武帝曾将关中北部的东界由黄河一线向东推进至太行山一线,将关中中部的函谷关向东迁移了三百里,从而极大地拓广了关中范围。他

3、还将此区域内的候国一次性迁到太行山以东地区重新安置。汉武帝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王国经济实力 B.巩固关中控御全国C.逐步废除分封制度 D.促进经济文化交流5.汉成帝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名重臣”出任州牧,掌一州军政,州牧由原先的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一措施A.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 B.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C.体现了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D.有利于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6.有学者认为,三省六部制就是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各自独立,政令与施政相分离,在决策层面不是由哪一个部门单独负责,而是由三个省共同进行,三省长官共同组成朝廷决策班子。这说明三省六部制A.

4、加强了皇帝权威 B.巩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民主决策 D.有利于科学决策7.据统计,唐高祖时,宰相中有科举功名者占7%,唐太宗时为23%,至高宗、武后时上升至35%,武周时则达到40%。这说明A.庶族地主地位显著上升 B.科举制推动了文化发展 C.科举成为晋升高位的重要途径 D选官制度进一步完善8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随时面奏,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保证谏官的独立谏诤权。这反映出唐代 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 B实现了监察的全覆盖C朝廷内部出现再次分权 D利用监察制加强皇权9.宋代,皇帝的诏令原则上必须经过“二府”以“敕牒”方式颁

5、布执行,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这表明当时A.专制皇权遭到削弱 B官僚制度比较成熟C.行政效率日益低下 D.权力制衡机制建立10.宋代有知识分子主张重建上古时代的宗法组织,形成了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定族规为特征的新的宗族制度。高级官僚在宗族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如范仲淹为加强本族内部的相互扶助,设立了“义庄”等。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逐渐完善 B.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C.世俗文化进一步发展 D.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削弱11. 如图改绘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呈现的是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A

6、. 高产作物普及 B. 土地兼并加剧C. 人口数量增加D. 冗兵问题严重12.元代行省的职权,在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帅本省军队。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这表明元代行省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 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政治基础C权力扩大但仍然受中央节制。 D.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13.据太祖实录记载,1385年,明太祖考核了天下布政使司、按察司及府、州、县官员共 4117人政绩,其中擢升者 435人,复职者 2897人,黜降者

7、471人,罪罚者 171人,免职者143人。由此可知,明初A重视对地方的掌控 B.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C.监察制度比较成熟 D.官员腐败情况比较严重14明代后期,“朝廷有命令,必传之于太监,太监传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方传至臣等;内阁有陈说必达之管文书官,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内阁权力发生了膨胀 B司礼监和内阁相制衡 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D明朝中枢机构的变化15. 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 维护国家主权B. 扩大地方自治C. 强化三省

8、职权D. 建立行省制度卷(非选择题 共55分)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16、17、1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9、20、2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 分)材料一 清初承袭明制,地方政治体制仍基本沿用三司制度,并在三司之上设立督抚,用以监察地方和军务。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几次改制,以诏谕敕令、各类会典事例的形式,活一步规范了督抚制度,使督抚成为地方政治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此时,出于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督抚设立往往职权轻,任期短。摘编自孙文明清督抚制度的嬗变及其评鉴)材料二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

9、方殖民势力进入中国,各地农民起义不断,而清政府赖以维系政权的八旗、绿营逐渐没落,尤其是天平天国起义给予八旗、绿营毁灭性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命令各地举办团练保卫地方,清廷对地方的权威开始丧失。清政府将财政权和军事指挥权下放到地方督抚,同时还伴随着司法权、用人权等一系列权力,这些权力使得地方督抚的权力更加扩大。摘编自王学斌(近三十年来晚清督抚制度研究综述)(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初督抚制度兴起与发展的背景 (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督抚制度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清代督抚制度变化的重要因素。(4分)17.下图1983年我国发

10、行的一套纪念邮票中国古代文学家,请你参照该套邮票,推荐我国古代其他类别人物纪念邮票的四位候选人,并简述推荐理由。(13分) 李白 杜甫 韩愈 柳宗元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晚清学者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1861年)中明确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而郑观应则在盛世危言自序(1892年)中写道:“其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兴学校,广书院,重技艺,别考课,使人尽其才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1898年百日维新高潮期间,有赞成维新变法的官员将两书同时进呈光绪皇帝,光绪帝对冯桂芬

11、校邠庐抗议最为赞许,当天下饬令印刷一、二千册部送各衙门,要求签注意见。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4分)(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不涂,均不得分。19(12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56年行政体制改革重点是通过精简国务院所属工作部门,促使中央权力下放,扩大地方自主权。精简工作一直持续到1959年,历时3年多,其中以1958年和1959年精简的幅度最大。1958年撤销了国家建设委员会;技术委员会与科学规划委员会

12、合并为科委;建材部、城建部并入建工部等。经过调整,部委减少8个,直属机构减少5个。1958年年底国务院设68个工作部门。1959年国务院工作部门又作了进一步调整,年底国务院设60个部委、直属机构和办公机构,比1956年减少21个。这次行政体制改革是新中国第一次自主的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1956年开始的以下放权力为中心的行政体制改革并没有进行到底。-摘编自宋世明中国行政体制改革70年回顾与反思(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1956年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新中国1956年行政体制改革。(8分)20【历史选修3

1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分)材料1941年4月13日下午2时,苏联代表莫洛托夫与日本代表松冈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条约主要内容为:苏日维持和平和友好关系,互相尊重对方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如果缔约一方成为第三者的一国或几国的战争对象时,缔约另一方在整个冲突过程中将保持中立;条约自双方批准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5年,如缔约任何一方在期满前一年未通知废约时,本约自动延长5年。该约附日苏两国政府声明,其全文如下: 按照1941年4月13日苏联和日本所签订的中立条约的精神,并为了保证两国间的和平和友好发展的利益,苏联政府和日本政府庄严地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

14、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摘编自金东吉(苏日中立条约)缔结与影响(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日中立条约缔结的国际背景。(6分)(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日中立条约带来的影响。(6分)21【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2分)房玄龄自入唐以来即隶于太宗麾下,他参与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使太宗得登帝位。贞观初年,天下刚定,各项制度、建设均赖房(玄龄)杜(如晦)而定,“天下新定,台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使号令典刑粲然罔不完,虽数百年犹蒙其功”。房玄龄改定的贞观律有着较完备的法令体系,后世帝王常以此为基础。房玄龄善于识人之长,早在秦王府时即向唐太宗

15、推荐杜如晦等人。尤其可贵的是,他“无娼忌,闻人善,若已有之”,而且“不以己长望人,取人求不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房玄龄以宰相监修国史,开官修史书先河。在他的组织下,共主编六部史书,占二十四正史的四分之一,为他朝所不及。总的看来,六部史书尚属秉笔直书,对人们了解晋隋这一混乱时期有一定裨益。 摘编自王立霞也论唐代名相房玄龄的“贤良无迹”(1)根据材料,概括房玄龄对唐朝发展的贡献。(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房玄龄成为贤相的原因。(6分)高二历史月考试题答案1.【答案】B【解析】根据吴人自称属于“周室”,并在姬姓中“居长”可以看出,处于南方的吴国也开始认同周的统治,故B项正确;吴国与

16、周并没有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周王的大宗地位,排除A;材料宗法分封制度彻底废除说法错误,排除C;春秋时期中央集权未加强,排除D。2.【答案】A【解析】在齐、鲁、晋、燕等诸侯国统治下的蛮、夷、戎、狄各族,逐渐结束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阶段,建立起奴隶制政权,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关系的进步,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分封制导致周疆域内各民族形成同源共族观念,B项错误;材料与官僚政治的建立无关,C项错误;分封制并非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项错误。3.【答案】B【解析】根据“ 公卿和地方长吏都可以通过辟召、察举自选僚属,一郡之守,就是一郡之君”可知,材料强调秦汉时期地方权力过大,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B项正确

17、;材料叙述的主旨不是选官制度,排除A项;秦汉时期已经是统一的王朝,排除C项;中央集权遭遇“严重威胁”的说法过于夸大,材料无法体现,排除D项。4.【答案】B【解析】关中地区是汉朝都城所在地.是其统治的核心地区。拓广关中范园并迁徙其区域内的侯国。有利于加强对关中的统治。进而起到控御全国的作用,故选B项;材料仅提及将关中地区的侯国外迁,并未提及限制其经济发展等相关措施。无法体现削弱王国经济实力,排除A项;将关中地区的侯国外迁,引起的只是这些侯国地理位置的变化,并不能体现逐步废除分封制度。排除C项: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只是其目的之一。但并非主要目的,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东

18、汉末年,州牧由重臣担任,同时掌握一州军政,州牧也由原先的虚职成为州最高长官,这种变化使州牧权力日益增强,为汉末分裂割据埋下了隐患,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同吏治是否清明和高效无关,A项错误;材料同宗法观念无关,C项错误;打破世家垄断入仕之途的是科举制,材料内容未涉及,D项错误。6.【答案】D 【解析】略7.【答案】C 【解析】略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随时面奏,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等信息可知,皇帝通过谏官制度,使得下情能够更好地上达,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故选D项。谏官只负责谏议,中枢决策机构并未出现异变,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唐代监察的全覆盖,排除B项。材料

19、不能体现唐代朝廷内部的再次分权,排除C项。9.【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皇帝的诏令,原则上必须经过“二府”.直接自宫内颁出的皇帝批示被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可知,宋代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官僚群体的制约,说明官僚制度较为成熟,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受到官僚群体的制约,并非遭到削弱,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皇权受到官僚群体的制约,不涉及行政效率,排除C项;宋代推行君主专制,并不是权力制衡机制,排除D项10.【答案】B【解析】宋代的宗族制度具有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等特征,同时高级官僚也推进宗族建设,这些都有利于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稳定地方宗族的结构和秩序,体现了国家权力在

20、地方的渗透,故B项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瓦解,A项错误;宗族文化不等于世俗文化,C项错误;宋代的宗族制度建设有利于中央集权,D项错误。11.【答案】C【解析】根据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图可以看出,宋代相较于唐朝,县级的治所数量有所增加,分布更加广泛,因此反映出人口数量增加,因此要设置更多的县,C项正确;来自美洲的高产作物明朝传入,排除A;BD项与县级治所增加没有直接关系,排除。12.【答案】C【解析】从材料“元世祖时期主要是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即位后,颁给行省长官虎符,使其统领本省军队”可以看出行省权力扩大,从材料“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

21、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权力在成宗即位后,受到中央政府的节制,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排除A项;B项表述太绝对,故可排除;元代在全国推行行省制度,并非只针对边疆地区,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明太祖对数千名地方官员进行考核、擢升、黜降等做法,体现了明朝初年国家重视对地方的掌控,A项正确;明太祖并未扩充地方官僚队伍,没有使地方行政机构“不断膨胀”,B项错误;“ 监察制度”成熟和官员腐败情况严重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C D 两项错误。14.【答案】C【解析】由“必传之于太监”“管文书官达至太监,太监乃进至御前”可知,司礼监的太监在诏令和朝廷命令

22、传达中的重要地位。司礼监服务于皇权,据此推理皇权的加强是导致材料所述现象的根源,故C项正确。A项不是主要原因;司礼监和内阁关系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明朝后期中枢机构并未发生变化,D项错误。15.【答案】A【解析】根据“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可得出清政府通过绘制全国的地图,加强国家的领土主权意识,故A项正确;材料与自治无关,排除B;清代没有三省制,排除C;元代行省已经建立,排除D。16. 【答案】(1) 背景:沿袭明朝地方政治体制;康乾时期历经多次改制;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4分,任答2点即可)(2)变化:地方督抚

23、权力急剧膨胀;地方督抚成为朝廷的依赖力量。(2分)原因: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八旗军、绿营兵衰落;地方督抚创办团练。(6分,任答3点即可)(3)因素:中央集权的力度;内忧外患的程度;满清贵族势力的强弱。(4分,任答2点即可)17. 【答案】(13分) 示例:中国古代思想家纪念邮票推荐人选:(1分)1.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提出的“仁”、“ 为政以德”、“有教无类”等思想学说对后世、对世界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被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2.董仲舒,西汉思想家。立足社会需要,糅合其他学派思想,创建了新的儒学体系,提出了“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

24、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并得到君主的推崇,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深远。3.朱熹,南宋思想家。他在北宋二程基础上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称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学术思想还传及东亚、欧洲,影响深远。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4.王阳明,明朝思想家。他继承发展陆九渊的学说,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在明朝中期后得到广泛传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评分标准:可以推荐中国古代思想家、艺术家、科技发明家、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外交家等不同类别的人物。所列举的四位人物应属于同一类

25、别。推荐类别、姓名、朝代(不用具体到年份)和成就地位(即推荐理由,应有两项以上)需要表述完整。18(14分)示例晚清思想发展滞后导致近代化进程受阻。(3分)鸦片战争后,而对西方的船坚炮利,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冯桂芬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4分)但是,“中体西用”思想和洋务运动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只学习西方的工业化的道路,不变革政治制度,中国是不可能实现富强的。郑观应为这一观点的代表。(4分)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朝统治者仍然固守“中体西用”的观点,仍然把“中体西用

26、”的思想作为挽救清朝统治危机的灵丹妙药,思想发展的滞后严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分)19(12分)(1)特点:以精简机构为重点;持续时间长;个别年份改革力度大。(4分,任答2点即可)(2)评述:顺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升了政府的行政效能;推动了民主政治建设;地方获得一定自主权,利于地方经济发展。(6分,任答3点即可)改革不彻底,部分措施没有执行下去。(2分)20(12分)(1)国际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苏联面临着德、日法西斯的威胁;日本侵华进程加快;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6分)(2)对苏联:暂且避免受东西两线夹击,便于集中力量抗击德国法西斯;对日本:使日本解除了对中国侵略及 “南进扩张” 攻击美国的后顾之忧;对中国:损害中国的领土主权,影响中苏关系(6分)。 21.(12分)(1)贡献:辅助唐太宗获得帝位;参与制定政治制度框架;改定法令体系;选贤任能;监修国史。(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2)原因:个人能力强;具有大局意识;采取的措施符合唐初政治发展的需要;唐太宗的信任与重用;儒家思想的影响;唐初政治清明。(6分,任答3点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