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1.18MB ,
资源ID:120727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072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专题12 交相辉映——全球化下的多元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历史专题版大二轮专题复习冲刺教师用书 习题检测:专题12 交相辉映——全球化下的多元世界 WORD版含解析.doc

1、专题12交相辉映全球化下的多元世界主干知识框架核心要旨归纳线索(一):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以及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线索(二):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1)一是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2)二是经济体系化、全球化

2、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广的层面发展。热考主题突破主题一两极格局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1)原因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西欧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争夺世界霸权。(2)过程(3)影响:一方面加剧世界紧张局势如德国分裂、朝鲜战

3、争、越南战争,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2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过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世界有了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2)影响确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

4、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续表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主要矛盾体现在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每个阵营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特别是处于美国对苏联进行全球性遏制的包围圈上;美洲则直接触及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对峙影响美苏两国为了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长期对抗,造成世界局势动荡不安,损害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人为地把世界分裂成两部分,与整体世界发展的历史趋势背道而驰1(2017全国卷)下图是苏联时期的

5、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B苏联在帝国主义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的寓意是:斯大林格勒曾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役发生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座被毁的城市得以重建,引起西方国家的恐慌,说明了西方国家的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选D项。其他三项时间上不符,排除。主题二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1多极化趋势的出现(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1)表现欧洲走向联合。日本崛起: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力争成为政治大国。第三世界国家:发起不结

6、盟运动,成为冲击两极格局的重要力量。中国:经济发展迅速。(2)影响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世界的多样性得到尊重。2多极化趋势的加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1)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的推动。(2)表现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国际地位提高。日本: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步伐。俄罗斯: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日益提高,在国际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特点:暂时形

7、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1)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的具体表现。(2)促使国际格局变化和国际关系中心舞台转移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国家之间斗争的焦点是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谁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取得胜利,谁就能成为多极中的一极。(3)国家利益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4)国际经济关系是最基本活跃的因素,影响着国际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的发展变化。2(2019全国卷)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

8、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可知,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援助态度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三权分立体制的运行机制,排除A项;材料与重塑国家精神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排除D项。3(2017全国卷)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

9、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答案A解析七国集团原为西方国家的经济组织,后来发展为八国集团,再到二十国集团,与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有直接关系,说明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故选A项。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B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广大亚非

10、拉国家被纳入其中,排除C项;七国集团不是区域经济集团组织,排除D项。主题三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1)欧盟:1993年成立,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是合作程度最高的区域化组织;提高了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有利于推动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北美自由贸易区: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3)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了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原因:科技发展(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技术手段);跨国公司和各种

11、国际组织(推动者);两极格局结束(消除障碍);绝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有利条件)。(2)评价对世界: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于吸引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但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

12、只是程度上有所区别;实际上,全球化有时更多地表现为地区化,并由地区化所带动。但要注意,区域经济集团化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所提供的优惠是一种特殊的只向成员提供的优惠,这种优惠是不向非成员提供的。(3)区域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看促进大于阻碍。4(2018全国卷)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答案B解析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都是欧共体成员国,再结合时间信息“20世纪6070年

13、代”推断,应是欧共体国家间的合作促成了成员国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机械化,使农民收入大大增加,故选B项。马歇尔计划发挥作用应该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故排除A项;西欧社会福利制度针对社会弱势群体,主要涉及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教育等问题,与农业生产力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C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初,与题干时间不符,且布雷顿森林体系涉及的是货币体系问题,也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高考考法研磨考法一拓展教材的宽度【典例1】(2016全国卷)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

14、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答案D命题分析命题材料新颖以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创设情境,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拓展了教材的宽度贯通知识关联文化艺术与政治、外交的关系培育家国情怀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树立文化自信,自觉防范文化渗透考法二延展知识的长度【典例2】(2018全国卷)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答案A命题分析命题材料直观以

15、饼状图的形式展示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延展了知识的长度注重时空观念材料跨越了1945年、1955年、1965年、1975年四个时间段强调能力提升考查考生从四个时期饼状图的变化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解读的能力考法三挖掘认知的深度【典例3】(2016全国卷)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答案A命题分析隐含历史背景二战后美苏冷战政策的

16、国际影响。挖掘了美国外交这一知识点的深度注重知识联系马歇尔计划对欧洲一体化的客观作用【典例4】(2016全国卷)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推动上表中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答案B命题分析情境创设新颖以新兴独立国家成立原料生产组织创设历史情境,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挖掘了国际组织出现的原因这一知识点的深度注重迁移能力通过1955年至1970年的史实,考查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

17、经济新秩序的斗争链接宏观背景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国家殖民侵略的影响和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考法四转换思维的角度【典例5】(2015全国卷)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答案A命题分析注重探究能力探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与贷款总额急剧增加与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长的关系,转换了思维的角度教材关联密切世界银行的使命:与贫困做斗争,提高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典例】(2018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18、分)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

19、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5分)规范解答第一步:审思设问,明了方向,确定答题范围第二步: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确保答全要点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分析第(1)问第

20、二小问:“作用”分析第(2)问:“原因”分析第(3)问:“积极意义”分析第三步:组织答案提示词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书写工整(1)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作用:民众重要的食物来源,使中国人的食物结构合理化;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备荒物资。(2)原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大豆是一种优良作物品种,适宜种植;科学技术进步,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3)意义: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多元并存的国际政治和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趋势等是本专题

21、的热考点。在备考时,要从国际关系的高度认识两极格局的建立和瓦解,从经济与政治的关系的深度认识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的必然性,同时要与新中国的外交进行链接,认识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的深刻影响,明确中国在当今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专题作业一、选择题11947年3月,美国总统发表国情咨文,要求美国国会向希腊、土耳其提供经济援助以防止当地发生革命,并派遣军事人员保卫“自由制度”。这一现象反映了()A希腊、土耳其触犯了美国利益B美国首次公开自己的霸权意图C战后大国间的合作关系破裂D美国开始大规模援助西欧国家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材料内容为美国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政策的开始,反映出

22、二战后美苏大国间的合作关系破裂,故C项正确。2“该计划消除或者说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这种观点认为“该计划”()A客观上促成了欧洲一体化B加速了欧洲摆脱美国控制C稳定了战后资本主义阵营D有利于重建世界经济体系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推断,该计划是马歇尔计划。该计划“减弱了历史上长期存在于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同时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国家经济合作,促成了欧洲一体化,故A项正确。3(2019福建泉州高三二模)1948年6月7日,美、英、法、比、荷、卢等六国在伦敦会议上就建立西德政府达成了协议,规定美

23、英占区与法占区协调经济政策,统一对外贸易,实行币制改革并参加马歇尔计划,还规定9月1日在三个占领区内召开制宪会议。据此推知,二战后()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B贸易保护主义抬头C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D美苏冷战对峙加剧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次会议规定对德国进行民主改革,恢复德国经济,将德国作为对抗苏联的桥头堡,体现了二战后美苏冷战对峙加剧,美国联合盟友协同对抗苏联,因此D项正确。欧洲战后走向一体化是在20世纪50年代,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贸易保护主义,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7月,排除C项。4(2019重庆一中高三4月模拟)二战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浪潮不断发展。1958年戴高

24、乐上台后,通过谈判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60年代初获得了独立。此举意在()A加速世界殖民体系瓦解B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C遏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削弱美苏两极的力量答案B解析20世纪50年代,法国戴高乐上台之后,不再追随美国,而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材料中“承认法属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使大多数说法语的非洲国家在60年代初获得了独立”显然是想重塑法国的大国形象,B项正确。A、C、D三项不是其目的所在,故排除。5(2019厦门高三质检)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

25、,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由此可以推断()A苏攻美守态势改变B欧洲一体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C美欧建立平等关系D布雷顿森林体系继续得以维持答案B解析美国政府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一改以前态度,主张此后盟国间“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以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结合所学可知,B项正确。苏攻美守是美国协调盟国关系的背景,A项错误;美欧建立平等关系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D项与史实不符。6多极化的主体国家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它们互为贸易伙伴。全球化愈发展,它们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愈会加深,因而,在保持地区与全球安全和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也

26、会扩大。这揭示出()A区域性大国主导了全球化B全球化推动了大国的崛起C多极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D全球安全依赖大国的合作答案C解析材料表明,多极化的主体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推动了全球化,全球化的发展加深了多极化主体国家间的联系,扩大了它们之间在地区稳定和全球安全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体现出多极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的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区域性大国推动了全球化,不是主导了全球化,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全球化推动了大国间的联系与合作,不是推动了大国的崛起,B项错误;材料能够体现全球安全对大国合作的依赖,但不全面,D项错误。7(2019云南曲靖高三一模)1976年,IMF在牙买加召开会议,建立新的国际货

27、币体系即牙买加体系。该体系下实行浮动汇率制,打破美元作为唯一外汇储备的情形。西德马克、日元随两国经济的恢复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体系()A导致了德日两国取代美国金融霸主地位B完善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管理运作机制C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的新变化D说明了固定汇率制阻碍了战后经济恢复答案C解析西德马克、日元随两国经济的恢复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说明美元的霸主地位动摇,世界经济领域出现新变化,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美国仍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牙买加体系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故B项错误;固定汇率制有利于货币体系的稳定和世界经济

28、的发展,故D项错误。8(2019安徽联盟最后一卷)二战后,美国极力鼓吹贸易自由化,通过签订双边互惠贸易协定和积极推动多边谈判等方式来降低关税税率。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开始推行“公平与管理贸易”政策,以非关税措施为政策工具加强对外贸的干预。材料反映了美国()A旨在解决滞胀危机B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下降C推行经济霸权主义D阻碍了经济区域化进程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知,从鼓吹贸易自由化到加强对外贸的干预,反映了美国国际竞争力的相对下降,故选B项。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滞胀使美国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经济霸权主义强调的是美国干涉他国经济发展,材料中没有提及,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9如表为20世纪50

29、至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单位:%)。这表明二战后的30年间()A德国、日本经济持续高增长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日益呈现C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巩固D福利国家的财政政策制约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联邦德国、日本、法国经济增长速度均超过美国,它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反映出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增强,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德国在1960年后,日本在1970年后经济增速放缓,故A项错误;美国霸主地位是削弱,而不是巩固,故C项错误;福利国家的财政政策材料没有任何体现,故D项错误。10(2019衡水高三摸底)关贸总协定第十八条又称为幼稚产业保护条款,即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

30、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1979年,“东京回合”确认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差别优惠待遇的合法性。“乌拉圭回合”确认的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A世贸组织内部实现了公平、平等、合作B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D国际贸易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更为有利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发展中国家在进口激增有损于发展计划时,可以临时采取数量限制的办法”“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原则,也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可知,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相关制度和措施正在得到纠正与改善,体现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

31、不断发展与完善,C项正确。A项中“实现了”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并不能表明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排除B项;国际贸易规则中有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政策,但总体上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故D项表述不准确,排除。11(2019江苏高三5月质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不包括()A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B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C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D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答案C解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社会制度相同,这是二者的不同点,

32、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为相同之处,故排除。12(2019湖北高三5月模拟)如图是中国日报2018年7月11日刊登的一幅名为开火的漫画。对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A美国贸易保护政策损人害己B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人心C美国经济发展遭遇巨大挫折D美国利用武力进行对外扩张答案A解析依据图示,特朗普向“世界经济”开火,但他忽视了自己也在这条船上,世界经济安全与他一损俱损,击船破坏世界经济损人终将害己,故A项正确。B项中的“人心”,C项中的“挫折”,D项中的“武力”等在材料中均没有相关信息支持,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东。这时,东方与西方

33、(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但是,远东的均势却为一个重大发展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所打破。正如布尔什维克革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一样,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美国政府对中国现实和未来的认识和判断促使其调整对华政策,但又始终受到美国国内亲蒋势力和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的制约和影响。在美国全球战略出台、特别是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强硬的政策,麦卡锡主义既是一份警告杜鲁门政府在东亚不得再退却的最后通牒,又是一帖促使它步入军事干涉中国之路的刺激剂。摘编自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1)根据材料

34、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冷战格局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谈谈你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中外关系的认识。答案(1)变化:冷战的焦点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朝鲜战争的爆发;欧洲均势的形成。(2)因素:美国国内对国共两党的不同态度;美国全球战略;麦卡锡主义的冲击;杜鲁门主义的影响。认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决定中外关系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冷战政策阻碍了中西方的交流。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1950年,冷战的焦点从欧洲转移到远

35、东”即可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时间“1950年”及“东方与西方(两大阵营)在欧洲已成均势”“共产党在中国的胜利”分析概括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国内的态度、美国全球战略、麦卡锡主义的冲击、杜鲁门主义的影响等角度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14经济全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然而反全球化也相伴而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过去,每个国家的经济体内部都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用一个比喻:全世界各地就像许多独立的水桶,每一桶水的水面有高有低。到20世纪末期,所有水桶的底部都用管道连接,彼此互通。于是,劳力便宜的地方成为生产基地,购买力大的地方成为消

36、费市场。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材料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伴生物,其影响与规模已经构成另一种全球化。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看,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但是,靠街头抗议解决不了问题。同样,漠视反全球化现象对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也不利,应该建设性地思考如何拥有一个合理的全球经济与全球社会。摘编自庞中英值得深思的反“全球化”浪潮请回答: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这一主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

37、述清晰,200字左右。)答案示例: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潮流,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潮流。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效地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为各个国家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反全球化是伴随着全球化引发的问题而产生的(如: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影响;恐怖主义;等等);正视全球化带来问题,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主动融入全球化。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据材料一“本来只在国家之内的产销分配,转而成为全球性的产销平衡”、材料二“全球化是世界走向相互依存网络的历史潮流。反全球化事实上并不是反对全球化本身,而是反对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和反全球化”这一主题,从全球化的原因和影响说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潮流,从反全球化的产生原因和应对办法等方面说明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据此即可写一篇小论文。注意史论结合。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