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匡超人教学设计肥东一中 杨春花教学目标1. 了解儒林外史的作者、内容和结构。2. 通过阅读和讨论,把握匡超人的个性特征。3. 通过匡超人的精神生命的毁灭悲剧,认识科举制的罪恶和富贵功名对人心的腐蚀作用。4. 通过品读文本,学会运用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过程一 导入对于应考高中,有人欢天喜地,有人喜极而泣,也有人疯疯癫癫。这个人就是范进。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今天学习匡超人二 作者和儒林外史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父亲是一个具有儒家正统思想的知识分子,对吴敬梓的思想有一定影响。父亲死后不久,不善理家的吴敬梓将家产变卖殆尽。他二十三岁中秀才,此后科场一直不顺
2、。家业荡尽,功名又无希望,被族人视为败家子,于是迁居南京,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广泛的交游,长期同官僚、政客、名士之流的周旋,使他对官场的腐败、儒林的堕落,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问:你认为他的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会聚焦于什么题材?生:科举、士子。儒林外史,从题目上看,它的写作对象是谁?中心人物是谁?没有中心人物,结构是“糖葫芦”式。三 品读文本,认识匡超人1. 与课文相关的情节 匡超人出身贫寒,在流落杭州时,一心惦记着生病的父亲,后遇马纯上先生资其路费回乡。回乡后,他白天杀猪,卖豆腐;晚上便一边服侍父亲一边读书到四更天。一次,家中失火,他哥独自逃命,是他救出父母和嫂子。后来被路过的知县发现,感其孝
3、心和苦读,提携他先后中了秀才和举人。知县犯事,他惟恐祸及自身,躲回到杭州。后碰到衙役潘三,他是市井恶棍,包揽词讼,拐带人口,买托枪手等。匡超人和他一起伪造朱签、替人考试等,颇赚一些钱。潘三不但帮他在城里买了房子,还给他娶了亲。问:匡超人的前半生是什么样的人?(善良孝顺)2. 说一说:本文说了哪几件事?匡超人发迹,潘自业遭祸,停妻再娶,回乡取结,路遇牛布衣3. 说一说:说说现在的匡超人是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 现的?(可耻可恨)(讽刺手法:细节、对比、写实、夸张)四 匡超人的形象意义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
4、得破的?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王冕指与秦老看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作者通过这样一个淳朴善良的青年士子精神生命毁灭的悲剧,揭露了功名富贵对人心的腐蚀作用,以及科举制度的罪恶本质。五 学以致用,续写名著故事1.严贡生道:“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 这时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走了进来,望着他道:“老爷,家里请你回去!”严贡生道:“回去做甚么?”小厮道:“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道:“他要猪,拿钱来!”小厮道:“他说猪是他的。”2. 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瓷碗、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六 作业阅读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