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0513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2022版高考地理鲁教版一轮复习阶段检测:(一) 第一、二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阶段评估检测(一)(第一、二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0潍坊模拟)读潍坊市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1.丙地所在的山体部位是()A.陡崖B.山谷C.鞍部D.山脊2.关于该区域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位于乙的西北方向B.乙的海拔小于400米C.丁的坡度比丙的坡度陡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解析】1选B,2选C。第1题,读图可知,丙处等高线由低值向高值弯曲,为山谷。第2题,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图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乙

2、海拔介于400450米;丙、丁相比而言,丁处等高线更密集,坡度更大;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台湾省某学校组织野外地质考察,结合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完成3、4题。3.当地主要山脉的走向是()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4.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A.C处流水侵蚀作用D处流水沉积作用B.C处风力侵蚀作用D处风力沉积作用C.C处流水沉积作用D处流水侵蚀作用D.C处风力沉积作用D处风力侵蚀作用【解析】3选C,4选A。第3题,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指向标指示北方,山脉的走向以山脊线为参照,为东北西南走向。第4题,C处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地

3、貌表现为峡谷地貌,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D处河道宽广,水流缓慢,为冲积平原,受流水沉积作用形成。(2021佛山模拟)下图示意我国某山某年气温随海拔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57题。5.该山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A.1月的山顶B.1月的山麓C.7月的山顶D.7月的山麓6.该山最有可能位于()A.浙江省 B.四川省C.青海省 D.吉林省7.图中气温值测得时刻各不相同,并分别对应一定的太阳高度,如果用h、h、h、h分别表示、在山顶测量时的平均太阳高度,则()A.hhh B.hhhC.hhhIII D.hhh【解析】5选A,6选B,7选C。第5题,由图可知,1月份,该山山顶月平均气温最高

4、是4与最低值-16,它们的差的最大值约20;1月的山麓带的最大温差是8;7月山顶平均最大温差是6;山麓的最大温差是9。故该山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1月的山顶。第6题,图示该山1月份山麓地带最低气温大于0,说明该山位于亚热带地区;根据山脉的海拔约4 000米,该山海拔高,应在四川省;我国东南沿海的山脉海拔低。第7题,如果用h、h、h、h分别表示、在山顶测量时的平均太阳高度,的温度最高,应该是7月正午前后的温度,应是最大的太阳高度; 温度最低,是1月平均最低气温,太阳高度最小,可知:h h;是1月平均最高气温,可能是其正午前后的太阳高度,是7月平均最低气温,该时刻太阳高度在地平线

5、上,可判断hh;是7月正午前后的太阳高度,II是1月正午前后的太阳高度,故hh。综合可得出hhh。(2020临川模拟)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一条狭长的沙坝上,海拔1.83米。历史上,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日子里,基瓦利纳几乎被厚厚海冰包围,每到秋冬季多暴风雪发生。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海水侵蚀使得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缩小,预计到2025年,该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读图,回答810题。8.形成狭长沙坝的地质作用是()A.冰川堆积 B.海浪堆积C.珊瑚堆积 D.火山喷发9.当基瓦利纳小镇处于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该区域()A.出现极夜现象 B.暴风雪频发C.河流从东面冲刷

6、岛岸 D.受温暖西风影响10.近50年来,基瓦利纳小镇岛屿面积急剧缩小的最主要原因是()A.暴风频率增加,风浪侵蚀海岸加剧B.海平面上升,岛屿沿岸低地被淹没C.植被遭破坏,抵抗侵蚀的能力下降D.海冰消融,失去海冰对岛岸的保护【解析】8选B,9选C,10选D。第8题,狭长沙坝主要由沙构成,与冰川堆积物、珊瑚堆积物、火山喷发物的特征不符;读图可知,该地为潟湖,其是河流和海浪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第9题,由材料和图示可知,基瓦利纳小镇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冰雪融化最多的时候在夏季,而出现极夜现象是在冬季;由材料可知,暴风雪频发季节是秋冬季节;夏季东部河流进入汛期,流量较大,因此会从东面冲刷岛岸;西风带在夏

7、季会北移,但只能移至65N,且西风会带来降水,与冰雪融化无关。第10题,材料没有表明该区域暴风频率增加;材料也没有提示该地区原本植被丰富或者植被遭破坏;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纬、高山地区冰雪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确会淹没低地,但是近100年以来,由于气候变暖,全球海平面只上升了12 cm,说明该岛屿面积急剧缩小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海平面上升,而是海冰消融后失去对岛岸的保护,进而导致其面积急剧减少。石海(见下图)是在平坦的地面上堆积的大片巨石角砾,是岩石在水分或温度作用下形成的。读图,回答11、12题。11.推测与石海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A.冰川沉积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水的冻融12.最可能有

8、石海分布的地点是()A.大兴安岭北部 B.塔里木盆地C.海河入海口 D.祁连山山麓冲积扇【解析】11选D,12选A。第11题,据材料可知石海是岩石在水分或温度作用下形成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气温的日较差较大,水的冻融作用频繁,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导致崩解破碎。此外石海的形成还与地质、地形等因素相关。第12题,石海在我国青藏高原、西部高山及大兴安岭北部冻土区均有分布。发育石海不仅要岩石坚脆、存在很多裂隙,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水热条件。既要有一定的水分,同时温度变化要大,通常0上下持续波动的时间要长。塔里木盆地水分条件差,海河入海口的岩石由于流水的搬运作用岩石较细碎,离海洋近,温度变化小;祁连山山麓的冲积扇

9、水热条件不足。下图为“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回答13、14题。13.有关此时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B.长江中下游出现梅雨天气C.我国东海海域风大浪高D.华北小麦正值收获季节14.有关图中各点天气的描述,最合理的是()A.甲地气温下降,气压降低B.丁地出现强降水C.丙地天气晴朗转阴雨D.乙地风向为偏北风【解析】13选C,14选D。第13题,图中我国东海海域等高线密集,风大浪高。图中信息显示亚欧大陆形成高压,北半球为冬季。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应为夏季;长江中下游出现梅雨天气应在6月份;华北小麦正值收获季节应在夏季。第14题,乙地位于

10、高压中心的偏南部位,因此风向为偏北风。一般而言,气温下降,气压应升高。丁地位于暖锋前,暖锋降水位于锋前,为连续性降水,强降水多受冷锋影响。丙地位于冷锋后,冷锋过境后天气转好,因此丙地天气阴雨转晴朗。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据此完成1517题。15.该地()A.位于南半球B.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每个月辐射差额为正值C.7月辐射能量净收入最大D.8月每天辐射能量收支平衡16.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这是因为当地()A.多阴雨,大气的保温作用强B.

11、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C.通过大气环流、洋流净输入能量D.通过大气环流、洋流净输出能量17.若仅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应是()A.1月B.4月C.8月D.12月【解析】15选C,16选C,17选B。第15题,该地5、6、7月热量收入大于支出,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辐射差额为0,总体收支平衡,但不是每天都收支平衡;7月辐射能量净收入最大。第16题,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说明热量收入小于支出,但年平均气温却没有逐年下降,说明有外来的能量输入,通过大气环流、洋流净输入能量。第17题,从图中看4月之前,辐射差额一直为负值,热量收入小于支出,气温一直下降;4月之

12、后,辐射差额为正值,热量收入大于支出,气温开始升高,因此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4月。(2020曲靖模拟)图1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图2为该沙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8、19题。18.该河位于我国的()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19.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解析】18选A,19选B。第18题,根据图2可以看出该沙洲在7、8月面积最小,4月份次之,说明该河

13、有春汛和夏汛两次汛期,所以为东北地区。第19题,河心沙洲是河流泥沙沉积作用形成的,一般位于河流中下游水流较慢的地方。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泥沙多沉积于大坝上游,河心沙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据图1指北针所示,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为东西向。该河段在我国境内,若河流为自西向东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Q河道受到侵蚀作用加强,河道将慢慢变深。(2021浙江联考)降雨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下图为浙江省南部降雨侵蚀力变化图。完成20、21题。20.该地降雨侵蚀力6月份达到峰值,主要原因是()A.受准静止锋影响,降雨集中B.地势高峻,水流速度快C.农耕活动使植被覆盖率下降D.多台风,地表径流量

14、大21.该地降雨侵蚀力7、8月份较低,与此密切相关的大气活动是()A.亚洲高压 B.亚洲低压C.副热带高气压 D.阿留申低压【解析】20选A,21选C。第20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6月份浙江省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地表径流量大,侵蚀强度大;浙南地区地形主要为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但不高峻;浙南地区6月份农作物正值生长期,植被覆盖率高;6月份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相对较弱。第21题,浙南地区7、8月份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天气炎热干燥,降水少,因而降雨侵蚀力较低;亚洲高压对浙南的影响主要在冬半年;亚洲低压与阿留申低压对浙南几乎无直接影响。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中南部的基西米河

15、,在长约90千米(南北端高差仅10.7米)、宽1.63.2千米的河漫滩上蜿蜒166千米,水深0.30.7米。该河在1962-1971年逐渐被渠化成一条长90千米、深9米、宽100米的几段近似直线的人工河道组成的运河。另外,沿河还修建了6个拦河坝,使来水通过调控形成一系列的水库。据此回答22、23题。22.对基西米河进行渠化是为了()防洪灌溉航运养殖A.B.C.D.23.基西米河被渠化改造后,对当地带来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B.改善水质C.减缓流速 D.扩大湿地【解析】22选C,23选A。第22题,根据材料,渠化后河道变直,变深,则排水更加通畅,可以起到防洪作用,对;渠化

16、后,河水变深,则航运条件变好,对;根据材料,渠化后河道弯曲减少,则湿地面积减少,这不利于灌溉和养殖,因此不是渠化的目的。第23题,河道渠化后,当地湿地面积减少,则生物多样性减少;改造后,河道宽度减小,水域面积减少,则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不利于改善水质;河道变直,水流速度变快;改造后,河流在河漫滩蜿蜒减少,则湿地面积减少。【加固训练】读2010-2014年我国西南某市城区与郊区气象站的平均气温差值月变化图,完成(1)、(2)题。(1)图中夏季出现低值区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高度较大B.北半球昼长夜短C.阴雨天气较多D.气温高,风力小(2)该市城区相比于郊区()对流旺盛,空气洁净多云雨天气气温高,

17、植被茂盛地面硬化,空气湿度较低A.B.C.D.【解析】(1)选C,(2)选D。第(1)题,城区和郊区气温出现差值的原因是城区人口密集,生产和生活释放大量废热。夏季的阴雨天气可以降低废热带来的城区气温上升,故夏季城郊温差出现低值区的主要原因是阴雨天气较多。第(2)题,该市城区相比于郊区气温高,气流上升为主,多云雨天气;城区相比于郊区地面硬化,植物蒸腾作用弱,空气湿度较低;城区相比于郊区对流旺盛正确,但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更密集,空气洁净错误;城区相比于郊区气温高正确,植被茂盛错误。读世界某地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完成24、25题。24.下列四个城市中,最有可能经历暴雨的城市是()A.甲B.乙C.丙D.

18、丁25.造成甲、丙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D.洋流【解析】24选D,25选B。第24题,甲、乙处受高压影响,降水概率小,丙、丁均位于低压中心两侧,气旋西侧可能形成冷锋,东侧可能形成暖锋,根据等压线的凸出方向,可以看出锋线的位置,丙位于暖锋的后面,丁位于冷锋的前面,故最有可能经历暴雨的城市是丁。第25题,甲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控制,故形成地中海气候。丙地处25S35S的大分水岭的东侧迎风坡,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季风,降水少。因此造成甲、丙两城市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二、非选择题(共50分)

19、26.(2020儋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历时3年建在大南湖荒漠戈壁滩上的国电哈密大南湖火电厂(图1)全面运行。不同于传统水塔降温,该火电厂采用风冷塔(图2)进行散热降温,其原理是通过快风冷塔底部常温空气的流动(常温空气从散热片处进入),对散热片进行降温。(1)分析在南湖戈壁滩火电厂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条件差的主要自然原因。(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风冷塔降温的过程。 【解析】第(1)题,在南湖戈壁滩火电厂建设过程中施工条件差的主要自然原因是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短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荒漠广布;风沙天气多。第(2)题,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风冷塔降温的过程:风冷塔内底部气

20、温高,气流上升;塔底形成一个低压中心,将外围的常温气流吸入塔内;常温气流带走散热片上的热量,热量随塔内上升气流散失。答案:(1)气候干旱,淡水资源短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荒漠广布;风沙天气多。(2)风冷塔内底部气温高,气流上升;塔底形成一个低压中心,将外围的常温气流吸入塔内;常温气流带走散热片上的热量,热量随塔内上升气流散失。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武夷山地处福建省的西北部,位于福建与江西的交界处。武夷山及其两侧存在多处造型奇特的丹霞峰林地貌景观,白垩纪晚期的红色砂砾岩是形成丹霞地貌的主体。发源于武夷山脉的闽江是福建的母亲河,水量充沛,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闽江下游是闽东

21、南沿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后备水源。近年来由于闽江流域森林植被几度受到破坏,从而不断削弱了流域动态蓄水能力,水工程可利用的河流径流量也不断减少,效益受到影响。下图为福建省简图。(1)指出武夷山奇特丹霞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2)说明武夷山脉对福建省气候的影响。(3)简述武夷山脉对福建省中西部地区河流的影响。(4)说明闽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水源保护措施。【解析】第(1)题,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可以从地质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个方面来分析组织答案。第(2)题,主要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分析,冬季风的阻挡作用,夏季风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和山地气候垂直分布的气候带方面进行组织答案。第(3)题

22、,主要从武夷山是河流的发源地、武夷山对河流水源补给的作用来组织答案。第(4)题,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水源保护措施从水源利用、供需平衡和水污染防治角度进行分析组织答案。答案:(1)在地质时期沉积巨厚的红色砂岩层;地壳隆起形成武夷山脉;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2)冬季高峻的武夷山脉对内陆冷空气起到屏障作用,削弱了来自内陆冷空气的入侵,使福建省气温相对较高;夏季东南季风前进过程中,遇山地抬升,在迎风坡多地形雨,使得福建省西部降水多于东部;山脉因海拔上升,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形成不同的气候带。(3)武夷山是中西部河流的发源地,自

23、西北流向东南;高山积雪融水和山地迎风坡降水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4)开发利用:开发水能、水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发展旅游;发展航运;引水灌溉等。水源保护措施:保护自然植被,大力植树造林,增强蓄水功能;保护和兴建蓄水工程,拦蓄更多的地表水;加强水质监测,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强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引进和发展重污染的工业及采矿业、养殖业,防止出现新的污染源;强化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等。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飓风是形成于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广阔的洋面、充足的热量、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和地转偏向力是飓风形成的关

24、键条件。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高出23,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和登陆后,势力有显著变化。下图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1)与同纬度大西洋相比较,简述墨西哥湾水温较高的原因。(2)分析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在飓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分别说明在经过墨西哥湾和登陆后两个过程中飓风势力的变化,并解释原因。(4)说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在飓风侵袭时容易形成水灾的自然原因。【解析】第(1)题,从洋流、地形、水域面积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分析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在飓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第(3)题,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第(4)题,

25、水灾的成因从降水和地形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有暖流(暖海水)汇入;水体较浅,(海域封闭)受热增温幅度大。(2)海洋水受热蒸发;水汽随大气上升,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形成强低气压,带动四周气流旋转汇聚。(3)经过墨西哥湾时:势力增强;墨西哥湾水温高,有增温作用。登陆后:势力减弱;缺少热量和水汽的供应;地面摩擦力强,减弱风力。(4)飓风带来强降水(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遭受风暴潮(海水)侵袭。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早在18世纪就存在海上丝路海参贸易航线。每年12月份茫咖撒人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再向东至卡奔塔利亚湾进

26、行海参捕捞、加工,于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再通过华商输送到中国厦门,能满足当时中国海参需求的1/4;直至19世纪末南澳政府禁止海参捕捞而结束。据记载,1792年船队满载返航时在图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材料二下图为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下表为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降水资料(单位:mm)。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望加锡7345333912351276648153283273549艾利安格拉204243269181371041.341655161(1)描述望加锡和艾利安格拉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 (2)根据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茫咖撒人前往澳

27、大利亚北海岸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与航线的合理性。 (3)根据材料分析,望加锡远洋海参捕捞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茫咖撒人回归途中在甲地会遭遇的气象灾害是什么?分析该灾害的形成过程。【解析】第(1)题,降水特点可以从总量、季节数量变化分析。第(2)题,帆船要利用风力,所以12月沿着盛行西北风南下。该地风向受赤道低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影响,而气压带移动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第(3)题,从市场条件、航海技术、资源、政策方面分析回答。第(4)题,该地纬度位于南纬10度附近,气温高,再结合是气象灾害,为台风。台风形成在热带、副热带海区,位于海洋上水汽充足,下热上冷,大气对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很容易发展

28、为强烈台风。答案:(1)特点:年降水量望加锡更加丰富(艾利安格拉年降水总量更少);望加锡雨季更长(旱季更短);艾利安格拉雨季稍短(旱季稍长);雨季望加锡降水更加丰富(艾利安格拉雨季降水较少)。(任答对两点即可)原因:望加锡纬度更低,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更长;(艾利安格拉纬度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稍短);望加锡海域广,水源充足,雨季降水更丰富;艾利安格拉受西侧陆地(地形)影响,西北风带来水汽较少,雨季降水稍少。(任答对两点即可)(2)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南移至该地左偏成西北风,有利于船舶顺风顺水向南向东航行。(3)中国海参需求量大,市场广阔;远洋航海和海参捕捞技术的发展;澳大利亚北岸海参资源丰富;当时宽松的政策环境。(答对任意三点即可)(4)台风海面水温高,水汽蒸发上升形成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大气水平旋转辐合。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