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19年青岛市模拟)某种家兔的毛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白色(A)对黑色(a)为显性。若某人工饲养家兔种群中,白毛和黑毛的基因频率各占一半,现让该兔群随机交配并进行人工选择,逐代淘汰黑色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淘汰前,该兔群中黑色个体数量与白色个体数量相等B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兔群中纯合子的比例增加C黑色兔淘汰一代后,a基因频率下降到0.25D黑色兔淘汰两代后,兔群中AAAa21解析:淘汰前,该兔群中显性个体应该多于隐性个体,即白色个体数量多于黑色个体数量,A错误;随着淘汰代数的增加,兔群中A和AA的频率均逐渐增加,B正确;黑色兔淘汰一代后,AAAa12,则a,C错误;黑色
2、兔淘汰两代后,兔群中AAAa11,D错误。故选B。答案:B2(2019年衡水押题预测卷)20 世纪 70 年代晚期,加拉帕戈斯群岛干旱,大幅度降低了种子(两种雀的食物)的产量,在这个过程中习惯以小而软的种子为食的小地雀选择食用更小一些的种子,而习惯以大而硬的种子为食的大嘴地雀选择去食用更大一些的种子,多年以后两种地雀喙的长度统计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干旱导致三个岛屿中的两种地雀发生了进化B岛屿 A 与岛屿 C 中的小地雀种群基因库不完全相同C干旱改变了地雀取食习惯,但没有改变其营养级D干旱导致岛屿 C 中两种地雀的竞争关系持续性增强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它们喙的形态(平均长度)发生了
3、改变”,说明干旱进行了自然选择,导致三个岛屿中的两种地雀发生了进化,A正确;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所有基因的总和,包括基因的种类和基因的数量,由题意可知,岛屿A与岛屿C中的小地雀喙的平均长度不同,说明两个岛屿中小地雀的进化方向不同,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故两个岛屿中种群基因库不完全相同,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干旱后两种地雀的取食习惯发生了变化,但仍然取食种子,故仍然属于第二营养级,即干旱改变了地雀取食习惯,但没有改变其营养级,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干旱使小地雀选择食用更小一些的种子,大嘴地雀选择食用更大一些的种子,说明二者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弱,D错误。故选D。答案:D3关于捕食者
4、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S.M.stanley)提出了“收割理论”: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B捕食者的捕食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C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不改变二者的基因频率D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解析:捕食者的存在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正确;捕食者淘汰了被捕食种群中的老弱病残个体,对被捕食种群的发展起促进作用,B正确;捕
5、食者和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会改变二者的基因频率,C错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化,各自发展了自己的特征,D正确。故选C。答案:C4(2016年高考课标全国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为单位的变异。(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
6、早在子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解析:(1)DNA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只涉及一个基因中部分碱基对的数目或者排列顺序的改变;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不管哪种类型的染色体变异,往往会使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涉及到的碱基对的数目相对较多。(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7、所以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染色体为单位的变异。(3)已知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可知基因型AA的植株发生了隐性突变, 基因型aa的植株发生了显性突变。基因型Aa的个体表现显性性状,最早可在子一代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子一代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有AA、Aa和aa三种,最早在子二代中可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aa);子二代虽然出现了显性突变纯合体(AA),但与基因型为Aa的杂合体区分不开(都表现显性性状),需要再自交一代,若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才可证明基因型为AA,故最早在子三代中才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AA);只有隐性
8、突变纯合体(aa)才表现隐性性状,所以该性状一经出现,即可确定是纯合体,因此最早在子二代中就可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aa)。答案:(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5(2018年宁夏大学附属中学月考)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甲病由A、a控制,乙病由B、b控制)系谱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3)如果4、6不携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回答:5在甲病方面的基因型是_。双胞胎中男孩(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女孩(2)同时
9、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解析:(1)据不患甲病的3号和4号生下患甲病的8号女孩,可判断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据图可知:患乙病的男性亲本和不患乙病的女性亲本的后代男性均患乙病,女性不患病,则可判断乙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3)用A和a表示甲遗传病的基因,用B和b表示乙遗传病的基因,由于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4、6不携带致病基因,对甲病而言,4和6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3和5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或Aa。据上题男孩(1)患甲病的概率为1/31/31/41/36,由于乙病呈现父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父亲不患病儿子不患病的形式,则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Y染色体遗传,又2(男性)患乙病,则男孩(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3611/36;女孩不可能患乙病,故女孩(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0。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3)AA或Aa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