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课 题扬州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识课文内容,体味诗人的黍离之悲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鉴赏,理解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缘景明情的思想意识重难点分析重点:诗歌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和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难点:运用杜牧的典故及其作用 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诵读鉴赏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了解“慢词”扬州慢乃姜夔自作调,“白石因游扬州而作,创为新调,即以词意名题,其所言即扬州之事。”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一般都较长。扬州慢共98个字,是一首长调,也是一首慢词。二、了解作者姜夔(
2、11551221),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善书法,精音乐,在词坛上属婉约派。他屡试不中,一生过着清客生活,生活闲适,和当时的社会现实相脱离,以致视野不阔,情调低沉,这在他的诗词中有明显的反映。他主张严谨的格律和章法,在文学上刻意求工而不流于浮艳轻靡,对后世有较大影响。著有白石道人诗集。 在南宋词坛上,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清空”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研读诗前小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写
3、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感慨今昔其他人的评价:有黍离之悲所谓“黍离之悲”,即作品中的很深的家国之恨。 四、熟读课文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五、鉴赏课文上阕写扬州兵灾后的萧条景象,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丧土之悲。 抓住了“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空城”这些富有特征的战乱之后的景物,又以黄昏相衬托,暗淡、凄凉,令人目不忍视,耳不忍闻,作者怀念故国,憎恨敌人的爱国思想感情从中自然流露出来。下阕化用杜牧故事,处处设想,抒写黍离之悲。 运用杜牧的典故,写景抒情有虚有实。“桥”、“月”、“波”是眼前景物,将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诗句带出,今昔对比令人产生“桥在人去”的怅惘。由上片的纪行写景到下片的联想对比,一边是萧条冷落,一边是繁华热闹;一边是实,一边是虚,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寄寓着词人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慨和感时伤世的意绪。六、学生背诵课文七、布置作业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