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陶渊明的精神家园归去来兮辞解读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历来是为人称颂的名篇。宋代欧阳修把它推为晋代文章中的最好作品。阅读此辞,可以更好的把握陶渊明的思想,感受他乐观豁达的情怀,领略其辞的艺术魅力。他的辞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片洁净的精神家园。一、 出仕与归隐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这时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士族和军阀所热衷的是争权夺利。老百姓民不聊生,“夏日长抱饥,冬夜无被眠”。陶渊明写作此辞时年41岁。从29岁起曾三度出仕,做过祭酒、幕僚、参军等小官。何以出仕?一是由于受儒家“大济苍生”思想的影响,他要“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是由于家庭现实的生活困难。“幼稚盈室,瓶无储
2、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家庭困难啊!这不是为了“家贫亲老”吗?以赡养父母为目的去当官的高人,古今不乏其人。晋朝何琦,其母嗜吃鲜果,而他自愧鲜果不丰,于是出任郡主簿。母亲去世后,他于是喟然长叹:“一旦茕然,无复怙恃,岂可复以朽钝之质尘黩清朝哉?”之后遁迹山林。敬爱的鲁迅先生,也曾背负着母爱的十字架,在北洋政府供职,以至于遭到陈西滢的刻薄。先生在一信中写出这一苦衷:“只能不照自己所愿意的做,而在北京寻一点糊口的小生计,度灰色的生涯。因为感谢别人,就不能不慰安别人,也往往牺牲了自己。”陶渊明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自以心为形役”,迫不得已啊!陶渊明41岁时,作了彭泽令,但只做了八十多天便辞官归
3、家了。据南朝梁代萧统在陶渊明传记载:“岁终令遣郡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陶渊明何以辞官归隐呢?其一,他看到了官场的黑暗,对现实不满,他不愿与争名夺利的小人为伍,想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人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这个善良正直的人,与尔虞我诈的官场是格格不入的。其二,他的志趣和性情使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喜爱那种恬静平淡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三,他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思想要求他超脱现实,安贫乐道,“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他受不了做官的种种拘束和各种礼节,他追求的是一种自由解脱的生活。
4、其四,受古代先贤的影响。论语卫灵公篇中孔子说:“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道不同,不相为谋”。陶渊明应该是审时度势的人,在“邦无道”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归隐。此外,东汉张衡的归田赋,对陶的归隐也产生一定影响。二、田园之乐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歌的开派者。归去来辞是诗人归田时的作品,足以表现其田园之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这是迷途折回,弃官归田的喜悦。无官一身轻啊,诗人如释重负,有说不出的快意和舒坦。这里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有对自己陋室的喜爱;“三径就荒,松菊犹存”。这里可以排除一切忧虑,“引壶觞以自酌”。可以享受
5、悠然自得的生活;或倚窗寄傲,或陋室安处,或涉园成趣,或扶杖流憩,或娇首遐观。这里可以与家人团聚,与亲友往来,“僮仆欢迎,稚子侯门”,“悦亲戚之情话”。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能享受劳动的乐趣。“农人告我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诗人冲破儒家轻视农人、鄙视劳动的思想禁锢,亲自进行农业耕作,把劳动看作是生活的乐趣。这里是一片自然清新的美景,是一幅田园风景画。总之田园环境中的景、人,处处皆乐。在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陶渊明的生活里,物质生活是极其贫乏的,他却找到一块心里的净土,创建了一片洁净的精神家园。他生活贫困,正如五柳先生传里所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精神上却“晏如也”。他不追求功
6、名利禄,知道“富贵非吾愿”;他所追求的是心灵的安顿,内心的怡悦。他能化痛苦为快乐。梁启超在饮水室合集陶渊明中说:“他(陶渊明)到底苦不苦呢?他不惟不苦,而且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一个人。他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最能感觉人生的妙味。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以看得出来。”的确如此,人生如果过分在意物质金钱,为物质所累,还有多少欢乐可言呢?浩浩宇宙,芸芸众生,那些锦衣玉食、穿金戴银的人,未必能有“披星戴月”的诗人陶潜这样多的快乐和幸福?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争名夺利而劳累不堪,想想诗人陶渊明,就会觉得钱财乃身外之物,也许会出现释然的心境。现在流行着这样一句话:“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这句
7、话确实有一定的人生哲理。诗里,陶渊明把人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给我们提供的是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也许是后人仰慕陶诗的一种原因吧。诗人陶渊明为何津津乐道于他的田园生活呢?除了对官场的嫉妒厌恶和对自由的追求、耿直率真的性格外,还有其历史原因吧。刘熙载在艺概里说:“陶渊明大要出于论语”,我想是有道理的。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篇),“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篇)。陶渊明继承了孔子安贫乐道的思想,出现在诗作里便表现为平淡自然的田园之系。三、 乐天安命陶渊明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经的影响,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有“大济苍生”,壮,从他2
8、9岁到41岁十多年的出仕生涯中,他看到了官场的腐败,社会政治的黑暗,他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从41岁辞别彭泽令起,就过上了真正的田园生活,享受到了田园的乐趣。这是他精心创设的一片精神家园。这里没有官场的喧嚣,浮躁以及倾轧,有的只是洁净、清新、和谐、自然;没有出仕的身心疲惫,有的只是诗人的恬然安逸;没有官场礼制的拘束,有的只是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在他的家园里,诗人清醒的看到社会的黑暗,人民的痛苦,并没有忘记对理想社会的追求。甚至幻想出现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这分明是作者对现实不满的一种精神寄托。在那个社会里,他的
9、理想怎么能实现呢?这里可看出诗人由现实向虚无、幻化转化的心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说明他处在极不合理的现实中,想用这种态度来清除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完全超脱了现实之外。表现了诗人向往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态度。道家的“避世”、“游世”、“忘己”、“乐天知命”、“人生无常”等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他认为人应顺其自然,超脱自然,安贫乐道。“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诗人由官场走向田园,并求得进一步解脱,道家的消极人生观便成为一种精神支柱。此外,东晋的玄风对诗人影响非浅。应当看到,诗人的洁身自好,蔑视权贵,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品德,有其积极的作用。同时,他的回避现实,逃避现实斗争,采取了“委运乘化”的人生态度,却具有消极的影响。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