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20360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0-2021学年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精品作业:第一课 第二节 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 .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古今言殊汉语的昨天和今天自主广场一、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汉语词汇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B.新事物不断涌现,相应地产生新词语;旧事物不断消亡,有些词汇也在逐渐消亡;现代汉语词汇的数量保持不变。C.古代汉语中的很多词语由于种种社会原因,都为现代汉语词汇所代替,如:车夫司机。D.古代汉语词汇相对于现代汉语词汇,词语意义的引申变化有三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解析B项,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答案B2.下列关于汉语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汉语中的词类常常可以活用,而现代汉语中根本不存在这种现象。B.古代汉语常常用“

2、者也”来表示判断语气,而现代汉语中通常用动词“是”来表达。C.古代汉语中疑问句和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通常要放在动词前,而现代汉语的动宾结构中宾语都是放在动词后面。D.“甚矣,汝之不惠!”是个倒装句,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解析A项,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词类活用的情况,如“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中的“朦胧”。答案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汉语中“其”的一个重要用法就是作表示领有的第三人称代词,现代汉语里“各得其所、自得其乐、自圆其说、望其项背”等成语中的“其”就是这一用法。B.“窥”在古代有“从小孔或缝隙里看”的意思,如成语“管中窥豹”。从这个意思还引申出了“暗中查看”的意思,

3、保留在“窥测、窥察、窥度、窥视”等词语中。C.“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是古代汉语特有的句子格式,“吾与徐公孰美”与现代汉语句子的格式也不相同。D.“忌不自信”是古代的说法,现代的说法是“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解析C项,“吾与徐公孰美”与现代汉语句子的格式相同。答案C4.古代汉语中表示“行走”的词因使用场合和方式的不同而有区别:在堂上中步走叫“行”,在堂上举足徐行叫“”,在门外快走叫“”,在大路上疾行叫“”,在草丛山林中走叫“”,在水中走叫“”。答案步趋奔跋涉5.下列加点的词语都有活用现象,请指出活用方式并解释。(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3)

4、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4)此其志不在小(5)齐彭殇为妄作(6)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7)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8)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解析在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乙类词用。要想做好此题应了解古今汉语的词类,了解词语在句中的语法特点,然后再做出判断。参考答案(1)名词用作动词,游水。(2)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动,使哭泣。(4)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5)形容词用作动词,把看作一样。(6)名词用作动词,做帝王。(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8)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老师。6.汉语中词

5、义有扩大、缩小、转移等现象。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变化情况。(1)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2)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荆轲刺秦王)参考答案(1)金:古代泛指一切金属,这里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天专指黄金。词义缩小。(2)涕:古代指眼泪。今天一般指鼻涕。词义转移。7.下面句子和成语里的加点字,读音都比较特别,请标出它们的读音。(1)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2)天姥()连天向天横。(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风吹草低见()牛羊。(5)羽扇纶()巾(6)万乘()之国(7)否()极泰来答案(1)khn(2)m(3)wi(4)xin(5)un(

6、6)shn(7)p8.在后面的括号内标出句式类型。(写字母)A.判断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E.省略句F.介宾短语后置句G.主谓倒装句(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是以后世无传矣。()(3)而君幸于赵王。()(4)唯你是问。()(5)沛公安在?()(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9)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10)宋何罪之有?()(11)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1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14)

7、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15)善哉,祁黄羊之论也。()(16)战于长勺。()(1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8)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答案(1)B(2)C(3)B、F(4)C(5)C(6)A(7)A、E(8)B、F(9)B(10)C(11)E(12)D(13)D(14)A(15)G(16)F(17)A(18)E二、强化提升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B.烈士暮年,壮心不已C.牺牲玉帛,弗敢加也D.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解析A项,古义是“它的果实”,是两个词;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是一个副词。B项,古义是“有志于建立功业的

8、人”,今义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C项,古义指“为祭祀而杀的牲畜”,今义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或“放弃某些利益”。D项古今同义。答案D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B.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解析A项,“小大”指大大小小;B项,“异同”偏指“异”;C项,“国家”偏指“国”;D项,“作息”偏指“作”。答案A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活用情况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左右欲刃相如吾从而师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君子博学而日

9、参省乎己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A./B./C./D./解析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答案B12.下列句子中,全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生孩六月,慈父见背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灌夫受辱于居室圣人不凝滞于物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府吏见丁宁A.B.C.D.解析句与句中的“见”,用于动词前,表示某人行为动作的承受者,可译为“我”“自己”,不表被动;句中“于”是介词“在”,不表被动。答案A1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奚以知其然也B.都督阎公之雅望C.寂寥而莫我知也D.惟兄嫂是依解析B项为定语后置。答案B14.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解析“其”是语气词,表示推测的语气,可以译为“大概”;“李将军之谓”是用“之”提宾的倒装句,即“谓李将军”。理解了这两处大致就能翻译正确。参考答案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史记李将军列传)解析“及”“尽”两词,意思是“到时”“竭尽”。参考答案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他和不熟知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3)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三国志魏志卷十九)解析“今”要理解为“现在”,“伐”是“夸耀”。参考答案你刚刚有了功劳,现在西去谒见主上,不应自我夸耀,要

11、在交谈中表现出好像做得不够的样子。(4)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后汉书循吏列传)解析“就”是“到”的意思。参考答案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邻县的人们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家。1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傅青主善医。其乡人王尧客都门,忽头痛,经多医不效,就诊于太医院某,按脉毕,命之曰:“此一月症也,可速归家料理后事,迟无及矣。”王急治任旋里。会傅入都,遇诸途,问王归意,以疾告,曰:“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王叹曰:“仆之归,从其命也。”乃具告所言。傅骇曰:“果尔,奈何?试为汝诊之。”按脉良久,叹曰:“彼真国手也,其言不谬。

12、”王泫然泣曰:“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然君久著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傅又沈思久之,谓曰:“汝疾万无生理,今思得一法,愈则不任功,不愈亦不任过,试之何如?”王大喜,求方。傅命归家,遍觅健少所用旧毡笠十余枚,煎浓汤,漉成膏,旦夕服之。王归家,如法治之,疾果愈。寻至都见傅,喜慰异常。更谒某,某见王至,瞿然曰:“君犹无恙耶?”王具以傅所治之法告之。某叹曰:“傅君神医,吾不及也。吾初诊汝疾,乃脑髓亏耗,按古方,惟生人脑可治,顾万不能致。今傅君以健少旧毡笠多枚代之,真神手,吾不及也。若非傅君,汝白骨寒矣,谓非为鄙人所误耶!医虽小道,攻之不精,是直以人命为儿戏也,吾尚敢业此哉!”送王出,即乞休

13、,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选自清稗类钞傅青主善医,有删改)注和、缓:春秋时期秦国两位名医的名字。(1)太医院某君,国手也,盍请治之?(2)诚如君言,真无生望矣。然君久著和、缓名,乃不能生死人而肉白骨乎?(3)送王出,即乞休,闭门谢客,绝口不谈医矣。解析(1)“盍”,兼词,相当于“何不”,译为“为什么不”“怎么不”;“国手也”,判断句;“国手”,国家闻名的医师。(2)“诚”,译为“果真,如果”;“著和、缓名”,译为“有着和、缓那样的名望”;“乃”,副词,译为“竟然”“却”“反而”;“生死人而肉白骨”,“生”“肉”,使动用法,可意译为“起死复生”“起死回生”。(3)补充主语“太医”;“乞休”译为

14、“请求退休”“请求辞退官职”;“谢”译为“谢绝”“拒绝”。参考答案(1)太医院里某先生,是全国第一流的医生,为什么不请他治病?(2)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我真的没有活着的希望了。不过您久负名医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吗?(3)太医送王尧出门,立即请求退休,关上门谢绝求医的人,闭口不再谈医术了。参考译文傅青主善于治病。他的同乡人王尧寄居在京城,忽然患头痛病,经很多医生诊治都不见效,找太医院某医生就诊,那太医按脉完毕,吩咐他说:“这病只有一个月时间了,你应尽快回家料理后事,慢一点就来不及了。”王尧急忙打点行李准备回家。适逢傅青主来京城,在路上遇到王尧,就问他回家的原因,王尧把病情告诉傅青主,傅青主说:“

15、太医院里某先生,是全国第一流的医生,为什么不请他治病?”王尧叹息着说:“我回家,就是听从他的吩咐啊。”于是将太医说的都告诉他。傅青主很吃惊,说:“如果真是这样,怎么办?让我试着给你诊断一下。”按脉很久,叹息着说:“太医他真是国手啊,他说的没错。”王尧流着眼泪说:“如果像您说的那样,我真的没有活着的希望了。不过您久负名医的美名,竟不能起死回生吗?”傅青主又沉思很久,对他说:“你的病没有救活的道理,不过我现在想到一个法子,治好了不算功劳,治不好也不承担过失,试一试怎么样?”王尧很高兴,求处方。傅青主吩咐他回家去,四处寻找健壮青年使用的旧毡笠十余枚,煮成浓汤,过滤成药膏,早晚服食。王尧回到家里,按照

16、傅青主的方法医治,病果然好了。不久他到京城见傅青主,傅青主非常欣慰。王尧又去拜见太医,太医见他来,吃惊地看着,说:“你还活着吗?”王尧把傅青主治病的做法告诉他。太医叹息着说:“傅先生真是神医,我比不上他。我当初诊断你的病,原来是脑髓亏损,按照古药方,只有用活人脑才可以医治,但是确实不能得到。现在傅先生用健壮青年使用的多枚旧毡笠代替活人脑,真是本领高超,我比不上。如果不是傅先生,你早就死了,可以说不是被我耽误吗!行医虽说是小本领,研究不精通,这简直是把人命看作儿戏啊,我还敢从事这种职业吗!”太医送王尧出门,立即请求退休,关上门谢绝求医的人,闭口不再谈医术了。1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

17、3)题。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公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夫所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峻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选自东轩笔录)(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知杭州仁和县()以谢平昔奖进()于是不复冀其相知()所忧者气峻而骄()参考答案掌管往常希望高傲(2)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A.以文学受知于王

18、公化基B.以谢平昔奖进C.得以文字相乐之意D.以成其德耳解析A项,介词,凭借;C项,介词,用;B、D两项皆为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答案BD(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及至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咏之才,不患不达。参考答案等到鞠咏就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也不加以礼遇,而且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参考译文鞠咏考中进士,凭借文才得到王化基的赏识。等到王化基担任杭州知府后,鞠咏受到提拔,从平民被任命为大理评事,担任杭州仁和县的知县。鞠咏将要到任,先把一封信和作的诗寄给王化基,以感谢王公过往对他的奖掖栽培,并表达这次在王公手下为官,能够用诗文往来同乐等意思

19、。王化基却没有给鞠咏回信。等到鞠咏到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也不加礼遇,而且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鞠咏大失所望,从此不再奢望得到王公的额外关照,而是专心治理县事。后来,王化基入朝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到任后首先把鞠咏推荐(给皇帝)。有人问他原因,王化基说:“凭鞠咏的才能,不用担心将来不显达。我所担心的是他气盛和骄傲,所以我才有意压制一下他这种情绪,来成就他的美德。”鞠咏听到这些话(很感动),从此才把王化基当作真正的相知。1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宇文神举,太祖之族子也。早岁而孤,有夙成之量。族兄安化公深器异之。及长,神情倜傥,志略英赡。有识钦之,莫不许以远大。世宗初,起家中侍上士

20、。帝每有游幸,神举恒得侍从。保定元年,袭爵长广县公,邑二千三百户。寻授帅都督,迁大都督、仪同三司,拜右大夫。四年,进骠骑大将军,治小宫伯。建德三年,出为熊州刺史。五年,攻拔齐陆浑等五城。及高祖东伐,诏神举从军。并州平,即授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州既齐氏别都,控带要重。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所部东寿阳县土人,相聚为盗,来袭州城。神举以州兵讨平之。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聚众据范阳反,诏神举率兵擒之。齐黄门侍郎卢思道亦在反中,贼平见获,解衣将伏法。神举素钦其才名,乃释而礼之,即令草露布。

21、其待士礼贤如此。属稽胡反叛,入寇西河。时突厥与稽胡连和,遣骑赴救。神举以奇兵击之,突厥败走,稽胡于是款服。即授并潞肆石等四州十二镇诸军事、并州总管。初,神举见待于高祖,王轨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及宣帝即位,荒淫无度,神举惧及于祸,怀不自安。初定范阳之后,威声甚振。帝亦忌其名望,兼以宿憾,遂使人赍鸩酒赐之,薨于马邑。时年四十八。神举博涉经史,临戎对寇,勇而有谋。莅职当官,每著声绩。故得任兼文武,声彰中外。百僚无不仰其风则,先辈旧齿至于今而称之。(节选自周书卷四十,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

22、/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B.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C.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D.宣政元年转/司武上大夫/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率兵五道俱入/高祖至云阳/疾甚/乃班师解析“宣政元年”为帝王年号,后面应停顿,排除C、D两项。“高祖亲戎北伐令神举”,“亲戎北伐”指亲自北伐,“令”指命令,“北伐”与“令”之间应断开,排除A、D两项。“疾甚乃班师”指高祖病势转重,于是撤军。“疾甚”与“乃班师”应断开,排除A项。答案B(2)下列对文中

23、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司,古代太尉、司徒、司空合称,“仪同三司”非官职,仅指与三公同等待遇。B.出,古时指官员离开京城外调,也指“出仕”,即出来做官。文中是前一种意思。C.“别都”就是“陪都”,指首都以外另设的副都,中国最早的陪都出现在炎黄时期。D.薨,古代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用于高等级的妃嫔或者封王贵族的死。解析A项,对“仪同三司”的解释不正确。仪同三司,官名。始于东汉,本意指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与三公同等的待遇。魏晋以后,将军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金代分置仪同三司,为从一品中次散官。故选A项。答案A(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24、,不正确的一项是()A.宇文神举气量早成,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为世族,幼年丧父,深受族兄宇文深器重,长大后才志出众,得到世宗赏识,袭爵后官职不断得到升迁。B.宇文神举爱重士人,曾礼待卢思道。齐朝黄门侍郎卢思道因参与叛乱被抓获,宇文神举钦佩他的才能名望,不仅释放了他,以礼相待,还让他起草文告。C.宇文神举有勇有谋,能够出奇制胜。宇文神举多次领兵平定叛乱,屡建战功。稽胡反叛时与突厥结盟,宇文神举出奇兵进击,打败突厥,收服了稽胡。D.宇文神举名震中外,受到宣帝忌惮。宇文神举兼任文武,受到百官仰慕和称赞,宣帝只因忌惮他功高震主,威胁自己的地位,就派人送毒酒赐死了他。解析D项,“只因忌惮他功高震主,威胁

25、自己的地位”不正确,由原文可知,还因为有“宿憾”,由上文可知“宿憾”指的是宇文神举曾说过太子(宣帝)的短处。答案D(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神举励精为治,示以威恩,旬月之间,远迩悦服。神举见待于高祖,王轨屡言皇太子之短,神举亦颇与焉。参考答案宇文神举振奋精神专心治理,威望恩惠同时使用,一个月之内,远近的人心悦诚服。宇文神举被高祖器重,王轨多次上疏说皇太子的短处,宇文神举也多次参与这件事。参考译文宇文神举,是太祖同族兄弟的儿子。早年成为孤儿,气量早成。同族兄长安化公宇文深对他十分器重。长大以后,神情豪迈,志向才略出众。有识见的人对他很钦佩,都说他前程远大。世宗初年,宇文神举开始担任

26、中侍上士。皇帝每有游幸,总是让他随从侍奉。保定元年(561),袭爵长广县公,食邑二千三百户。随即被授予帅都督,升任大都督、仪同三司,被任命为右大夫。四年,升骠骑大将军,主管小宫伯。建德三年,出任熊州刺史。五年,攻克齐朝的陆浑等五城。高祖东征时,诏命宇文神举随军。平定并州后,当即任命他为并州刺史,加上开府仪同大将军。该州是齐氏别都,地位重要。宇文神举振奋精神专心治理,威望恩惠同时使用,一个月之内,远近的人心悦诚服。境内东寿阳县的土人,纠集为盗,前来袭击州城。宇文神举率领州兵讨伐平定了盗贼。宣政元年(578),转任司武上大夫。高祖亲自北伐,命令宇文神举与原国公姬愿等人率兵分五路攻入,高祖抵达云阳时

27、,病势转重,于是撤军。幽州人卢昌期、祖英伯等人聚众占领范阳反叛,(朝廷)诏令宇文神举率兵把他们捉住。齐朝的黄门侍郎卢思道也在反贼中,平定贼党后被捉住,解衣将要正法。宇文神举素来钦佩他的才能名望,就把他释放了,以礼对待,当即命令他起草文告。他就是这样礼遇文人。此时稽胡反叛,侵犯西河。当时突厥与稽胡结盟,派骑兵奔赴援救。宇文神举出奇兵进击,突厥败逃,稽胡于是表示归附。当即授他为并潞肆石等四州十二镇诸军事、并州总管。当初,宇文神举被高祖器重,王轨多次上疏说皇太子的短处,宇文神举也多次参与这件事。宣帝即位后,荒淫而没有节制,宇文神举害怕大祸临头,心中不安。刚平定范阳时,威名大振。皇帝忌妒他的名望,又有

28、旧怨,就派人送毒酒赏赐给他,在马邑去世。当时四十八岁。宇文神举博览经史,临阵对敌,勇敢而有谋略。居官称职,每次都有突出政绩。因此得以兼任文武之职,名震中外。百官无不仰慕他的风范,先辈遗老至今还称赞他。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找出下列句中活用为动词的名词并解释含义。(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3)沛公欲王关中()(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参考答案(1)族,灭族(2)函,用匣子装着(3)王,称王(4)军,驻扎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

29、,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A.B.C.D.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词汇的引申变化。“亲戚”,古代“亲”指有血缘关系的,“戚”指有婚姻关系的;现代泛指跟自己家庭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作息”,偏义复词,指劳作;现代指工作与休息。“其实”在古汉语中是两个词,“其”相当于“他”,“实”是“实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其实”是一个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至于”,古汉语“至”是动词“到”,“于”是表处所的介词;现代汉语“至于”是介词,表示另提一事。答案B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A.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C.身死

30、国灭,为天下笑D.戍卒叫,函谷举解析B项,据句意可以缩为“谁为此计”,这是个疑问句;A项,“为所”结构表被动;C项,“为”字表被动;D项,动词“举”直接表被动,被攻占。答案B4.(2017全国高考)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B.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C.他是我最信任的朋友,头脑灵活,处事周到,每次我遇到难题写信垂询,都能得到很有启发的回复。D.我妻子和郭教授的内人是多年的闺蜜,她俩经常一起逛街、一起旅游,话多得似乎永远都说不完。解

31、析A项,“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称呼,使用正确。B项,“献丑”,谦辞,在展示自己作品或表现自己技能时,表示自己谦虚,称自己水平不高,并非“道歉”的话。“出错道歉”只能说“抱歉”“对不起”之类的话。C项,“垂询”是敬辞,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D项,“内人”,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此处应为“夫人”。答案A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

32、,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

33、事。俄转卫尉卿。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安。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选自魏书卷七十二,有改动)5.下列对文中

34、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B.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C.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D.其方圆高广/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解析断句前先应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

35、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本题要注意句子结构的整齐对称。答案B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释褐: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后用来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B.持节:节指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执符节以为凭证,故称出使为“持节”。C.服阕:古代守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阕。子为父、父为长子、妻妾为夫、未嫁的女子为父都要服丧三年。D.赠:这里是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解析D项,“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答案D7.下列对原文的分

36、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思伯久经沙场。他经常跟随高祖征战讨伐。他曾经跟随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作战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务,从而改变了元澄对儒士的看法。B.贾思伯不计前嫌,尊敬师长。他曾与弟弟一起师从阴凤。因无钱交纳学费,衣物被阴凤作为抵押品。贾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给阴凤礼物,派马车迎接他。C.贾思伯曾经仕途不顺。被征为给事黄门侍郎,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为传闻而被弹劾免职。拒任凉州刺史却不被允许,幸亏徐纥从中说话,才得以改任。D.贾思伯勤勉好学,礼贤下士。他少年时明习经典,做官后勤奋钻研。任侍讲时延请儒士夜读日授。他在街头碰到读书人,就停车下马,认真交谈。解析D项,“做官后勤奋钻研”错误

37、,原文为“从官废业”。答案D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2)“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解析(1)“托”,借口;“失道”,迷路;“伐”,夸耀。(2)“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何常之有”为宾语前置。参考答案(1)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2)“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常规?”参考译文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他的伯父元寿,是高祖时的中书侍郎,有学问和德行,被当时人称颂。思伯由奉朝

38、请入仕,任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调任中书侍郎。很受高祖的赏识,经常跟随皇上征战讨伐。世宗即位后,因为侍从的勤劳,改任辅国将军。任城王元澄进攻钟离时,让思伯持节当他的军司。等到元澄作战失败,贾思伯带领军队在后面护卫。元澄认为思伯是个儒士,必死无疑。等赶回会师后,大喜,说:“仁义的人必定勇敢,我常认为是空谈,今天在军司身上却真的看到了。”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后来担任河内太守,不就任。接着任鸿胪少卿,因为母亲守丧而免官。服丧期满后,起用他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升迁为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当初,思伯与弟弟思同师从北海人阴凤学习,无钱交纳拜师的费用,阴凤就

39、押了他俩的衣物。思伯去南青州上任后,送上一百匹缣给阴凤,派车马接阴凤来,阴凤惭愧不前往。当时人们很称道感叹这件事。不久因为父亲服丧而免官。后来授予征虏将军、光禄少卿,接着任命为左将军、兖州刺史。肃宗在位期间,征用他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求拜祭父母并给他们扫墓,回到了家乡。还未拜官上任,就因依传闻弹劾而免职。不久授予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嫌凉州偏远,不乐意外出就任,于是以儿女未婚嫁为理由来推辞。灵太后不允许,经舍人徐纥从中说话,得以改授太尉长史。又授予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认为自己是名儒士,不喜欢法律,很难胜任。不久调任卫尉卿。当时讨论兴建明堂,观点多有不同。思伯上书论述道:“五室的道理,认为是能

40、够成立的。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学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学者们同意他的说法。又升任太常卿,兼任度支尚书,转为正都官。当时太保崔光病危,上表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于是进宫给肃宗讲授杜氏春秋。思伯少年虽然明习经典,后来做官荒废了学业,到这时又延请一些儒士夜讲日授。性情谦和,礼贤下士,即使在街头,也要停车下马,接待交谈很认真投入,毫无倦色。有来客对思伯说:“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常规?”当时把此话作为雅谈。被元叉所宠信,舆论讽

41、刺他趋炎附势。孝昌元年去世。追赠为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为文贞。三、表达交流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尧以不得舜为己忧,舜以不得禹、皋陶为己忧。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孟子滕文公上)注易:修治,耕种。(1)尧、舜的“忧”与农夫有什么不同?请简述。(2)为什么说“为天下得人难”?请根据选段谈谈你的理解。解析(1)农夫之“忧”在于“百亩之不易”,尧、舜的“忧”在于“不得舜”“不得禹、皋陶”。(2)选段对比了尧、舜与农夫的“忧”,指出君王以不能替天下找到贤能之人来治理国家

42、为忧,实际就是“得人难”。答案要点(1)“忧”的内容不同:农夫为耕种丰歉而忧,尧、舜则为治理天下的人才难得而忧。(2)“得人”中的“人”,是治国理政的人才。他们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这种人才十分稀有,很难找到。10.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孟子曰:“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孟子离娄下)注子华:公西赤。下文的“冉子”即冉求。釜:一釜合当时六斗四升。下文的“庾”,一庾合当时二斗四升;下文的“秉”,一秉合当时一百六十斗。益:增加。与:给。惠:恩惠,德惠。公西赤能否接受冉求给予的“五秉”之粟?为什么?请综合以上选段简析。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可以以孟子的分析为根据再结合第一则材料概括。参考答案公西赤不能接受冉求给予的“五秉”之粟。因为对方妄施恩惠不符合“周急不继富”的原则;公西赤如果接受冉求妄施的恩惠就会伤害廉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