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命题人:孙亚宁 审核人:屈永刚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考生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卷纸规定的位置。第卷(阅读题共70分)一、 现代文阅读(9分) 汉代的印章(节选) 汉代的印章,在印章史上历来被人们称为是古代玺印艺术的巅峰。汉初的官私印都继承了秦印的制度,官印仍用田字格和日字格,私印也带有框栏。汉初官印作为当时官方的法物,所用的文字均为小篆结构,结体方正平直,不做任何增损处理,以示严肃。这类文字,笔画都比秦官印文字粗壮。它们被用在带框格的布局中,整体显得庄重浑穆,平整规矩。汉初的官印布局尽管套用秦制,但印文面目有了改进,印风自有异于秦,
2、为汉代后来印章的风格起了奠基的作用。汉初官印在布局中取消田字格,应不晚于吕后二年。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的“轪(di)侯之印”殉葬印,布局已不用田字格,便是有力的见证。轪侯卒于吕后二年,离汉开国(公元206年)仅20年。汉官印的布局和风格并不因用田字格二显得单调,有的作多字一排或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二排布局,有的作四字以上的三排布局。在风格方面,铸印印文布排严实整齐,笔画圆润浑穆;凿印印文布排活泼,笔画生涩,转折处时见锋芒和棱角。 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这种发展首先表现在印文方面。它们运用了增损之法,笔画繁者省,简者增,按印文布排的疏密需要,应情而定,非常灵活。这类印文与
3、小篆相较,结构很不规范,但被大量使用,约定俗成,得到了当时社会的认可,成了作为专用于印章中的文字,称为缪篆,被列为汉六书之一。此外,还用装饰感极强的鸟虫书入印。鸟虫书的笔画,往往带有鸟形、虫形、鱼形,因此得名。所谓鸟虫,放大后,鸟即鸾凤,虫即螭龙。按汉人习惯,以龙凤形象入印,象征吉祥辟邪,以鱼入印象征相思和爱情,并非仅为美化印文。其次,表现在形式结构上,敢于创新,敢于变化,重艺术效果和装饰趣味。白文印,不论满白或细白文,均朴实大方,印文布排或匀称、或对比。朱白相间的印,在同一方印中,或用一半朱文一半白文,或用三朱一白,或用三白一朱,通常将笔画少的字作朱文,笔画多的字作白文,使朱文笔画的粗细近同
4、于白文笔画的间隙,使朱白二者的量感接近。还有一种在印文周围加饰图案的印,常见图案为代表四方神灵的青龙、白虎、朱雀(凤)、玄武(龟),有饰四边的,也有饰二边或三边的,统称四灵印。1、 下列各句中,对汉代印章的特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汉初官印的文字都用小篆,形成庄重浑穆,平整规矩的整体格调。 B、 汉代的私印,从一开始就脱离秦制,印文以笔法灵活的缪篆为主。 C、 汉官印的印文在文字布排上有铸印和凿印两种风格迥异的排法。 D、 汉私印将鸟虫书入印,既美化了印文,又隐含了较深的文化意蕴。2、 下面对“汉私印在脱离秦制后,多方面有了重要的发展”解说无误的一项是( )A、 增损笔法的运用,依印文
5、疏密需要而定,排布灵活有致,完全突破了秦的格式。B、 结构很不规范的,成了印章专用文字的缪篆,被列为与小篆齐名的汉字六书之一。C、 朱白相间的印章中,因笔画的交错相映,构成一种较为匀称的印文文面。D、 把借鸟形、虫形、鱼形而形成的鸟虫书用入印章,增强了印章外观的美感。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秦代印章有较为统一的制度,官印用田字格和日字格。 B、 汉代印章风格的变化,首先从汉初官印印文面目的改进开始。 C、 秦代官印文字与汉初官印文字相比,线条相对纤细。D、 汉印在印文周围加饰常见的四灵图案,喻示大印是权力的象征。二、文言文阅读(19分) 慈圣光献曹皇后,真定人
6、,枢密使周武惠王彬之孙也。明道二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庆历八年闰正月,帝将以望夕再张灯,后谏止。后三日,卫卒数人作乱,夜越屋叩寝殿。后方侍帝,闻变遽起。帝欲出,后闭閤拥持,趣呼都知王守中使引兵入。贼伤宫嫔殿下,声彻帝所,宦者以乳妪殴小女子绐(di,欺瞒)奏,后叱之曰:“贼在近杀人,敢妄言耶!”后度贼必纵火,阴遣人挈水踵其后,果举炬焚帘,水随灭之。是夕,所遣宦侍,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故争尽死力,贼即擒灭。閤内妾与卒乱当诛,祈哀幸姬,姬言之帝,贷其死。后具衣冠见,请论如法,曰:“不如是,无以肃清禁掖。”帝命坐,
7、后不可,立请,移数刻,卒诛之。 初,王安石当国,变乱旧章,后乘间语神宗,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熙宁宗祀前数日,帝至后所,后曰:“吾昔闻民间疾苦,必以告祖宗,因赦行之,今亦当尔。”帝曰:“今无他事。”后曰:“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帝悚听,垂欲止,复为安石所持,遂不果。 苏轼以诗得罪,下御史狱,人以为必死。后违预中闻之,谓帝曰:“尝闻仁宗以制科的轼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今闻轼以作诗系狱,得非仇人中伤之乎?捃(j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吾疾势已笃,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宜熟察之。”帝涕泣,轼由此得免。 晚得水疾,侍医莫能
8、治。元丰二年冬,疾甚,帝视疾寝门,衣不解带。旬日崩,年六十四。及崩,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有司上谥,葬于永昭陵。 (节选自宋史慈圣光献曹皇后列传,有删改)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阴遣人挈水踵其后 阴:暗地里 B,姬言之帝,贷其死 贷:推卸C,帝哀慕毁瘠,殆不胜丧 殆:几乎 D,帝悚听,垂欲止 垂:接近,将近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曹皇后性格仁慈的一组是 (3分) ( ) 常于禁苑种谷、亲蚕 后皆亲剪其发,谕之曰:“明日行赏,用是为验。” 吾闻民间甚苦青苗、助役,宜罢之 捃(jn,拾取)至于诗,其过微矣 谓祖宗法度不宜轻改 不可以冤滥致伤中和A,
9、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曹彬的孙女因为仁慈、节俭,重视并经常亲自参与劳动而在郭后被废后应诏入宫,后被册封为皇后。B、在面对作乱的贼子时,曹皇后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但在处理参与作乱的宫女时,也表现了她的阴险与毒辣。C、王安石变法因触犯的皇后的利益儿被阻挠,但因为王安石的坚持而使皇后的计谋未能得逞。D、曹皇后在病中仍然关心苏轼一案,充分体现了她的仁慈。苏轼最终绝处逢生于自己的才识也有关系。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安石诚有才学,然怨之者甚众,帝欲爱惜保全之,不若暂出之于外。 (5分) 今闻轼以作诗系狱
10、,得非仇人中伤之乎? (5分) 三、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完成89题。(9分)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 弃 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 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注】此词大约写于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或七年,辛弃疾时任湖南转运副使和安抚使。 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汇合之后称潇湘,这里指耒阳地区。8,诗词讲究通过“炼字”来传神,这首词前两句中哪个字有这种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9, 这首词的下阙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有何作用?请结合内容进行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分)10、(1)后值倾覆,
11、,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2)民生各有所乐兮,。 ,渺沧海之一粟。 (3) 地崩山摧壮士死, 。 飞湍瀑流争喧豗,。 (4) ,佳木秀而繁阴。,此时无声胜有声。 (5) 君子坦荡荡,。 ,而今迈步从头越。请考生在第五、六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11、 告别语 铁凝 前几次,朱丽没怎么留意这个房间。她常常一大早就出门购物,客房只是她睡觉和存放购物收获之处,每次离开时,壁橱里都堆着一些被她遗弃的装衣服的纸袋子。北京的舅舅对朱丽很疼爱,总是给她一些钱买东西。但在她眼里,舅舅是个
12、趣味狭窄的人,舅舅的房子太大,舅舅的语汇太少。 朱丽留意起客房,是这次为逃婚而来舅舅家之后。携了这样的事情来投亲,朱丽沮丧又难为情,哪儿都不去,关了手机,也不见人,整天在客房躺着。 一曰,喧闹的声音从窗外的院子传来,异常清晰。二楼的这间客房,似乎格外便于收集声音。从前她怎么没有发现? 像是主人出来送客,一些男人、女人的寒暄,还有主人对孩子的提醒:“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之后是短促的安静,大人们都在等候这位“小宝”的“再见 可是,迟迟没有听见 孩子发出的告别之声。 一连许多天,邻居的院子总是很热闹。那句她已经熟悉了的提醒句源源不断飘进窗口: “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或者“小宝,和爷爷
13、、奶奶说再见!”然后照例是短暂的安静。她看见的小宝,要么听而不闻地摆弄一辆遥控越野吉普车,要么跑向草坪,爬上那只摇椅摇着自己 朱丽一边觉得这小宝不懂礼貌,一边感叹做个孩子也挺不容易,非得随着父母对那些他根本不认识的大人说“再见”。她由小宝想到自己,和自己那场没结成的婚。在婚礼上,朱丽突然看见特地打扮一新的母亲下眼眶似有淤血。她紧盯住母亲,在心里说服自己那不过是岁月累积起来的错觉,父亲和母亲早已离婚,怎会再殴打母亲呢?可她还是不顾一切地跑了,就像逃离一场她以为会到来的如母亲般的命运,连个“再见”也没对大家说,连个招呼也没跟与自己相恋多年、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新郎打。 每次想到这里,朱丽就赶紧打断思路
14、,好像若不打断,她已知的各种谴责便立刻潮水般向她涌来。她对付不了这些,如同她不能担当一场婚礼。 初夏过去,暑天袭来。 一个下午,朱丽迷迷糊糊之中,窗外的声音再一次扠进房间。她又听见早已熟悉的提示:“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小宝,和露露说再见!” 朱丽继续迷糊,兼听那必然到来的短促的安静。她果然“听”见了那短促的安静,之后是主人、客人寒暄着告别,杂以孩子们稚嫩的嘁嘁喳喳。接着她耳边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童音:“再见!”那童音分明是小宝的。 所有人都听见了这声“再见”,这是个宝责的时刻,犹如育人睁眼,哑人发声。 “再见!”小宝说。 “再见!”另一个童音呼应着。 朱丽迅速从床上爬起来赶往窗口,像是怕错
15、过什么,又以为是听错了什么。她看见门廊下站着小宝和家中大人,另外一对男女,正领着一个身穿印花连衣裙的小女孩往院子门口走。 这前所未有的“再见”之声原来是两个孩子之间的道别,与他人的引导无关。 “再见!”小宝放大了声音,有点扯着嗓子。 “再见!”露露站住不走了,也有点扯着嗓子。 “再见!”小宝拖着长声跺起脚来,仿佛对“再见”这个词不依不饶。 “再见!”露露也拖起长声,像是要迈步跑向小宝。两人无休无止地“再见”起来,好似耍贫嘴,逗乐子,“人来疯”。 小宝更激烈地踩着脚,弯下腰,拼尽全力高喊着“再见,再见,”他顽强地、势不可当地向露露表达着再见的意愿。到后来,憋红了小脸,捌着气,以至于那“再见”声变
16、得哆哆嗦嗦,听上去就像是“再哎哎哎哎见!再哎哎哎哎见!” 这实在不像耍贫嘴,逗乐子,“人来疯”。 那像是欢欣和绝望情绪的一种混合,激烈而壮观。像冰河在春日太阳的照耀下突然融化,“嘎啦啦”地迸裂着自己,撕开着自己。叫人觉着,生活其实是从“再见”开始的,当小宝和露露那么急赤白脸地用“再见”告别时,生活才真正走进他们的生命。朱丽退后一步,让窗帘挡住自己,犹如挡住了某种冲动。 她站在房间的穿衣镜前看自己,脸色苍白,缺少血色的嘴唇含混地嚅动了几下,仿佛在练习一个忘却已久的老词。她发现,自己对“再见”这个词从来都是漠然的,不管对一座房子,还是对一个亲人。一种对自己的陌生的疑惧陡然从心中升腾起来,她环顾这房
17、间,伴着窗外那声声不断的“再哎哎哎哎见”,琢磨着,现在最诙做的,是不是应该把关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l)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朱丽觉得舅舅是个趣味狭窄的人,所以,尽管之前来北京多次,她对舅舅和他家的客房也没有太深印象,不曾发现二搂的“客房”格外便于收集声音。 B. 小宝告别露露时的热情与告别大人时的漠然构成鲜明对比,他和露露此起彼伏的 “再见”声,看似耍贫嘴、逗乐子,实则是他们对相见的欢欣和不能相见的绝望的激烈表达。 C. “犹如盲人睁眼,哑人发声”,生动写出了小宝那一声“再见”的难得和宝贵;而“迅速”“赶往”等词语,形象表现了朱丽第一次听到小宝说“
18、再见”时的意外。 D. 大人苦口婆心地劝说小宝与他根本不认识的入说“再见”,小宝始终不愿合作,充分暴露了世故的“大人”和率性的“孩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E. 小说中的“客房”,既是故事发生的环境,也是“朱丽”和“小宝”两条叙述线索的交汇点。对“客房”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也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2) 小说中的朱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3)小说以“是不是应该把关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结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5分) (4) 你是否赞同“生活其实是从再见开始的”这种说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8分) 六、实用类文本阅读(23分)
19、12、 汪道涵先生二三事 朱学勤:我与汪老很晚才认识,此后接触也很少。他对我有过两次“保护”,一次是认识前,一次是在认识后,但他本人却从未在我面前提起过。 2000年春,我因故被提出必须离开讲台。此前香港中文大学邀请我前去做短期访问,上海大学校方尚有犹豫,闻封课令下,立刻批准我出境,对上则答以“此人已不在讲课名录”。汪老不知从何渠道闻得此讯,明言反对。据朋友转告,汪老当时说得很动感情:“如果我们连这样的知识分子都不能宽容,还能团结什么人?!”(大意是这样)。而在那时,我与汪老尚未认识。 2001年春节期间,正是万家团聚、共庆佳节时,汪老让秘书给我打电话,邀我和沪上另一个知识分子去见他,不为别事
20、,只谈我们所知道的社会实情以及外交困境。因为是报忧不报喜,只见他始终紧蹙眉头,只听不言,即使是对一些同志的直接批评,他也不打断。结束时,只听得他长叹一声:“还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啊!”这是我第一次与他见面。 这年秋天,“三农”问题成为舆论焦点,传媒热议。汪老召集小范围座谈,事先关照,不听官式汇报,只要真情实况。他要我和另外两个朋友想办法,一竿子插到底,以私人名义请外省朋友直接来上海,不要和当地官方打招呼。结果从湖北、安徽请来一个村会计、一个乡干部、一个地市级副书记,形成一个非正式的“三级会议”。这三个朋友风尘仆仆到上海,尤其是那位乡村老会计,第一次从内地到上海,一看又是老汪在,不免窘迫,神
21、色有些紧张。汪老起身,招呼他们一一坐下,蔼然有长者风,又鼓励他们放胆直言,百无禁忌,很快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会议一结束,汪老立刻飞到北京,那一年他已年过80高龄,“三农”问题也不在他工作范围内。据说此后农村减负,农民处境稍缓,即与汪老此次北上有关。 此外还有一次会议,是汪老请北京中央编译局的朋友来沪研讨欧洲社会民主党,分国别作详细介绍。那里他身体欠佳,刚动手术不久,事先说好半天与会,半天休息。不料他听得兴起,午餐后不回去了,鼓励大家继续讲,他要连续听下去。会议后半场有上海本地一知识分子站起来激动表态,“马列主义传统不能丢!”与会者面面相觑,颇感诧异。北京朋友小声对我说,“上海氛围还这么左吗?你在
22、这里怎么呆下去?”然后就盯着汪老看,看他对这样的“表态”如何表态?只见汪老听到那样的发言,一言不发,埋头做他的笔记,就像没有听见一样,会议如期进行。 2003年春天,李慎之先生去世。此前三年,慎公因发表那篇风雨苍黄五十年,一些同代老人不敢与他来往。但慎公与汪老毕竟属“生前友好”,我犹豫再三,还是将临终病情发给他一份,只是让他知晓,并未奢望汪老在那种时候能说什么话。岂料他读那份材料,居然读出我都没有发现的一个细节,慨叹:“北京那地方,春天供暖一停止,室内还是很冷,他没在家中添置取暖设备,是冻出病的。慎之晚年窘迫啊!”这是他身边的人事后告诉我的,连我都感觉意外。汪老“文革”时期在北京度过一段艰难困
23、厄,只有过来人才会有那么细致入微的体会。慎公追悼会召开前夕,我参与后事,起草讣告、悼词,突然接到汪老身边人电话:“老先生委托你给李慎之送挽联,送花圈。”我颇感意外,遂问挽联怎么写?电话中说:“汪老是全权委托,没有限制。”我与慎公女儿商议,是否克制一些,只写“慎之先生千古,汪道涵”九个字?只要有汪老名字在,即能震慑某些势利者,比什么都管用。后来果然发生作用,慎之女儿告诉我,社科院一开始态度冷淡,一看汪老送有花圈与挽联,立刻改变态度,派人出席了追悼会。2004年夏天,我在一些知识界朋友应阿登纳基金会邀请访问德国。因为是非官式访问,与各行各业朋友直面交流,甚至当面争论,双方都觉得很有收获。访问结束后
24、,我去欧洲其他国家私人访友。人未回国,就有不利说法传出,帽子扣得很大很重,眼见得又有一场风波要发生。汪老闻讯,不动声色,先让身边人了解情况,再等我将访德纪行在杂志上逐篇发完。看完所有文字,他平平淡淡地说了一句结论:“学勤说得很委婉,太委婉了嘛。”汪老如此说,举重若轻,那些人做不成文章,一场风波不了了之,就此停歇。这件事从起到了,在过程中我完全不知晓,也是事后朋友告诉我,才知道。 我有一个学生见过他一次,称他有“古大臣风”。汪老类似风范,相信还有很多。对慎公真情悼念,对后人尽可能予以一些保护,只是我所知道的一部分。我与他接触也有限,故而只能言二三事。我也想过这一问题:老先生身居高位,为什么会有如
25、此情怀?除本人修养外,或许与他以下三个经历分不开:民国时代在上海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与人文熏陶;1949年后在党内长期冷落,不受重用;“文革”中打翻在地,备经磨难。由此经历,对民主法治、人道尊严有内在体会,对敢言者、受压者有深切同情,厌恶那些高位压人、矫情表态或动辄告状的文革后遗。民间对这样的党内老人有一个正面说法,叫“两头真”。汪老轻易不言,但内心深处我相信他也是这样一个人。他早年参加革命是追求一个民主自由的社会,并不是为一己翻身,晚年重返高位,则尽可能舒解民困,尊重人,爱护人,保护人。这样的老人走一个少一个,难有后继,故而才会有这么多知识分子黯然伤怀,以各种方式怀念他,追忆他。(1)下列对这
26、篇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汪老召开非正式的“三级会议”后,“三农”问题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之后,农村减负,农民处境得到了缓解。B、汪老先生“文革”时期在北京度过一段艰难困厄的时期,由此,对民主法治、人道尊严有内在体会,对敢言者、受压者有深切同情。C、作者访问德国结束之后,面临一场政治风波,在汪老先生的帮助之下,才幸免于难。D、本文撷取汪道涵先生的几件小事,描写了他舒缓民困,关心民生的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的优秀品质。E、汪老应为李慎之先生发表那篇风雨沧桑五十年,不再与他来往。但是老先生还是给李慎之送了挽联和花圈。(2)汪道涵在对我有过哪两次“保护”?请概
27、括分析。(5分) (3)请简要分析汪道涵先生的性格特点。(5分) (4)文中说汪道涵先生身居高位,为什么会有“古大臣风”的情怀?读完文章后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文章谈你的看法。(8分) 第 卷(表达题80分) 七、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B、对于房价在全国略胜一筹的北京来说,经济适用房的低价位对工薪阶层有巨大的吸引力。C、明星出书无可非议,但有的书错别字连篇累牍,简直让人不堪卒读。D、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1
28、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我们要关注一些行业战线过长、生产力过剩、造成新的资源置不合理。B、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C、让坝上地区的人们讨厌多年的西北风,如今恰恰给当地带来了实惠,迎风转动的“大风车”不仅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而且还带来了绿色能源风电。D、早上出门的时候,他看到建筑工地上的挖掘机、装载机和十几辆翻斗车正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挖土。1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春天为我们的心灵提供了能享受的一切,轻松地解除了心头的焦
29、虑和感情上的纷扰, ,从大自然的微笑中,显露出来。 充满了闲适欢愉 感受到了闲适欢愉 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令人沉醉的馨香,到处倾泻着春天的歌 田野将是一片新绿,飘逸着春天的歌,到处倾泻着令人沉醉的馨香 大地整个一副快乐的神态 整个大地一副快乐的神态A B C D 16、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给“科学发展观”下个定义。 (5分)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一种方法论。 它的前提是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 它主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它的总体要求是实行统筹兼顾。 17、依照下面的例子,自选话题,另写三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自尊如一泓山泉,不管何时碰
30、到,总那么洁净、透明、晶莹。自爱如一座航标,不论风浪有多大,总在明确奋斗目标和人生走向。自强如一截钢筋,无论铆焊在何处,都是那么从容自如,铁骨铮铮。 八、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白居易用他的漂泊的痛苦丰富了文学殿堂,维纳斯用失臂的痛苦展示了永恒的魅力,帝王蛾用破茧的痛苦张扬了生命的力量。当我们仔细审视这些现象时,会惊诧地发现,痛苦其实亦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亦或是历史的一笔财富。要求: 请以“痛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高三语文参考答案一、 二、三、 11、(1)答E给3分,答C给2分,
31、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A项因果关系不当,对舅舅“没有太深印象”缺乏依据;B项“不能相见的绝望”理解不准确,文中的“绝望”应主要指小宝因露露要走,挽留不住而感到绝望;D项“充分暴露了世故的大人和率性的孩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理解错误。) (2)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事)。对房子、亲人都很少说“再见”,凡事只顾及自身感受,不考虑他人;离开舅舅家时还将一些装衣服的纸袋子遗弃在壁橱里;爱乱花钱,每次到舅舅家后,都大量购物。消极逃避,不负责任。走不出父母失败的婚姻给自己带来的阴影,害怕遭逢母亲般的命运,不敢担当婚礼,不顾一切地逃跑,关闭手机,对母亲、新郎、亲朋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能自我反省。为逃婚行为
32、而心怀愧疚;能从“小宝”不愿与客人告别到主动与客人告别的偶然变化中自我反省,琢磨着要打开手机。爱面子。逃婚来到舅舅家后,感到难为情,哪儿也不去。容易冲动,不冷静。婚礼上,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就不顾一切地逃跑了。(6分;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3)含蓄地写出朱丽的醒悟,完成人物形象的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与上文“关了手机”遥相呼应,并照应“朱丽退后一步,让窗帘挡住自己,犹如挡住了某种冲动”,使情节完整、合理。结尾表明,朱丽在两个孩子的启发下,对于怎样对待他人、怎样与人交流有了新的认识,暗示了小说主题。小说戛然而止,把朱丽将要做什么事,留给读者去想
33、象和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观点一:同意。理由:文中的“小宝”用“再见”告别时,生活才真正走进他的生命。“小宝”从对客人毫不在意、一心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到向客人打招呼、说“再见”,意味着一个孩子迈出了走向外部世界的步伐,真诚地向外部世界打开一扇心灵之窗。朱丽通过对一个孩子成长变化的偶然发现,反省自己对“再见”一词的漠然,醒悟后有了打开手机的想法,要与外界联系,回到她真正的“生活”。一个从婚礼上逃出来的、不顾及亲人朋友的感受、只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女孩,看到了自己以外的世界,并决定积极面对。能发自肺腑地对亲人、朋友,甚至房子说“再见”,其实
34、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身被忽略的情感世界的发现,也是尊重他人、关注外部世界的一种表现。观点二:不同意。理由:生活是从真诚的交流开始的。“小宝”的“再见”建立在与露露有共同语言、彼此间交流玩耍的基础上,所以露露离开时,小宝才会依依不舍,想要与对方再次相见,他们的生活开始于两人的真诚交流。生活是从勇敢面对开始的。朱丽逃婚是惧怕自己的婚姻生活像母亲那样不幸,对婚姻的逃避其实是对未来生活的逃避,后来,小宝对待客人态度的转变影响了她,使她想要面对生活。生活是从自我反省、自我觉醒开始的。朱丽的转变虽然受到了小宝行为的启发,但更重要的是她藏身客房时对自我行为的反省,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思考。(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15、选B 16、科学发展观是在适合中国国情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兼顾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17、示例:自信是一面旗帜,不管所处位置高低,永远在灵魂的制高点上飘扬。自立是一支手杖,不管何时何地,总在支撑我们奋勇拼搏、积极向上。自励是一把钥匙,不论心锁多复杂,总能启迪心智,开启智慧之门。 六、写作(略)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上海,甘肃,内蒙,新疆,陕西)五地区试卷投稿QQ 235539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