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形成性评价(三)(第三章)(7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淮安高一检测)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B.若在A点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C.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D.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解析】选A。曲线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A正确;本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
2、下进行的,若再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降,则反应速率降低,B错误;曲线BC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说明此时限制催化速率的因素最有可能是酶的数量,所以B点时,往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会加快,C错误;曲线BC段随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催化速率不变,所以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不变,D错误。2.(2021西城高一检测)萤火虫腹部的发光器由部分组织细胞构成,离体的发光器会逐渐失去发光能力。将发光器研磨液分为两组,分别滴加等体积的ATP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后,ATP组立即重新出现荧光,葡萄糖组重新出现荧光的时间滞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发光器离体后细胞内能源物质逐渐耗尽B.实验
3、结果说明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C.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D.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发光的光能【解析】选C。发光器由部分组织细胞构成,发光器离体后细胞内能源物质逐渐耗尽,A正确;实验结果说明荧光器发光所需的能量是由ATP直接提供的,B正确;实验结果说明葡萄糖不是荧光器发光的直接能源,但是不能说明葡萄糖不能作为能源物质,C错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转化为发光的光能,D正确。3.(2021泰州高一检测)如图是叶肉细胞中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色素A和B分别为()A.叶黄素、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绿素C.叶黄素、类胡萝卜素D.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解析】选D。依据题图信息,曲线A主要吸收4204
4、70 nm波长的蓝紫光和640670 nm波长的红光,属于叶绿素,曲线B主要吸收400500 nm波长的蓝紫光,属于类胡萝卜素,D正确。4.(2021北京高一检测)如图为叶绿体中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表示叶绿体的结构,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的存在可以增加叶绿体内的膜面积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A、C、D上C.用14C标记,可在、和C5中检测到放射性D.若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的含量会增加【解析】选B。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图中的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A正确;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A、B处,B错误;用14C标记图中的 CO2进行光合作用,CO2被C5固
5、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故可在三碳化合物、(CH2O)中测到,C正确;若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被还原的C3减少,而CO2被C5固定形成C3的过程不变,故 C3的含量会升高,D正确。5.(2021北京高一检测)某同学设计并开展了一项有关光合作用所需条件的探究活动,具体装置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前四组叶片均经过24h“暗处理”B.该实验只能证明光合作用需要CO2C.氢氧化钠处理目的是去除锥形瓶中CO2D.锡箔纸处理组叶片无淀粉产生【解析】选B。该实验为了排除原有有机物的干扰,需要经过24h“暗处理”消耗掉原有的有
6、机物,A正确;用锡箔纸遮光与蒸馏水组对比验证了有无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B错误;氢氧化钠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目的是去除锥形瓶中CO2,C正确;锡箔纸处理组无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叶片无淀粉产生,D正确。6.下面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氢的细胞器及氢的来源和用途比较,正确的是()细胞器来源用途叶绿体水的裂解还原三碳化合物叶绿体水的裂解还原五碳化合物线粒体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线粒体葡萄糖和丙酮酸的分解与氧结合生成水A.B.C.D.【解析】选C。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水的裂解产生的H被用于叶绿体基质还原三碳化合物(暗反应);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中与氧结合生成水(第三阶段
7、)。7.(2021日照高一检测)如图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有氧条件下,过程或将会受到抑制B.能进行过程的生物体内不一定含有线粒体C.人体在长跑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过程提供D.导致过程不同的原因是生物体内酶的种类不同【解析】选C。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过程受到抑制,即过程或将会受到抑制,A正确;能进行过程的生物如醋酸杆菌体内不含线粒体,B正确;人体在长跑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即过程,C错误;导致过程不同的原因是生物体内酶的种类不同,D正确。8.(2021北京高一检测)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
8、 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B.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可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C.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夜晚可适当降低温度提高产量【解析】选D。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 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A错误;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H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不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B错误;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时刻进行呼吸作用,C错误;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夜晚可适当降低温度降低呼吸消耗,从而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提高产量,D正确。9.如图是植物细胞中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1可能来自有机物的氧化分解B.图
9、中能量2来自和被水解的过程C.如果能量1只来自光能,那么能量2可用于叶绿体中的暗反应、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D.如果都被水解,则水解的产物中有合成RNA的原料【解析】选B。能量1用于ATP的合成,可能来自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正确;图中能量2来自被水解的过程,B错误;如果能量1只来自光能,说明是光反应合成的ATP,可用于叶绿体中的暗反应、DNA复制、蛋白质合成等生命活动,C正确;ATP水解掉2个高能磷酸键以后,得到的产物中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原料之一,D正确。10.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消耗一定量的葡萄糖可产生X mol的CO2,水稻叶片在正常生长时消耗等量的
10、葡萄糖可产生的CO2量是()A.2X molB.3X molC.4X molD.6X mol【解析】选B。分析可知,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1 mol葡萄糖产生2 mol CO2,因此产生X mol的CO2消耗的葡萄糖量=X2=X/2 mol;而水稻叶片在正常生长时进行的是有氧呼吸,若消耗X/2 mol葡萄糖,则其产生的CO2量=X/26=3X mol。11.蓝莓果实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蓝莓果实含水量高,且成熟于高温多雨季节,采摘期集中,采摘后易受机械损伤和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故耐储存和耐运输性较差。研究发现,低温储存、适当剂量的短时辐射处理、调整储藏环境中的气体成分、对果实表面进行涂
11、膜处理等方式可有效延长蓝莓的储藏时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低温可使酶的活性降低,使有机物分解速率减慢B.辐射处理是为了使蓝莓产生抗腐性物质C.维持较低的氧气浓度比完全无氧更有利于蓝莓的储存D.蓝莓果实表面涂膜处理可减少水分的散失和氧气的进入【解析】选B。低温可使酶的活性降低,减少细胞呼吸对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适当剂量的短时辐射处理能延长蓝莓的储存时间是因为辐射可杀死蓝莓果实表面的微生物,B错误;在较低氧气浓度下,蓝莓果实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强度都很低,无氧时,无氧呼吸旺盛且会产生酒精,故低氧条件更有利于蓝莓果实的储存,C正确;蓝莓果实表面涂膜,可在果实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水分的散失,同时
12、阻止氧气进入,降低有氧呼吸强度,有利于蓝莓果实的储存,D正确。 【补偿训练】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细胞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既有水参与,又有水产生B.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过程C.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都有能量释放D.在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过程获得能量【解析】选A。过程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水参与,第三阶段的产物是水,A正确;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有氧呼吸或产酒精的无氧呼吸,所以不可能发生的过程,B错误;过程中都需要酶参与,由于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所以不释放能量,C错误;剧烈运动中,人体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提供能量,即过程,D错误。 12.某同学在做提取叶绿体中
13、色素的实验时,收集到的色素提取液为淡绿色。分析产生该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A.研磨不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B.无水乙醇的加入量太多,稀释了色素提取液C.无水乙醇加得太少,色素未提取出来D.未加碳酸钙粉末,部分叶绿素分子已被破坏【解析】选C。二氧化硅能使研磨更加充分,若未加二氧化硅,会使研磨不充分,色素提取量偏少,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A不符合题意;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提取色素,若溶剂量太多,则色素的浓度降低,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B不符合题意;无水乙醇的作用是提取色素,若溶剂量太少,则色素的浓度很高,不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C符合题意;碳酸钙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未加碳酸钙粉
14、末,部分叶绿素分子被破坏,会导致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D不符合题意。13.淀粉酶能将淀粉水解,图中字母和箭头分别表示不同淀粉酶及其作用部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二糖B.G淀粉酶可将淀粉完全水解C.不同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不同D.淀粉酶均可将淀粉水解成葡萄糖【解析】选D。用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为二糖(麦芽糖),A正确;用G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葡萄糖,即可将淀粉完全水解为单糖,B正确;用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为二糖;用G淀粉酶水解淀粉,形成葡萄糖;用D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为多糖,即不同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物不同,C正确,D错误。14.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pH适宜),
15、过氧化氢在有过氧化氢酶和无酶也无其他催化剂两种条件下的分解速率变化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b表示无酶也无其他催化剂时的反应速率曲线B.m点对应温度是长时间保存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C.图中a、b两曲线对照可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D.若改变pH,则b曲线的最大值改变,m点一般不变【解析】选D。根据曲线可判断,a为无酶也无其他催化剂时的反应速率曲线,b为有过氧化氢酶时的反应速率曲线,A错误;m点为过氧化氢酶催化的最适温度,但不是长时间保存酶的最适温度,长时间保存酶应在低温条件下,B错误;酶的高效性是指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有酶和无酶比较,可以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不能
16、说明酶具有高效性,C错误;在不同的pH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不同,故曲线的最大值不同,但最适温度一般不变,D正确。15.某兴趣小组在生物实验室中发现一酶试剂,由于标签受损,无法确定该酶的具体种类,可能是淀粉酶,也可能是蔗糖酶,为判断该酶的具体种类和作用条件,该小组成员给出了以下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A.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B.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C.若已确定是淀粉酶,可使用斐林试剂作检测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若已确定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解析】选C。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能分解淀粉,蔗糖酶不能分解淀
17、粉,取部分酶和少量淀粉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液检测,若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了,加入的酶应是淀粉酶,若溶液变蓝,说明加入的酶是蔗糖酶,A不符合题意;蔗糖酶能分解蔗糖,淀粉酶不能分解蔗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取部分酶和少量蔗糖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利用斐林试剂检测,若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蔗糖被分解形成了还原糖,则加入的酶是蔗糖酶,若溶液不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加入的酶是淀粉酶,B不符合题意;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因为其使用过程需要加热,会改变实验的预设温度,C符合题意;蔗糖酶可分解蔗糖,不同pH对酶的活性影响不同,若已确定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来研究pH对酶活
18、性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选错的得0分)16.(2021泰安高一检测)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良好且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照、CO2浓度对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B.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小C.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A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大D.应再增设D组实验:
19、装置如B组,在暗处、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解析】选B、C。Ba(OH)2可以吸收CO2,所以BC对照是判断CO2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而不是CO2的浓度,A错误;装置B中的CO2浓度几乎为0,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C装置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小,B正确;装置A可从大气中源源不断地获取CO2,CO2浓度几乎不变,而装置C中CO2浓度不断降低,故A中的生长量比C中的大,C正确;此实验可不再设置对照,D错误。17.(2021北京高一检测)科学家往小球藻培养液中通入14CO2后,分别给予小球藻不同时间的光照,结果如表。实验组别光照时间/s放射性物质分布量12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
20、物)22012种磷酸化糖类360除上述12种磷酸化糖类外,还有氨基酸、有机酸等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利用小球藻研究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B.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将其杀死,再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C.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D.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12种磷酸化糖类【解析】选A、B、C。题表结果表明二氧化碳主要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A正确;每组照光后需将小球藻进行处理使酶失活,防止细胞内化学反应的进行而使碳元素转移干扰实验结果,要先使酶失活,才能测定放射性物质分布,B正确;表中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1、还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等,C正确;CO2进入叶绿体后,最初形成的主要物质是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D错误。18.科研人员探究温度对密闭罐中水蜜桃果肉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 h内,果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B.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C.50 h后,30 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 和15 慢,是因为密闭罐中氧气浓度较低D.实验结果说明温度越高,果肉细胞有氧呼吸的速率越大【解析】选B、C。20 h内,密闭罐中最初含有一定量的氧气,果肉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2、A错误;50 h后,30 条件下果肉细胞没有消耗O2,此时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密闭罐中CO2浓度会增加,B正确;50 h后,30 的有氧呼吸速率比2 和15 慢,是因为密闭罐中氧气已大部分被消耗,氧气浓度较低,C正确;温度过高时,酶会变性失活,果肉细胞有氧呼吸速率反而会降低,D错误。19.苏氨酸在苏氨酸脱氨酶等酶的作用下,通过5步反应合成异亮氨酸。当细胞中异亮氨酸浓度足够高时,其与苏氨酸脱氨酶结合,抑制酶活性;当异亮氨酸的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异亮氨酸脱离苏氨酸脱氨酶,使苏氨酸脱氨酶重新表现出活性,从而重新合成异亮氨酸。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异亮氨酸的合成一定
23、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细胞通过正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异亮氨酸的浓度C.异亮氨酸的合成不需要其他酶催化其反应D.苏氨酸脱氨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恢复正常【解析】选A、B、C。异亮氨酸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催化,酶的合成是吸能反应,需要ATP提供能量,A错误;由题干可知,细胞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控制异亮氨酸的浓度,B错误; 异亮氨酸的合成不仅需要苏氨酸脱氨酶,BC、CD、DE、E异亮氨酸也需要酶催化其反应,C错误;由题干可知,苏氨酸脱氨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恢复正常,D正确。20.(2021淄博高一检测)如图为某绿色植物细胞中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ag表示物质,表示反应过程)。下列有关
24、叙述正确的是()A.b为ATP,d为NADPHB.表示水光解,表示CO2固定C.突然停止光照,c和g含量都会增多D.用18O标记O,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解析】选A、B、D。b为Pi与c的产物,故c为ADP,b为ATP,d为水光解产物,为NADPH,A正确;是H2O在光下的反应,故为水光解;为CO2参与的过程,为CO2固定,B正确;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变慢,产生的ATP和NADPH减少,使C3的还原减少,产物C5减少,又由于CO2固定继续进行,C5被消耗,故g(C5)的含量会减少,C错误;用18O标记O,O会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C18O2,C18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
25、应过程,故一段时间后在(CH2O)中能检测到18O,D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共5小题,共55分)21.(11分)(2021济南高一检测)某科研小组探究小麦在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的变化,其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请分析回答问题。分别取未萌发、萌发1天、3天和5天的小麦种子,依次编号为A、B、C、D四组。将各组种子分别加入石英砂和等量蒸馏水研磨、离心,制备淀粉酶提取液。酶活性的测定,结果如下:组别ABCD-淀粉酶活性/Ug-10.841.046.6210.91(1)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产物可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若取A、B、C、D四组淀粉酶提取液各0.5 mL,分别加入足量的淀粉中,相同时间
26、内生成该产物最多的是_组(填“A”或“B”或“C”或“D”)。(2)本实验能否说明淀粉酶活性最高为10.91 Ug-1_,请说明理由_。(3)实验结果表明,种子萌发过程中淀粉酶活性_,其意义是_。【解析】(1)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产物为麦芽糖(二糖)。麦芽糖是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D组为萌发5天的提取液,淀粉酶活性最强,淀粉被水解的最多,故相同时间内生成该产物最多的是D组。(2)由于萌发5天后的酶活性未知,故本实验不能说明淀粉酶活性最高为10.91 Ug-1。(3)据表中-淀粉酶活性(Ug-1)可知,从A组的0.84D组的10.91,随着萌发时间的延长,活性升高。这样更有利于将淀
27、粉水解,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答案:(1)D(2)否萌发5天后的酶活性未知(3)升高将淀粉水解,为种子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 22.(11分)(2021济南高一检测)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能量转变示意图,图中代表物质,据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_(结构名称),提取色素的常用试剂是_。(2)光反应的产物中,不参与暗反应的物质是_(填写图中标号),其可以在同一细胞中的_(具体场所)参与有氧呼吸的反应。(3)若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突然减少,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是_。此时,植物的叶肉细胞中除了叶绿体,还能产生的结构是_。(4)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将
28、_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贮存于ATP中,另一部分以_形式散失。【解析】(1)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提取色素的常用试剂是无水乙醇。(2)光反应的产物中,不参与暗反应的物质是氧气,其可以在同一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膜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3)当外界CO2浓度突然降低而光照强度不变时,短时间内CO2固定生成的C3减少,而C3还原不变,故C3减少;或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而外界CO2浓度不变时,短时间内CO2固定生成的C3不变,而C3还原增加,故C3减少。则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突然减少,外界环境的变化可能是外界CO2浓度突然降低而光照强度不变或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
29、而外界CO2浓度不变;叶肉细胞除了光反应过程产生ATP,呼吸作用也会产生ATP,呼吸作用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所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除了叶绿体,还能产生ATP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4)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将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出少量能量,一部分贮存于ATP中,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薄膜无水乙醇(2)线粒体内膜(3)外界CO2浓度突然降低而光照强度不变或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而外界CO2浓度不变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4)丙酮酸和水热能23.(11分)甲图为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乙图为线粒体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_,E代
30、表的物质最可能是_和二氧化碳。(2)甲图A、B、C、D、E阶段中,属于有氧呼吸的途径是_(填字母),乳酸菌能进行的途径是_(填字母),请用化学反应式概括出乳酸菌的此途径_。(3)乙图结构中,可分别进行甲图C、D阶段的序号是_,乙图中释放能量最多的场所是_,所释放能量的去向是一部分以_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在_中。【解析】(1)据图可知,甲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的共同产物,可推知X代表丙酮酸;E代表的物质是无氧呼吸的产物,最可能是酒精和二氧化碳。(2)据图可知,A、C、D表示有氧呼吸;乳酸菌只能进行无氧呼吸生成乳酸,所以乳酸菌能进行的途径是A、B;生成物是乳酸的无氧呼吸反应式
31、可表示乳酸菌进行的细胞呼吸途径,详见答案。(3)甲图中C、D阶段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依次是线粒体基质(图乙中的)和线粒体内膜(图乙中的);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在ATP中。答案:(1)丙酮酸酒精(2)A、C、DA、B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3)线粒体内膜热能ATP24.(13分)(2021北京高一检测)夏季晴天的午间光照强烈,影响作物生长,生产中常通过人工遮阴降低棚室内的光强。但有人推测遮阴措施不当会降低叶绿素含量,导致作物减产。为验证这一推测,研究人员设置遮阴和不遮阴两个处理区,每个处理区选取4株番茄植株,同一时间段内测
32、定不同部位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注:使用遮阳率达60%以上的4针遮阳网进行遮阴处理(1)实验所选番茄植株的品种、长势等均大致相同,目的是排除_对实验造成的干扰。(2)测定番茄不同部位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应先称取适量且_,分别剪碎后,再各自加入等量的_和二氧化硅、碳酸钙等研磨、过滤,获得色素提取液进行测定。(3)据图分析,遮阴对番茄植株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可具体描述为_,这可能与不同部位叶片的旺盛生长期与遮阴处理期是否重合有关。(4)过度遮阴除了使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减少,还会降低叶绿素含量,使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_减少,影响暗(碳)反应阶段中_的还原,导致糖类等有机物的
33、合成减少,作物产量降低。(5)为了尽可能减小遮阴对棚室作物光合速率的负面影响,请给出合理的建议_。(至少写一条)【解析】(1)实验所选番茄植株的品种、长势等均属于实验的无关变量,实验中的无关变量,必须严格控制,要平衡和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测定番茄三个部位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应选取适量且等量的三个不同部位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由于叶绿素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因此提取叶绿素需要用无水乙醇。(3)据图分析,相同部位的叶片,遮阴和不遮阴对照可知,遮阴对上部和下部叶片几乎无影响,但可使中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4)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将三碳化
34、合物还原成糖类等有机物。(5)为了尽可能减小遮阴对棚室作物光合速率的负面影响,在夏季晴天的午间光照强烈时进行遮阴,而且遮阴时间不能过长,以免造成作物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答案:(1)其他因素(2)等量的三个部位的叶片无水乙醇(3)遮阴使番茄植株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而对下部和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几乎无影响(4)H三碳化合物(5)夏季遮阴要适时,遮阴时间不应过长 25.(9分)(2019全国卷)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请回答下列问题:(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
35、吸水能力_。(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的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解题指南】(1)关键信息:干旱处理会导致植物根细胞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2)必备知识:植物细胞中溶质浓度越大,细胞吸水能力越强;对照实验需要设置单一变量。【解析】(1)经干旱处理后,根细胞的溶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增大,对水分子吸引力增大,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
36、力增强。(2)根据题干条件可知,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导致叶片细胞吸收CO2减少,碳反应减弱,因此光合速率会下降。(3)分析题意可知,实验目的为验证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ABA引起的,所以实验应分为两部分:证明干旱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变化不是由缺水引起的;证明干旱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减小是由ABA引起的。该实验材料为ABA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ABA)植株,自变量应分别为正常条件和缺水环境、植物体中ABA的有无,因变量均为气孔开度变化,据此设计实验。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
37、变,可说明缺水环境不影响ABA缺失突变体植株气孔开度变化,即干旱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变化不是由缺水引起的。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可说明干旱条件下植物气孔开度减小是由ABA引起的。答案:(1)增强(2)降低气孔开度减小使供应给光合作用所需的CO2减少(3)取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在正常条件下测定气孔开度,经干旱处理后,再测定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干旱处理前后气孔开度不变。将上述干旱处理的ABA缺失突变体植株分成两组,在干旱条件下,一组进行ABA处理,另一组作为对照,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两组的气孔开度。预期结果是ABA处理组气孔开度减小,对照组气孔开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