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精确预测命题前瞻 1.曾国藩认为儒学的学问分为四个方面:“有义理之学,有词章之学,有经济之学,有考据之学”,四者缺一不可,既强调义理为儒学之本,又使经济之学为义理所统辖。曾国藩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为中体西用寻找理论依据B.缓和与顽固派的既有矛盾C.宣传西学,挽救民族危机D.开始以全新眼光审视世界【解析】选A。材料中曾国藩认为儒学中包含经济之学,但经济之学又被义理所统辖,说明他为当时学习西方技术寻找理论依据,故选A。2.夏曾佑在1903年写给严复的信中说:“原富(国富论
2、)前日全书出版,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这反映了()A.救亡图存推动出版业迅速发展B.清末新政推动科举制度变革C.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D.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时尚【解析】选D。材料强调新思想而非出版业的发展,故A错误;材料中并未提及科举制,故B错误;由材料可知很多人并不懂自由主义思潮,因此广泛传播说法错误,故C错误;由材料“昨已卖罄,然解者绝少,不过案头置一编以立懂于新学场也”可知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时尚,故D正确。3.梁启超称康有为是孔教之马丁路德,蔡元培认为宋恕要在儒学里边做文艺复兴运动,因此两者变法主张本质是一致的。这表明康宋二人()A.通过民主科学,
3、改造中国旧社会B.照搬西方文化,解放国人思想C.借助儒家思想,变法实行资本主义D.批判传统礼教,推翻清朝统治【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康有为是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特点是托古改制,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本主义的主张,而材料中蔡元培认为宋恕是借助儒学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故选C。4.维新运动中,康有为发表了孔子改制考,将一个复古的守旧者考证为革新的改革家。康有为的意图是()A.还原孔子的变法改革形象B.宣传儒家的进取有为精神C.论证维新变革的合法性质D.争取国际社会的道义支持【解析】选C。根据题干“一个复古的守旧者”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的“守旧
4、者”是指孔子,说孔子“守旧”主要是由于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但是,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是借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即论证维新变革的合法性质,故答案为C。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窃其所长,夺其所侍”,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材料二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呑活
5、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魏源观点的形成原因。(2)结合中国史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二中的任一观点加以评析。【解析】第(1)题,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主要观点,可以根据材料一信息“窃其所长,夺其所侍”“强调势变道不变”等信息分析得出。魏源观点的形成原因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二中的“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呑活
6、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可以确定“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应对外国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的论题;根据材料中的“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可以确定“材料主张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论题。选择一种观点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进行评析。答案:(1)观点:提出学习西方,但认为封建制度和文化不能改变。形成原因: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地主阶级有识之士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华夷观(或天朝上国心态)根深蒂固;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2)示例一: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应对外国文化进行批判性吸收。我赞成这一观点。 19 世纪 609
7、0 年代,洋务派倡导“中体西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和生产方式,启动了中国的工业化。19 世纪末,维新派尝试通过政治改良确立君主立宪制,是政治民主化的宝贵尝试。20 世纪初,革命派倡导民主共和,辛亥革命使民主化进程实现重大进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通过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高。 综上所述,选择性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示例二:材料主张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赞成这一观点。 先秦儒家主张“德治”“仁政”,强调礼仪规范,有利于建立和谐文明的社会。汉代儒学强调“大一统”,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但倡导“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助长了君主专制和封建迷信。宋明理学强调气节、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产生积极影响,但“存天理灭人欲”强化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明清儒学提倡经世致用、倡导变革,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兼具,应加以区分对待。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