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新题快训强技提能 1.(2019长沙模拟)(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
2、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9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中“据殷商墟卜
3、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可知其功能为征发民力;“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可知其功能为控制人民;“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可知其功能为征收赋税。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中户籍制度从商朝一直演变到清朝可知其特点为历史悠久。根据材料中“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可知其特点为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根据材料中“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可知其特点为与征税制度密切相关;第二问,根据材料中“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
4、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可知其原因为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土地兼并加剧导致财政危机和统治者改革。答案:(1)功能:征发民力;控制人民;征收赋税;统计人丁。(任答三点即可,6分)(2)特点:户籍逐渐成为控制人口的重要手段;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与土地和赋税制度紧密结合;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任答两点即可,4分)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财政危机;统治者的改革;农民的反抗斗争。(任答三点,5分)2.(2019洛阳模拟)(15分)材料安史之乱
5、后,唐代漕运遭到极大破坏,更使中央财政空竭。当时的漕粮都是散装散运,不仅沿途消耗量大,而且便于沿途官吏的截留和盗窃。漕运都由地方承办,纳税户均出脚钱,从民间无偿征发船工与船只,委托富户为“船头”。他们对船工虐待勒索,以致“人不堪命”。漕船因征自民间,窄小破旧,极易损坏。为了解决漕运的问题,盐铁转运使刘晏对漕运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命“囊米而载以舟”,把米装进麻袋,再上船起运。又立纲运之法,“十船为纲,每纲三百人,篙工五十,自扬州遣将部送至河阴。”同时,他在淮河以北列置巡院,在扬州设置漕转院,由国家训练船工水手,漕务完全由中央管理,漕船也由国家制造。从此漕船坚固,使漕粮得到了安全。此外,再利用
6、盐利的收入,分别雇用船工进行漕运,并由国家直接管理。此次漕运改革,成效十分显著,成功地解决了安史之乱后财政调拨上存在的许多困难和问题。摘编自叶振鹏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漕运改革的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刘晏漕运改革的作用。(9分)【解析】依据材料题意。第(1)题从漕运改革前后漕运的变化进行比较,即从漕运的装载、经营管理、漕船制造等方面比较概括漕运改革的内容。第(2)题结合材料最后一句与第一句话对比分析漕运改革的作用。答案:(1)内容:变散装散运为袋装纲运(实行集中运输);变民运为官营(由中央设置专门机构管理);变派役为雇佣(雇佣船工漕
7、运)。(6分)(2)作用:提高漕运效率,保证北方的粮食供应,缓解财政调拨困难,减轻了农民负担,劳动者获得更多的人身自由。(9分)3.(2019重庆模拟)(15分)材料康熙帝晚年的“宽仁”之政导致官场贪污盛行、吏治腐败。雍正帝即位后,从维护王朝统治出发,决心整饬纲纪,进行吏治改革。雍正元年(1723年),首先从中央户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钱粮大清理,仅户部就查出250万两的库银亏空。采取革职与抄没家产的手段,对贪赃者予以最高强度的经济惩罚。同年,改革“耗羡”这一社会陋弊,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耗羡归公之制”,并提出“火耗宜减不宜增”的原则。这些举措沉重打击了贪腐行为,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经济掠夺,但
8、也使清代官俸较低的问题逐渐尖锐。因此,雍正帝下令将归公的“耗羡”拨出一部分作为地方官吏的经济补助。这一制度后来也行之中央,形成了清朝的“官员养廉银制度”。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同时,又禁革“陋规”,规定在议给养廉后,各级官员除俸禄和养廉银之外,不得另有所取。注:“耗”即火耗,是始自明代的田赋附加税;“羡”即羡余,是地方以奉献皇帝为名在正赋之外的加派,但多被地方私自截留。“陋规”是指各级官员除薪俸外的各种虽属非法但又相沿日久形成惯例的收入。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清朝雍正帝吏治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雍正帝吏治改革的特点及作用。(9分)【解析
9、】第(1)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钱粮大清理”“改革耗羡”“禁革陋规”“养廉银制度”等归纳概括改革的主要内容。第(2)题第一问结合改革措施的关联性和改革进程去分析特点;第二问从对国家和对百姓的利益上概括其作用。答案:(1)内容:全面整顿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严惩贪官污吏;革除“耗羡”“陋规”等社会积弊;建立官员养廉银制度。(6分)(2)特点:各项措施的互补性强,改革具有系统性;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并用惩治贪腐行为;打击和预防相结合;体现人治色彩,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与预防贪腐。(5分)作用:推动官风的肃清和国家财政的好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经济负担;为乾隆盛世奠定了良好基础。(4分)4
10、.(2019陆良模拟)(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摘
11、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材料二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
12、(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评价上述改革。(9分)【解析】第(1)题注意题干中的叙述,“鸦片战争后10年间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结合鸦片战争前的背景概括。第(2)题第一问特点,关注题干中的这些信息“机器试铸银币”“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引起了两元之争。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第二问评价要结合前两问和时代背景讨论。答案:(1)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社会矛盾尖锐;外商的不法行为加剧了国内金融市
13、场的不稳定性。(6分)(2)特点:铸币方式现代化(机器铸币);由地方自铸到中央统一铸币;伴随着文化和政治斗争;实行铸币立法;未真正实行。(5分)评价:被动改革,未能使中国摆脱困境;是中国金融近代化的起步。(4分)5.(2020邢台模拟)(15分)材料1977年,中断了10多年的高考制度恢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考制度以知识立意为选拔标准。1985年,我国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以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提出中小学教育应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2000年,教育部实施综合改革,实行“3+X”
14、高考改革试点,同时颁发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工作办法,制定具体的保送标准,缩减保送生名额,改革考试时间,试行分省命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明确提出高考改革的三大任务:分类考试、综合评价与多元录取。2014年,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规定高考不再文理分科,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等措施,吹响了深化高考制度改革号角。摘编自宗钰、邹放鸣现代化发展与适应性变革:1977年以来高考制度改革创新的历史轨迹、现实审思、未来展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7年以来高考制度改革创新的特点并分析高考制度改革的原因。
15、(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7年以来高考制度改革创新的意义。(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高考制度的改革创新,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第(1)题的“特点”根据材料出处标题中的“现代化发展与适应性变革”和材料信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招生制度改革”等可以得出答案;“原因”结合1977年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国家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分析即可。第(2)题从考试内容变化、招考制度改革、顶层设计与实践结合和人才培养机制等角度分析即可。答案:(1)特点:考试功能转变: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16、);招考制度逐渐公开化、多元化。(3分)原因:旧的考试制度存在不足;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国家及社会现代化的需要。(6分)(2)意义:推进了社会公平;有利于招考制度法治化;推动了育人方式的转化;促进了人才的有序流动与竞争。(6分,每点2分)6.(2019济南模拟)(15分)材料1815年,英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内的谷物价格水平和土地贵族的利益而颁布了谷物法,规定国内市场的小麦价格每夸脱低于80先令时,禁止进口外国谷物。这一规定引起社会上的不满,工人阶层在高物价下生活困苦,工业原料和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使英国工厂主比其外国竞争者处于不利的地位,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实现彻底的“自由放任”。
17、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中一批激进派议员成立了一个“反谷物法同盟”,他们出版书刊、小册子,散发传单,召开群众会议,进行宣传演说,因此吸引了大批工人成为他们的坚定支持者。他们最有效的策略是通过筹集大量资金,选出事先议定好的支持同盟纲领的议员。经过多年斗争,1846年议会通过了废除谷物法法案。摘编自刘成英国废除刍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废除谷物法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废除谷物法的影响。(8分)【解析】第(1)题根据“工业资产阶级中一批激进派议员成立了一个反谷物法同盟”“吸引了大批工人成为他们的坚定支持者”“通过筹集大量资金,选出事先议定好的支持同盟纲领的议员”“越来越希望得到完全彻底的贸易自由,实现彻底的自由放任”并结合所学知识逐条概括。第(2)题根据材料结合所学,从阶级变化、贸易发展、矛盾缓和、资本主义发展等方面分析影响。答案:(1)特点:顺应工业革命的时代要求;工业资产阶级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采取和平方式和政治斗争手段。(7分)(2)影响:沉重打击了土地贵族势力,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推动了自由贸易的发展;降低生活成本,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顺应工业革命的要求,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8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