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限时训练(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DA项是对材料的描述,没有进一步理解材料,故A项错误;B项是对材料的歪曲理解,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海外贸易,故C项错误;希腊发展工商业,商业上的等价交换的思想影响了希腊的民主政治理念,故D项正确。2“希腊民主城邦的宪政决定了普通公民具
2、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于任何人都是不可少的要学会如何辩论,这就要求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这表明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宪政()A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B提高了公民参政积极性C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D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C题干中并未提到对自由观念和对公民参政积极性的影响,故A、B两项错误;题干中“希腊民主城邦的宪政决定了普通公民具有在公共场合发言的能力要求有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说明希腊民主政治对希腊城邦的公民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要求,因而有利于希腊城邦公民素养的提高,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教育体制,故D项错误。3(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执行,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
3、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当时的寡头政治是()A贵族政治B民主政治C君主专制D代议制A根据材料“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可知材料中所言寡头政治就是贵族政治,故A项正确;材料说明寡头政治是贵族政治,并未说明是民主政治,故B项错误;寡头政治之前是君主政体,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寡头政治是代议制,故D项错误。4雅典每年从年满30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6 000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以秘密投票方式判决案件,它反映了()A陶片放逐法的实施B雅典各部落轮流执政C雅典公民大会的盛况D雅典公民广泛参政D题干中并未提及陶片放逐法,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
4、及各部落的执政方式,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公民大会,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信息说明了雅典公民广泛参政的现象,故D项正确。5“许多被出卖的人们,我已使他们回到这神所建立的雅典,其中有的无辜被售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梭伦诗句中涉及的改革措施是()A财产等级制度B解负令C津贴制度D陶片放逐法B材料没有涉及财产等级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中“许多被出卖的人们也有的惨遭奴隶的卑贱境遇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表明解放债务奴隶,故B项正确;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故C项错误;克利斯提尼制定了“陶片放逐法”,故D项错误。6罗马共和国法学家西塞罗认为:我
5、们天赋具有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并不都能实现。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雅典人在某些时期成功地履行了公共职责,但他们的国家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却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材料表明,西塞罗()A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认为全体公民掌握权力是不公正的C提出并捍卫了自然法精神D将雅典声誉受损归因于其民主政治B根据材料中“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雅典由于没有确定的等级区别,却未能保持它的良好声誉”的信息可知,西塞罗没有主张人人平等,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可知B项正确;“天赋具有平等和理性的潜力,但并
6、不都能实现”“自然已规定那些在品德和精神上更优越的人应该统治弱者”,表明西塞罗没有捍卫自然法精神,故C项错误;“雅典人在某些时期成功地履行了公共职责”表明西塞罗肯定民主政治,没有将雅典声誉受损归因于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7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罗马法不断积累与完备。十二铜表法出现的原因是()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权B对外扩张使帝国版图的不断扩大C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并没有意味着贵族丧失了制定法律的主导权,故A项错误;帝国版图不断扩大促使公民法转变到万民法,故B项错误;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进行斗争的结果,也
7、是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的结果,故C项正确;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是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其政治诉求并不能日趋一致,故D项错误。8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这反映出罗马法()A关注奴隶利益,追求公平正义B打破贵族垄断法律,抑制上层强权C强调法律至上,向往天赋人权D力保社会稳定,维护阶级统治D罗马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但不可能追求公平正义,故A项正确;罗马法虽然限制奴隶主贵族滥用私刑,但仍然维护他们的利益,故B项错误;天赋人权属于近代资产阶级的法制观念,故C项错误;罗马法注意用法律调整奴隶主与奴隶的政治隶属关系,有利于维护
8、社会稳定,故D项正确。9有学者指出,“罗马人”是一个法律概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人”的范围不断扩大,但其核心标准依然是()A是否拥有共同的血缘B是否具有自由人身份C是否属于奴隶主阶层D是否获得罗马公民权D根据材料“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其核心标准是罗马公民权,故D项正确。10西塞罗说:“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表明()A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B自然法为罗马法注入了血液和灵魂C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
9、原则D罗马法维系帝国,影响深远,缓和了矛盾A从罗马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可知,罗马法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公平、正义、开放、灵活是罗马法的价值追求符合材料,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自然法与罗马法的相互关系,故B项错误;罗马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公平和正义的原则,与“人类法律受自然指导,惩罚邪恶者,保障和维护高尚者”相符,但体现不出“罗马法的发展主要是凭裁判官审判实践和法学理论,在改造和继承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的内容,故C项错误;D项是罗马法的历史意义,与材料反映的罗马法特点不符,故D项错误。11罗马法律规定:“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因为往
10、往会发生这种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你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之抗辩。”这反映了当时的罗马法()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坚持司法公正的原则C既呆板而又有弹性D维护贵族利益的宗旨B题干中并未表现出罗马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罗马法中关于抗辩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对被告的公平,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表现出罗马法的呆板和弹性,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表现出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故D项错误。12罗马帝国统治前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法学家。法学家的学术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提供咨询的活动都是自由的,法学家的著作充满了独立
11、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万民法需要权威人士的解读B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需要C帝国境内自由民人数的增多D帝国疆域不断扩大和事务的繁多B材料未涉及对万民法的描述,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描述,罗马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法学家及他们的自由独立和批判精神,充分体现了罗马法的发展盛况,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罗马社会的发展和统治者的支持,故B项正确;题干中未涉及自由民及帝国疆域扩大和事务繁多的信息,故C、D两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是人类宝贵的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希腊民主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
12、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民主为“后世追求民主”提供了哪些智慧?(7分)材料二雅典民主崇尚法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每位公民被授予公民权或公职者就职的时候,都要宣誓“保护法律,忠于法律”。(2)结合所学知识,对雅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进行评述。(8分)材料三第6表 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第11表 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十二铜表法(3)根据材料三,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二铜表
13、法的历史意义。(10分)【解析】第(1)问应结合所学知识从任期制、差额制等方面,指出古希腊民主为“后世追求民主”提供的智慧。第(2)问紧扣材料二评述雅典“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第(3)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的第6表、第11表内容归纳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答案】(1)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法治为基础;议会制、任期制、比例代表制、差额选举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任答两点即可)(2)体现了法治精神,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但它的平等只适用于雅典公民,并不包括妇女、奴隶、外邦人。(3)特点:明确维护私有财产权和贵族的既得利益。意义:客观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罗马成文法的开端;古罗马的基本法。
14、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材料二(在马克思看来)法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法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如此,法便成为特定生产关系这个“真实”表面的“面具”,只能歪曲的反映“事实”。李静罗马法之歌马克思与维柯的一场“对话”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关于罗马法的观点进行探讨。(12分)【解析】首先从材料二中提取观点,即“罗马法与一
15、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然后对此观点持赞同和不赞同的态度,如果是赞同,则结合罗马历史分两部分论证,第一部分论证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从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和帝国时期的万民法角度论证;第二部分证明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从罗马法的实质角度进行论证。【答案】材料二认为,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罗马法在共和国早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在帝国时期则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主要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纠纷。但在奴隶社会这个特定的社会阶段,这些“法”只能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不能反映所有人的状况,由此甚至会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罗马法即便能反映奴隶社会的剥削实情,也不过是“歪曲”地间接反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若对材料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论证充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