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兰芳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本文是一篇对艺术家梅兰芳演艺的评价性文章,但又不是空泛的议论,而是作者身临其境地写感受,故而生动传神,真实感人,有着很高的鉴赏价值。梅兰芳于20世纪初登上京剧舞台,他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对京剧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方面都有所创造发展,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世称“梅派”。本文是挪威作家格里格去观看梅兰芳的演出所写的一篇文章,我们从中可领略梅兰芳精湛的技艺,感受京剧的艺术魅力。咬文嚼字1.字音鬼哭狼嚎(ho) 铿锵(kn qin) 鞑靼(d d) 狂飙(bio)马鬃(zn) 风驰电掣(ch) 袅娜(nio nu) 奇卉异葩(p)神祇
2、(q) 遗孀(shun) 聒耳(u) 缨络(yn)接踵(zhn) 鼙鼓(p) 残骸(hi) 耄耋(mo di)猥亵(wi xi) 油垢(u) 惺忪(xn sn) 怔怔(zhn)鞭笞(ch) 跋涉(b)2.多音字3.形近字句段剖析一、疑难妙句1.可是今天晚上她却浓妆艳抹,穿上了最正统的高领紧身的女性裙袍:可见剧院毕竟是个守旧的天地,服装上开不得半点玩笑。剖析:这是一个外国人对中国剧院氛围的推测,这种推测虽然带有很大的主观臆断成分,并不见得十分科学,尤其是从一个中国旧军队中女军官身上所作的推论,可能更带有很大程度上的片面性;但是,我们不难从中看出格里格对中国戏剧充满了尊敬之情。他通过对那迪内服装的
3、描写,认为中国戏剧是一种传统性很强的艺术,这是正确的,这个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舞台艺术,是值得每一个鉴赏它的人充满崇敬之情的。但是格里格毕竟不是中国戏剧的行家,这种说法只是他的直观感受,中国戏剧虽然是传统的民族艺术,但保守之说似乎并不恰切。2.可是当梅兰芳一出场,所有人的疲容立时一扫而光,人人脸上露出了抖擞的精神和充满了刚刚迸发出来的期望。大家都坐得像蜡烛一般笔直,眼睛是年轻的、炯炯发光的。剖析:这是文中写梅兰芳出场时观众神情变化的一个语句,这个语句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梅兰芳一出场”,“所有人的疲容立时一扫而光”,“一出场”“立时”“一扫而光”等词语的运用,极言梅兰芳的
4、魅力之大,“所有人”写梅兰芳的影响之广。一个人的出场,让所有人为之振奋,为之瞩目,这是多么大的魅力和影响力啊!“抖擞的精神”“刚刚迸发出来的期望”,恰到好处地形容出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大家都坐得像蜡烛一般笔直,眼睛是年轻的、炯炯发光的”,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将人们对这位艺术家的期待与尊敬描写得淋漓尽致。总之,这句话采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了梅兰芳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人们渴望目睹他那压倒群芳、独占鳌头的演技,为下文写梅兰芳的演技作好了铺垫。3.在他的千姿百态的表演里闪烁着神奇的光彩,忽而是倾吐爱情的温柔,忽而是反唇相讥,忽而是冷漠无情;像是游移在寒夜中捉摸不住的星星磷火,像是碧绿似冰的晶
5、莹美玉,像是纯洁无瑕的坚硬大理石,像是金星迸溅的爱情流火。月亮和梅兰芳就这样交相辉映着剖析:这段文字作者驰骋想象,驱遣生花的妙笔,描绘梅兰芳美的舞台形象,表现他登峰造极的演技。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首先总说他演技的高妙:“千姿百态的表演里闪烁着神奇的光彩”,然后调动排比和博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他高超的演技和给观众的奇妙效果。三个以“忽而”开头的语句,表现了梅兰芳表演技法的高妙和戏曲内容的不断变化,在修辞手法上是排比句。四个“像”字开头的语句,在修辞手法上是博喻(也可以理解为排比,因为就语句的表现形式是排比,就内容看是一连串的对同一个事物的设喻),极力形容梅兰芳先生炉火纯青的演技给观众带来的强烈的艺术
6、感受。这些语句紧紧扣住“闪烁着神奇的光彩”一句。分承关系清楚,自然而又有条理。最后一句“月亮和梅兰芳就这样交相辉映着”是对梅兰芳先生的高度赞美:剧场外,月亮照耀着大地上的一切;剧场内,梅兰芳先生左右着所有人的情绪。二、重点语段不,看到的确实不是易卜生,可是得到补偿的却是看到了莎士比亚!是呀,我们西方国家的戏剧有一个时期何尝不是这样喧闹和杂乱的?在三百年前那段了不起的辉煌日子里,我们刚刚诞生的舞台也何尝不是同它彼此彼此而在这里,舞台已经存在三千年了。剖析:这是文中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抒情性语段。这段文字是格里格看到中国剧院中热闹和喧嚣的气氛而写的。“不,看到的确实不是易卜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这里
7、的戏剧的确和挪威的戏剧不一样,这里喧嚣且纷乱,没有一点安静与文明。“地狱里的鬼哭狼嚎”“光怪陆离的图画”,从头顶上呼啸飞过的毛巾,都给人以不雅之感。可是这里却有“莎士比亚”时期的影子,是西方戏剧肇始阶段的情景。这里的舞台艺术比之西方的三百年悠久得多,是三千年。这段文字一方面写出了当时剧场内的气氛,另一方面写出了格里格对中国戏剧场景氛围的理解。为下文写梅兰芳出场时的安静和观众的热情形成对比,显示出观众对梅兰芳的热爱。 审美鉴赏章法独特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本文十分讲求章法。作者运用了大量的铺垫,使作品波澜起伏、有开有合、有张有弛,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本文虽然开篇点题,写那迪内领“我”去看中国最
8、伟大的戏剧表演家梅兰芳的演出。但接下来,作者却宕开笔墨,写了一些看似闲笔的东西。剧场内喧闹和杂乱的环境渲染起到了铺垫作用。接着作者用很多的笔墨,写了台上演出的情况和作者的心情。这些叙述的笔墨都起到了正面陪衬的作用。然后,作者写又观看了一场文戏和剧场内人们精神。这些笔墨从反面起着陪衬作用。然后作者再描绘了一出戏。这样,在层层衬托,步步铺垫之后,梅兰芳才“千呼万唤始出来”。 另外,本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梅兰芳的艺术魅力。文学作品离不开正面描写,而且主要靠正面描写,因为它能细致而具体地描摹和刻画事物,给读者以真切的生活实感,但是这是最费力气的笔法,有时不免失于定型化。因此侧面描写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手段,也是往往不可缺少的,它能弥补正面描写之不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这篇作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范例,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