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检测( 十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液调节较为缓慢B以体液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会受体液调节的控制C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小,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不相同解析:选B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A正确;以神经调节为主,体液调节会受神经调节的控制,B错误;神经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体液调节作用范围比较广泛,C正确;神经调节主要是通过反射的方式实现的,其作用途径为反射弧,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D正确。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使产热过程和
2、散热过程达到平衡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部分变成热能散失,用于维持体温D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是通过呼气解析:选D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使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平衡,A正确;人体体温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大部分能量变成热能散失,用于维持体温,C正确;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D错误。3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和运动时血液流经四种器官的速率。根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休息及运动时,相同时间内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B运动时人体血量增加C饭后立即运动,消化器官血流量减少,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D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解析:选B由题图可知,休息和运动时,血液流经脑的速率基本不变,因此,脑的血流量基本不变,A正确;成年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人体的血液总量大约是4 000毫升),人体运动时血量不会改变,血液流动速率会发生变化,B错误;饭后立即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C正确;运动时骨骼肌产热量增加,皮肤血管血流量增加有利于散热,D正确。4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调节维持体温恒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感受寒冷刺激的感受器位于下丘脑
4、B细胞代谢减弱,耗氧量降低C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并调控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D在寒冷环境中,健康人体的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致相同解析:选D感受寒冷刺激的感受器主要分布在皮肤,另外还有黏膜、内脏器官,A错误;健康人从温暖环境进入寒冷环境时,细胞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多,B错误;大脑皮层产生冷觉,骨骼肌不自主地颤抖由下丘脑发出的神经控制,C错误;在寒冷环境中,健康人体的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致相同,体温相对稳定,D正确。5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包括B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是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C寒冷时,和的调节都是神经调节D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大幅度
5、降低的活动来维持体温解析:选A图中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A正确;形成冷觉和热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故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炎热环境中,主要通过大幅度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D错误。6下图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B丙是肾小管和集合管C抗利尿激素在甲细胞中合成D下丘脑中的渴觉中枢兴奋解析:选D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是下丘脑、垂体、肾小管和集合管,A、B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甲(下丘脑)细胞合成、分泌的,C正确;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D错误。7已知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与实
6、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现给甲、乙两组正常小鼠分别静脉注射20 mL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溶液,则两组小鼠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的变化是(忽略实验操作本身对动物产生的影响)()A甲组小鼠抗利尿激素增多B乙组小鼠的尿量略有增加C乙组小鼠胰岛素增加D甲组小鼠组织液中Na增多解析:选A甲组小鼠静脉注射的20 mL生理盐水与实验小鼠的血浆渗透压相等,短时间内抗利尿激素不会增多,A错误;由于乙组小鼠静脉注射葡萄糖,为了降低血糖浓度,细胞加速氧化分解葡萄糖,因此乙组小鼠的尿量略有增加,B正确;乙组正常小鼠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因此会导致小鼠胰岛素增加,C正确;甲组小鼠静脉注射20 mL生理盐水,血浆中的钠离
7、子会渗透到组织液,导致组织液中Na增多,D正确。8精氨酸加压素主要是水平衡调节激素,可在运动中维持水分平衡,保持血浆容量的稳定。运动中精氨酸加压素分泌主要受到血浆渗透压等的影响,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感受器兴奋,引起该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会影响该激素的分泌B分泌该激素调节水平衡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该激素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D该激素的含量一般较少但作用效果很显著解析:选C由题目可知,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会影响该激素的分泌,A正确;分泌该激素调节水平衡的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正确;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C错误;激素在体内含量较
8、少,但作用效果很显著,D正确。9下图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它的分泌只受下丘脑的调节Bb可表示机体在寒冷刺激下由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Cc是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Dd表示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来降低血糖浓度解析:选Aa是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它的分泌受下丘脑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负反馈调节,A错误;b表示机体在寒冷刺激下由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B正确;c是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C正确;d表示胰岛素,可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葡萄
9、糖来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10下图为动物体温调节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图中代表激素,当某人走出房间进入寒冷环境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激素的含量会增加B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C激素对垂体的作用效应都为促进D该图表示体温调节的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解析:选C激素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在寒冷环境中这三种激素的含量都增加;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受有关神经支配,不自主战栗,以增加产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但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分泌活动起到反馈抑制作用;图中显示,体温调节中有激素的参与,也有下丘脑和有关神经的参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11
10、人在恐惧、焦虑、紧张等情况下机体会发生体温上升、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排尿量增加等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受肾上腺素和钠尿肽等的调节。钠尿肽是心房壁细胞在受到牵拉(如血量过多)时合成并释放的肽类激素,能减少肾脏对水分的重吸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尿肽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B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引起心脏血输出量增多,会导致钠尿肽释放量减少C钠尿肽与性激素的合成过程及释放方式相似D在尿量的调节中,钠尿肽与抗利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解析:选A由题干信息可知,钠尿肽作用的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A正确;结合题意可知,肾上腺素的作用效果是引起机体体温升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据此可推测肾上腺素
11、分泌增多会引起心脏血输出量增多,进而导致钠尿肽释放量增多,B错误;钠尿肽的化学本质是肽类化合物,因此其合成过程需要经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完成,而性激素属于小分子的脂类,其合成部位是内质网,显然两者的合成过程存在较大差异,C错误;在尿量的调节中,钠尿肽的作用效果是使尿量增多,而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效果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进而使尿量减少,显然二者在尿量调节过程中具有拮抗作用,D错误。12醛甾酮是一种脂溶性小分子激素,其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受体结合后,启动了相关的基因表达,合成醛甾酮诱导蛋白。该蛋白可促进细胞产生较多的ATP,进而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的重吸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12、是()A醛甾酮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醛甾酮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醛甾酮的调节作用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的重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解析:选D醛甾酮的化学本质是脂质,是在内质网合成的,A错误;醛甾酮是一种小分子、脂溶性激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醛甾酮是一种脂溶性激素,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错误;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肾小管腔中Na的重吸收需要ATP供能,为主动运输,D正确。二、非选择题13适量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需水
13、量2 500 mL左右,除去食物中含有的水分外,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天至少需要喝水1 200 mL。如图表示水代谢的调节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生命活动必须要有水的参与,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_。(2)由图可知,当_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时,可以促进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ADH(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向垂体后叶中的神经分泌末梢发出冲动,促进垂体后叶释放少量ADH,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_,促进对水的重吸收,导致排尿量减少。上述调节过程体现了抗利尿激素作用方式的_的特点(至少答出两点)。(3)当血液中的水增加时,会导致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减少对冲动
14、的发放频率,从而减少垂体后叶中神经分泌末梢对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该过程的调节机制是_调节;下丘脑在此过程中发挥了_作用。(4)某同学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控制饮水,这种做法不利于身体健康。试从内环境稳态的角度分析原因:_。解析:(1)水在细胞内的存在形式有两种,即自由水和结合水。(2)由图示可知,当高血浆渗透压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增强时,可以促进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ADH(抗利尿激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向垂体后叶中的神经分泌末梢发出冲动,促进垂体后叶释放少量ADH,通过血液运输到靶器官,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导致排尿量减少。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的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
15、;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3)当血液中的水增加时,会导致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减少对冲动的发放频率,从而减少垂体后叶中神经分泌末梢对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该过程的调节机制是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在此过程中发挥了调节和分泌的双重作用。(4)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控制饮水,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减少排尿,导致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易造成内环境紊乱。答案:(1)自由水和结合水(2)高血浆渗透压肾小管和集合管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3)(负)反馈调节和分泌(4)代谢废物无法正常排出,造成内环境紊乱14正常人体感染病毒会引起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
16、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为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激素乙通过_的途径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人体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即出现“寒战”,有助于体温_。综合图解分析,体温上升期人体进行体温调节的方式有_。(3)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_,从而减少尿量。(4)体温下降期,机体增加散热的途径有_。(5)体温上升期,人体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易引发慢
17、性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请解释血压升高的可能原因:_。解析:(1)由图中的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可以推出激素甲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乙是促甲状腺激素。激素乙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2)体温上升期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寒战”有助于增加产热,可使体温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由图可知,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支配骨骼肌收缩和皮肤血管收缩,这种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这种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3)因体温调定点已上调,故高温持续期体温可一直维持在38.5 ,这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此阶段人体可能出现脱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18、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增强,从而使尿量减少。(4)体温下降期,机体产热量小于散热量,皮肤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从而增加散热量。(5)体温上升期,心率加快,使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但同时为减少散热量,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轻度升高。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液运输(2)上升到已上调的体温调定点(或上升到38.5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3)等于重吸收水的能力增强(或重吸收水量增加)(4)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5)心脏血液输出量增加,外周血管收缩15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
19、分钟)。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_。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_。(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解析:(1)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2)用20%葡萄糖溶液处理后,实验兔的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实验兔的尿量会增加。斐林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葡萄糖的存在,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3)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存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经过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最终使尿量减少。答案:(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2)增加葡萄糖(3)下丘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