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的含义及特征。2区域差异比较、差异成因分析。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4区域环境差异及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2)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差异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地理环境差异: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位于30N附近,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
2、海口大致位于43N48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土地条件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小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大矿产资源贫乏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2)生产活动差异:项目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一年一熟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商贸业发达落后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区域界线是十分明确的。()2长江中下游平原始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
3、地。()3与松嫩平原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可以达到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B )A光照充足B热量充足C水分充足 D土壤肥沃4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的明显优势条件是( C )A科技发达 B海陆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 D劳动力资源丰富5导致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的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原因有( D )A水稻单产低B耕地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C人口稠密D农业生产工具落后,黏重的土壤开垦困难知识点一区域的含义及特征问题探究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探究以下问题。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
4、京、天津、保定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平方千米。探究1雄安新区设立后,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判断理由是什么?提示:雄安新区属于新设立的行政新区,行政区界是明确的,故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应该是明确的。探究2雄安新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新区,其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这反映了区域之间的什么特征?提示:雄安新区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
5、中承载地,反映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开放性特征。总结深化区域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组成区域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下图体现了青藏地区的整体性特征。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其他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3层次性即区域具有级别差异。如雄安新区属于河北省的一部分。4开放性即区域间的密切联系性。如雄安新区与其他区域的交通线路的建设就体现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方法技巧全面认识一个区域的思路(1)观察区域边界、轮廓等,进行区域定位。(2)弄清区域划分的类型,即看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
6、的,是什么类型。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着定向的作用,比如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自然区划;山东省是行政区划。(3)确定区域特征,也就是看该区域在何位置,与周围的区域有何联系。(4)分析区内的共同性和区间的差异性,即分析区域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对比该区域与周围及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对点演练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根据交通部制定的公路自然区划标准,将中国大陆的公路自然区分为7个一级区,它们分别为:北部多年冻土区;东部湿润季冻区;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东南湿热区;西南潮暖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下图为中国大陆地区的公路自然区一级区划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
7、七个公路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经济发展水平 B气候C行政区划 D地质2图示公路自然区一级区划对应正确的是()ABC D3在区域修建公路,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可能是()A地震 B冻土 C泥石流 D地壳塌陷解析:1.B2.C3.B第1题,据材料知公路建设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因此公路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不是社会经济因素,A、C排除;据材料中公路自然区的名称可判断应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来划分的,B正确,D错误。第2题,据图可知,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应与黄土高原干湿过渡区对应,A错误;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应与 西北干旱区对应,B错误,C正确;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应与西南潮暖区对应,D错误。第3题,据图可
8、知,区域应对应北部多年冻土区,因此修建公路时主要考虑的自然障碍可能是冻土。知识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的影响问题探究下面为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对比分析两图,探究以下问题。长江三角洲气温和降水分布图松嫩平原气温和降水分布图探究1比较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的高低,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提示:年平均气温的高低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有关,纬度、海拔、光照时间长短不同获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纬度差异显著,松嫩平原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年均温低;长江三角洲纬度低,距冬季风源地远,年均温高。探究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又有何差
9、异?提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降水主要来自夏季风,夏季风影响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减,因此长江三角洲年降水量明显多于松嫩平原。探究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农业生产差异的突出表现有哪些?究其原因是什么?提示:农业生产主要从耕作方式、耕作制度、主要农作物等方面进行比较。水热条件、地形条件直接决定了上述农业生产状况。长江三角洲的水热状况优于松嫩平原,以水田为主,可一年两熟至三熟,是水稻、油菜等作物生产区;而松嫩平原则为旱地,一年一熟,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春小麦等。总结深化1区域地理环境差异的分析思路地理环境差异的产生,既与自然环境的差异有关,也与人类活动的差异有关。(1)自然环境差异的分析分析角度具体内容地
10、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邻位置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种类、富集程度、开发条件等气候状况气温的高低和变化情况、降水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等水文状况河网密度、空间分布、流量与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等土壤状况土壤类型、肥沃程度及面积大小等植被状况植被类型、数量、分布等地形状况地形条件及变化、地貌类型及特点等(2)人类活动差异的分析分析角度具体内容农业生产状况农作物的种类、分布、熟制、种植方式,农业发展的有利和限制条件等工业生产状况工业部门、工业中心的分布,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等商业、交通状况商业中心的分布、商业中心的密度、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交通便捷程度等生
11、活习俗民居特点、饮食习惯、服饰、文化等2.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分析思路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1)横向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方向、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2)纵向分析:从不同历史阶段分析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对点演练读下图,回答13题。1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具有相似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势较低平B处低纬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C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生产落后D矿产资源丰富,尤其能源充足2沪宁杭工业基地()A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C是著名的轻工业基地D依托长江,以内河航运为主3珠江三角洲
12、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概括全面的是()临近香港、澳门著名的侨乡国家政策支持经济发达,本地市场广阔ABC D解析:1.A2.B3.C第1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是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势较低平,A对。处中低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生产发达,C错。矿产资源缺乏,尤其能源短缺,D错。故选A。第2题,沪宁杭工业基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A错。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B对。是著名的综合性工业基地,C错。依托长江,内河航运发达,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D错。第3题,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越条件概括全面的是临近香港、澳门,对;著名的侨乡,对;国家政策支持,对。外向型经济的市场主要面
13、向国际市场,错。知识点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问题探究教材P4图1.3战国时期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河湖与沼泽示意,通过分析材料,探讨相关问题。材料一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当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材料二北宋谚语曰“苏常熟,天下足”;南宋谚语曰“苏湖熟,天下足”;明代谚语曰“湖广熟,天下足”。探究1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什么会出现史记中所记载的现象?提示:当生产力水平低下时,自然环境因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限制大,人类难以克服这些障碍。(说明自然条件如何制约当时的农业生产即可)长江中下游平原上,
14、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探究2到宋朝,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何成为了“粮仓”?提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和利用能力提高,原先的限制条件转变为有利条件。(说明自然条件如何转变为有利条件即可)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系提供了天然水道。雨热条件好,黏重的土壤适合发展水稻种植业。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水稻种植业可以精耕细作,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探究3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仓”地位已被东北平原取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提示:现代农业逐步向规模化、机械化、专
15、业化方向发展,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理环境条件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要求。(探讨重点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哪些条件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稠密的水网使耕地破碎,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难推广;建设用地增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商品率较低;农业结构的调整。总结深化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不同阶段的发展,其实质是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下,人类对地理环境条件的改造和利用能力不同,形成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1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开发早期,受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区域自然条件往往成为制约生产的因素,导致经济发展速度慢、水平低。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汉代时,耕作技术水平低,黏重的土壤制约了农业的
16、发展;船只使用少,广布的河湖和沼泽制约了交通的发展与区际之间的联系。2农业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进入农业社会阶段后,农业耕作技术、作物培育技术、种植方式、劳动力数量等都得到提升,人们改造和利用自然条件的能力增强,一些自然条件由制约条件转变为优势条件,农业生产得到大幅度提高,经济快速发展。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发展。3现代社会地理环境的影响进入现代社会阶段,三大产业快速发展,呈现规模化、产业化、区域化趋势,对自然条件的要求相应发生变化,一些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农业社会阶段优越的自然条件在现代社会阶段则无法适应需要,再度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条件。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发展和稠密水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7、对点演练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的。下图为某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初期、成长阶段)阶段一、二期间,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该地区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是。(2)(成长阶段)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后期阶段)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整治,主要表现是工业结构:;工业布局:;生态建设:。解析:本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图中的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工农业部门不断增多,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如环境
18、污染、资源枯竭、湿地遭到破坏等。为此,该地区大规模整治修建了绿化带,调整了工业部门的分布。答案:(1)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化(2)环境污染加剧、资源面临枯竭、湿地遭到破坏。(3)煤炭、钢铁、机械、化学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钢铁、机械、化学等传统工业向城市东北方向或河流下游移动,并趋于集中建立自然保护区、绿化防护带等考查点1区域的含义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A积温的多少B年降水量的多少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2下列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C区域之间差异
19、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解析:1.C2.A第1题,题图为甘肃省干湿地区分布图,划分指标是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第2题,区域类型中只有行政区的界线是明确的。考查点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读我国东部季风区简图,完成34题。3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对这条界线说法正确的是()A该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B该线是我国畜牧区和耕作区的分界线C该线是我国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处D该线是我国1月均温0等温线分布处4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窑洞常见于甲处,该地人们的主食以稻米为主B乙地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因降水多,水系发达,乙、丙两地河流水运较甲地发达
20、D丁处高原降水丰富,地表径流流量丰富解析:3.D4.C第3题,为我国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旱作区与水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均温0等温线的分布处,选择D。第4题,甲地区为黄土高原,窑洞常见于此处,该地人们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乙为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降水多,水系发达,长江和珠江水运比黄河发达;丁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显著,地表水缺乏,地下水丰富。故C项正确。考查点3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读某区域的发展过程图,回答56题。5关于该区域由阶段1阶段2阶段3交通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线路的长度在增加B
21、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在增加C交通运输线路的密度在增加D交通网络体系没有变化6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A外围空间范围在扩大B区域核心范围在减小C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D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下降解析:5.D6.C本题以某区域三个阶段的平面发展图展示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和交通条件的变化。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运输线路的种类、长度、密度都在增加,交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第6题,从区域空间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该区域由区域中心、网络系统、外围空间三部分组成,且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非城市化范围减小。基础巩固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
22、()、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市场 B气候C土壤 D水源2区被划分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A低温冻害 B多大风C光照弱 D降水少解析:1.B2.A第1题,读图结合材料可知,图中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自南向北逐渐适宜度变差,是随着纬度升高,热量条件变化所致,与土壤、水源和市场无关,故选B。第2题,由材料可知,荔枝不耐低温霜冻,图中区纬度最高,最不适宜荔枝生产,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冬季容易发生低温冻害,故选A。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民居建筑不仅反映了各地风俗,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
23、征。读图回答35题。3傣家竹楼底层为架空层,说明该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C温和湿润 D高温多雨4蒙古包反映了其所居民族主要从事()A种植业 B畜牧业C林业 D渔业5上图中三种民居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 B统一性C差异性 D共同性解析:3.D4.B5.C第3题,傣家竹楼主要分布于云南,当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D正确。第4题,蒙古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草原,当地所居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使用蒙古包方便人畜的移动,B正确。第5题,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既包含自然环境的差异,也有人文环境的不同,这导致各地民居不同。C正确。6长江中下游平
24、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A BCD解析:选A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并且人口稠密,粮食商品率较低,所以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故说法错误。随着科技进步,长江中下游平原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
25、农业的限制条件,故说法错误。读湖南某乡村面貌变化对比表,回答78题。2000年2010年丘陵为主,土壤贫瘠修建水库,营造湖岛风光粮食种植为主淡水养殖及加工为主砍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提高,一片青山绿水文化生活单调“渔村一日游”十分火爆外出打工者多乡镇企业的就业机会多人均年收入不足1 000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1 000元7.导致该乡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自然条件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数量的大量增加环境的综合整治ABCD8该乡在今后发展中应注意()大力发展工业,以此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减轻本区域环境压力,并促进劳务收入增长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保护环境根据环境的
26、承载量合理规划旅游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A BCD解析:7.B8.C第7题,该乡由过去的种植业为主,发展成为种植、养殖、林业综合发展,旅游、乡镇企业蓬勃发展的局面,这得益于该乡对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第8题,该乡今后应注意避免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在发展旅游业时,要注意当地的环境承载量,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9读喀什所在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综合地形、气候两大要素,我国可划分为三大自然区,喀什属于_(填自然区名称)。(2)喀什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最类似于下面图中的_。(3)喀什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C海陆间大循环 D无法确定(4)“
27、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喀什地区,这里是世界上极佳的番茄产地。其发展农业的独特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劣势是水源不足。本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_。解析:第(1)题,根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我国可分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喀什位于西北地区,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2)题,喀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判断C图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第(3)题,喀什地区的地表径流没有汇入海洋,该地区的水循环类型属于陆上内循环。第(4)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易造成土地荒漠化。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水源,防治荒漠化。答
28、案:(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2)C(3)A(4)保护水源,防治荒漠化 综合提升不同区域要素的组合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12题。1甲区域和乙区域气候的差异是()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B甲区域降水较少C乙区域气候的大陆性较强D甲区域高温多雨2符合乙区域土地特点的是()A此地区的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C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解析:1.B2.A第1题,甲区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因而作物生长期较短。乙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区域降水较少,年均
29、温较低,气候的大陆性较强。第2题,乙区域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以水田为主,耕地分布较为分散。“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34题。3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A遮挡风沙B遮阳挡雨C防外人跌入 D美化建筑4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A土质黏重,不易挖掘B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C地下水浅,易挖出水D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解析:3.C4.B第3题,“地坑院”是人们在深坑的四壁开凿
30、洞穴用来居住,“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树冠露出可防外人跌入;地坑是凹在地下,种树并不能遮阳挡雨、遮挡风沙;树是种在坑里的,对美化建筑也起不到作用。第4题,关中平原地处黄土高原南部,这里黄土土层深厚,土壤具有直立性,开挖窑洞不易坍塌,是形成“地坑院”的主要条件。5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人们把“天府”与“物华天宝,安居乐业”联系起来。叫作“天府”的地方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中国历史上曾有7个地区被称为“天府”或“天府之国”(如图中斜线所示),2008年中国又评选了十大“新天府”(如图中阴影所示)。(1)简述历史上的“老天府”分布地区的共同优势条件。(2)除成都平原外,其余的“老天府
31、”在“新天府”的评选中均黯然落选,你认为原因是什么?(3)三江平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1999年,“北大荒”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现又被评为“新天府”。试分析产生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解析:第(1)题,由题干知“老天府”所在地自然条件优越,结合图示,依据自然区位的诸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第(2)题,由“老天府”所在地可知,大部分“老天府”现在人口稠密、工业发达、环境破坏严重,从而落选“新天府”。第(3)题,随着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大,加大了对三江平原的开发,使“北大荒”变为“北大仓”。随着开发的进行,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生态环境,人们开始退耕还湿地,使生态环境好转,最终三江平原地区人地协调发展,成为“新天府”。答案:(1)都分布在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较好的地区。(2)人口急剧增加,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3)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人口快速增加,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开垦了“北大荒”;经过十几年的开垦,“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由于过度开垦,原有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因而国家又做出了全面停止开荒,实施退耕还林、还湿、还“荒”的政策,湿地面积缩小趋势得到了遏制。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这里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机械化程度提高,且区域内环境优美,污染很小,因此当选为“新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