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9388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2018-2019学年高中高中语文选修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师用书:第1单元 课外自读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外自读杨炯从军行【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抒发了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2艺术特色(1)雄浑刚健、慷慨激昂的风格诗人通过对书生从戎沙场事迹的描述和心理的刻画,反映了他“壮士耻为儒”,志在沙场建立功业的雄豪气概。在初唐诗风萎靡的诗坛上,这种雄浑刚健、慷慨激昂的诗风很少见,它可谓是开盛唐诗风之先声。(2)对仗整齐,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首联外,其余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

2、成12题。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本诗用“照”“辞”“绕”这些动词写出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请做简要分析。_【答案】本诗用“照”“辞”“绕”这三个动词描写了三幅典型的画面。一个“照”字写出了敌军入侵之急,这激起了“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一个“辞”字写出了“书生”辞别朝廷,告别家人,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的情景。一个“绕”字,写出唐朝的军队把入侵的敌军紧紧地包围起来,一场激战就在眼前的情景,也表现了英雄的气概。三个动词高度概括,生动地描写了书生从军的原因和过程,语言准确、凝练。2尾联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怎

3、样的情感?_【答案】尾联直抒胸臆,作者宁愿当一名低级军官,也不愿当一个书生,抒发了作者为国杀敌的爱国思想和昂扬的战斗豪情。【名句鉴赏】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鉴赏】这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具其妙。诗人别具机杼,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王湾次北固山下【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写了

4、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2艺术特色(1)借景抒情全诗通过写诗人经过北固山下见到的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2)颇具哲理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出舟行时所感受到的新旧时序的交替:夜残之后必将迎来日生;年虽未尽,但春天已经迫近。不但写景壮阔,而且颇具哲理,歌颂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

5、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残夜还未消退,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BEB项,应为“江风和缓,船行平稳而快速”;E项,诗中没有表现“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2此诗颔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

6、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阔”与“失”哪个字更好?为什么?_【答案】(示例一)“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示例二)“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邈远无际,所以有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乎也更为响亮。【名句鉴赏】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鉴赏】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此联写景是以三个特点做到“妙绝”的。1“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2这两句炼字炼句极见功夫。作者把“日”与

7、“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3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在旧年将及时闯入人间,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孟浩然诗二首过故人庄【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通过描述与一位故人的相聚,歌颂了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艺术特色(1)平淡真醇诗人在不动声色中就把对农村风光与农村生活的热爱刻画入微,体现了孟诗平淡真醇的特色。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孟诗云:“语淡而味终不薄。”真是一语中的。(2)写景如画颔联从

8、大处落笔,描绘了一幅美丽宏大的画卷,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诗人与友人一边喝酒,一边“话桑麻”,真是让人羡慕的田园生活。【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诗人是通过哪一句诗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的?哪两句诗最能集中表达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喜爱及主客间朴素深厚的情谊?_【答案】开轩面场圃。(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算错)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2这首诗尾联的“就”字有什么作用?_【答案】表示诗人将不邀自至,与开头“邀”字遥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的感情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名句鉴赏】绿树村边合,青

9、山郭外斜。【鉴赏】从景物描写的视角、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精练等方面赏析均可。1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这两句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3这两句诗用词造句十分逼真,诗中有画。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的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与诸子登岘山【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诗人凭吊古迹,怀念往事,抒发了生命短促、人生易逝的感慨,同时也为自己报国无门、功业难成而伤感。2艺术特色言浅意深,感情真

10、挚。这首诗写诗人登山的所见所感,事情很平常,语言也很浅显,但由古迹所引发的感叹却是深刻的。一方面诗人是有感而发,为自己空有抱负却一事无成而流泪;另一方面这种感慨也有普遍性,能引起同时代及后世人的共鸣,因而成为千古名作。【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1分析颈联所用的手法及作用。_【答案】颈联借景抒情。写登山所见,“浅”指水,由于“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深”指梦泽,辽阔的云梦泽,一望无际,令人感到深远。登山远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萧条景象。作者抓住了当时当地

11、所特有的景物,既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选两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谈一下你的看法。_【答案】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洁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凭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名句鉴赏】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鉴赏】诗人把视线从羊祜庙暂时移开,远眺岘山周围的景色。进入眼帘的,是岘山旁日夜流淌的汉水,冬天草木凋零,河水清浅,

12、水落石出,使人感到了水“浅”。看到鱼梁洲,自然会联想到曾与司马徽、诸葛亮为友,数次拒绝刘表延请的隐士高贤庞德公。更远处,无边无际、辽阔广远的云梦泽展现在眼前,天寒水清,冷气阴森,更感湖泊之“深”。古代“云梦”并称,在湖北省大江的南、北,江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来大部分淤积成陆地,今洪湖、梁子湖等数十湖泊,皆为云梦遗迹。在岘山看不到梦泽,这里是用来借指一般湖泊和沼泽地。诗人登临岘山,严冬的凋零,不能不使他有“人生几何”“去日苦多”,眨眼又是一年过去,空怀才华却无处施展的慨叹。王维诗三首使至塞上【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勾画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同时也表现

13、了作者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2艺术特色(1)即景设喻描写“征蓬”“归雁”,既写景,又叙事,自然熨帖。“蓬”“雁”多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诗人身为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而以“蓬”“雁”自比,曲折地表现出内心的抑郁和激愤。(2)意境雄浑这首诗描写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宏伟。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将坚毅挺拔的人格和孤寂惆怅的感受融入雄奇苍茫的自然景色之中,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第一、二句叙事

14、,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C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D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E“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BCB项,由“归雁入胡天”知道雁北飞,因此季节是春天;C项,“明媚秀丽”错,应为“雄奇壮美”。2这首诗描写了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壮阔奇

15、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的情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_【答案】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写景,以实写虚,融情于景,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景中寓事、景中含情。3浓郁的诗情画意是该诗的一大特色。请你结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奇丽壮阔的边塞景象。_【答案】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绵长如带的黄河边,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闪着白光的河水。【名句鉴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鉴赏】苏轼曾赞王维“诗中有画”,本诗中“大漠”“长河”两句成为千古绝唱。红

16、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诗歌所创设出的意境,往往只能意会而难以言传,如果硬要用什么词语去诠释或替换,会顿时意趣全失、索然无味。香菱对“大漠”“长河”两句诗的体味是有道理的。因为大漠之“大”,茫无边际,且无树、无山、无其他景物,更显孤烟之“孤”、长河之“长”。孤烟之所以“直”,是因为大漠秋季与春末处于高气压中心,晴朗无风,狼烟便直上如缕,显得挺拔;而落日在天地相接之处,更显其圆圆的形状和红彤彤的色彩。这一“直”一“圆”的景物在大漠无边无际而又空旷荒凉的背景上,构成一幅何等醒目,何等苍劲

17、、雄浑、神奇的画面!这一切,必须用心灵去体味、琢磨,方能得其妙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诗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刻画了两个隐士的形象,抒发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2艺术特色诗、画、音乐完美结合。首联和颈联写景,描写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生动画面。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

18、,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1下面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中“转”和“日”用得巧妙,山本是静止的,着一“转”字,借颜色渐变而写出它的变化;水本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B颔联写诗人在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日暮蝉鸣。柴门,指的是田园隐居的生活;倚杖临风,则表现了诗人安闲潇洒的意态。C颈联运用渲染的手法表现夕阳欲落,炊烟初升的情景,渡头临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颇有匠心。D尾联用典,王维自称五柳,以陶潜自况,又把裴迪与春秋时的楚国狂士接舆相比,王、裴二人一起痛饮狂歌,相酬为乐的情景。E首联、颈联侧重写景,描绘辋川附近

19、的深秋暮色;颔联、尾联侧重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CDC项,渲染的手法理解有误,应该是动静结合的手法。D项,用典手法理解有误,这是王维的自喻。2有人认为此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诗句说明理由。_【答案】同意。诗中选取寒山、秋水、落日、孤烟、暮蝉、晚风等山村自然之景,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田园风景画。诗人倚仗临风,听日暮蝉鸣、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陶醉其中,安闲潇洒。全诗写景写人,物我和一,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辋川闲居之乐。【名句鉴赏】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鉴赏】以“寒山”“秋水”点明时令,寥寥十字,便勾

20、勒出一幅有色彩、有声响、动静结合的画面。“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用一“转”字,写出了色彩的流动,山活了起来。“日潺湲”,时时刻刻在叮咚作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出一种始终如一的守恒。汉江临泛【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全诗勾勒出一幅汉江雄浑壮阔的水墨山水画,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2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这首诗给我们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给人以美的享受。(2)意境宏大首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颔联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颈联,

21、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总之,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宏大的汉江图画,令人赞叹。【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1诗中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_【答案】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_【答案】“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意思对即可)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_【答案】对襄阳

22、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名句鉴赏】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鉴赏】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濛濛,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难怪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李白诗二首行路难【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诗运用比喻和丰富的想象,充分显示了

23、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远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悲愤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2艺术特色(1)运用典故用吕尚、伊尹的故事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用宗悫的故事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坚定信念。(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前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自己内心的压抑苦闷,又用“黄河冰塞川”“太行雪满山”比喻黑暗势力的强大,以“直挂云帆济沧海”比喻自己踏万里浪、直达理想彼岸的豪迈气概。【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

24、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答案】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岁在渭水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强了信心。2试简述本诗作者感情的变化。_【答案】开始是茫然,壮志难酬使诗人面对美酒佳肴也兴味索然,然后是振作,想到两位先贤的遭遇,诗人的内心有了一丝安慰,增强了信心;接着又一次陷入苦闷,现实残酷

25、,诗人看不到出路;最后是昂扬,诗人终于不甘沉沦,相信有一天理想会实现。【名句鉴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鉴赏】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有一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伟的理想抱负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信念。听蜀僧濬弹琴【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诗人通过写听一位蜀僧弹琴的感受,表达了愉悦的心情,抒发了对蜀僧的倾慕之情。2艺术特色(1)正面描写和侧画描写相结合三、四句正面描写蜀僧弹琴,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后四句是侧面描写,一是写诗人听琴的愉快感受,二是写时间

26、流逝很快,都巧妙地烘托了蜀僧弹琴技艺的高超。(2)清新、明快的诗风律诗讲究平仄、对仗,格律比较严整。而李白这首五律却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其实,无论立意、构思、起结、承转,或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注】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的典故。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则鸣。1诗的颔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_【答案】“一挥手”写蜀僧弹

27、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己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答案】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意思对即可)【名句鉴赏】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鉴赏】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以及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用自己着迷而不知时间飞逝来暗示琴声的感染力。弹者高超的技艺和杰出的音乐才能都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给读者带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另一方面,我们也真切地感到诗人内心的赞许、钦佩、感激、知遇之情正像这绕梁的“余响”那样流动不止。杜甫诗

28、二首月夜【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这首诗写诗人在一个月夜思念亲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战乱时期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关切,表现了盼望和亲人早日团聚的殷切之情。2艺术特色推己及人的反写手法。明明是杜甫思念流羁鄜州的家人,不直接道出,而是句句从对方写起,即设想妻儿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这种写法新颖不俗。诗人盼望与家人团聚,又隐含对国家安宁的希冀。【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1试鉴赏颈联中“湿”字和“寒”字。_【答案】“湿”和“寒”字写出了妻子望月时间之久,感情至深,哀婉至切。2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

29、说:“心已驰神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悲婉微至,精丽绝伦,又妙在无一字不从月色照出也。”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_【答案】同意。诗人身陷长安,不写自己望月思家,却写妻子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无限的深情都从这想象描写中流出,两地相思,悲苦难言。诗中情景,为月夜独有,因此前人的评价是中肯的。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_【答案】作者实际看到的是长安月,因望月而思念家人,从对方着手,写妻子闺中独看月,写怜惜家中儿女尚小,不能理解妻子的思念,写想象中妻子因思念在月下长久望月的形象;最后写想象中两人一同倚窗看月,泪痕始干。整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方式,既表达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与挂

30、念,也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名句鉴赏】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鉴赏】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诗眼。“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诗旨婉切,章法紧密,如黄生所说:“五律至此,无忝诗圣矣!”房兵曹胡马【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全诗对胡马进行了细致的描绘,通过歌颂马的雄健骁腾,万里横行,借以表现青年杜甫锐意进取的精神。2艺术特色象征

31、手法。表面看来,全诗句句写马,其实也句句写人,马是实写,人是虚写;马是明写,人是暗写。这样,马有了人的某些品质,人有了马的某些特征,人与马互为表里,浑然一体,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随堂练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房兵曹胡马杜甫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1“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_【答案】“批”和“入”两个动词极其传神。前者写双耳直竖,有一种挺拔的力度;后者不写四蹄生风,而写风入四蹄,别具神韵。从骑者的感受说,当其风驰电掣之时,好像马是不动的,两旁的景物飞速后闪,风也向蹄间呼啸而入。2

32、此诗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_【答案】前四句写眼前马的外形动态,是实写。诗人用传神之笔为我们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后四句是诗人的合理推想,是虚写,表现出马能逾越一切险阻的能力。实虚结合,形神兼备,拓展诗歌意境,既能更好凸显马之精神,也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名句鉴赏】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鉴赏】此诗最后一句称赞马的骁勇腾越之力无可匹敌,即使是万里崎山险路,也可自由驰骋。这里的“万里可横行”,包含着作者无尽的期望和抱负,一语双关,蕴意深远。明写期望房兵曹为国立功,实是诗人心迹的自我表白。强盛的大唐时代,开疆拓土,激发了民众的豪情,书生寒士都渴望建功立业,

33、封侯万里。这种蓬勃向上的精神用骏马来表现确实最合适不过了。高适燕歌行(并序)【整体感知】1主旨内容全诗通过荒淫无耻的将军和质朴勇敢的士兵的对比,表达了对流血牺牲的士兵的同情,对不恤兵士的将军的讽刺。2艺术特色对比手法。从全诗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恃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家室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这些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旨。【随堂练笔】阅读下面高适燕歌行(并序)的相关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一)“出师”部分燕歌行(并序)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

34、于猎火照狼山。1本诗渲染了怎样的“出师”场面?结合全诗,谈谈这样描写的作用。(结合“金伐鼓”和“旌旆逶迤”来分析)_【答案】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作反衬。2“本自”和“非常”这两个虚词有何作用?_【答案】“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馀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3“榆关”

35、“碣石”“瀚海”“狼山”四个地方连缀,有何表达作用?_【答案】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二)“战败”部分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4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请简要概括。_【答案】(1)“萧条”:自然条件恶劣;(2)“凭陵”:敌人来势凶猛,战力强;(3)“风雨”:天气之恶劣。总结:渲染了战势的危急与战斗条件的恶劣。5“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_【答案】营造了荒芜、衰败、

36、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三)“被围”部分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筯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6征人思妇之苦与对汉将的谴责有何联系?_【答案】这一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两句,一句写征夫,一句写征夫思念中的少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妇,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摇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更那堪白

37、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唯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使人不由地想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这是深化主题不可缺少的一段。(四)“苦斗”部分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7如何理解“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这两句?_【答案】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啊!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讽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8“至今犹忆李将军”中的“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_【答案】李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诗中的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名句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鉴赏】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自然条件恶劣,敌人凶猛善战,将领与战士的矛盾,尤其是将领的寻欢作乐、不爱惜士兵是失败的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