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9个层次B. 某些病毒的生命活动可以离开细胞C.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D. 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都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答案】D【解析】并不是每种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统的9个层次,如植物没有“系统”,单细胞生物既是细胞也是个体,A项错误;病毒结构简单,其生命活动必须依赖活细胞,B项错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但生物并不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病毒就没有细胞结构,C项错误;生命系统各结构层次都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项正确。2.下列所述物质中,元素组成
2、相同的是A. 葡萄糖、脂肪酶B. 淀粉酶、淀粉C. ATP、DNAD. 氨基酸、核苷酸【答案】C【解析】【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如脂肪酶、胰岛素等)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如脂肪),有些还含有N、P(如磷脂);(4)糖类(如葡萄糖、纤维素等)的组成元素为C、H、O【详解】葡萄糖为糖类,组成元素为C、H、O,脂肪酶是蛋白质,其组成元素至少有C、H、O、N,A错误;淀粉酶属于蛋白质,其组成元素至少有C、H、O、N,淀粉属于糖类,只含有C、H、O,B错误;ATP、DNA的组成元素
3、均为C、H、O、N、P,C正确;氨基酸的组成元素至少有C、H、O、N,核苷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D错误【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中化合物的本质及元素组成,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下表为一种无土栽培培养液的主要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Ca(NO3)2MgSO4KH2PO4KClFeCl3H2O含量/g1.00.250.250.120.0051000A. 表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都齐全B. 表中Mg参与构成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C.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通常比细胞液中的离子浓度高,这样有
4、利于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D. 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通气,这样可以促进细胞呼吸,进而促进对离子的吸收【答案】D【解析】【分析】1、根据细胞内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的比例,将其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为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为微量元素,如Fe、Mn、B、Zn、Mo、Cu、Cl等。2、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5、。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据表格数据可知,表中微量元素并不齐全,如Mn、B、Zn、Mo、Cu,A错误;B、表中Mg参与构成叶绿素的形成,但并非构成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如类胡萝卜素,B错误;C、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通常比细胞液中的离子浓度低,这样有利于细胞对水分的吸收,C错误;D、根的有氧呼吸需消耗氧气,故栽培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通气,这样可以促进细胞呼吸,进而促进对离子的吸收,D正确。故选D。【点睛】大量元素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Fe、Mn、B、Zn、Mo、Cu等。4.运动型饮料可为人体提供水和无机盐。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6、 生物体内生化反应必须在水中进行B. 自由水参与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C. 某些无机盐是组成磷脂、RNA和纤维素的必需成分D. 无机盐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机体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和正常生命活动的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无机盐中含有各种矿质元素,可参与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组成,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详解】A、水为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介质,A正确;B、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体内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其组成元素只有C、H、O,不含有矿质元素,C错误;D、无机盐在细胞内的水环境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具有维持细胞正常生
7、命活动的功能,D正确。故选C。5.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由5个氨基酸缩合而成B. 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1个C. 有4种不同的侧链基团D. 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了3分子水【答案】D【解析】图示化合物含有三个肽键,由4个氨基酸缩合而成,A项错误;该化合物含有两个羧基、1个氨基,B项错误;图中第二、第四个氨基酸的R基均为CH3,该化合物有3种不同的侧链集团,C项错误;该多肽在形成过程中失去3 分子水,D项正确。6.血管紧张素受体是一种膜蛋白。当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与该受体结合时,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这所体现的
8、细胞膜的功能是( )A. 分隔细胞与环境B. 信息交流C. 控制物质的进出D. 具有流动性【答案】B【解析】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与细胞膜上的血管紧张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可激活细胞内的第二信使Ca2+等,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例如使血管壁平滑肌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说明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所以选B。【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功能【名师点睛】解决本题一要注意细胞膜的功能具体有那三个(分隔细胞与环境、信息交流、控制物质的进出);二要注意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特点的区别;三要注意信息交流与控制物质进出的区别。7.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的两套实验装置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 本实验的自变量
9、是是否存在O2,A瓶中有O2,D瓶无O2B. 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混浊后又澄清了,而E瓶不会,说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少C.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D. 两组之间是对比实验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和酒精。2、据图分析,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否通入空气,则甲装置是有氧呼吸装置,乙装置是无氧呼吸装置;有氧呼吸装置需要将空气通入NaOH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无氧呼吸装置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澄清石灰水瓶,这是为了消耗掉瓶中的氧气,创造无氧环境。两
10、个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能检测CO2的产生。【详解】A、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是否存在氧气,A瓶中通入空气则有氧气,D瓶中未通空气则没氧气,A正确;B、实验中发现C瓶先变混浊后又澄清了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多,E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无氧呼吸也能产生二氧化碳,B错误;C、酵母菌无氧呼吸能产生酒精,一段时间后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D瓶中物质会出现灰绿色,C正确;D、本实验未设空白对照,两组实验形成对比,D正确。故选B。【点睛】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8.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
11、是( )A. 炒肉的过程中加入B. 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C. 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D. 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答案】D【解析】【分析】酶的作用受温度影响,酶有其最适宜温度,低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降低,高于最适宜温度,酶的活性降低甚至失去活性。嫩肉粉含有蛋白酶,蛋白酶的作用是水解蛋白质,蛋白酶的活性也受温度的影响。【详解】炒肉过程中加入,高温会使蛋白酶失去活性,A错误;肉炒熟后起锅前温度也很高,此时加入蛋白酶的活性会降低、甚至失去活性,B错误;用沸水溶解后,高温会使蛋白酶失去活性,C错误;室温下与肉片混匀,让蛋白酶促进蛋白质水解的反应作用一段时间后,再炒熟,效果好,D正
12、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酶的活性的受温度影响的情况,明确高温会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而丧失活性,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9.如图所示为糖的常见种类及其转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B. 单糖二糖淀粉,其中单糖指的是葡萄糖C. 图中可能是肌糖原,在人体内肌糖原水解可以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D. 图中可能是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叶绿体内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 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
13、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构成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详解】A、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构成核苷酸的成分,A错误;B、淀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正确;C、人体内,肌糖原不能水解成葡萄糖补充血糖浓度,C错误;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合成场所在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B。【点睛】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植物细胞壁的合成主要与高尔基体有关。10. 19世纪30年代建立的细胞学说的最主要的意义是( )A. 证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B. 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认识进入微观领域
14、C. 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D. 发现动、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细胞学说未提及病毒,A错误;显微镜的使用使人们对生物体的结构认识进入微观世界,B错误;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揭示细胞统一性和生物结构统一性,C正确;细胞学说说明了现动植物细胞的相同之处,D错误。11.下列关于使用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因为黑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 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观察C. 换用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 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
15、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答案】D【解析】【分析】1、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3、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详解】A、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必须先用低倍镜找到物象,才能换用高倍镜观察,A错误;B、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需要将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16、,才能换用高倍物镜,B错误;C、换高倍物镜后,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错误;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更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者凹面反光镜,D正确。故选D。【点睛】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首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12. 高尔基体具有极性,靠近细胞核的一面称为形成面,接近细胞膜的一面称为成熟面。从形成面到成熟面,膜的厚度和化学成分逐渐发生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形成面更似核膜,成熟面更似内质网膜B. 形成面更似内质网膜,成熟
17、面更似细胞膜C. 形成面更似核膜,成熟面更似细胞膜D. 形成面更似内质网膜,成熟面更似核膜【答案】B【解析】【分析】在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经内质网上加工后,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的囊泡,包裹着加工后的蛋白质运往高尔基体,囊泡膜与高尔基体形成面的膜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分类、包装后,高尔基体成熟面的膜突出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运往细胞膜,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详解】在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肽链经内质网上加工后,内质网通过“出芽”形成的囊泡,包裹着加工后的蛋白质运往高尔基体,囊泡膜与高尔基体形成面的膜融合;高尔
18、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分类、包装后,高尔基体成熟面的膜突出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运往细胞膜,囊泡膜与细胞膜融合,所以高尔基体的形成面类似内质网,成熟面类似细胞膜,B正确,A、C、D均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意中的“高尔基体的形成面和成熟面的含义”这一解题的切入点,将其与所学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对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13.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细胞质基质是许多细胞代谢反应的发生场所B.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C. 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通常伴随生物膜成分的更新D. 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
19、同【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质基质是细胞的代谢中心,是许多细胞代谢反应的场所。生物膜是指细胞中所有膜的总称,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其中细胞膜的物质组成包括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的糖类。【详解】A、细胞质基质是许多细胞代谢反应的发生场所,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正确;B、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B错误;C、高尔基体在行使功能时都有具膜小泡的转移,因此可能伴随膜组分的更新,C正确;D、由于存在着细胞分化,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功能不同,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人体不同组织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B。14.如图从左到右表示ATP合成和分解的过程,下
20、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TP生成ADP的过程中断裂了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B. 能量1在动物体内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在植物体内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C. 能量2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的过程D. 原核细胞中也可以发生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答案】C【解析】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生成ADP和磷酸基团,A项正确;形成ATP的能量在动物体内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在植物体内可以来自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B项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项错误;原核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也是ATP,可以发生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D项正确。
21、15.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H2OB.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生成少量ATPC. CO2既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也是无氧呼吸的产物D. 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葡萄糖);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第三阶段: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反
22、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有氧呼吸:C6H12O6+6H20+6O2 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C6H12O6(葡萄糖)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C6H12O6(葡萄糖)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详解】A、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A错误;B、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少量的ATP,而第二阶段不产生ATP,B正确;C、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乳酸,C正确;D、葡萄糖是细胞呼吸最常利用的能源物质,D正确。故选A。16
23、.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中,正确的是编号化合物实验检测组成单位主要功能检测试剂颜色反应脂肪苏丹II染液橘黄色脂肪酸储存能量糖原斐林试剂砖红色葡萄糖提供能量蛋白质双缩脉试剂紫色氨基酸承担生命活动核酸甲基绿染液绿色核苷酸携带遗传信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染液(或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
24、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详解】A、油脂可用苏丹染液鉴定,呈橘黄色,A错误;B、糖原不属于还原糖,因此用斐林试剂鉴定不会产生颜色反应,B错误;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并且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正确;D、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液染成绿色,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主要功能是携带遗传信息,D错误。故选C。【点睛】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蔗糖、淀粉等)。17.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活动中,某同学在显微
25、镜下观察到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离中,也可能正在复原过程中B. 图中表示细胞壁C. 本实验中质壁分离的细胞和分离前的细胞相互对照D. 图中结构的伸缩性小于图中的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图中可能是质壁分离也可能是复原,A正确。表示的是细胞壁,B正确。本实验中质壁分离的细胞和分离前的是自身相互对照,C正确。图中结构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图中的结构细胞壁,D错误。故选:D。18.南宋词人李清照用“绿肥红瘦”来形容海棠花的叶片和花,成为不朽名句。请问此处和“绿”、“红”相关的色素分别位于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 )A. 叶绿体和细
26、胞质B. 细胞核和细胞质C. 叶绿体和线粒体D. 叶绿体和液泡【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中的活性物质的考查,回忆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详解】“绿肥红瘦”中的“绿”指海棠的叶子,与“绿”相关的色素是叶绿素,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绿肥红瘦”中的“红”是指海棠花,使海棠花呈现红色的是花青素,花青素分布在液泡中。A、B、C错误,故选D。【点睛】对于叶绿体和液泡的结构、功能的区别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19.如图表示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曲线表示酶促反应过程B. (ad)的值表示反应所需的活化
27、能C. (ab)的值表示酶催化时降低的活化能D. 曲线、表示的反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ca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由此可以看出,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详解】、分别表示反应物A在无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生成产物P所需的能量变化曲线,A错误;ca段表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cb段表示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a-b)表示有酶催化时降低的活化能,B错误、C正确;有酶催化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曲线、表示的反应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不同,D错
28、误。【点睛】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最适宜条件下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效果最好,酶活性最高。20.下面是关于脂质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 磷脂由C、H、0三种元素组成,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 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C. 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在其他部位和植物细胞中没有D. 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答案】D【解析】磷脂中还含有N、P元素,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A错误;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中的固醇,对维持生物体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错误;所有细胞都含有脂肪,C错误;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
29、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D正确。【考点定位】脂质的种类和作用【名师点睛】种类和功能种类功能脂肪(l)细胞内良好昀储能物质(2)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皮下的脂肪层起到保温作用(3)分布在内脏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作用,保护内脏器官磷脂构成细胞膜及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胆固醇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21.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铁钉扎脚形成较深的伤口,应保持通气,以满足伤口处细胞的有氧呼吸B. 稻田定期排水可以促进根的有氧呼吸,避免长时间的无氧
30、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C. 啤酒、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作用D. 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利于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避免肌细胞积累过多的乳酸【答案】A【解析】【分析】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植物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醋酸杆菌呼吸产生醋酸;有氧运动是指人体细胞充分获得氧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体育锻炼,无氧运动中,肌细胞因氧不足,产生乳酸,因为乳酸能够刺激肌细胞周围的神经末梢,所
31、以人会有肌肉酸胀乏力的感觉。【详解】A、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应保持通气,防止伤口处厌氧菌生存和繁殖,A错误;B、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酒精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B正确;C、啤酒、果醋的制作是利用酵母菌、醋酸杆菌等微生物的呼吸产物酒精和醋酸,C正确;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剧烈运动时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D正确。故选A。【点睛】在生活中充分了解哪些是厌氧菌,哪些是好氧菌,利用厌氧菌的无氧呼吸和好氧
32、菌的有氧呼吸的作用以及产物的作用。22.韭菜完全在黑暗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称之为“韭黄”。提取并分离韭黄叶片色素,与正常韭菜叶相比,层析结果只有两条色素带。下列对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A. 用无水乙醇溶解提取色素B. 提取色素加入二氧化硅增强研磨效果C. 分离色素用纸层析法D. 韭黄层析结果中出现的两条色素带靠近滤液细线【答案】D【解析】【分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
33、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2、韭黄色素中无叶绿素,原因可能是在避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因此只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详解】A、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可以用无水乙醇溶解提取色素,A正确;B、提取色素加入SiO2使研磨充分,B正确;C、分离色素用的是纸层析法,C正确;D、韭黄色素只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都高于叶绿素,所以韭黄层析结果中出现的两条色素带远离滤液细线,D错误。故选D。【点睛】在避光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因此韭黄中只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23.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
34、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消耗能量B.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都可以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内C. 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D. 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无机盐离子防止质壁分离【答案】D【解析】大分子有机物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内,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A项错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或离子被细胞膜有选择地吸收进入细胞内,可能是被动运输,也可能是主动运输,B项错误;果脯在腌制过程中,细胞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后慢慢变甜,C项错误;在高浓度的海水中,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无机盐离子,使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防止质壁
35、分离,D项正确。24.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如图1、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图2中移去细胞核的甲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B. 图2中的与图l中的帽形相同,都是菊花形帽C. 图1中、的帽形因嫁接而改变D. 上述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知道,菊花形的伞柄嫁接到帽型的假根上,长出帽型的伞帽,帽形的伞柄嫁接到菊花型的假根上,长出菊花形型的伞帽,因此伞藻的形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详解】A、图2中移去细胞核
36、的甲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A正确;B、图2中的与图1中的帽形相同,都是菊花形帽,B正确;C、图1中、的帽形不会因嫁接而改变,C错误;D、上述实验说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D正确。故选C。25.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利于携带更多的氧气B. 大量合成蛋白质的胰腺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发达C.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数量明显增加D. 细胞中线粒体的形状和大小随代谢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之分,粗面内质网的表面有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一
37、般粗面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是分泌蛋白。【详解】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便于腾出大量空间给血红蛋白,利于携带氧,A正确;B、胰蛋白酶为分泌蛋白,是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再进入内质网加工,所以胰腺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发达,B错误;C、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所以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核糖体的数量明显增加,C正确;D、代谢旺盛的细胞消耗能量多,线粒体数目和大小也相应增加,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以及分泌蛋白形成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从细胞器的功能角度来考虑在细胞中的分布情况。26.把绿叶的色素提取液放在光源与三棱镜之间,在连续
38、可见光谱中出现暗带,暗带在光谱中分布的区域是A. 绿光区B. 蓝紫光区C.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D. 黄光区【答案】C【解析】【分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而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光源通过三棱镜会被分散成连续的七色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因为绿叶中的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导致连续可见光谱中红光区和蓝紫光区明显变暗,C正确,ABD错误。故选C。27.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B. 用H218O浇灌植物,不能在植
39、物体的(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C. 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全部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D. 叶肉细胞在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均需要消耗水【答案】D【解析】【分析】(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一是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2)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3)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阶段,色素
40、分子吸收的光能的用途之一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用途之二是将水在光下分解产生H和氧,氧直接以分子(O2)形式释放出去。暗反应过程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下,CO2与C5结合生成两个C3,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详解】A、细胞膜与液泡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均相当于半透膜,有小液泡的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细胞膜与液泡膜、动物细胞也具有细胞膜,当二者处于低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时,便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A错误;B、用H218O浇灌植物,H218O被植物
41、吸收后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丙酮酸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18O2和H,C18O2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生成(CH218O),因此能在植物体的(CH2O)中检测到放射性,B错误;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与线粒体中丙酮酸的分解,C错误;D、水是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因此叶肉细胞在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中均需要消耗水,D正确。故选D。28.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B. 绿色植物的叶绿素是一种含有Mg2+的蛋白质C. 变性后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D. 某蛋白质彻底水解后不一定能产生20
42、种氨基酸【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叶绿素是一种含有Mg2+的光合色素。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是每种蛋白质不一定都含有20种氨基酸。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的原理是:具有肽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Cu2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详解】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的功能越复杂,A正确;B、绿色植物的叶绿素是一种含有Mg2+的光合色素,其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B错误;C、变性后的蛋白质含有肽键,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C正确;D、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
43、种,但是一种特定的蛋白质含有的氨基酸的种类可能小于20种,因此某蛋白质彻底水解后不一定能产生20种氨基酸,D正确。故选B。29.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 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B. 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C. 好氧细菌起指示作用D. 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实验【答案】A【解析】【分析】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实验设计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则有光和无光是
44、实验自变量,是否有氧气产生是因变量,对因变量的检测通常用好氧性细菌的分布来检测,该过程中应避免外界空气的影响。【详解】A. 实验自变量是有无光照,无需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A错误;B. 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是为了排除环境中光线的影响,B正确;C. 好氧细菌集中在释放氧气多的部位,起指示作用,C正确;D. 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实验,利于观察在有光和无光条件下好氧型细菌分布的不同,D正确。30.下列关于细胞核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核内的RNA 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B. 细胞核内的核仁被破坏,不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C. 染色质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由DNA 和蛋
45、白质组成D. 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具有选择性,它能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答案】D【解析】【分析】1、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均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2、核膜是双层膜,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3、核膜上有核孔,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RNA)的运输通道,而DNA是不出入细胞核的。4、原核细胞没有核膜、核仁,而真核细胞含有核膜、核仁。【详解】A、细胞核内的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A错误;B、核仁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核仁被破坏会影响到蛋白质的合成,B错误;C、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种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均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46、C错误;D、核膜具有双层膜,且具有选择透过性,将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D正确。故选D。【点睛】核仁与某种RNA的形成和核糖体的合成有关。31.如图是验证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两套装置的培养条件一致(不考虑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装置1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移动距离可表明酵母菌有氧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量B. 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右移C. 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左移D. 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右移【答案】C【解析
47、】【分析】分析实验装置图:装置1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所以装置1测量的是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的量,装置1左移表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装置2中,清水不能吸收气体,也不释放气体,所以装置2测量的是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和消耗氧气量的差值,装置2右移表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两套呼吸装置中的单一变量为NaOH与蒸馏水,装置一内气压变化由氧气引起,装置2内气压变化应由CO2与O2共同决定。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不动,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因有氧呼吸产CO2量与耗O2量相等)。若装置1液滴不动,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所测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因无氧呼吸只产CO2,不
48、耗O2)。若装置1液滴左移,装置2液滴右移,则表明该生物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详解】若装置1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移动距离可表明酵母菌有氧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量,A正确;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右移,B正确;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不移动,C错误;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右移,D正确。【点睛】关键:(1)放NaOH的装置:由于CO2被吸收,所以液滴移动是由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引起,移动距离则代表耗氧量,对此该装置是测定酵母菌有氧呼吸速率的;(2)放蒸馏
49、水的装置:由于蒸馏水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与产生CO2均无明显影响,结合有氧呼吸耗氧量等于产生的CO2量,所以该装置液滴移动距离代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对此该装置是用于测定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速率的。32.如图表示在最适pH、底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某酶促反应速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温度为a时反应速率大的原因是相关酶的活性高B. 温度超过c后,相关酶将完全失去活性C. 适当升高或降低反应体系的pH,b点都将下移D. 适当提高反应体系中底物的量,a点将右移【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可知,a表示最适温度,此时对应的反应速率为b,a-c段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
50、反应速率降低,因为酶发生变性失活。【详解】A.a是最适温度,酶的活性高,此时反应速率最高,A正确;B. 温度过高会引起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温度超过c后酶完全失去活性,B正确;C. 题图为在最适pH条件下得到的,适当升高或降低反应体系的pH,则最适温度下的反应速率下降,C正确;D. 适当提高反应体系中底物的量,可能会提高酶促反应速率,使b点上移,但不能改变酶促反应速率的最适温度,D错误。3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主动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B. 所有酶的特异性都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有关C. 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D. 拍摄洋
51、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详解】A. 主动运输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A错误;B. 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RNA特异性都与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无关,B错误;C. 真核细胞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C正确;D. 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不属于模型,D错误。故选C。34.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O2释放量O2吸
52、收量a100b83c64d77A. 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熟练掌握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产物中如果有CO2产生,则有两种可能:有氧呼吸或酒精发酵。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1:6;无氧呼吸过程: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酒精=1:2:2;乳酸发酵只产生乳酸。【详解】A、a条件下,O2吸收量为0,CO2释放量为10,说明此过程不进行有氧呼吸,CO2全是酒精发酵产生的,乳酸发酵产物中没有C
53、O2,故A错误;B、b条件下,O2吸收量为3,CO2释放量为8,8中有氧呼吸释放3,则无氧呼吸释放5,根据以上比例可计算得: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1/2,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为5/2,故B错误;C、c条件下,O2吸收量为4,CO2释放量为6,计算可得,仍然有3/5的葡萄糖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而d条件下的O2吸收量为和CO2释放量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故C错误;D、d条件下O2吸收量为和CO2释放量相等,此时只进行有氧呼吸,而CO2是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其场所为线粒体基质,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有氧呼吸过程中: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1:6;无氧呼吸过程:分解葡萄糖:产生的二氧化碳:酒精
54、=1:2:2。35.某密闭温室大棚内CO2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B、C两点的温度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经一昼夜后大棚内植物有机物积累量增加B. 经一昼夜后大棚内O2浓度增加C. B、C两点时温室大棚中植物有机物的含量分别为最高和最低D. B、C两点时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速率大于细胞呼吸的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中AB段和CD段分别表示在凌晨0时至6时和晚上18时至24时,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说明植物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BC段表示大棚的二氧化碳浓度开始下降,说明棚内植株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B、C两点时温室大棚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的速率。【详解】A
55、、由图可知,一昼夜后大棚内CO2浓度下降,减少的CO2用于合成有机物,因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将增加,A正确;B、CO2浓度下降,说明光合作用总强度大于细胞呼吸,因此大棚内O2浓度增加,B正确;C、B点时温室大棚中植物有机物含量最低,C点时最高,C错误;D、B、C两点时温室大棚内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细胞呼吸的速率,故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要大于细胞的呼吸速率,D正确。故选C。【点睛】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6.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下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 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发生在高尔基体膜上,与有氧呼吸酶的加工有关B. 过
56、程可发生在植物细胞中C. 过程发生在被光照射的叶绿体内膜上D. 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该过程产生的ATP 可用于暗反应中CO2 的固定【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将肽链加工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表示内质网;将葡萄糖聚合形成纤维素,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因此是高尔基体;膜上进行水的光解,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将氧气和氢结合生成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A、生物膜的功能是将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再进行加工形成蛋白质,可能是内质网,与分泌蛋白的初加工有关,而呼吸酶属于胞内酶,不属于分泌蛋白,A错误;B、纤维素是细胞
57、壁的成分,膜上进行的反应是葡萄糖形成纤维素,可见是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B正确;C、膜上进行的是光反应阶段,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不是叶绿体内膜,C错误;D、膜上进行的反应是氧气与还原氢反应生成水,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但该过程产生的ATP不可用于暗反应中CO2的还原,而用于其他生命活动,D错误。故选B。【点睛】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线粒体内膜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内质网进行分泌蛋白的加工。37.为研究植物a 能不能移植到b 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测定植物a 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
58、如下表所示:浓度(g/mL)0. 150.20. 250.3质壁分离不分离刚分离显著显著他们又测定了b 地的土壤溶液浓度。为保证植物a 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A. 0.2B. 0.15土壤溶液浓度0.3C. 细胞液浓度;(2)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详解】植物a在浓度为0.15 mol/L的溶液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0.2 mol/L的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这说明植物a的细胞液浓度(假设为X)为0.15mol/LX0.2 mol/L;要使该植物能在b地生长,就要保证其细胞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即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则b地土壤溶液浓度
59、应小于0.2mol/L,故最合适的应该为0.15。故选D。【点睛】要使移栽植物能够生长,就要保证其细胞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即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38.通过实验测得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图中所示细胞发生的情况与图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由坐标可知,B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为光饱和点,C点以后光照强度不再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曲线中A点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AB段(不包括A、B两点)表示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BC段表示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据此分析。【
60、详解】A. 图中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除供给叶绿体外,还有释放到外界环境,说明呼吸作用速率大于光合作用速率,对应AB段,A正确;B. 图中所有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都释放到外界,叶绿体不消耗,说明光合作用速率为0,对应A点,B错误;C. 图中表示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供应光合作用,与外界没有二氧化碳的交换,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对应B点,C错误;D. 图中叶绿体不仅要吸收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还需要从外界吸取,表示光合作用速率大于运用呼吸速率,对应BC段及C点以后,D错误。39.如图曲线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
61、果发生了如曲线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B. 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变为C. 制约x点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D. 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答案】D【解析】【分析】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由于题中提出“曲线I表示黄豆在最适温度”,因此温度不是限制此曲线中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因此制约x点的光合作用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CO2浓度等,制约z点的光合作用因素主要CO2浓度。【详解】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较少,C3化合物还原减少
62、,导致浓度较y点时高,故A错误;B、题目中提到是在适宜温度下,如果再提高温度,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故B错误;C、制约x点的光合作用因素主要是环境因素,如:光照强度、CO2浓度等,故C错误;D、z点在图曲线上,表示在适宜温度下,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提高,表明此点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温度和光照强度,可能是CO2浓度,故D正确。故选D。【点睛】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40. 将生长状况相同的某种植物的叶片分成4等份,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1h(光照强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组别一二三四温度()27282930暗处理后重量
63、变化(mg)-1-2-3-1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mg)+3+3+3+1A. 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7B. 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C. 2729的净光合速率相等D. 30下实际光合速率为2mgh-1【答案】B【解析】【分析】暗处理后重量变化表示1h植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即呼吸速率,结合表中数据可知29时,植物呼吸速率最快,即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1h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2h呼吸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详解】A、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2暗处理后重量变化,经过计算可知,29时光合速率最快,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左右,A错误
64、;B、暗处理后重量变化表示1h植物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即呼吸速率,结合表中数据可知29时,植物呼吸速率最快,即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B正确;C、净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暗处理后重量变化,经过计算可知,27、28、29的净光合速率依次是:4mg/h、5mg/h和6mg/h,C错误;D、30下实际光合速率=光照后与暗处理前重量变化+2暗处理后重量变化=3mg/h,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41.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科学家通过研究,获得下图所示的囊泡膜与靶膜的融合过程,图中的物质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请据图回答问题:
65、(1)囊泡是由单层膜包裹的膜性结构,囊泡膜的结构特点是_。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_系统。(2)由图可知,只有当囊泡上的_与靶膜上的相应受体(T-SNARE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由此说明这样的膜融合过程具有_性,且需要GTP提供_。(3)唾液腺细胞在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中,与囊泡运输直接有关且不含核酸的细胞结构依次是_。(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_(填序号)。脂肪细胞 淋巴细胞 心肌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答案】 (1).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 生物膜 (3). V-SNARE (4). 特异 (5).
66、 能量 (6).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解析】【分析】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蛋白质在脂双层中的分布是不对称和不均匀的(2)膜结构具有流动性膜的结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生物膜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与镶嵌着的球蛋白按二维排列组成(3)膜的功能是由蛋白与蛋白、蛋白与脂质、脂质与脂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2、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详解】(1)囊泡是由单层膜包裹的膜性结构,囊泡膜与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由图可知,囊泡上的V-SNARE蛋白和靶膜上的T-SNARE蛋白结合
67、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样的膜融合过程具有特异性,需要GTP提供能量。(3)唾液淀粉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因此唾液腺细胞在分泌唾液淀粉酶的过程中,参与囊泡运输的细胞结构依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心肌细胞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耗能多,因此细胞中的线粒体较其他细胞多,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若缺硒,则对心肌细胞的影响最大,故选。【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系统、细胞器间的协调与配合、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相关知
68、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2.如图一是某种生物体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二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物质运输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图一细胞相比,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_。(2)若观察图一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填序号),将该细胞置于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与该细胞的细胞内的浓度相等)中,但是,一段时间细胞也会胀破,其原因可能是_。(3)若图一细胞发生了图二的变化过程,则氨基酸从肾小管管腔进入细胞的跨
69、膜运输方式是_,Na+从肾小管管腔进入细胞_(消耗/不消耗)ATP,Na+从细胞中进入肾小管周围组织液消耗的ATP来源于图一细胞中的场所是_。(填序号)。图一中细胞器在原核细胞中也存在的是_(填序号),图二中细胞膜上不同的P,功能不同,这主要是由它们的结构差异造成的,导致其结构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_ 。 (4)若用某种药物处理此细胞,发现细胞吸收钠离子数量明显减少,但对其它离子吸收没有影响,说明化学药品影响的是图中的_ 。【答案】 (1). 没有中心体,有细胞壁 (2). 234 (3). 细胞可吸收葡萄糖,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导致细胞胀破 (4). 主动运输 (5). 不消耗 (
70、6). 2、11 (7). 7 (8).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9). 载体蛋白【解析】【分析】分析图一:其中结构1为细胞膜,结构2为线粒体,结构3为内质网,结构4为高尔基体,结构5为中心体,6为细胞质基质,结构7为核糖体,结构8为核仁,结构9为染色质,结构10为核孔,结构11为细胞质基质。分析图二:图二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物质运输示意图。【详解】(1)洋葱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但含有细胞壁。(2)图一中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为2、3、4;细胞内溶液浓度与5%的葡萄糖溶液浓度相等,但如果将细胞至于5%的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细
71、胞可吸收葡萄糖,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导致细胞胀破。(3)根据图二中分析氨基酸从肾小管管腔进入细胞需要载体,且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故为主动运输;Na+从肾小管管腔进入细胞,需要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Na+从细胞中进入肾小管周围组织液消耗的ATP来源细胞内的有氧呼吸,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故为2和1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7核糖体;图二中的P表示载体蛋白,其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差异的原因包括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4)细胞膜的上的载体蛋白具有转移性,故此种药物影响的是运输Na+的载体蛋白。
72、【点睛】大多数的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有些为协助扩散。43.下图是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示意图。代表物质,代表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图中,消耗CO2的场所是_,在强光下ATP的移动方向是_。(2)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有_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的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甲图中的C3的含量将如何变化?_为什么? _。(3)乙图与人体细胞在缺氧时的代谢相比,特有的步骤是_(填数字),这些过程发生在_部位。(4)若用18O标记乙图中参与过程的H2O,则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测到放射性的是_,甲、乙两图中不同数字代表同一物质的标
73、号是_【答案】 (1). 叶绿体基质 (2). 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3). 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4). 减少 (5). CO2浓度下降,使得二氧化碳固定减弱,C3生成减少,但是C3的还原继续进行,C3继续消耗,所以C3减少 (6). (7). 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或线粒体) (8). 二氧化碳(或C18O2) (9). 与、与【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
74、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有机物。3、分析图甲:代表H,代表氧气,代表二氧化碳,代表有机物。4、分析图乙:代表H,代表氧气,VII代表二氧化碳;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代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详解】(1)在甲图中,消耗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故ATP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2
75、)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ATP,故消耗AD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若将该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的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CO2浓度降低,CO2被C5固定形成的C3减少,但光反应正常进行,C3继续还原成C5,故C3的含量将减少。(3)乙图进行的是有氧呼吸,马铃薯块茎细胞在缺氧时进行的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故有氧呼吸特有的步骤是,其场所是线粒体基质和内膜(或线粒体)。(4)若用18O标记乙图中的H2O,水参与细胞呼吸中的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故在细胞呼吸产物中能首先
76、测到放射性的是二氧化碳;甲、乙两图中与都代表氧气,与都代表二氧化碳。【点睛】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44.下图表示酸雨对大豆种子萌发时能量代谢影响的实验结果,请回答:(1)该实验的目的是:_。(2)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_变量。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各组种子的实验应在_环境中进行。(3)分析57天种子中ATP含量降低的原因:_。(4)由图可知,酸雨可能通过_阻碍大豆种子的萌发。【答案】 (1). 探究不同pH的酸雨对大豆种子ATP含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77、 (2). 因 (3). 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黑暗 (4). ATP的消耗量增加 (5). 抑制种子呼吸速率,降低ATP含量【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ATP、细胞呼吸,考查对ATP、细胞呼吸意义的理解和图表分析表能力。(1)实验的自变量为酸雨的pH,因变量为ATP含量和呼吸速率,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pH的酸雨对大豆种子ATP含量和呼吸速率的影响。(2)种子中ATP含量属于该实验研究的因变量。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温度、氧气浓度、光照等,实验应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黑暗环境中进行。(3)5-7天时种子代谢旺盛,细胞的分裂、分化需要消耗较多的ATP。(4)由图可知,酸雨pH越低,大豆种子ATP含量和
78、呼吸速率越低,从而抑制种子萌发。45.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酵母菌ABCDEF葡萄糖丙酮酸氧气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根据试管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形式耗散,表明D
79、NP使分布在_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3)若要检测CO2除了使用澄清石灰水外,还可以使用_溶液,根据颜色变化:_来判断。【答案】 (1). C、E (2). B、F (3). B、D、F (4). 线粒体内膜上 (5). 能 (6).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7). 蓝到绿到黄【解析】【分析】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发生细胞质基质中。由表格可知,A试管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B试管中进行了无氧呼吸,能够产生酒精和CO
80、2,C试管中能够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二、三阶段,能产生水和CO2,D试管中不能进行呼吸作用,E试管中能进行有氧呼吸,F试管中能进行无氧呼吸。【详解】(1)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即E试管)能产生CO2和H2O;线粒体能利用丙酮酸,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故C试管也能产生CO2和H2O;据表分析可知,能够产生酒精的试管有B和F;若要研究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必须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对照实验,因此通过B、D、F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以作出判断。(2)H与O2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故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的酶无法合成ATP。DNP不影响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能继续进行。(3)CO2检测除了使用澄清石灰水外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点睛】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发生细胞质基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