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1191472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历史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一、选择题(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史记周本纪认为:“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材料说明A. 以旧邦来维护政治关联B. 分封制是维护政权巩固的重要支撑C. 商周更替源于军事征伐D. 西周时期并不存在东西两个都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综其实不然。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可知史记周本纪中认为是周平王东迁后才迁都洛阳,之前并没有将洛阳作为都城,所以西周时期并不存在东西两个都城,D项正确;材料是在否定西周有东西两个都城的观点,并不是强调用旧邦来维护政治关联,没有体现分封制

2、的影响,排除A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商周更替的方式,排除C项。故选D项。2.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颁行“左官律”“附益法”,规定王国官为“左官”,以示歧视,又限制士人与诸王“附益”交游。此项措施A. 彻底根除了地方王国问题B. 大大加强了皇帝的行政权C. 进一步打击了诸侯王势力D. 缩小了地方诸侯王的封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左官律”“附益法”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采取其措施的目的是限制诸侯王网络人才,进一步打击了诸侯王势力,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彻底根除了地方王国问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地方诸侯的限制,与加强王权无关,排除B项;材料措施是限制

3、诸侯王网罗人才,而不是限制其封地,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3. 隋文帝时,把门下省和中书省迁出禁中,与尚书省共同组成国家机关,建立了三省体制。隋炀帝时,成立了殿中省,把所有侍御事务从中书省、门下省完全分离出来。这种做法A. 利于国家事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B. 威胁了皇权的稳固C. 标志着中央官僚政治制度的成熟D. 家国同构得到延续【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所学可知,禁中,也作“禁内”,意思是指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殿中省,掌皇帝生活诸事。据材料可知,隋文帝和隋炀帝的措施,进一步强调了门下省和中书省的职责,利于国家事务与皇家事务的分离,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威胁皇权的问题,而是强调两位皇

4、帝对三省体制的完善,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的是三省制的完善,而未涉及其是否成熟,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家国分治,而不是家国同构,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4.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索“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都是清政府签订条约或给予照会承认的,张之洞称此为“隐成瓜分之象”。这一现象A. 让西方国家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B. 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C. 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工具D. 促使中华民族彻底实现了觉醒【答案】B【解析】【详解】虽然列强没有对中国进行直接的瓜分,但还是强索“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实际上也是对中国的一种瓜分,这就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B项正确;

5、列强没有对中国进行直接的瓜分和宰割,排除A项;辛丑条约的签订才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族的觉醒,排除D项。故选B项。5. 20世纪初,邹容在其论著中说:“沿万里长城,登昆仑,游扬子江上下,溯黄河,树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呼天吁地,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该论说A. 鼓舞了民众的革命热情B. 直接引发了辛亥革命C. 推动了清末新政的开展D. 传播了君主立宪思想【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题干材料“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可知,邹容呼吁“革命”,认为只有革命才是近代中国起死回生,挽救民族危机、实现自由与独立的方法,因此呼吁同胞进行民主革命,鼓舞了民众的革命

6、热情,A项正确;题干时间是“20世纪初”,所以没有直接引发辛亥革命,排除B项;根据“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可知,该言论呼吁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并不是为了清末新政的开展,排除C项;题干材料呼吁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而不是为了传播君主立宪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6. 共产党月刊创刊于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纪念日,在创刊号的短言中,陈独秀明确提出“跟着俄国共产党”,“吾人生产方法除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外,别无他途”。该月刊A. 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主张B.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学生运动相结合C. 第一次以书面形式传播了社会主义D. 对建党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详

7、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十月革命三周年应该是1920年的11月,从材料“跟着俄国共产党”,“吾人生产方法除资本主义及社会主义外,别无他途”可以看出,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陈独秀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D项正确;1920年的11月,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成立,所以不可能阐述共产党的基本政治主张,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就开始了,排除B项;第一次以书面形式传播社会主义的是李大钊,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7.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五十年代末,有近4000多人经过坎坷挫折的斗争回到祖国,多数是从美、英、日、法等国回来的。其中著名科学家

8、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等是在朝鲜战争后,经过中美多次谈判才迫使美国停止扣留而回到祖国的。这一现象客观上A. 进一步恶化了中苏关系B. 打破了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C. 结束了美苏冷战对峙D. 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人才【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由许多国外著名科学家冲破各种阻挠回到祖国,给中国带来了大量了人才和先进技术,从而客观上有利于打破西方对新中国的封锁,B项正确;这一现象并没有恶化中苏关系,更没有结束美苏冷战对峙,排除AC项;改革开放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排除D项。故选B项。8. 政厅公餐是古典时期雅典城邦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它是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有

9、一次性和终身之分。它将城邦公民与外邦人分开进行公餐,并且对即将获得或者刚获得公民权身份的人给予公民公餐。此项制度A. 扩大了城邦公民与外邦人的差别B. 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走向了成熟C. 消除了雅典社会产生的各种矛盾D. 利于民众认可和维护民主政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反映了政厅公餐是雅典城邦授予公民或外邦人的最高荣誉之一,雅典将公餐特权授予公民和外邦人,有利于民众对城邦的认同,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D项正确;政厅公餐制度缩小了城邦公民与外邦人的差别,排除A项;从梭伦到克里斯提尼再到伯利克里的一系列改革,推动雅典民主政治不断成熟并走向顶峰,而非仅凭政厅公餐制度,排除B项;政厅公餐制度

10、并不能完全消除雅典社会的各种矛盾,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9. 学者李剑鸣认为,在联邦政府的各个权力部门中,只有众议院是由人民直接选举的,参议员和总统这些关键性的职位,不仅任期较长,而且都采用间接选举,法官和其他官员则由任命产生。这表明美国A. 行政权逐渐超越立法权B. 共和精神受到一定破坏C. 充分体现分权制衡原则D. 个人民主权利得到宪法保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代议制民主名义上使普通民众拥有平等的参政机会,但实际上“在联邦政府的各个权力部门中,只有众议院是由人民直接选举的,参议员和总统这些关键性的职位,不仅任期较长,而且都采用间接选举,法官和其他

11、官员则由任命产生”这与“共和精神”是违背的,B项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制度,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相互制约与平衡,故“行政权逐渐超越立法权”的说法不符合美国政治制度的史实,而且材料体现的是联邦政府各个权力部门的产生方式,没有关于行政权和立法权关系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个人权利的保护,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0. 尼克松政府在外交上推行均势政策,例如“逐步结束越南战争,在海外驻军方面加强欧洲第一的方针”、“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利用同中国接近来对付苏联”等。“均势政策”其背景A. 尼克松主义的推行B. 苏联在争霸中处于劣势C. 欧洲联盟的建立

12、D. 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越南战争的拖累,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因此开始推行尼克松主义,在外交上实行均势政策,A项正确;此时是美国处于守势,排除B项;欧洲联盟到20世纪90年代才建立,排除C项;中美关系正常化正是美国均势政策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A项。11. 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变法,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授予官职和爵位;主张“尽地利之教”,发展生产;颁布法经。吴起在楚国变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各国纷纷开展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 工商食官格局确立的必然要求B. 变更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C. 建立封建

13、政治经济秩序的需要D. 维护土地国有制经济形态【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发生了改变,亟需建立封建政治经济秩序,C项正确;材料中的变法体现了法家思想的要求,但与工商食官无关,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各诸侯国的变法,内容是强调选官的原则及发展农业生产,但未涉及变更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而不是土地国有,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2. 相比其它各地,魏晋期间河北地区的水利工程相当出色,其代表性的工程有天井堰、戾陵堰及其配套工程车箱渠等,后来又多

14、次整修,其灌溉效益进一步扩大。这从侧面可以说明魏晋时期河北地区A. 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中心B.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C. 加速三国鼎立局面形成D. 成为曹魏政权赋税支柱【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相比其它各地,魏晋期间河北地区的水利工程相当出色”,水利的兴修一方面是农业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是农业发展的原因。因此河北地区水利工程的兴修侧面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B项正确;魏晋期间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魏晋时期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之后,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赋税,只是强调此时河北地区水利的兴修,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3. 据史书记载,唐文宗太和七年,御

15、史台奏:“太和三年敕文,天下除两税外,不得妄有科配,其擅加杂榷率一切宜停,令御史台严加察访者。”旨依。据此可知,唐政府意在A. 重视商业税收B. 厉行抑商政策C. 规范市场秩序D. 调整交易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唐文宗批准了御史台关于“取消两税法之外擅自加税”的奏请,并令御史台“严加察访”,体现了唐朝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调整,C项正确;材料内容表明唐朝政府对市场秩序的规范和调整,没有体现重视商业税收和对抑商政策的强化,排除A项、B项;材料内容显示唐朝政府要取消两税法之外对商业的擅自加税,没有涉及调整交易场所,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4. 明初整理户籍,进行人

16、口普查,颁发户帖,登记户种、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相当完备。这一做法A. 加强了属地管理B. 限制土地自由买卖C. 导致了百姓迁徙D. 城市主体人群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明初整理户籍,进行人口普查,颁发户帖,登记户种、原籍贯、现籍贯、居住地、各口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关系等”体现的是明朝通过户籍整理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明朝时期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并未限制土地自由买卖,排除B项;户籍制度不利于百姓的迁徙,排除C项;材料与城市主体人群变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5. 中国银行自1928年改组后,以“增加工商业

17、放款,以辅助生产事业不发达”为己任,但到1932年,在中国银行的放款总额中,政府机关放款仍占42.6,商业放款占22.38,工业放款只占11.46。改组后的中国银行A. 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B. 服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限C 有效抵御了世界经济危机D. 强化了国统区战时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1928年中国银行改组后,以“增加工商业放款,以辅助生产事业不发达”为己任;但是到1932年,“在中国银行的放款总额中,商业放款占比22.38,工业放款11.46”,这表明了服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有限,B项正确;据材料中“到1932年,在中国银行的放款总额中,政府机关放款仍占

18、42.6”可知,放款主要在政府机关,而不是经济领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对经济危机抵御的结果,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中国银行改组后放款各项的占比,而国统区战时经济体制的强化是抗战时期,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6. 周恩来总理在中共八大报告中立下目标,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职工的平均工资将提高25以上。农民的全部收入在5年内增长30以上。这一目标确立旨在A. 纠正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B. 改善民生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C. 坚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的理念D. 重视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中共八大在二五计划中定下的目标之一是提高工人和农民的收入,这

19、一目标确立的目的就是在重视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D项正确;这一目标确立的主旨是为了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而非纠正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改善民生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排除AB项;仅根据这一目标不能说明是在坚持在综合平衡中发展的理念,排除C项。故选D项。17. 1982年,中国首次按照国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市场。2009年,中国承接新造船舶订单在全球市场占比超过60%。中国造船业的发展表明A.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B. 世界工业布局发生巨变C. 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D. 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可知,“1982年,中国首次按照国

20、际标准建造并交付了出口船舶,中国造船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市场。2009年,中国承接新造船舶订单在全球市场占比超过60%”,这表明了中国造船业发展扩大并逐渐融入世界市场,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不断加深,A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壮大,与世界工业布局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轻纺工业的内容,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而是强调造船业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8. 自16世纪开始,千奇百怪的商品、五彩缤纷的文化、形形色色的物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速度之迅猛、影响之深远,远远超过此前一千多年的总和。材料主要论述了A. 殖民主义对世界贸易

21、的抑制B. 世界贸易中心转移C. 东西方贸易组织形式的固化D. 新航路开辟后世贸格局的演进【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题干信息“自16世纪开始”“形形色色的物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而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远远超过此前一千多年的总和”可知,材料主要论述了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相继在世界各地开展殖民扩张活动,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加快了传统世界贸易格局的演进,所以D项正确,排除A项;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只是传统世界贸易格局演进的一个方面,以偏概全,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传统世界贸易格局的演进,没有涉及东西方贸易组织形式的固化,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9. 下表是20世纪以来国际组织

22、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材料表明年份数量年份数量1909年371989年40681951年1231992年48781962年1631996年58851970年2422000年65561981年10392005年7350A. 国际政治同盟增多B. 国际社会之间协作日益密切C. 国际组织成为国际交往主体单位D. 国际组织不利于消除贸易壁垒【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20世纪以来国际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这表明国家之间的联系更加频繁,国际社会之间的协作日益密切,B项正确;国际组织迅速增加,并不能说明国际政治同盟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由所学知识可知,国际交往的主体单位是主权国家,与题

23、意不符,排除C项;材料显示了国际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没有反映国际组织对消除贸易壁垒的作用,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0.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每年到郊外祭祀土地神和谷物神,即祭祀社稷。社就是土地神,稷就是谷物神。后来,社稷逐渐成为国家的代称。据此可知A. 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文化B. 中华文化起源于祭祀C. 中华文化植根农耕文明D. 重农抑商理念的萌发【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材料中人们对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祀体现的是农业立国思想,所以材料表明中华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C项正确;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文化是在汉武帝时期

24、,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中华文化起源于祭祀,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内容未涉及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1. 朱熹朱子家礼一书中在倡导敬宗收族的同时,对于民间社会的诸如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习俗规范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以期社会有所遵行。其根本目的是A. 推动格物穷理思想的传播B. 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C. 强化法治伦理系统化D. 通过礼制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朱熹朱子家礼一书中在倡导敬宗收族的同时,对于民间社会的诸如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习俗规范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以期社会有所遵行”可知,朱熹不仅倡导敬宗收族,而且对于民间社会的诸如婚丧嫁娶等

25、各个方面习俗规范都进行了比较详尽的描述,以期社会有所遵行,其目的是维护社会等级秩序,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格物穷理思想”,而是强调希望社会遵行“民间社会的诸如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习俗规范”,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经世致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法治”伦理,而是强调希望社会遵行“民间社会的诸如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习俗规范”,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22. 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海药本草是由五代李珣收录了海外百余种药物是一部简易版的“医疗手册”。明清时期,政府和民间大力推行人痘接种以预防天花。这些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医学发展A. 受大一统体制的制约B. 得益于国家力量支持C. 满足

26、了大众基本需求D. 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唐本草是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海药本草收录海外百余种药物,明清时期政府和民间大力推行人痘接种,这些事例说明中国古代医学发展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B项正确;由材料可知,中国医药的发展受大一统封建国家的支持,而非受到该体制的制约,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没有体现是否满足大众的需求状况,也没有涉及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情况,排除C项、D项。故选B项。【点睛】23.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中指出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

27、堂毕业生授予生员功名。这表明,当时中国A. 政府废除了科举制B. 近代教育事业起步C. 新旧教育体制并存D. 完全确立近代学制【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材料可知,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学堂分为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体现了新教育体制的特点;“授予举人功名”“授予生员功名”说明当时科举制仍然存在,体现了旧教育体制,所以材料表明新旧教育体制并存,C项正确;1903年清政府尚未废除科举制,排除A项;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已开始,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完全确立近代学制,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24. 伏尔泰称赞中国哲学“没有任何迷信和荒谬的传说,没有侮辱理性和曲

28、解自然,以及被僧侣们给予了上千种不同意义的那类教条”。 伏尔泰意在强调A. 中国古代哲学具有指导意义B. 东学西渐推动思想启蒙C. 西方人文科学受到教会束缚D. 中国哲学的科学性最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哲学没有任何迷信和荒谬的传说,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以及被僧侣们给予了上千种不同意义的那类教条”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学西渐推动了中国哲学在西方的传播,伏尔泰得到启发,并从中吸取有益的内容,进而推动了启蒙思想的发展,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推崇,不能体现中国哲学具有指导意义和西方人文科学受到教会束缚,排除AC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中国哲学的科学性最强

29、,排除D项。故选B项。25. 下图是苏联斯大林时期发行的招贴画,它以鲜明的主题,高尚的内涵,振奋人心而非含蓄、模棱两可的物象来表达宣传意图。苏联发行招贴画意在A. 鼓舞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B. 积累战胜帝国主义的物质力量C. 树立劳动人民主人翁意识D. 推动新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从图片的内容可以看出,此时已经是斯大林执政时期,画面中的群众及知识分子手拿工具及书本,反映的是鼓励人民积极参加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A项正确;B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斯大林还没有执政,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劳动人民是主人翁的信息,排除C项;斯大林执政时期,新经济政策基本上已经被停止

30、了,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二、非选择题(共50分,其中26题16分,27题12分,28题10分,29题12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据初步统计,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士。战国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摘编自李建民 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材料二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

31、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材料三 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1)根据材料一,归纳战国时期我国铁器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此次生产力的变革对社会生活

32、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根据材料一、二、三,人类在生产领域经历了哪几次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的理解。【答案】(1)特点:铁器分布广泛;铁农具种类多,基本上能满足农业生产要求。 (2)影响: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便利了交通及通信联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土地大量开发,人口大量增长;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3)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理解:当代人类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高度综合性,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紧密,决定了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

33、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的趋势,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例如人工智能,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特点:由材料“ 据初步统计,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士”可知,战国时期我国铁器的特点是铁器分布广泛;由材料“战国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

34、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可得出,铁农具种类多,基本上能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小问2详解】影响:由材料“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可得出,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材料“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得出,工业革命便利了交通及通信联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由材料“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得出,工业革命促进了土地大量开发和人口大量增长;由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还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小问3详解】革命:

35、由材料一“战国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可知,人类在生产领域经历了农业革命;由材料二“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可知,人类在生产领域经历了工业革命;由材料三“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可知,人类在生产领域经历了信息革命;理解: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根据材料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

36、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并结合所学可得知,当代人类面临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高度综合性,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紧密,决定了当代自然科学和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的趋势,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特点。例如人工智能,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点睛】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如果必须弄清楚那份文件即大宪章是在什么时候真正得到了现代人的崇拜、承认它对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这些观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17世纪就是它被接受的转折点,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个历史的

37、人造品,它的地位迅速上升,具备了国家的重要性。在1500年,对法律界以外的人来说,大宪章没有多大权威性;可是1700年以后公众都会称赞它,其中包括政治家、书报作家和王公。梁启超作为20 世纪初最有影响的中国思想家之一,他推导出他所一贯的政治主张, 即在中国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大宪章在他那里是“贵族专制”的一个范例。由此可知, 梁启超是一个把大宪章视为历史的寓言的典型人物,对他来说,大宪章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什么。大宪章的历史意义是由历史制造出来的。摘编自钱乘旦、梁跃天大宪章在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大宪章的历史意义是由历史制造出来的”这一观点的认识,并指出梁启超推

38、崇大宪章的主要目的。【答案】(1)认识:大宪章在英国受到推崇,是因为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起了君主立宪制,王权受限,法律至上,资产阶级强调历史的传统及继承性,宣扬“光荣革命”; 梁启超肯定大宪章,是为了批判君主专制,宣传维新改良,确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斗争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2)目的: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突破了对西方器物层面学习的范畴,希望通过制度变革,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借助英国宪政历史进行维新思想的宣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解析】【分析】【详解】(1)认识:由所学知识可知,大宪章确立了“王在法下”的历史传统,

39、臣民参与到对国王的监督中;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的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由于资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所以特别强调历史的传统及继承性,大宪章在英国备受推崇。梁启超肯定大宪章,与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变法密切相关,他援引英国的大宪章,批判君主专制,宣扬君主立宪制,宣传变法维新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斗争提供理论依据。(2)目的:19世纪末,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洋务运动的失败表明只学习西方的“器物”并不能挽救民族危亡。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中国进行制度变革,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所以梁启超借助英国大宪章来宣传它所代表

40、的反专制思想。【点睛】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美贝文亚历山大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材料二 从8月7日到昨天这两个月,美帝国主义的飞机已侵入我国12次。最近不仅在鸭绿江边,而且已飞到宽甸来示威、侦察、扫射和轰炸。如果美帝打到鸭绿江边,我们怎么能安定生产?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实行麦

41、克阿瑟的政策,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不过日本帝国主义是用四十多年的时间逐步进行的,而美帝国主义则要在四五年内来完成。 摘编自周恩来抗美援朝,保卫和平(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朝鲜半岛发生分裂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答案】(1)背景:美苏以38度线作为对日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遏制共产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韩朝两个政权的对立。 (2)意义: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42、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环境。【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背景:由材料“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及所学知识可知,朝鲜半岛发生分裂的历史背景是二战结束前夕,美苏两国在朝鲜半岛上以北纬38度线作为对日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1948年,朝鲜南北地区先后成立大韩民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形成两个政权的对立的局面;由材料“可是由于历史

43、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及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美苏之间进行冷战,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遏制共产主义,使朝鲜战争进一步升级。【小问2详解】意义:由材料“美帝国主义在东方实行麦克阿瑟的政策,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不过日本帝国主义是用四十多年的时间逐步进行的,而美帝国主义则要在四五年内来完成”及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新中国赢得了和平

44、发展的环境;由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点睛】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敦煌悬泉置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遗址。20世纪9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悬泉置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悬泉置由坞院、房屋、马厩等设施构成,其中坞院总面积2500平方米,院内有房间27个,常驻人员包括官吏、驻军、办事员等30余人。考古人员在悬泉置遗址中发掘出6000余件生活用品,有竹木漆器、铜器、陶器、皮革、丝绸、毛麻织品等。从悬泉置出土的汉简文书

45、有25000余枚,内容有皇帝诏书、国家法律、行政文献、驿站文书档案和工作记录等。出土汉简表明,汉书西域传上记载的西域诸国如楼兰、于阗、康居、莎车等国的国王或使团都曾经在此停驻。悬泉汉简中还发现了“浮屠简”,以及论语、孝经的一些残片。悬泉置遗址出土了460余件纸张,其中9件是写有文字的汉代残纸。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发现的最早的书写纸。汉代“列邮置于要害之路”,形成了完备的邮、驿、亭、置系统。悬泉置始设于汉武帝时期,在汉代存续了200多年。从长安到敦煌,汉代里程简记载了46处停靠站点,每一处都应是具有类似悬泉置的功能和规模设施,负责传递朝廷公文和军情急报、接待过往官员和西域使者。摘编自殷杨大汉帝国2

46、0世纪九十年代,国家文物局将悬泉置遗址考古评定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试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其理由(至少三个方面)。【答案】示例:悬泉置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遗址,其设施构成、人员配置、生活用品、文书档案和工作记录等,可与历史文献相互佐证,对于研究汉代西北交通、邮驿传递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悬泉置地处汉代西域交通要道,其文书档案中留下了大量的西域诸国国王或使团停驻的记录,这是汉代与西域关系密切、汉朝管辖西域地区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研究汉代丝绸之路的第一手资料。其它方面:汉代文字字体及书写材料,尤其是造纸术的发明;汉代西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中原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外科技文化交流等。符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得分。【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本题作答根据材料所给信息“敦煌悬泉置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遗址”“有竹木漆器、铜器、陶器、皮革、丝绸、毛麻织品等”“悬泉置遗址出土了460余件纸张,其中9件是写有文字的汉代残纸”“有竹木漆器、铜器、陶器、皮革、丝绸、毛麻织品等”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悬泉置遗址的历史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汉代邮驿机构遗址)、史料价值(研究汉代丝绸之路的第一手资料;汉代文字及书写材料的研究;西域地区的管理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点睛】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